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土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省金華市
- 出生日期:1962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華東師範大學
- 代表作品:《稻作文化與江南民俗》、《中國城隍信仰》、《吳語敘事山歌演唱傳統研究》
個人簡介
研究方向
所開課程
科研成果
主要著作
主要論文
■《論孟姜女形象的深表層結構》(《民間文學論壇》1986年第6期)
■《論仙人和仙話》(《民間文藝季刊》1987年第1期)
■《東王公的原型及其演變》(《民間文學論壇》1988年第5-6合刊)
■《漢代仙話繁榮的文化淵源及其價值》(《民間文藝季刊》1988年第2期)
■《質的區別:仙話與神話》(《民間文藝季刊》1988年第4期)
■《稻作漁撈的生產方式與吳越文化的個性特徵》(《浙江學刊》1989年第3期)
■《中國神仙信仰的歷史發展(上)》(《民間文藝季刊》1990年第2期)
■《中國神仙信仰的歷史發展(下)》(《民間文藝季刊》1990年第3期)
■《拼湊的藝術──從“調”論敘事吳歌的形成和特點》(《民間文學論壇》1990年第2期)
■《論民俗活動中的神仙信仰》(《民俗研究》1990年第3期)
■《仙話:神仙信仰的文學》(台灣《中外文學》第十九卷第七期)
■《仙化現象:中國民間神靈演變的獨特規律》(《思想戰線》1991年第2期)
■《仙界:中國人理想中的“極樂園”── 論仙界的產生、發展及文化功能》(《中國民間文化》第2集,學林出版社1991年6月)
■《衝突·並存·交融:上海民俗的產生及其特點》(《中國民間文化》第4集,學林出版社1991年12月)
■《知名人士與民俗的形成》(《民俗研究》1991年第4期)
■《中國古代神話仙話化的演變軌跡》(《民間文學論壇》1992年第1期,收入王鐘陵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文精粹·神話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收入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神話卷》,325-345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3月)
■《中國做壽習俗的歷史發展及其文化價值》(《中國民間文化》第7期,學林出版社1992年9月)
■《城隍傳說的產生髮展與類型研究》(《中國民間文化》第11集,學林出版社1993年9月)
■《道家思想、仙話與民間文化研討會綜述》(《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
■《仙風道骨 書畫風流九九翁——晏濟元和他的書畫藝術》(《上海藝術家》1998年第5期)
■《關聖帝君信仰》(《上海道教》2000年第3期)
■《試論壯族壽米缸、福壽亭民俗的古越文化意蘊》(《民族藝術》1999年增刊)
■《論江南地區的稻禾神信仰》(與王恬合作,《民族藝術》1999年增刊)
■《民俗學家陳勤建教授》(《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
■《論鐘敬文對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的貢獻》(《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收入劉守華、白庚勝主編《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2002年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中國AT433與AT411之比較研究》(《中國民俗學會年刊》,學苑出版社2002年7月,收入崔仁鶴先生編著的《韓中日說話比較研究》,韓文)
■《皤灘古鎮胡公殿廟會與信仰》(《上海道教》2002年第4期)
■《中國兩兄弟型(AT503E)故事形態分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道教與民間信仰的對話》(《上海道教》2003年第4期)
■《超越的魅力:〈華抱山〉在吳歌發展史上的地位》(《敘事史詩華抱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時代文藝出版社2003年10月)
■《口傳文學的編創律則——以“調山歌”為例》(《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中國螺女型故事與仙妻情結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收入崔仁鶴先生編著的《韓中日說話比較研究》,韓文)
■《陳勤建民俗研究的軌跡和成就》(徐傑舜主編《金羊毛的尋找者》,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中國民俗信仰研究史論》(徐傑舜主編《金羊毛的尋找者》,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試論“調山歌”》(高福民、金熙主編《中國·吳歌論壇》,古吳軒出版社2005年7月)
■《歌手和長歌》(高福民、金熙主編《中國·吳歌論壇》,古吳軒出版社2005年7月)
■《研究者、編輯家、出版商共同構建的學術空間——試論民國時期上海的民間文學研究與書籍出版》(《民俗研究》2006年第1期,人大複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6年12月全文轉載)
■《共生互榮:城隍信仰與中國古代城市經濟關係研究》(《上海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河水漸漸乾枯的魚:傳統口傳文學作品保護面臨的挑戰——以梁祝傳說保護為個案》(陶立璠、櫻井龍彥主編《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論集》,學苑出版社2006年10月)
■《金山農民畫的美學啟示》(《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養”與“變”的辨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法之我見》(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金山農民畫的風格類型與基本特徵》(與王睿合作,《上海工藝美術》2007年第1期)
■《吳儂珠語傳漁鄉,村叟留歌韻味長——吳語敘事山歌生成的內在張力探微》(《蘇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自鄙”·“自珍”與“自毀”——關於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雲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中韓“天鵝仙女型”故事比較研究》(顧希佳、李慎成主編《中韓民間故事比較研究》,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年5月)
■《黃道婆與上海民俗》(陳澄泉、宋浩傑主編《被更烏涇名天下——黃道婆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9月)
■《民間文藝走過寂寞》(遲志剛主編《2007上海文化漫步》,上海文匯出版社2008年2月)
■《道教在“構建”春節習俗過程中的作用》(《上海道教》2008年第1期)
■《吳語地區“贊神歌”的現狀及保護問題》(王恬主編《守衛與弘揚——第二屆江南民間文化保護與發展(嘉興海鹽)論壇論文集》,大眾文藝出版社2008年8月)
■《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從梁祝故事看民間故事與俗信的互動關係》(周靜書主編《梁祝文庫·理論研究卷》,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兒童意識”——從日本民俗活動中得到的啟示》(《江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9期)
■《城隍神職能簡論》(史孝進主編《道學精粹》,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