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塞”指秦漢邊塞險要處用於防禦的小城,是邊城派出的鄣尉所在的地方,形同後代的哨所,一般設定在長城沿線南側,規模小於邊城,並且設有圍牆,圍牆有石砌也有土築。平面一般呈方形,每邊長數十米到100、200、300米不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鄣塞
- 性質:秦漢邊塞險要處用於防禦的小城
- 類同:後代的哨所
- 地點:長城沿線南側
南牆設門,門作瓮城形。城的四角向外斜出,形同後代的馬面設施。
“鄣塞”指秦漢邊塞險要處用於防禦的小城,是邊城派出的鄣尉所在的地方,形同後代的哨所,一般設定在長城沿線南側,規模小於邊城,並且設有圍牆,圍牆有石砌也有土築。平面一般呈方形,每邊長數十米到100、200、300米不等。
“鄣塞”指秦漢邊塞險要處用於防禦的小城,是邊城派出的鄣尉所在的地方,形同後代的哨所,一般設定在長城沿線南側,規模小於邊城,並且設有圍牆,圍牆有石砌也有土築。...
障塞,漢語辭彙。拼音:zhàng sāi釋義:1、阻塞不通。2、指使阻塞不通的障礙物等《墨子·親士》:“怨結於民心,諂諛在側,善議障塞,則國危矣。”...
長城、鄣塞和烽燧 秦漢時代,為了在北方和西北邊境防禦以匈奴為主的遊牧民族入侵,修築了長城,並在沿線建鄣塞,設烽燧,以加強守衛。因此,對長城、鄣塞和烽燧遺址的...
jiǎo tínɡ 邊境的哨所。《戰國策·韓策一》:“料大王之卒,悉之不過三十萬,而廝徒負養在其中矣,為除守徼亭鄣塞,見卒不過二十萬而已矣。” ...
引證解釋 見卒(見卒) 現有的兵卒。1 《戰國策·韓策一》:“為除守徼亭鄣塞,見卒不過二十萬而已矣。” 《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元年》:“時二 浙 久安,...
講和,指彼此和解,不再打仗或爭執。語出《新唐書·張說傳》:“始為相時,帝欲事吐蕃,說密請講和以休息鄣塞。”...
漢 亭燧。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邊陲蕭條,靡有孑遺,鄣塞破壞,亭隊絕滅。”...... 漢 亭燧。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邊陲蕭條,靡有孑遺,鄣塞...
lüè shǔ ㄌㄩㄝˋㄕㄨˇ 略屬 占領為屬地。《史記·朝鮮列傳》:“自始全 燕時,嘗略屬 真番 、 朝鮮 ,為置吏,築鄣塞。” 司馬貞 索隱引 如淳 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