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熙農

鄧熙農(羲農)(1901年~1930年),原名鄧遂安,金本雲塘村人,1901年出生於一個富裕家庭。熙農少年聰慧好學,能言善辯。1917年以第二名成績考入新辦三水縣立中學。兩年後考入廣州政法學堂。在學期間,受五四-的影響,接觸進步人士,研讀馬克思著作和革命書刊,逐步接受新思想,開始確立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信念。當時很多進步青年為尋求救國之路,赴國外求學,熙農也想去蘇聯,因父親反對而未成。

基本介紹

  • 本名:鄧熙農
  • 別稱:鄧遂安
  • 出生地:金本雲塘村
  • 出生時間:1901年
  • 去世時間:1930年
鄧熙農(羲農)(1901年~1930年),原名鄧遂安,金本雲塘村人,1901年出生於一個富裕家庭。熙農少年聰慧好學,能言善辯。1917年以第二名成績考入新辦三水縣立中學。兩年後考入廣州政法學堂。在學期間,受五四愛國運動的影響,接觸進步人士,研讀馬克思著作和革命書刊,逐步接受新思想,開始確立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信念。當時很多進步青年為尋求救國之路,赴國外求學,熙農也想去蘇聯,因父親反對而未成。但他追求真理的意志十分堅決,1922年離開政法學堂去上海進行革命活動,次年返回廣州,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國民黨於廣州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為了促進反帝反軍閥的國民革命,中共派出一批黨員到各地發動工農運動,發展黨組織。這年春,鄧熙農受中共廣東區委派遣,回到家鄉三水活動。他深入到理髮、碾谷、菸絲、染 、起落貨等行業的工人中去,宣傳工人組織工會,團結起來才有力量,才能做天下的主人;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利益的黨,將來的世界必定實行共產主義等革命道理。他還時常到碼頭、公園、學校等人民眾多的地方發表演說,廣泛宣傳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宣傳共產黨的主張,號召大家起來革命。在開展工人運動的同時,熙農也努力開展農民運動。1925年,他到西區青岐鄉閣尾村,以當教師為名開展工作。1926年2月,國民黨三水縣黨部改組,鄧熙農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5月由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委任為三水縣黨部籌備員。他利用合法身份,全力投入工農運動。同年五六月間,參與建立中共三水縣支部,與梁應坤、程鴻博、譚毅夫、陳殿釗等先後發動和幫助建立榨油、菸絲、染 、碾谷、起落貨等行業工會和三水縣革命工人聯合會及工人糾察隊、南(海)三(水)工人研究社。7月,米業工人向資本家提出增加工資,減少工時的要求遭到拒絕,熙農等通過工會組織發動全縣米業工人舉行大罷工。罷工鬥爭得到廣東碾谷總工會和三水工會聯合會的援助,堅持了月余,最後國民黨省黨部令三水縣黨部籌備處轉三水縣長,責令資方接受工人的全部條件,鬥爭取得了勝利。鄧熙農也注重農運工作,1926年6月,他與陸偉昌、程鴻博發動和組織的閣尾村農會成立,會員共30多人。農會接管了公產公物,實行禁菸禁賭,減租減息。組織農軍,實行武裝自衛。三水農民運動迅猛發展。全縣有40多個鄉村建立了農會,會員達3000多人。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後,三水縣國民黨右派於4月19日開始大搜捕,一批共產黨員和工會、農會骨幹被逮捕。在白色恐怖下,鄧熙農與陸偉昌先避舟楫於北江河上,後轉到萬金沙一帶,晝伏夜出,有一個多月。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不久,中共三水縣委成立。鄧熙農為縣委委員,他和共產黨員們又投入新的戰鬥,恢復了一批工會農會組織,領導民眾開展鬥爭。8月,中共廣東省委香港會議部署,組織廣州、西江、北江暴動。11月省委決定在廣州舉行武裝暴動奪取政權。鄧熙農與陸偉昌即以西南榨油、理髮等工會的會員組成的工人赤衛隊和閣尾村農會會員組成農民自衛軍為隊伍,與集結在三水的西江農軍等候策應起義。12月11日廣州起義的槍聲打響後,工人赤衛隊和農民自衛軍,曾一度占領了廣三鐵路走馬營路段一帶,封鎖廣州至西江地區的陸上要衝。廣州起義失敗後,白色恐怖籠罩全省,三水反動當局也加緊緝捕共產黨員。三水黨組織的成員被迫轉移,鄧熙農輾轉隱蔽於家鄉西區以及高明明城、南海西樵、鶴山沙坪一帶。不久,避往香港的陸偉昌返回三水,向鄧熙農傳達彭湃關於組織武裝力量反抗國民黨的大屠殺,不可離開家鄉民眾的指示,熙農即在西區開展秘密活動。1928年8月下旬,鄧熙農回雲塘村活動,不幸被反動當局偵悉。縣偵緝大隊長劉貞一與西區華警中隊長林乾栓帶領幾十個民團團丁包圍雲塘村,熙農不幸被捕。熙農被解到縣城河口,適遇廣三列車到站,下車旅客甚眾,他向行人高呼口號,宣講要實行共產主義的道理。國民黨當局將他解往廣州南石頭監獄。在刑訊中,熙農公開承認自己的身份,直言共產黨人是為勞苦大眾謀福利的,揭露國民黨右派背棄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篡奪革命領導權,破壞革命統一戰線,勾結帝國主義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的可恥行徑,斥責國民黨右派與軍閥政府都是城狐社鼠。熙農每次受審都理直氣壯地痛斥敵人,反置敵人於受審地位。其父十分焦急,多方設法營救,海外的親戚也出資救助。反動當局允諾:“只要他表悔改輕逛之意,就可以釋放。”但鄧熙農斷然表示,絕不變志,決不屈膝求生!他傳出家信,叫妻子不要為他憂傷,要教育好後代,鼓勵家人相信正義的事業一定勝利。經過兩年多的獄中折磨,無數次的刑審逼供,鄧熙農都不屈服變節。1930年12月23日,熙農被解押回三水。次日,被押赴刑場。熙農沿途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國民黨反對派”,場面悲壯,感動無數民眾。鄧熙農犧牲時,年僅29周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