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盛

鄧盛(?—?),字伯能。弘農(今河南省靈寶縣附近)人。東漢時期大臣。桓帝時曾任并州刺史,後遷太僕。中平元年(184)四月,代楊賜為太尉。中平二年(185)五月,因久病罷免。

基本介紹

  • 本名:鄧盛
  • 別名:鄧伯能
  • 出生地:弘農(今河南靈寶縣附近)
  • 國籍:中國 東漢
  • 民族:漢族
  • 官銜:并州刺史,太尉
人物介紹,相關記載,

人物介紹

鄧盛是弘農人,東漢時期大臣。早年應該是以軍功升遷。在漢桓帝永壽元年(155)左右擔任并州刺史,當時太原郡吏王允當面指責用錢賄賂太守王球而獲得職位的郡人路佛,並與王球爭辯,指責他貪贓枉法,王球一怒之下,將王允下獄,想要把他殺害。鄧盛很早就聽說過王允的事跡,很是欽佩他的才識和性格。當他得知王球要殺掉王允的訊息後,立即親自騎上快馬,前往太守衙門,保釋王允,並且請他做自己府中的別駕從事。而王允很感激鄧盛的救命之恩,同時也為鄧盛的正義行為所感動,於是一心一意為鄧盛效勞,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鄧盛深感滿意。在鄧盛的提拔和宣揚下,使得王允的名聲越來越大,為他日後步入朝廷做官奠定了基礎。可以說鄧盛就是王允的伯樂之一。
後來鄧盛入朝任職,於漢靈帝時擔任太僕。中平元年(184)年四月,時任太尉楊賜因與靈帝爭辯時言辭懇切而遭罷免,於是以資歷深厚的鄧盛為太尉。任內曾與時任太尉掾應劭爭論過分內職務的相關事宜。後於中平二年(185)年五月因久病被罷免。

相關記載

《後漢書 卷八 孝靈帝紀第八 》:
鄧盛
《後漢書》
(中平元年)夏四月,太尉楊賜免,太僕弘農鄧盛為太尉(註:盛字伯能)。司空張濟罷,大司農張溫為司空。
(中平二年)五月,太尉鄧盛罷,太僕河內張延為太尉。
《後漢紀 孝靈皇帝紀下卷第二十五》
(中平元年)夏四月,太尉楊賜以寇賊罷,太僕鄧盛為太尉。
(中平二年)夏五月,太尉鄧盛久病罷。太僕張延為太尉。
《後漢書 卷六十六 陳王列傳第五十六》:
郡人有路佛者,少無名行,而太守王球召以補吏,允犯顏固爭,球怒,收允欲殺之。剌史鄧盛聞而馳傳闢為別駕從事。允由是知名,而路佛以之廢棄。
《後漢書 志第十七 五行五》:
劭時為太尉議曹掾,白公鄧盛:‘夫禮設闕觀,所以飾門,章於至尊,懸諸象魏,示民禮法也。故車過者下,步過者趨。今龍乃敢射闕,意慢事醜,次於大逆。宜遣主者參問變狀。’公曰:‘府不主盜賊,當與諸府相候。’劭曰:‘丞相邴吉以為道路死傷,既往之事,京兆、長安職所窮逐,而住車問牛喘吐舌者,豈輕人而貴畜哉,頗念陰陽不和,必有所害。掾史爾乃悅服,漢書嘉其達大體。令龍所犯,然中外奔波,邴吉防患大豫,況於已形昭晰者哉!明公既處宰相大任,加掌兵戎之職,凡在荒裔,謂之大事,何有近目下而致逆節之萌者?孔子攝魯司寇,非常卿也。折僭溢之端,消纖介之漸,從政三月,惡人走境,邑門不闔,外收強齊侵地,內虧三桓之威。區區小國,尚於趣舍,大漢之朝,焉可無乎?明公恬然謂非己。詩云:“儀刑文王,萬國作孚。”當為人製法,何必取法於人!’於是公意大悟,遣令史謝,申以鈴下規應掾自行之,還具條奏。時靈帝詔報,惡惡止其身,龍以重論之,陽不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