人物經歷
鄭培凱,山東日照人,1949年隨父母赴台。自幼家教很嚴,從小就要看古書,因此打下深厚的中文基礎。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在台灣就讀外文系時,由於受到
白先勇等學長的影響,一度熱衷於實驗劇場與現代詩。於1970年負笈美國,攻讀歷史,獲
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在美國留學期間,當時主要鑽研明以後的歷史,比較東西方的文化交流,並曾圍繞這些主題寫了很多學術論著。閒暇看的多是「五四」以來的文學作品,例如魯迅、茅盾、
巴金等人的著作。因為這些書籍當時在台灣都是不讓讀的「禁書」。他在一次專訪中說:“我沒事就在那邊有系統地看,完全漫無目的,就像海綿一樣吸。那段讀書時光,如今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幸福。”
寫詩時,鄭培凱用的筆名是“程步奎”。起初是因為在香港發表批評台灣政府的文章,故用筆名逃過文網,後來覺得好玩,寫詩用筆名“
程步奎”;寫學術文章則用本名“鄭培凱”。在眾多文學體裁中,鄭培凱對詩情有獨鐘,他讀書時代就認識
鄭愁予、
余光中、
周夢蝶等人,不時切磋詩作的創作心得。有一段時間頗受歐美詩歌影響,甚至還用英文寫詩。近年越寫越少,在旅行途中感覺時空轉換,詩意盎然之際也有會寫下一些詩作。
兼任
香港藝術發展局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顧問、
香港民政事務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民政事務局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出版博物館文庫學術委員會顧問、香港嶺南大學
通識教育諮詢委員會主席、浙江大學中國文化客座教授、台灣
逢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等職。研究範疇包括中國文化意識史,涉及
藝術思維、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評論與文化思維的關係和
文化美學等。文藝創作以現代詩及散文為主。主要負責的研究項目有:二十世紀崑曲傳承、陶瓷下西洋(12—17世紀)、茶與中國文化、經典翻譯與文化思維等。
主要作品
專著
· 《遨遊於藝》(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
· 《賞心樂事誰家院》(《多元文化與審美情趣》、《歷史人物與文化變遷》、《文化審美與藝術鑑賞》)全三冊(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
· 《湯顯祖:戲夢人生與文化求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妙筆緣來》(香港:中華書局,2016)
· 《徐霞客遊記》導讀及譯註(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 《在乎山水之間》(香港:中華書局,2015)
· 《雅言與俗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 《品味的記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 《迷死人的故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 《行腳八方》(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4)
· 《茶香與美味的記憶》(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4)
· 《茶餘酒後金瓶梅》(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
· 《跳舞的螃蟹,明前的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 《流觴曲水的感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
· 《吹笛到天明》(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 《茶道的開始——茶經》(台北:大塊文化,2010)
· 《樹倒猢猻散之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
· 《游於藝:跨文化美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8)
· 《在紐約看電影:電影與中國文化變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7)
· 《真理愈辯愈昏》(香港:三聯出版社,2006)
· 《高尚的快樂》(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 《出土的愉悅》 (香港:天地圖書,2001)
· 《湯顯祖與晚明文化》(台北:允晨文化,1995)
詩集
詩作以筆名“程步奎”出版。自1983年起,陸續出版詩集《程步奎詩抄》(1983)、《新英格蘭詩草》(1989)、《也許要落雨》(1989)、《從何說起》(1993)。翻譯《聶魯達愛情詩選》(1992)等詩集三種,翻譯小說二種。
主編
·《青青子衿叢書系列》(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7—)
· 《明代政治與文化變遷》(合肥:黃山書社,2017)
· 《西域——中外文明交流的中轉站》(合肥:黃山書社,2017)
《近代海外漢學名著叢刊97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
· 《文化遺產與集體記憶》(與李磷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
· 《古琴的傳承與開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
· 《普天下有情誰似咱——汪世瑜談青春版<牡丹亭>的創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 《春心無處不飛懸——張繼青傳藝記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 《依舊是水涌山迭——侯少奎傳藝記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 《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與鄢秀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 《文苑奇葩湯顯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
· 《裊晴絲吹來閒庭院》(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 《王氏之死》(與鄢秀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 《太平天國》(與鄢秀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 《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與鄢秀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 《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與鄢秀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與鄢秀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 《陶瓷下西洋:早期中葡貿易中的外銷瓷》(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10)
· 《文化認同與語言焦慮》(與鄢秀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 《茶與中國文化:茶文化,茶科研,茶產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 《千載毗鄰——歷史上的中韓關係》(與景祥祜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 《十年》(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8)
· 《舊學新知集》(與范家偉合編)(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8)
· 《史跡 文獻 歷史——中外文化與歷史 記憶》(與陳國成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 《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本)》(與朱自振合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
· 《色·戒的世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 《高馬得戲曲人物畫》(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7)
· 《茶飲天地寬——茶文化與茶具的審美境界》(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7)
· 《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現狀與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 《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與海外貿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華書局,2006)
· 《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 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易》(香港:中華書局,2005)
· 《依舊悠然見南山——香港城市大學20周年文史論文集》(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5)
· 《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3)
· 《九州學林》Chinese Culture Quarterly(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中國文化中心講座系列》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3)
· 《藝術超現代》(與馬家輝合編) (香港 : 商務印書館,2003)
· 《文化超現代》(與馬家輝合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
·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ADocumentary Collection (與M Lestz& Jonathan Spence合編)(NewYork : Norton, 1999)
書法展覽
書寫古典審美意趣——鄭培凱教授書法山東巡展(煙臺美術博物館等,2018)
西湖夢尋——鄭培凱教授書法展 (杭州博物館,2018)
姑蘇風韻·書寫評彈——鄭培凱教授評彈書畫展(蘇州評彈博物館,2018)
書寫斯文·吟詠詩詞——鄭培凱教授書法展(杭州良渚文化藝術中心,2017)
書寫湯顯祖——鄭培凱教授書法展(撫州市博物館,2017)
2017中韓知名院士學者書法展(參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7)
書寫斯文——鄭培凱教授書法展(北京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藝術館,2016)
湯顯祖四百年紀念·鄭培凱教授書法展(杭州曉風書屋,2016)
書寫斯文——鄭培凱教授書法展(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新華中心,2015)
書寫與詩吟──知名院士學者書法聯展(參展,香港城市大學與日本關西大學合辦,2015)
興酣筆落,生活美學——傑出學人書法展(參展,台灣逢甲大學,2013)
人物軼事
中國文化中心
當年他覺得紐約的生活非常快樂,但隱約感覺到自己有些東西還沒有完成。來到香港,發現要做的東西實在很多,不做的話,好像也對不起這個地方的年輕人。於是開辦了全校的通識課程,不但要把課程設計得很有趣,而且還要符合現代人理解中國文化的方法。一定要提供各種各樣的講座,而且還要帶學生出去一起做考察。他在聘任同事的時候,主要是希望他們都有不同的特長,最後作出一定的整合,以收相互刺激、激盪的效果。
鄭培凱覺得這份工作越做越有意思,所以把美國的工作都辭掉了。他設計的課程內容包括戲曲、書畫、陶瓷、美術史等方面,藉助發達的校區域網路絡提供教材,支持老師們
分組教學。此外,一直舉辦專題講座,邀請許多名師大家,例如
白先勇、
李澤厚、
余光中、
葉嘉瑩等人,以此推廣中國文化。課程推行之初,由於中國文化課程首次作為全校學生必修學分,並占據畢業成績高達百分之七的比重,鄭培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部分學生對學校強制修讀的規定不滿,認為學校是有目的地推行“愛國精神教育”;也有家長對學校施加壓力,表明對學習文化的功用的質疑;甚至有學生在校園裡貼大字報,通知媒體控告校方干涉學習自由。
對於學生和家長的疑惑和過激反應,鄭培凱認為是正常的,他要做的只是堅持信念和不斷地完善教學。好在得到校長和同事的支持,到第三年的時候,反對的聲音就沒有了,還有不少學生開始主動地參與學習。
崑曲
鄭培凱生活在紐約的時候,看的主要是外國劇,如話劇、歌劇和莎士比亞戲劇等。他真正開始對崑曲產生興趣,大約是在1991年、1992年左右,當時他在台灣任客座教授,江蘇省昆的
張繼青老師與浙昆的
王奉梅老師到台灣演出,那是他第一次近距離地欣賞大雅崑曲。沒想到,崑曲是那么優雅,那么美,該次表演對他的心靈產生很大的衝擊。此後喜歡上了崑曲藝術,學術研究也開始了新的轉向,初始於文獻的思想文化史研究,遂著眼於具體的藝術演出形式,藉此探索中國文化藝術中蘊含的思想意義。崑曲的優雅、精美,對他的研究方向產生了一定意義上的轉向,從此開始從思想文化史的角度來探索崑曲藝術的意義。自那以後,以崑曲、陶瓷、古典園林、茶藝為代表的中國文化藝術,就成為他的研究重點。
鄭培凱在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為崑曲藝術的傳承作出了努力。搶救崑曲的藝術傳承,包括許多珍貴的崑曲折子戲:為了做好
張繼青、
汪世瑜、
岳美緹、
梁谷音、
侯少奎、
計鎮華等老一代崑曲表演藝術家的藝術傳承,文化中心派專人赴全國六大崑劇團做詳細的藝術訪談,內容包括:在身段表演上如何傳承?從改編到導演到演出,有哪些人參與?請教老演員、導演、編劇、樂師和編曲等工作人員,採訪他們當年是如何學的?傳字輩如何教?通過這些採訪、講座、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回憶,搞清楚當年為什麼那么演?今天又有什麼不同?把傳承的細節記下來,對珍貴資料進行核對、整理和錄像留存,弄清老一輩藝人的演唱環境、演唱方法、身段要領、度曲秘訣。
香港城市大學與
北昆、上昆、浙昆、蘇崑等全國七大崑劇院合作展開了推廣崑曲遺產的合作,一是舉行崑曲演出,二是舉辦崑曲文化講座。從2002年開始,全國各大崑劇院已經在香港城大舉辦了50多場崑曲演出,推出了100多次由崑曲藝術家主講的文化講座。此外,中國文化中心還建立了一個教學網站,不但把每個藝術示範講座都錄成視頻,上載網站,而且還把每個崑曲劇團的第一手寶貴材料和資料上載網站,而且還派專人管理這個網,真正做到全球崑曲資源的共享,讓全世界的崑曲愛好者得以通過視頻觀摩學習,藉此推動崑曲藝術的發展。
茶
鄭培凱開始研究茶文化,純屬偶然。1991年,他到台灣做客座教授時發現有一群人對茶感興趣,並置辦了很好的茶室,於是常帶學生去茶室上課。在一次品茶講道時,有學生問道:“可不可以把飲茶的歷史講一講?”鄭培凱心頭一動,始著手收集茶文化的資料。應邀到
香港城市大學擔任“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後,他和茶史專家
朱自振一起合作,在2000年到2006年期間,把中國歷代的茶書都作了校注,書中匯集了自唐代陸羽《茶經》至清代
王復禮《
茶說》共114種茶書,同時也輯錄了各種散佚著作,最後定名為《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本》,這是現存所見茶書總匯中收錄最豐富的編著。為使更多人了解茶飲的文化境界,他還對陸羽的《茶經》作導讀,名為《
茶道的開始》。
寫完《茶道的開始》,鄭培凱開始籌備介紹宋代的茶文化。鄭培凱說:“宋徽宗是愛藝術的,他是天下至尊,對審美的追求真是沒有止境的,講究到了極點。”而茶文化從陸羽提倡以來,經過歷代的繼承、發展和演變,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喝茶方法,可以說茶道在中國有著多元的發展。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大家喝茶的時候,一般都能夠安靜下來,古人時常討論用什麼樣的方式喝茶能對自己的精神有提升。真的懂得茶道的人,茶道的過程就是精神的提升,是一個淨化自己心靈的過程。
陶瓷
中國的陶瓷是鄭培凱的研究興趣之一,他主要研究
外銷瓷。雖然陶器遍全球,但瓷器卻是中國發明的,陶瓷可以說是中國對人類
物質文明的一項重要創造。陶瓷外銷,也是中華物質文明向全球擴散的一個渠道。所以他鐘情於研究陶瓷,覺得中國陶瓷下西洋非常有文化意義,例證也多,他很想寫一本關於“陶瓷下西洋”的書,詳載其中的因果變化。
所以近十年來,他一直帶著幾位青年學者研究陶瓷,進行「陶瓷下西洋」計畫,通過研究中國歷代瓷器外銷的情況,摸清楚外銷瓷器的規模、類型、產地、在國內的運銷路線、合法與走私出海的港口、海上運銷的路線、停泊的中轉站、最後的目的地、以及當地使用瓷器的方式。促使他研究這個項目的動機有很多,其一是文獻數據缺乏,過去的文字記錄零零星星,歷史記載很少,也完全不重視,不知道瓷器的發明、運銷、使用的全球化歷程,有甚么歷史意義。其二,當然是因為考古材料的出現,可補文獻資料的不足,讓他有足夠的實物資料,重新審視瓷器作為物質文明載體的意義。全中國大量瓷窯的發掘,世界各地水下沉船考古的發現,使得瓷器作為歷史文物以及歷史研究的基本材料,成批成批的浮現在我們歷史認知的模糊領域。
鄭培凱說:“許多人收藏瓷器,是當古董珍品來把玩的,我卻喜愛撫摸散布在世界各地,從瓷窯或海底發掘的殘破瓷片,從中看到比較完整的歷史畫面,看到從中國隨著海洋的波濤,擴散到世界各地,人們是如何帶著歡欣的笑容,使用中華文化的偉大發明,改善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園林
鄭培凱鐘愛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因為從古典園林可以看到明代文人的思想情致,藉此也反映出士大夫階層的閒情逸趣。明代造園大師計成主張“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強調造園所要達到的意境和藝術效果。如何將“幽”、“雅”、“閒”的意境營造出一種“天然之趣”,是園林設計者的技巧和修養的體現。他說:“今天尚存於世的
江南園林,特別是
蘇州園林就具體展現了這種城市山林的風貌。
陳從周曾以‘後花園的美學’來形容蘇州園林的特徵,又引《紅樓夢》所營造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中有真,來說明園林美學的虛實相間,陰陽相濟,蘊涵著中國文化的精髓。……蘇州園林是存世最精彩的一批中國私家園林……這些園林已經經歷了許多滄桑,不復舊貌,特別是減少了山林野趣,而成了精緻的游賞性花園了。但是,其建構的基本精神還在。還可以從中體會中國園林納天地於園庭的審美意象;倘佯在彎曲迴轉的小徑,得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歇憇在疊疊的假山一角,看清流潺潺流入深潭,緬想‘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閒適境界。這的確是
中國傳統美學最精粹的而又最具體的呈現。”所以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及蘇州華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辦的“疊山理水——
蘇州園林藝術展”於2005年1月14日在城大藝廊舉行開幕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