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可賢

鄧可賢(1316年—1353年),元朝延佑三年生於乳源縣井頭鄧屋,家世業儒,是唐朝韶州府司政鄧元益第十六代裔孫。年輕時奮發讀書,二十多歲便入了韶州教館任教書先生,喜愛習練刀劍進行強身健體和結交朋友,家教甚嚴,有賢者之譽。明朝嘉靖癸巳年(公元1533年)地方官牒報朝廷,明世宗皇帝感於鄧可賢的悲壯事跡,敕封鄧可賢為“忠貞義士”,並準予立祠廟祀祭。

基本介紹

  • 全名:鄧可賢
  • 別名:忠貞義士
  • 所處時代元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乳源縣
  • 出生日期:1316年
  • 逝世日期:1353年
  • 主要成就:公元1533年,明世宗敕封鄧可賢為“忠貞義士”
人物簡介,元末義舉,後世敕封,民間影響,

人物簡介

鄧可賢,家世業儒,是唐朝韶州府司政鄧元益第十六代裔孫。鄧元益娶妻熊氏,生有二子,長子舜民移居乳源斗門都草竇角(即現乳源瑤族自治縣乳城鎮雲門村委范屋附近),到宋代其子孫鄧一夔開基井頭鄧屋,為井頭鄧屋一世祖。鄧可賢是鄧一夔的第四代元孫,生於元朝中後期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由於其本人年輕時奮發讀書,二十多歲便入了韶州教館任教書先生,而且喜愛習練刀劍進行強身健體和結交朋友,家教甚嚴,有賢者之譽。

元末義舉

元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距今653年),湖南郴州一股賊寇竄來乳源搶劫,擾亂地方百姓,他們計畫破城之後,再攻打韶州。鄧可賢獲此訊息後,星夜從韶州教館趕回乳源,通知縣城做好抗賊準備(當時縣城建在侯公渡虞壙黃土嶺,明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八年知縣張安仁將縣治從虞壙遷至洲頭津,即今縣政府所在地)。賊人見城中有了準備,攻城不下,查出是鄧可賢通了訊息,便遷怒於可賢,轉戈圍攻可賢據守的天德寨。當時山腳八仙洞周邊居住有鄧、付、丘、江、羅、吳等姓十多個村莊,鄧可賢知道賊兵來攻城打寨必然會洗劫村莊,所以發動了當地村民400餘家搬上石門坳天德寨,壘石築寨而居(石門坳在當時是乳源通韶交通咽喉要道,石寨高100多米,方圓有七八萬平方,半山腰有二口泉水,它東臨大壙洞(新興村委),北接雷公嶺、蝦蟆嶺,是一個理想的軍事要塞,奇石嶙峋,易守難攻。)並動員大家以義德為重,各村各姓要團結一致,勇敢抵抗賊兵。還暗中派出自己兒子鄧一源在賊寇來到之前往韶州府送信,搬兵援助,所以內外夾攻,把賊寇殺得大敗而逃,狼狽地退回郴州去了。因此,賊首羅一羅二深恨可賢父子。於第二年又率烏合之眾千餘人再次攻打乳源,賊兵偷襲縣城得手之後,又氣勢洶洶地圍攻天德寨,揚言不捉住鄧可賢誓不收兵。在與外界斷絕聯絡的情況下,可賢組織全寨400餘家鄉親宣誓:忠孝大節,死生常事,大家要同心同德,抗擊賊寇,守住石寨,寧死不投降。戰鬥堅持了兩個月之久,雙方均有傷亡,寨中糧盡力竭,困難重重,但沒有一人投降,表現出深明大義,勇敢頑強氣概。可賢見此情形。經與鄉親們反覆商議,決定犧牲自己,保全山寨,拯救400餘家鄉民生命,所以打開寨門,毅然下山,棄劍談判。結果被賊首用五馬分屍的殘暴手段,害死在山腳。(可賢墳墓葬於天德寨下石門坳頂,至今猶存。)可賢就義時,一直抗罵至死,表現出一股忠烈的仁人正義之氣,在民間一直流傳著螞蟻為之築墳的動人故事。

後世敕封

鑒於鄧可賢捨身為民、英勇就義的忠烈行為,地方官於明朝嘉靖癸巳年(公元1533年)牒報朝廷,明世宗皇帝感於鄧可賢的悲壯事跡,敕封鄧可賢為“忠貞義士”,並準予立祠廟祀祭。乙未年(公元1535年),在韶州府鄭侯指令下,知縣王鎬得到鄧姓幫助,捐金市地,率縣博司徒,董事主簿羅策等人招役動工,於城內學宮東面(現乳城鎮大群下街嘉樂花園地段)“拓地廣五丈深五丈為堂,二丈五尺楹深,如制有門有廊”,(舊縣誌下卷),興建起一座“義士鄧可賢祠”。準許民間每年春秋兩祀。(該祠長期來是由井頭鄧屋派出專人進行管理,後在公社化時被人毀壞)。
“可賢祠”還有一處是在可賢抗賊的石門坳天德寨,這是當時民間百姓的義舉,是八仙洞周圍村莊鄉民深感鄧公的大恩大德,自動出錢出力集資建造的。據石碑記載,該祠始建於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後又於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有一百多名鄉民捐谷五千多斤進行了重修。解放後,付屋、鄧屋、田龍等周圍村莊的老百姓在春節間都成群結隊地前往天德寨可賢祠。

民間影響

祀祭鄧可賢,時至目前,仍有很多民眾前謁可賢祠,那裡的民眾長期追憶鄧可賢的舍己為民精神,緬懷可賢對他們老祖公的恩德。對此,清代乳縣訓導陳錠專門撰文《義士祠記》,文中贊道:“鄧公儒流,非有民社之寄,嚼祿之重也,而能抱義全節,視死而歸,其可不忝孔孟之訓,誠乳三光也。表而揚之可以勸世也,可以愧手偷生者也,……”(見舊《乳源縣韶關歷史名人傳略·31志》)。鄧可賢宗族後裔有感於懷,亦寫詩讚頌:“鄧可賢祠”民眾造,“忠貞義士”帝王封。為民舍己驅流寇,護縣捐軀伴古松;氣壯雲天標史冊,名垂千古正英雄。
可賢犧牲之時,年僅三十七歲,其子鄧一源,字本潔,歲貢出身,當時尚在韶州教館,舊縣誌稱他:忠孝義氣,綽有父風。因而在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被當時乳源縣令張安仁舉薦賢良,調任乳源儒學訓導,有史傳世。鄧一源任乳源儒學訓導,歷數十年,能盡職盡力,精於教務,深得邑人敬愛。暮年時期,全家搬遷韶關河西,後得善終,享年八十多歲。據了解,今曲江小坑、武江區芙蓉鎮鄧姓村莊,均屬鄧一源的後裔,繁衍至今共有二十二代;本縣乳城鎮共和村委橋頭鄧屋亦是鄧可賢一脈相傳的後代。
樂昌市梅花鎮石城、石圍村的鄧姓就是鄧可賢小兒子鄧會源的後裔,解放後曾幾次派人前來乳源尋根問祖,他們從家族譜得知鄧可賢是他們的老祖宗,一直到現在,每隔一、二年,便遣族人前來井頭鄧屋祭拜他們的先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