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旭初傳

鄧旭初傳

鄧旭初同志追求真理、人生經歷充滿傳奇。《敢為天下先》反映了一段漫長曲折的歷史,展現了一個知識青年在時代與歷史的大潮中,走向光明,建功立業,充分體現人生價值的道路。全書文風質樸,敘議結合,可讀性強。

基本介紹

  • 書名:鄧旭初傳
  • 作者: 劉自勛 許寅
  • ISBN:7313036035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版權資訊,內容簡介,鄧旭初簡介,目錄,

版權資訊

作者 : 劉自勛 許寅
ISBN : 7313036035
頁數 : 348
封面形式 : 簡裝本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定價 : 30.00 元

內容簡介

鄧旭初同志早年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先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戰火洗禮。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在高校工作,20世紀50年代初在南京參與領導籌建華東航空學院(現西北工業大學前身),1954年春調入上海交通大學,歷任校長辦公室主任、黨委副書記和副校長。1977年至1986年,鄧旭初在擔任上海交大黨委書記期間,率先試行高校管理改革,定崗、定編,建立崗位責任制,鼓勵人才流動,進行自費工資改革,不拘一格選用人才,這些舉措,推動了全國高校的內部管理改革,得到了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

鄧旭初簡介

鄧旭初,原名鄧榮煦開平縣赤坎護龍仁慶里人。1921年2月7日生於廣州。少年時在廣州國民大學附設國中畢業,即升入該校高中,1938年春任教於護龍新民國小。他組織本校學生到各地演街頭劇,宣傳抗日救亡道理,啟發民眾覺悟。隨後,在同年5月,他由李錦波(又名李木子)介紹,經武漢北上。途中被匪徒截劫了旅費,囊無餘物,歷盡艱難困苦,徒步到達陝北栒縣。入陝北公學分校三十二隊,是年12月於陝北公學畢業後,到達皖南薪四軍軍部,任文化教員、青年幹事。
在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他英勇頑強,幾度掩護同志撤退。突圍時不幸受傷被俘,囚禁於敵一四四茂林傷兵醫院。他在敵人的看押下,臨危不懼,率先秘密串聯廣大傷員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並冒著生命的危險組織了多次越獄。在越獄後又歷盡千辛萬苦於同年12月回到到阜寧新四軍軍部。此後,單在新四軍特務團歷任政治指導員、宣傳股長,參加攻占六合、天長的棗莊的戰鬥。
1946年春,他受命去“起義”的汪偽淮海省省長兼徐州市長郝鵬舉部做改造舊部隊的工作,任政治主任、宣傳科長、教官。在後來郝鵬舉叛變時,他與其他同志一起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榮立大功一次。
其後,他先後在東濱海海防警備團、東兵團炮團、特縱炮四團任政治處主任,參加了解放上海和丹山群島的戰鬥。
1950年冬,任志願軍汽車八團長兼政委。他所在的團頂住敵方飛機的狂轟濫炸,始終擔任東線最前面的艱巨任務,功勳卓著,被譽為“鋼鐵運輸線”(曾拍成電影)。
1952年底。轉業到華東航空學院、任政治輔導處主任。
1954年,他調至上海交通大學工作。他虛心好學,富有開拓精神,潛心致力於高校管理的研究和實際,成就顯著,成為深諳學校管理的行家。他尊重、信任和關心知識分子,深受廣大教職員工的擁戴。十年動亂中,他倍受迫害,被監督勞動,但仍不失革命意志,不屈從林彪“四人幫”的淫威。
1977年春,他負責交通大學領導工作,被選為上海市第七、第八屆人大代表。他主持領導工作後,面對十年動亂後千孔百瘡的上海交大,以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解放思想、勇於改革、衝破陰力。為探索建立社會主義高校管理體制、領導上海交大進行了富有成功的改革實踐。
1978年,他認識到,高等教育要上去重要關鍵是對學校管理體制進行全面改革。為使這一改革順利進行,他逐步完成校方各級班子的調整,將一些勇於開創局面,年富力強的幹部引進領導班子,從而使交大班子成為高校當時最年輕的班子之一。在人才交流上,他先後輸出了五百餘名教師、幹部,使他們在新崗位上充分發揮了作用。他先後主持和領導了包括定編定員制訂《教師工作規範》和《機關崗位責任制》,廣泛開展對外技術服務,試發崗位津貼,改革工資制度等。開展對外技術服務,使學校大量技術成果。根據社會的需要很快轉化為生產力,為經濟建設作出貢獻。在他的提議下,上海交大建立了“南洋教育基金集團”,與香港建立了我國高校第一家與港商合資是電腦公司。繼而又在美國建立了公司,大大加快了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開發,創造了把學校、科研、生產、技術引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的新形式。
上海交大在經過全面管理改革,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為全國名符其實的第一流大學。
鄧旭初認真貫徹祖國的教育方針,一直主持和領導著上海交通大學的管理改革,有豐富的工作經驗,為培養大批社會主義建設人才作了重大的貢獻。他從1978年起曾在報刊上陸續發表《我們是怎樣進行學習管理改革的》、《改革必須觸及管理體制》等論文多篇。具有獨到見解,他是我國高教界知名人士,是高等學校管理改革的倡導者。

目錄

第一章
人生的起步
1.童年的磨難
2.追求光明
3.奔赴延安
第二章 一生的轉折
1.光榮入黨
2.到新四軍去
第三章 經歷“皖南事變”
1.事變發生
2.被圍、突圍、受傷、被俘
3.鬥爭在敵人的傷兵醫院裡
4.在第十一衛生大隊逃離虎口
第四章 千里尋“母”
1.風雪皖南山區
2.從金華到麗水
3.結識余森文專員
4.到景寧縣政工室
5.趙國琛“白皮紅心”
6.天目山遇險
7.在松陽第二保育院”
8.終於回“家”了
第五章 智斗凶頑
1.從整風運動到抗戰勝利
2.在爭奪受降權的鬥爭中
第六章 與沈銳喜結良緣
1.在蔣軍重點進攻中
2.初識沈銳
3.山東重逢情芽初萌
4.谷牧為媒喜結良緣
第七章 血戰疆場
1.同大炮打上了交道
2.從淮海戰役到渡江戰役
3.血戰高橋解放大上海
4.改造董部大獲成功
第八章 揮師朝鮮
1.一個好政委
2.鋼鐵運輸線上的英雄們
第九章 轉戰高教戰線
1.實在捨不得脫下軍裝
2.創建華東航空學院
第十章 到交通大學
1.巍巍學府,百年老校
2.任校辦主任
3.在交大西遷及多次運動中
第十一章 “文革”中的蹉跎歲月
1.接受審查
2.家破人亡
3.被隔離
4.走出隔離室
5.可憐天下父母心
6.擔任後勤組長
第十二章 改革的春天
1.受命於危難之中
2.突破“兩個估計”
3.打破“唯成分論”
4.撥亂反正”
5.分“講師樓”
6.建立校務委員會
7.解決學校歸屬
8.發展多種學科
第十三章 訪美
1.組團
2.敞開彼此心靈
3.尋找雙方差距
4.突破“兩人同行”
5.堅持如實匯報
6.開闢交流渠道
第十四章 管理體制改革
1.搭班子”
2.人才交流
3.定編與制訂教師工作規範
4.發獎金
5.自費工資改革
6.擴大基層自主權
第十五章 改革的延伸
1.興建科研中心
2.促進產學研結合
3.聯合辦學
4.引進外資辦學
第十六章 “伯樂”相馬
1.越級提拔佼佼者
2.青睞“有爭議”的人物
3.看上“高參”
4.廣納賢才
第十七章 籌建閔行校區第
十八章 重振交大雄風
第十九章 離休後的日子裡
1.心繫交大
2.為沈銳同志樹碑
附錄
《光明日報》與上海交大的情愫
人生多坎坷——記沈銳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