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三鳳

鄧三鳳(生卒年不詳),字鳴陽,南宋東安大廟口人。讀書精博,以詞賦知名,先舉賢良方正。紹興(1131-1162)年間登進士第,初通判神福州,累官至禮部尚書。曾奉敕修撰《宋儀禮制議論》,另有《大金天德錄》。

基本介紹

  • 本名:鄧三鳳
  • 字號:鳴陽
  • 所處時代:南宋
  • 出生地:東安
  • 出生時間:?
  • 去世時間:?
  • 主要作品:《大金天德錄》
人物生平,墓地遺址,

人物生平

宋建炎(1127~1130)初,其文甚得試轉運司運使虞鎧賞識,被保送入太學。以擅長詞賦享譽當時。
二十五歲時,他被鄉舉為賢良方正。紹興十二年(1142),中進士乙科。分發福州,久授通判。後入京任職方員外郎。其時,朝廷取士兼用經義詩賦。而一般士子仍沿用王安石《三經新義》之說。鄧三風上疏,追論王氏持論偏頗。
紹興二十五年,朝廷下令:凡三品以上人員可推舉一能士。鄧三鳳由大臣湯鵬舉與錢端履推薦,擢升為禮部侍郎。
宋孝宗即位後,鄧任制置使。隆興二年(1164),奉調回京任禮部尚書,兼侍讀學士,並掌管集賢院。
宋孝宗初即位時,朝廷主戰派受到挫傷,金兵渡過當時作為兩國邊界線的淮水,大臣湯思退又以主和誤國獲罪。面對諸多複雜之事,孝宗認為只要對金國免於稱臣,以平等的形式接受書禮即為滿足。金世宗嗣位,派使臣到宋,宋伴使持國書隨金使後,金使要宋伴使稱陪臣,並進而無禮要求宋帝親自下榻來接受金的國書。鄧身為禮部尚書,奉詔作《大金天德錄》(天德是金主亮改元後的年號)及《宋禮儀制》。他歷舉天德間兩國交往的禮儀作為根據,駁斥金使的無理要求,並先後派范成大、趙雄和湯邦彥等人與金使折衝,特別注意於受書禮儀,以免再蒙受恥辱。
是時,鄧三鳳年已六十餘,而國事卻在和與戰之間舉棋不定,深感棘手;加之久宦在外,思歸故鄉,遂告病還家,逝世于歸途。孝宗聞訊,深為惋惜,追贈他為秘書閣學士。

墓地遺址

死後葬於大廟口鄉南溪村石乳寺內,石乳寺後10米處為石乳岩洞。寺廟建造年代為宋孝淳熙年間(1174~1189),建造規模無從查考,亦不知毀於何時。石乳岩洞內寬約10米,長約100米,內有一石獅,雄踞其中,故又稱獅子岩,可供遊覽。清光緒《東安縣誌》載:“鐘乳尤佳。唐時采以充貢,柳子厚所謂零陵乳穴者也,宗氏以垂溜如乳。亦為未履,宋尚書鄧鳴陽墓在焉”。今鐘乳石已採光,岩洞空曠,洞內僅存碑刻四塊,尚能辨認者一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