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順天成

鄧順天成,本名鄧興友,1967出生於四川什邡,1990年畢業於西安礦業學院。曾為地質工程師,現為流浪學者和作家,創意策劃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興友
  • 別名:鄧順天成
  • 出生地:四川什邡
  • 出生日期:1967
人物介紹,重要圖書,重要思想觀點,世界觀,倫理觀,美學觀,教育觀,詩論,

人物介紹

一生致力於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自號“為民尋道者”,人稱“當代的卡爾.馬克思”、“下一個兩千年的孔子”、整挨永宙“當代的曹雪芹”以及“人體藝術文學之父”。主要著述:長篇教育哲學著作《人類主義教育原理》,長篇小說《開放季節》、《豪桑夢》,中篇小說《奧林匹亞》,詩集《鳥巢之歌》,地質科技論文《對劉仰露構造指數法的修正》等,另出版了《胡雪岩商道寶典》、《胡雪岩經商3訣》、《曾國藩官道寶典》等多部暢銷書,其中胡雪岩商道系列有兩本曾上台灣暢銷書排行榜第二,第四名。

重要圖書

長篇思想哲學著作《人類主義教育原理》
這部著作從教育這樣一個可以全面審視人類生活和人類需要的角度,以歷史的鳥瞰作場景,以哲學的終極論證方式作畫魂,一方面對人類有史以來的主要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進行了全面的反思批判,特別是對人類的倫理生活史和審美生活史做出了科學性的總結,進而建構起了人類通向自由而協調生活新秩序的基本原則——在人類文化史上第一次對人類倫理生活和審美生活做出了科學的劃分,第一次明確概括提出了世界三大倫理關係原則等,為人類指明了走出困境,通向自由之路。另一方面,在全面反思人類文明成敗的基礎上,闡明了人類教育的根本價值取向——人類主義教育價值目的的必然性和科學內涵,對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混沌歷史作出了科學總結,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概念,批判了依然占據人類心靈的一種片面抽象智育觀,將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為“勞、德、體、美”四個方面,形成了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四育說”,對各育的根椐和內容進行了全新的界定,在闡明現實性上每多戶微嚷一個人全面發展的同時為人類素質教育指明了方向。
它集自歐洲文藝復興以來人類探求自由民主的思想之大成,形成了一座里程碑式的高峰,為中西文化衝撞與合流一百多年來的智慧結晶,被稱為下一個兩千年的《論語》。
雖然這是一部學術性著作,但由於其寫作方法上的獨特技巧,語言非常生動通俗:既有縱觀人類歷史的恢弘畫卷之感,又有聽群儒舌戰明天地玄機人生奧妙的大徹大悟之境,將健全的理性融於憂患的思索之中,讀來令人盪氣迴腸!
一部世櫃殃謎紀之作,一部千年之論。上可以安邦定國,下可以完善自我。前不要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長篇小說《開放季節》
這是當代第一部人體藝術與性哲學長篇小說, 它通過四位叛逆猛士與一影坑譽對絕美情侶從暗的到明的如夢如幻的的交往故事,不僅在至善的意義上生動地展現了“中華文明在超越西方人體欣賞觀念局限性的基礎上形成的關於人體欣賞的完美境界”,成為一部人體欣賞小說——可能是中國及至世界上第一部人體欣賞小說;而且通過這幾個人從困境到反思到反叛到自由的歷程,舉起思想家的自由寶劍,勇猛地揮斬縛在人身上的各種精神枷鎖,要還萬物之靈以自由之身,成為一部性哲學小說——在創作主題上具有“五四”反吃人禮教的性質。小說故事離奇曲折,真摯感人;妙語驚人,催人反思;畫面描寫華美消魂,有人稱之為“紅色《金瓶梅》”天下第一奇書,令人嘆為觀止。
長篇小說《豪桑夢》
青埂峰下的通靈寶玉做完《紅樓夢》幾百年之後,又被造物主女媧娘娘派到人間走了一遭,為新時代演漏道充義了一段曠世傳奇,記為《石頭記》第二卷——《豪桑夢》。
這部小說以通靈寶玉投生到當代一平民人家,卻有著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科學文藝思想巨人的貴族品格,追求一種人生藝術的極品境界,立志要開計程車,將計程車開到金氏世界紀錄為主線,細膩而生動地展示了一位英俊才子開發潛能,自由創新生活的各種創意策劃和情感體驗,並像一塊社會多稜鏡,折射出社會人性的複雜而微妙。全書共三部,集玄幻、科幻、世態、言情、人體藝術、前衛思想於一體,主題宏富,信息量大,思想精深;故事奇特,情節曲折,真摯感人;涉及人物眾多,連一個過客都性格鮮嘗殼明,暗諷社會人性的某一面;語言絕妙,既有市井眾生的犀利談鋒,又有文人雅士的清奇妙語;有和小說情節融為一體的詩詞賦美文及楹聯幾十首,同時小說在敘述方法上又集各種文本風格(劇本體、散文體、通俗小說、意識流小說等)於一體,文筆流暢而斑斕,把玩生活,進入化境,有人稱之為現代《紅樓夢》。一部天才的創意史詩,一道絕美的精神盛宴!
中篇神話傳奇小說《奧林匹亞》
這部小說把古希臘奧運會的各種神話與傳說熔鑄成了一個連續完整的史詩般的故事體系,填補了古希臘神話與傳說的一個空白,同時揭示了古希臘文明個性誕生的機巧。
自選詩集《鳥巢之歌》
這本詩集是作者從中學時代到2011年寫的一百多首全擔估詩中精選出來的,共七十多首值得向社會傳播,對人類文明有所啟示的詩作。詩的內容主題非常廣泛,風格體裁多種多樣,可說是詩歌的小百科。
地質科技論文《對劉仰露構造指數法的修正》
劉氏構造指數法將所考察的各方面情況對應檔固定搭配,歸為一大檔,賦一個值的方法,造成了許多交叉情形的失落及其它缺陷,在套用上受到很大限制。鄧順天成採取直接對所考察的情況進行賦值,然後由其組合、疊加來得到斷層、褶曲等指數的方法,修正和彌補了劉氏構造指數法,大大提高了其套用靈活性。該論文發表於《中國煤田地質》1994年第1期,並獲四川煤田地質局科技論文三等獎。

重要思想觀點

世界觀

鄧順天成將自己的世界觀稱為“特色平等的變動觀”,這一觀點是在他那篇堪稱經典的哲學論文《論發展觀的形上學性質及特色平等變動觀的確立》中建立起來的。
在這篇奇妙的哲學論文中,鄧順天成以嚴密的辯證邏輯、美文般的語言,在兩個層次上對唯物辯證法“發展觀”的形上學片面性進行了剖析和批判:一是發展觀上的片面性,二是發展範疇的片面性。首先從發展觀上說,就是不論“發展”範疇本身的片面性,即使按唯物辯證法對“發展”範疇的界定,其用“發展”來概括世界萬物的運動變化狀況也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形上學之舉,因為在世界萬物的運動變化中,除了“進化”之外,還有“退化”;除了“上升”之外,還有“下降”;除了“走向有序”之外,還有“走向無序”。其次從發展範疇上說,“發展”範疇也犯了形上學片面性錯誤,其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對事物運動變化的一個性質側面的概括躍到對事物運動變化整體態勢的概括;二是在對事物運動變化整體態勢的概括中其等級意識前提的片面性。他認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否則它便不能存在——在萬物之中顯現出來。而這正是它不低於其他任何事物的所在,因為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具有這些性質。抓住事物間的部分聯繫,進行片面的等級劃分,只看到事物間某些性質的變化,不看事物全部性質的變化。這就是發展範疇作為對事物運動變化整體態勢概括的形上學片面性實質。最後鄧順天成提出了自己關於世界萬物的“特色平等的變動觀”,認為世界萬物的運動變化在整體上是無所謂發展不發展的,所謂發展不過是主觀強加於客觀的偏見,其本真的圖景應該是特色平等的變化——每種事物各有特色,它們之間是特色的平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於永恆的變動之中,變動是事物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這種變動有量變也有質變,但質變並不意味著事物間高低等級的產生,質變只是表示不同質事物間的變化,儘管在變動中事物的結構屬性表現出或發展或退化等性質側面,但在整體上卻是特色平等的變化。
可以看出,鄧順天成特色平等的變動觀是在修正唯物辯證法發展觀的基礎上產生的,而唯物辯證法發展觀又是在批判以往諸子百家世界觀的片面性基礎上產生的,因而鄧順天成特色平等的變動觀就成了當今世界最客觀公正的世界觀,它將徹底拆除圍在我們周圍的等級意識高牆,給我們以開放的生活空間,使我們能夠欣享來自周圍世界一切事物的情趣,成為自由人類生活的一塊理論基石。

倫理觀

鄧順天成在人類倫理思想史上的突出貢獻在於第一次概括提出了“世界三大倫理關係原則”。他首先在反思人類的倫理生活史時,發現歷史上人們對人類倫理道德問題的思考存在著兩大偏向:一是對倫理道德問題的界定遠遠超出了人類倫理生活本身的範圍,把許多審美生活的內容納入了倫理道德領域。由此給人們的生活套上了許多不應有的精神枷鎖,到處是吃人的禮教!二是否認人類生活需要整齊劃一的倫理規範或秩序法則,把道德看成是個人主觀意志的產物,沒有容觀標準。這實質上是把人們的倫理生活內容納入審美生活領域,進而走向非道德主義。這種偏向的缺陷也是十分明顯的,它不但不能解決而且助長了人們之間的衝突,使人人在激烈的衝突中喪失一切,同歸於盡。
接著鄧順天成對人類倫理道德問題進行正名,認為倫理道德關注的應是人類生活的組織秩序問題。在這個方面,他的原則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對任何人必須整齊劃一。它遍及人們生活行為的接合處——人與人之間會發生相互影響的環節部位,協調其相互關係,是人類生活的一個層面。同時由於人的個體、群體、和類體在物質系統上的同一性,因此倫理原則是人類從巨觀到微觀的一體化原則——無論是國家、民族及其他社會集團,還是家庭、個人都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
進而,鄧順天成通過對歷史上人類各種道德原則的反思批判,提出了人類通向自由而協調生活新秩序的“世界三大倫理關係原則”。他認為,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即獨立實體間的關係,群己關係和人與自然的關係,只要處理好了這三個方面的關係,人與周圍環境的自由協調相處也就實現了。
所謂獨立實體間的關係是指人的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等主體上相互獨立的實體人之間的關係。雖然個體與群體不同,但作為獨立實體,他們是相同的,都是物質的一種系統存在。因此,他們應遵守的倫理原則是相同的。他認為獨立實體間要自由協調相處,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倫理原則:(一)自主原則。所謂自主原則就是各獨立實體在相互交往活動中,對自己行為的自決和自願,對自己財物的自轄和自用,反對任何形式的強迫、強占和盜竊行為。這是消除一切人間壓迫和奴役的法則。因為從古以來的奴役和壓迫現象——無論是人的群體之間的,還是人的個體之間的——都是違背了這一法則。(二)平等原則。所謂平等原則就是獨立實體在相互交往活動中必須保持一種平等關係。這種平等首先是地位的平等。從國家、民族及其他社會集團到家庭、個人,不論大小、強弱、貧富,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不存在上尊下卑的等級關係。平等原則的核心思想是義務和權利的平等。所謂義務和權利的平等,是指人類獨立實體在相互交往活動中所盡的義務和應享受的權利必須保持平等關係。平等原則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人們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機會平等。這樣,平等原則的內涵便形成一個邏輯序列:首先是人類獨立實體間的地位平等,然後是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機會平等,最後是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義務和權利的平等。(三)互助原則。所謂互助原則就是各獨立實體在相互交往活動中應該互相幫助。這一原則早在原始時代人類的祖先就意識到了,他是人類倫理生活史上的第一個倫理原則。鄧順天成認為,自主、平等和互助,這就是人類獨立實體間應該遵守的倫理原則。這三個原則,既是從人的存在的固有本性作出的價值選擇,又是對人類獨立實體相互交往活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本總結。他概括了各獨立實體相互交往活動中要自由而協調相處的所有環節和方面,構成一個不斷完善的邏輯序列。只要人們按照這三個原則辦事,各獨立實體間就能實現自由而協調的和平共處。
對於群己倫理關係,鄧順天成在考察了人類群己之間倫理關係的歷史後發現,人類對自己群己關係的認識與實踐是不怎么協調的:存在著一種理論落後於現實,理論的紛爭又誤導現實的混亂局面,總體上在實行一種群體至上的倫理原則。在理論認識上的缺陷有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由於對倫理道德問題界定的混亂認識,將人們審美生活的問題與倫理道德問題混為一談,從而引起長期的紛爭。其二,對群己關係的界定片面抽象。中國傳統社會認為是個人與家庭,國家及天下的關係,西方世界則籠統地談論社會或國家與個人的關係,馬克思主義更是抽象為集體與個人的關係。由此,都沒有對人類的群己關係作出具體而完整的認識。其三,原則內容過於簡單模糊,不能很好地協調群己之間的利益衝突。
接著,鄧順天成首先對人類群己關係做出了精確的界定。所謂群己關係簡要地說就是人的個體與所在的群體之間,小群體與所在的大群體之間的關係。這裡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其一,群己關係不能簡單地說是人的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這是因為,一方面群己關係並不僅是人的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小群體與所在的大群體之間也是一種群己關係;另一方面,人的個體與群體之間還存在著獨立實體間的關係,並不是所有的個體與群體之間都能構成群己關係。其二,群己關係是一種隸屬關係。在群己關係的界定中,“所在的”三個字很重要,沒有“所在的”關係,無論是人的個體與群體之間,還是群體與群體之間都不能構成群己關係,而是一種獨立實體間的關係。其三,倫理層面的群己關係不包括群己之間的抽象隸屬關係。比如一位工人和工人階級之間,小學生與學生之間,就是一種抽象的隸屬關係,都不能構成倫理層面的群己關係。其四,群己關係中的群體利益必須是涉及該群體全部成員的利益,不是其中部分人的利益,更不是代表機構或代表人物的利益——他們屬於群己關係中己方的私利,否則就會造成假公濟私的行為。以上四點,就是群己關係的原則界線。注意了這些界線,就可避免群己關係倫理原則的濫用,及其造成的群體利益排斥個體利益現象。
在此基礎上,鄧順天成肯定了人類從古以來在群己關係上實行的群體至上倫理原則,認為這一原則實質上是人類獨立實體間自主、平等、互助原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表面上是在維護群體的利益,實質上是在維護每一個獨立實體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害,最終使每一個人自由、和平、幸福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這是因為,個人是人的直接現實存在,人類的一切生活消費最後都要落到人的個體身上。最後,鄧順天成對群體至上倫理原則的具體內容又做了進一步的界定,認為群體至上原則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群對己的滿足以己對群的貢獻為前提。其二,在群己利益發生矛盾時,己身利益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群體利益。其三,在保證群體利益的前提下,把群體利益和己身利益結合起來。
對於人與自然的倫理關係原則,鄧順天成發現,從古以來依然存在激烈的紛爭,至今未取得完全科學的認識。概括起來,主要有順從、征服和協調三種原則傾向。鄧順天成先考察了這三種原則傾向的各種歷史形態和利弊,認為儘管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人與自然必須協調相處的結論,但是,關於這一原則的根據和含義都必須進一步深化。首先,我們必須明白“自然”的真實內涵和外延。這是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係原則的前提。以往關於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係原則的一切偏見,都是根源於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不清。無疑,作為人生存和發展基礎的“自然”,不應該是神化和抽象自然,而應該是一種真實的物質實體,因為倫理關係是一種現實關係。同時,它也不應該僅僅是指生命物質,還應包括非生命物質;也不僅僅是指天然生成物,還應包括人造物;不應該僅僅是指各個孤立的物質實體,還應包括其系統存在即這些物質實體在普遍聯繫和運動中形成的系統效應,如一定地域的生物與非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態性質等,因為,這些都是人的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客觀物質條件,一句話,自然應是指人以外的一切物質實體及其系統存在。其次,我們必須明白“自然作為人生存和發展基礎”的全部含義。這也是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係原則的一個前提條件,以往關於“人與自然相協調”倫理原則的理論漏洞多半與對此的認識不清有關。這種基礎,我們認為因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作為一種生命物質不能脫離自然而存在。自然是人類活動的空間範圍和物質生活資料的來源,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一定的自然物及其系統存在,這是由人的存在本身具有的物質性一面所決定的。二是人的精神生活也需要自然的物質基礎。因為意識是人腦對物質的能動反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現實性上說,這就是人們需要欣賞大千世界各種事物的萬千情態,以獲得美的享受。人的這種審美生活對自然的需要與人作為一種生命物質對自然的需要比起來,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是後者無可比擬的——他可以齊達整個宇宙,而人作為一種生命物質所需要的自然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一句話,這種基礎就是人依賴有限的自然生存去欣享無窮自然的情趣。第三、我們還必須明白人和自然在相互關係活動中的各自特點。這是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係原則的第三個前提,因為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們只有正確認識人和自然在相互關係活動中的各自特點,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規則判斷。在人和自然的相互關係活動中,人雖依賴自然,卻不是消極地依賴於自然,而表現出積極的主動性,即人類主動地向自然索取著自己需要的一切;而自然則處於一種消極的被動地位,如俎上魚肉,任人宰割。人的這種可以為所欲為的優勢也正是人的劣勢,因為人對自然的這種改造作用具有兩面性:人在獲得一些新的自然事物的同時,必然失去一些已有的自然事物。因為物質不滅定律告訴我們:物質既不會創生,也不會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這就威脅到了人對自然事物的無窮需要。另外由於事物間的相生相剋定律,這些新事物又會對周圍的其他一些事物包括人產生兩方面的影響:或促進或抑制其生成。這樣又對人的生存構成了可能威脅。所有這些都早已為歷史所明證,這只是對這種歷史的理論邏輯概括,或者說,這就是造成目前人與自然關係危機的邏輯根據。
基於以上三點,人在自然的活動中,必須採取“協調”的倫理原則。這不是人有義務這么做,而是每個人最大利益的需要。這一原則的本質也就不是使自然萬物與人平等地生活在一起,而是人在改造自然時的適度原則。根據目前的科學成果即人類在對自然活動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我們認為這一原則必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不為物役。這是人在對自然的關係活動中首先必須明確的一條原則,所謂不為物役就是人的一切行動不能為外物所左右而不能自拔成為自然物的奴隸。(二)保持適宜人生存的自然環境。這是人與自然相協調原則最重要的一條內容,因為在人的一切需要中,沒有比保持生存更重要的了。所謂保持適宜人生存的自然環境就是人在改造自然時,不能破壞適宜人生存的自然生態條件;同時對於危害人生存的自然環境,又必須改造他,使其變得適合人的生存。(三)保護每一自然物類的適度生存。這是人與自然相協調原則的又一要義。所謂保護每一自然物類的適度生存就是人在改造自然時,既不使任何自然物類絕滅,又不使任何自然物類過度繁盛。這一原則的全部根據歸結到一點就是確保人的審美生活對自然事物的無窮需要。鄧順天成認為,以上三原則,就是人與自然相協調原則的基本含義。當然,要達到這些原則目的,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中不少問題,現在的人類還無能為力。但是,我們現在就必須明白這些原則的根據和含義,不然我們就會在對自然的活動中,陷入一種盲動的境地。我們已經在這種狀態中經歷太久,並造成了目前人與自然的關係危機。這些原則就是指導人們走出危機,通向自由的旗幟。
這樣,鄧順天成就在批判人類歷史上主要倫理原則偏見的基礎上,並從人存在的固有本性出發建立起了人類通向自由而協調生活新秩序的“世界三大倫理關係原則”——人類獨立實體間的自主、平等和互助原則;群己關係上的群體至上原則;人與自然相協調的原則。這些原則符合每一個人的最大利益,因而就是人類生活新秩序的基本原則——人們倫理生活中必須且只能遵守這些原則,過多或過少的原則都會使人類自由、和平、幸福的理想化為泡影。因為前者將給人們的生活套上許多不應有的精神枷鎖,後者將使人們的自由意識惡性膨脹,在與周圍環境的激烈衝突中,失去幸福、和平、自由、甚至生命。這是人類歷史漫長血路留給我們的沉痛教訓。

美學觀

美學觀是鄧順天成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鄧順天成的美學觀,不僅對美學史上關於“美的本質”的紛爭做出了科學的總結,而且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審美活動是人類生活的本質特點,是人類生活的旗幟”的命題,為人們去追求和創造無限斑斕的生活圖景打碎了籠罩在人們頭上的思想牢籠。
他首先考察了歷史上諸子百家關於“美的本質”的紛爭,感到頗有點“盲人摸象”的味道:面對“美”這頭無邊的巨象,大家各各摸到了美的一些性質側面,不僅存在著以類型美的內涵來表達一般美的內涵——在他們對美的每一界定之外,人們都還可以找到美的感覺;而且存在著以原本事物屬性來表達美的本質內涵,即以事物屬性範疇為審美範疇的現象。不過正是在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論爭中,美漸漸露出了它的真容。關於“美的本質”問題也就一目了然了:美是事物的屬性與人的意識相互作用的產物,這種產物既不是純粹的心靈快感,又不是原本的事物屬性,而是人的意識情感與事物屬性的統一體,其本質內涵可界定為“事物的情趣”。一句話,美就是事物的屬性與人的意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事物的情趣”。再簡言之,美是事物的情趣。
而人類的審美活動則是人們對生活事物情趣的感悟、玩味和追求。在這方面,是不應存在人人必須遵守的整齊劃一的標準的。審美價值標準因人而異,才能使人們的生活百花齊放。整齊劃一標準是人類審美生活的死胡同——注意這與人們共同的審美愛好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審美也是人類生活的一個層面,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當人們的生活脫離了生存需要層面,開始品味和追求起生活事物的情趣時,他便進入了審美生活的領域。因此它遍及人們生活的一切事物,凡是人們生活行為中不能整齊劃一的價值層面,都屬於審美生活的領域。按此原則,以往劃入倫理道德層面的人生觀、生活方式、民族風俗及國家制度形式等等,實質上主要都屬於人類審美生活層面的內容,是不應強求一律的。
鄧順天成發現,由於美的本質是人的意識和事物的屬性相互作用的產物,是生活事物的情趣,因此,美及審美活動都只是人類生活的特有現象。但這並不是人類生活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特徵,而是人類生活的本質特點,是人類生活的旗幟。正是審美生活這種目的指向性和指導性,激發著人們的活動熱情和創造精神,不斷去追尋新的生活事物樣式,使人類的生活面貌日益斑斕。然而,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倫理道德問題的混亂認識,將許多審美生活的內容倫理化,這種斑斕遠未達到它應有程度。與其應有的程度比起來,目前的這種斑斕只能算作單調。接著,鄧順天成反思批判了一系列人類審美生活的倫理化現象,為人們去追求和創造無限斑斕的生活圖景打碎了籠罩在人們頭上的思想牢籠。

教育觀

鄧順天成在教育理論上的建樹不僅在於他在全面反思人類文明成敗的基礎上,闡明了人類教育的根本價值取向——人類主義教育價值目的的必然性和科學內涵,更主要的在於他對人類教育內容人本劃分混沌的歷史做了一個開創性的總結——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概念,批判了其中依然占據人類心靈的一種片面抽象智育觀,提出了教育內容人本劃分“勞、德、體、美”的“四育說”,對各育的根椐和內容進行了全新的界定,在闡明現實性上每一個人全面發展的同時為人類素質教育指明了方向。
鄧順天成首先在考察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歷史時,發現有以下特點:第一,儘管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歷史源遠流長,但基本上處於一種無意識的盲動狀態,即劃分者沒有意識到這種劃分是一種人本劃分及其意義。由此,便造成了第二個特點即分類層次系統的混亂與內容類別的不全。第三,近代以來普遍存在著一種片面抽象智育觀現象,如“德、智、體、美、勞”的劃分。他認為,人是一種智慧生物,“智”本來是對人一切行為總特點的概括——在人的一切行為活動中不同於其他生物的方面就是一種智力表現,“智力”是一個和“知識”或“文化”相對應的概念,當人類知識或文化內化為人的主體能力時,它就轉變成了人的智力。而人的德、體、美、勞能力則是人的智慧能力的具體展開——任何知識對人的價值都必需轉化為人在德、體、美、勞四種活動中的主體能力表現出來,否則它便沒有起作用。將智與德、體、美、勞四育並列,從而造成一種片面抽象的智育觀——似乎在德、體、美、勞四種人生智慧之外還存在著一種什麼獨立的智力。這裡許多人可能會驚奇地問:像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自然科學知識不正是這樣一種智慧嗎?鄧順天成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認為,這些基礎自然科學知識初看起來,與德、體、美、勞都掛不上號,但是仔細分析一下這些知識對人的價值,便會發現它們仍不出德、體、美、勞四種人生智慧能力的範圍。對大多數人而言,這些基礎自然科學知識主要給人一種求知之樂的審美智慧。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人的精神具有以求知為快樂的內在要求——人們在認識世界的活動中,會因發現了世界萬物的“奧秘”而快樂。這種離開生存需要層面的以求知為快樂的認識世界的活動無疑應屬於人的審美生活領域。而向人們提供周圍自然界部分事物的奧秘,滿足人們求知好奇心的知識,也就無疑屬於審美智慧的範疇。對少數專門研究的人(基礎科學家)和傳授這些知識的人(教師),這些基礎自然科學知識還給人以生存的直接手段——勞動智慧,因為他們還以這些知識去獲取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將基礎自然科學等人類的某一部分知識視為一種獨立於德、體、美、勞之外的獨立智育,反映了人們對人類知識對人價值的混沌認識。由於這種混沌的認識,這些基礎自然科學知識被視為各個行業普遍通用的基礎知識,成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內容。長期的實踐證明,它除了讓人們獲得對周圍世界的部分了解,達到求知之樂的審美效果外,沒有給人以多大的生存智慧。而在人們普遍缺乏生存能力的情況下,給人以生存智慧無疑是教育的主要任務。同時這又在某種程度上將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具體表現出來的德、體、美、勞四種人生智慧排除在了“智育”之外,使教育內容更加遠離現實生活,進入象牙之塔。它不但學不致用,而且極大地浪費損害了人的生命。這種片面抽象的智育觀,根源於古希臘人向外部世界為求知而求知但不明白其本質的生活行為,在文藝復興以來人類對科學知識的崇拜下空前強化。它的長期存在是我們在教育內容的改革方面一直不能有根本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能正確識別人類各種知識對人的價值,並給他們以恰當的位置,由此造成教育內容“學不致用”的矛盾長期得不到根本解決,把人變成裝載知識的容器,再一次為自己的創造物所奴役的悲劇。
基於以上認識,鄧順天成將人生的智慧,根據對人的不同價值分為兩部分:生存智慧和審美智慧。前者是人獲取生存的手段,可進一步分為三個方面:勞動智慧即人們獲取和消費生活資料的具體勞動知識和技能;倫理智慧即人們與周圍環境協調相處的知識和技能;養身智慧即人們保持和增進身體健康的知識和技能。後者則是人審美生活的藝術即人們感悟、玩味和追求生活事物情趣的知識和技能。與此相對應,他將教育內容劃分如下:首先將教育內容概括為一個總的智育,然後一分為二:生存教育和審美教育,其中生存教育又分三個方面:勞動教育、倫理教育和養身教育。這樣,智育就具體展開為“勞、德、體、美”四個方面,這就是鄧順天成關於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四育說”。

詩論

鄧順天成在他的詩集《鳥巢之歌》的序言詩中,明確提出了“詩是品味萬物的一種藝術”的觀點,他認為:大千世界,無窮事物,都是快樂的源泉,缺乏的是品味它們的美慧的心,詩是品味萬物的一種藝術,它能鍛造人美慧的心靈,不要丟掉它。鄧順天成對詩歌的這一新見解,含義豐富,耐人尋味,開拓了人們對詩歌價值功用的新認識。
這部小說以通靈寶玉投生到當代一平民人家,卻有著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科學文藝思想巨人的貴族品格,追求一種人生藝術的極品境界,立志要開計程車,將計程車開到金氏世界紀錄為主線,細膩而生動地展示了一位英俊才子開發潛能,自由創新生活的各種創意策劃和情感體驗,並像一塊社會多稜鏡,折射出社會人性的複雜而微妙。全書共三部,集玄幻、科幻、世態、言情、人體藝術、前衛思想於一體,主題宏富,信息量大,思想精深;故事奇特,情節曲折,真摯感人;涉及人物眾多,連一個過客都性格鮮明,暗諷社會人性的某一面;語言絕妙,既有市井眾生的犀利談鋒,又有文人雅士的清奇妙語;有和小說情節融為一體的詩詞賦美文及楹聯幾十首,同時小說在敘述方法上又集各種文本風格(劇本體、散文體、通俗小說、意識流小說等)於一體,文筆流暢而斑斕,把玩生活,進入化境,有人稱之為現代《紅樓夢》。一部天才的創意史詩,一道絕美的精神盛宴!
中篇神話傳奇小說《奧林匹亞》
這部小說把古希臘奧運會的各種神話與傳說熔鑄成了一個連續完整的史詩般的故事體系,填補了古希臘神話與傳說的一個空白,同時揭示了古希臘文明個性誕生的機巧。
自選詩集《鳥巢之歌》
這本詩集是作者從中學時代到2011年寫的一百多首詩中精選出來的,共七十多首值得向社會傳播,對人類文明有所啟示的詩作。詩的內容主題非常廣泛,風格體裁多種多樣,可說是詩歌的小百科。
地質科技論文《對劉仰露構造指數法的修正》
劉氏構造指數法將所考察的各方面情況對應檔固定搭配,歸為一大檔,賦一個值的方法,造成了許多交叉情形的失落及其它缺陷,在套用上受到很大限制。鄧順天成採取直接對所考察的情況進行賦值,然後由其組合、疊加來得到斷層、褶曲等指數的方法,修正和彌補了劉氏構造指數法,大大提高了其套用靈活性。該論文發表於《中國煤田地質》1994年第1期,並獲四川煤田地質局科技論文三等獎。

重要思想觀點

世界觀

鄧順天成將自己的世界觀稱為“特色平等的變動觀”,這一觀點是在他那篇堪稱經典的哲學論文《論發展觀的形上學性質及特色平等變動觀的確立》中建立起來的。
在這篇奇妙的哲學論文中,鄧順天成以嚴密的辯證邏輯、美文般的語言,在兩個層次上對唯物辯證法“發展觀”的形上學片面性進行了剖析和批判:一是發展觀上的片面性,二是發展範疇的片面性。首先從發展觀上說,就是不論“發展”範疇本身的片面性,即使按唯物辯證法對“發展”範疇的界定,其用“發展”來概括世界萬物的運動變化狀況也是一種以偏概全的形上學之舉,因為在世界萬物的運動變化中,除了“進化”之外,還有“退化”;除了“上升”之外,還有“下降”;除了“走向有序”之外,還有“走向無序”。其次從發展範疇上說,“發展”範疇也犯了形上學片面性錯誤,其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從對事物運動變化的一個性質側面的概括躍到對事物運動變化整體態勢的概括;二是在對事物運動變化整體態勢的概括中其等級意識前提的片面性。他認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否則它便不能存在——在萬物之中顯現出來。而這正是它不低於其他任何事物的所在,因為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具有這些性質。抓住事物間的部分聯繫,進行片面的等級劃分,只看到事物間某些性質的變化,不看事物全部性質的變化。這就是發展範疇作為對事物運動變化整體態勢概括的形上學片面性實質。最後鄧順天成提出了自己關於世界萬物的“特色平等的變動觀”,認為世界萬物的運動變化在整體上是無所謂發展不發展的,所謂發展不過是主觀強加於客觀的偏見,其本真的圖景應該是特色平等的變化——每種事物各有特色,它們之間是特色的平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於永恆的變動之中,變動是事物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這種變動有量變也有質變,但質變並不意味著事物間高低等級的產生,質變只是表示不同質事物間的變化,儘管在變動中事物的結構屬性表現出或發展或退化等性質側面,但在整體上卻是特色平等的變化。
可以看出,鄧順天成特色平等的變動觀是在修正唯物辯證法發展觀的基礎上產生的,而唯物辯證法發展觀又是在批判以往諸子百家世界觀的片面性基礎上產生的,因而鄧順天成特色平等的變動觀就成了當今世界最客觀公正的世界觀,它將徹底拆除圍在我們周圍的等級意識高牆,給我們以開放的生活空間,使我們能夠欣享來自周圍世界一切事物的情趣,成為自由人類生活的一塊理論基石。

倫理觀

鄧順天成在人類倫理思想史上的突出貢獻在於第一次概括提出了“世界三大倫理關係原則”。他首先在反思人類的倫理生活史時,發現歷史上人們對人類倫理道德問題的思考存在著兩大偏向:一是對倫理道德問題的界定遠遠超出了人類倫理生活本身的範圍,把許多審美生活的內容納入了倫理道德領域。由此給人們的生活套上了許多不應有的精神枷鎖,到處是吃人的禮教!二是否認人類生活需要整齊劃一的倫理規範或秩序法則,把道德看成是個人主觀意志的產物,沒有容觀標準。這實質上是把人們的倫理生活內容納入審美生活領域,進而走向非道德主義。這種偏向的缺陷也是十分明顯的,它不但不能解決而且助長了人們之間的衝突,使人人在激烈的衝突中喪失一切,同歸於盡。
接著鄧順天成對人類倫理道德問題進行正名,認為倫理道德關注的應是人類生活的組織秩序問題。在這個方面,他的原則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對任何人必須整齊劃一。它遍及人們生活行為的接合處——人與人之間會發生相互影響的環節部位,協調其相互關係,是人類生活的一個層面。同時由於人的個體、群體、和類體在物質系統上的同一性,因此倫理原則是人類從巨觀到微觀的一體化原則——無論是國家、民族及其他社會集團,還是家庭、個人都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
進而,鄧順天成通過對歷史上人類各種道德原則的反思批判,提出了人類通向自由而協調生活新秩序的“世界三大倫理關係原則”。他認為,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即獨立實體間的關係,群己關係和人與自然的關係,只要處理好了這三個方面的關係,人與周圍環境的自由協調相處也就實現了。
所謂獨立實體間的關係是指人的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等主體上相互獨立的實體人之間的關係。雖然個體與群體不同,但作為獨立實體,他們是相同的,都是物質的一種系統存在。因此,他們應遵守的倫理原則是相同的。他認為獨立實體間要自由協調相處,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倫理原則:(一)自主原則。所謂自主原則就是各獨立實體在相互交往活動中,對自己行為的自決和自願,對自己財物的自轄和自用,反對任何形式的強迫、強占和盜竊行為。這是消除一切人間壓迫和奴役的法則。因為從古以來的奴役和壓迫現象——無論是人的群體之間的,還是人的個體之間的——都是違背了這一法則。(二)平等原則。所謂平等原則就是獨立實體在相互交往活動中必須保持一種平等關係。這種平等首先是地位的平等。從國家、民族及其他社會集團到家庭、個人,不論大小、強弱、貧富,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不存在上尊下卑的等級關係。平等原則的核心思想是義務和權利的平等。所謂義務和權利的平等,是指人類獨立實體在相互交往活動中所盡的義務和應享受的權利必須保持平等關係。平等原則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人們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機會平等。這樣,平等原則的內涵便形成一個邏輯序列:首先是人類獨立實體間的地位平等,然後是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機會平等,最後是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義務和權利的平等。(三)互助原則。所謂互助原則就是各獨立實體在相互交往活動中應該互相幫助。這一原則早在原始時代人類的祖先就意識到了,他是人類倫理生活史上的第一個倫理原則。鄧順天成認為,自主、平等和互助,這就是人類獨立實體間應該遵守的倫理原則。這三個原則,既是從人的存在的固有本性作出的價值選擇,又是對人類獨立實體相互交往活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本總結。他概括了各獨立實體相互交往活動中要自由而協調相處的所有環節和方面,構成一個不斷完善的邏輯序列。只要人們按照這三個原則辦事,各獨立實體間就能實現自由而協調的和平共處。
對於群己倫理關係,鄧順天成在考察了人類群己之間倫理關係的歷史後發現,人類對自己群己關係的認識與實踐是不怎么協調的:存在著一種理論落後於現實,理論的紛爭又誤導現實的混亂局面,總體上在實行一種群體至上的倫理原則。在理論認識上的缺陷有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由於對倫理道德問題界定的混亂認識,將人們審美生活的問題與倫理道德問題混為一談,從而引起長期的紛爭。其二,對群己關係的界定片面抽象。中國傳統社會認為是個人與家庭,國家及天下的關係,西方世界則籠統地談論社會或國家與個人的關係,馬克思主義更是抽象為集體與個人的關係。由此,都沒有對人類的群己關係作出具體而完整的認識。其三,原則內容過於簡單模糊,不能很好地協調群己之間的利益衝突。
接著,鄧順天成首先對人類群己關係做出了精確的界定。所謂群己關係簡要地說就是人的個體與所在的群體之間,小群體與所在的大群體之間的關係。這裡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其一,群己關係不能簡單地說是人的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這是因為,一方面群己關係並不僅是人的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小群體與所在的大群體之間也是一種群己關係;另一方面,人的個體與群體之間還存在著獨立實體間的關係,並不是所有的個體與群體之間都能構成群己關係。其二,群己關係是一種隸屬關係。在群己關係的界定中,“所在的”三個字很重要,沒有“所在的”關係,無論是人的個體與群體之間,還是群體與群體之間都不能構成群己關係,而是一種獨立實體間的關係。其三,倫理層面的群己關係不包括群己之間的抽象隸屬關係。比如一位工人和工人階級之間,小學生與學生之間,就是一種抽象的隸屬關係,都不能構成倫理層面的群己關係。其四,群己關係中的群體利益必須是涉及該群體全部成員的利益,不是其中部分人的利益,更不是代表機構或代表人物的利益——他們屬於群己關係中己方的私利,否則就會造成假公濟私的行為。以上四點,就是群己關係的原則界線。注意了這些界線,就可避免群己關係倫理原則的濫用,及其造成的群體利益排斥個體利益現象。
在此基礎上,鄧順天成肯定了人類從古以來在群己關係上實行的群體至上倫理原則,認為這一原則實質上是人類獨立實體間自主、平等、互助原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表面上是在維護群體的利益,實質上是在維護每一個獨立實體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害,最終使每一個人自由、和平、幸福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這是因為,個人是人的直接現實存在,人類的一切生活消費最後都要落到人的個體身上。最後,鄧順天成對群體至上倫理原則的具體內容又做了進一步的界定,認為群體至上原則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其一,群對己的滿足以己對群的貢獻為前提。其二,在群己利益發生矛盾時,己身利益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群體利益。其三,在保證群體利益的前提下,把群體利益和己身利益結合起來。
對於人與自然的倫理關係原則,鄧順天成發現,從古以來依然存在激烈的紛爭,至今未取得完全科學的認識。概括起來,主要有順從、征服和協調三種原則傾向。鄧順天成先考察了這三種原則傾向的各種歷史形態和利弊,認為儘管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人與自然必須協調相處的結論,但是,關於這一原則的根據和含義都必須進一步深化。首先,我們必須明白“自然”的真實內涵和外延。這是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係原則的前提。以往關於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係原則的一切偏見,都是根源於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不清。無疑,作為人生存和發展基礎的“自然”,不應該是神化和抽象自然,而應該是一種真實的物質實體,因為倫理關係是一種現實關係。同時,它也不應該僅僅是指生命物質,還應包括非生命物質;也不僅僅是指天然生成物,還應包括人造物;不應該僅僅是指各個孤立的物質實體,還應包括其系統存在即這些物質實體在普遍聯繫和運動中形成的系統效應,如一定地域的生物與非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態性質等,因為,這些都是人的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客觀物質條件,一句話,自然應是指人以外的一切物質實體及其系統存在。其次,我們必須明白“自然作為人生存和發展基礎”的全部含義。這也是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係原則的一個前提條件,以往關於“人與自然相協調”倫理原則的理論漏洞多半與對此的認識不清有關。這種基礎,我們認為因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作為一種生命物質不能脫離自然而存在。自然是人類活動的空間範圍和物質生活資料的來源,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一定的自然物及其系統存在,這是由人的存在本身具有的物質性一面所決定的。二是人的精神生活也需要自然的物質基礎。因為意識是人腦對物質的能動反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現實性上說,這就是人們需要欣賞大千世界各種事物的萬千情態,以獲得美的享受。人的這種審美生活對自然的需要與人作為一種生命物質對自然的需要比起來,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是後者無可比擬的——他可以齊達整個宇宙,而人作為一種生命物質所需要的自然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一句話,這種基礎就是人依賴有限的自然生存去欣享無窮自然的情趣。第三、我們還必須明白人和自然在相互關係活動中的各自特點。這是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係原則的第三個前提,因為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們只有正確認識人和自然在相互關係活動中的各自特點,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規則判斷。在人和自然的相互關係活動中,人雖依賴自然,卻不是消極地依賴於自然,而表現出積極的主動性,即人類主動地向自然索取著自己需要的一切;而自然則處於一種消極的被動地位,如俎上魚肉,任人宰割。人的這種可以為所欲為的優勢也正是人的劣勢,因為人對自然的這種改造作用具有兩面性:人在獲得一些新的自然事物的同時,必然失去一些已有的自然事物。因為物質不滅定律告訴我們:物質既不會創生,也不會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這就威脅到了人對自然事物的無窮需要。另外由於事物間的相生相剋定律,這些新事物又會對周圍的其他一些事物包括人產生兩方面的影響:或促進或抑制其生成。這樣又對人的生存構成了可能威脅。所有這些都早已為歷史所明證,這只是對這種歷史的理論邏輯概括,或者說,這就是造成目前人與自然關係危機的邏輯根據。
基於以上三點,人在自然的活動中,必須採取“協調”的倫理原則。這不是人有義務這么做,而是每個人最大利益的需要。這一原則的本質也就不是使自然萬物與人平等地生活在一起,而是人在改造自然時的適度原則。根據目前的科學成果即人類在對自然活動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我們認為這一原則必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不為物役。這是人在對自然的關係活動中首先必須明確的一條原則,所謂不為物役就是人的一切行動不能為外物所左右而不能自拔成為自然物的奴隸。(二)保持適宜人生存的自然環境。這是人與自然相協調原則最重要的一條內容,因為在人的一切需要中,沒有比保持生存更重要的了。所謂保持適宜人生存的自然環境就是人在改造自然時,不能破壞適宜人生存的自然生態條件;同時對於危害人生存的自然環境,又必須改造他,使其變得適合人的生存。(三)保護每一自然物類的適度生存。這是人與自然相協調原則的又一要義。所謂保護每一自然物類的適度生存就是人在改造自然時,既不使任何自然物類絕滅,又不使任何自然物類過度繁盛。這一原則的全部根據歸結到一點就是確保人的審美生活對自然事物的無窮需要。鄧順天成認為,以上三原則,就是人與自然相協調原則的基本含義。當然,要達到這些原則目的,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中不少問題,現在的人類還無能為力。但是,我們現在就必須明白這些原則的根據和含義,不然我們就會在對自然的活動中,陷入一種盲動的境地。我們已經在這種狀態中經歷太久,並造成了目前人與自然的關係危機。這些原則就是指導人們走出危機,通向自由的旗幟。
這樣,鄧順天成就在批判人類歷史上主要倫理原則偏見的基礎上,並從人存在的固有本性出發建立起了人類通向自由而協調生活新秩序的“世界三大倫理關係原則”——人類獨立實體間的自主、平等和互助原則;群己關係上的群體至上原則;人與自然相協調的原則。這些原則符合每一個人的最大利益,因而就是人類生活新秩序的基本原則——人們倫理生活中必須且只能遵守這些原則,過多或過少的原則都會使人類自由、和平、幸福的理想化為泡影。因為前者將給人們的生活套上許多不應有的精神枷鎖,後者將使人們的自由意識惡性膨脹,在與周圍環境的激烈衝突中,失去幸福、和平、自由、甚至生命。這是人類歷史漫長血路留給我們的沉痛教訓。

美學觀

美學觀是鄧順天成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鄧順天成的美學觀,不僅對美學史上關於“美的本質”的紛爭做出了科學的總結,而且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審美活動是人類生活的本質特點,是人類生活的旗幟”的命題,為人們去追求和創造無限斑斕的生活圖景打碎了籠罩在人們頭上的思想牢籠。
他首先考察了歷史上諸子百家關於“美的本質”的紛爭,感到頗有點“盲人摸象”的味道:面對“美”這頭無邊的巨象,大家各各摸到了美的一些性質側面,不僅存在著以類型美的內涵來表達一般美的內涵——在他們對美的每一界定之外,人們都還可以找到美的感覺;而且存在著以原本事物屬性來表達美的本質內涵,即以事物屬性範疇為審美範疇的現象。不過正是在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論爭中,美漸漸露出了它的真容。關於“美的本質”問題也就一目了然了:美是事物的屬性與人的意識相互作用的產物,這種產物既不是純粹的心靈快感,又不是原本的事物屬性,而是人的意識情感與事物屬性的統一體,其本質內涵可界定為“事物的情趣”。一句話,美就是事物的屬性與人的意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事物的情趣”。再簡言之,美是事物的情趣。
而人類的審美活動則是人們對生活事物情趣的感悟、玩味和追求。在這方面,是不應存在人人必須遵守的整齊劃一的標準的。審美價值標準因人而異,才能使人們的生活百花齊放。整齊劃一標準是人類審美生活的死胡同——注意這與人們共同的審美愛好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審美也是人類生活的一個層面,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當人們的生活脫離了生存需要層面,開始品味和追求起生活事物的情趣時,他便進入了審美生活的領域。因此它遍及人們生活的一切事物,凡是人們生活行為中不能整齊劃一的價值層面,都屬於審美生活的領域。按此原則,以往劃入倫理道德層面的人生觀、生活方式、民族風俗及國家制度形式等等,實質上主要都屬於人類審美生活層面的內容,是不應強求一律的。
鄧順天成發現,由於美的本質是人的意識和事物的屬性相互作用的產物,是生活事物的情趣,因此,美及審美活動都只是人類生活的特有現象。但這並不是人類生活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特徵,而是人類生活的本質特點,是人類生活的旗幟。正是審美生活這種目的指向性和指導性,激發著人們的活動熱情和創造精神,不斷去追尋新的生活事物樣式,使人類的生活面貌日益斑斕。然而,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倫理道德問題的混亂認識,將許多審美生活的內容倫理化,這種斑斕遠未達到它應有程度。與其應有的程度比起來,目前的這種斑斕只能算作單調。接著,鄧順天成反思批判了一系列人類審美生活的倫理化現象,為人們去追求和創造無限斑斕的生活圖景打碎了籠罩在人們頭上的思想牢籠。
鄧順天成在教育理論上的建樹不僅在於他在全面反思人類文明成敗的基礎上,闡明了人類教育的根本價值取向——人類主義教育價值目的的必然性和科學內涵,更主要的在於他對人類教育內容人本劃分混沌的歷史做了一個開創性的總結——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概念,批判了其中依然占據人類心靈的一種片面抽象智育觀,提出了教育內容人本劃分“勞、德、體、美”的“四育說”,對各育的根椐和內容進行了全新的界定,在闡明現實性上每一個人全面發展的同時為人類素質教育指明了方向。
鄧順天成首先在考察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歷史時,發現有以下特點:第一,儘管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歷史源遠流長,但基本上處於一種無意識的盲動狀態,即劃分者沒有意識到這種劃分是一種人本劃分及其意義。由此,便造成了第二個特點即分類層次系統的混亂與內容類別的不全。第三,近代以來普遍存在著一種片面抽象智育觀現象,如“德、智、體、美、勞”的劃分。他認為,人是一種智慧生物,“智”本來是對人一切行為總特點的概括——在人的一切行為活動中不同於其他生物的方面就是一種智力表現,“智力”是一個和“知識”或“文化”相對應的概念,當人類知識或文化內化為人的主體能力時,它就轉變成了人的智力。而人的德、體、美、勞能力則是人的智慧能力的具體展開——任何知識對人的價值都必需轉化為人在德、體、美、勞四種活動中的主體能力表現出來,否則它便沒有起作用。將智與德、體、美、勞四育並列,從而造成一種片面抽象的智育觀——似乎在德、體、美、勞四種人生智慧之外還存在著一種什麼獨立的智力。這裡許多人可能會驚奇地問:像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自然科學知識不正是這樣一種智慧嗎?鄧順天成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認為,這些基礎自然科學知識初看起來,與德、體、美、勞都掛不上號,但是仔細分析一下這些知識對人的價值,便會發現它們仍不出德、體、美、勞四種人生智慧能力的範圍。對大多數人而言,這些基礎自然科學知識主要給人一種求知之樂的審美智慧。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人的精神具有以求知為快樂的內在要求——人們在認識世界的活動中,會因發現了世界萬物的“奧秘”而快樂。這種離開生存需要層面的以求知為快樂的認識世界的活動無疑應屬於人的審美生活領域。而向人們提供周圍自然界部分事物的奧秘,滿足人們求知好奇心的知識,也就無疑屬於審美智慧的範疇。對少數專門研究的人(基礎科學家)和傳授這些知識的人(教師),這些基礎自然科學知識還給人以生存的直接手段——勞動智慧,因為他們還以這些知識去獲取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將基礎自然科學等人類的某一部分知識視為一種獨立於德、體、美、勞之外的獨立智育,反映了人們對人類知識對人價值的混沌認識。由於這種混沌的認識,這些基礎自然科學知識被視為各個行業普遍通用的基礎知識,成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內容。長期的實踐證明,它除了讓人們獲得對周圍世界的部分了解,達到求知之樂的審美效果外,沒有給人以多大的生存智慧。而在人們普遍缺乏生存能力的情況下,給人以生存智慧無疑是教育的主要任務。同時這又在某種程度上將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具體表現出來的德、體、美、勞四種人生智慧排除在了“智育”之外,使教育內容更加遠離現實生活,進入象牙之塔。它不但學不致用,而且極大地浪費損害了人的生命。這種片面抽象的智育觀,根源於古希臘人向外部世界為求知而求知但不明白其本質的生活行為,在文藝復興以來人類對科學知識的崇拜下空前強化。它的長期存在是我們在教育內容的改革方面一直不能有根本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能正確識別人類各種知識對人的價值,並給他們以恰當的位置,由此造成教育內容“學不致用”的矛盾長期得不到根本解決,把人變成裝載知識的容器,再一次為自己的創造物所奴役的悲劇。
基於以上認識,鄧順天成將人生的智慧,根據對人的不同價值分為兩部分:生存智慧和審美智慧。前者是人獲取生存的手段,可進一步分為三個方面:勞動智慧即人們獲取和消費生活資料的具體勞動知識和技能;倫理智慧即人們與周圍環境協調相處的知識和技能;養身智慧即人們保持和增進身體健康的知識和技能。後者則是人審美生活的藝術即人們感悟、玩味和追求生活事物情趣的知識和技能。與此相對應,他將教育內容劃分如下:首先將教育內容概括為一個總的智育,然後一分為二:生存教育和審美教育,其中生存教育又分三個方面:勞動教育、倫理教育和養身教育。這樣,智育就具體展開為“勞、德、體、美”四個方面,這就是鄧順天成關於教育內容人本劃分的“四育說”。

詩論

鄧順天成在他的詩集《鳥巢之歌》的序言詩中,明確提出了“詩是品味萬物的一種藝術”的觀點,他認為:大千世界,無窮事物,都是快樂的源泉,缺乏的是品味它們的美慧的心,詩是品味萬物的一種藝術,它能鍛造人美慧的心靈,不要丟掉它。鄧順天成對詩歌的這一新見解,含義豐富,耐人尋味,開拓了人們對詩歌價值功用的新認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