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吳金龍

鄣吳金龍是流傳在安吉縣鄣吳村的一種傳統舞龍表演,因龍身覆以黃布,故俗稱“金龍”。

歷史起源,表演形式,傳承考驗,

歷史起源

起源於明代嘉靖年間。清末戰亂,鄣吳村幾近毀滅,金龍曾一度衰歇。戰後,移民大量遷入,鄣吳村才始復甦。後經藝術大師吳昌碩的提倡及扶持,鄣吳金龍又雄風重振。古時科考奏捷,每每以舞金龍相賀,寓意“金榜題名”、“鯉魚跳龍門”,後衍化為年節慶典、求雨,降福、求子等多種功能。數百年來,其影響流布於浙北安吉、長興、湖州一帶,並輻射至安徽省廣德縣、寧國縣等地。

表演形式

鄣吳金龍表演分開四門、雙龍出海、半邊月、龍蛻殼、翻江倒海、龍盤珠等多種套路,配以鑼、鼓、鑔等傳統樂器,音隨舞變,舞隨音動,音樂與舞蹈渾然融為一體。每個動作結束後,金龍均圍繞四周狂舞一翻,呈現一種氣勢宏大的基調。通過強烈的舞蹈節奏和變化多端的演出套路,將“龍”這箇中華民族的遠古圖騰和文化符號以及中華民族的勃勃生氣,一往無前的民族精神通過龍的靈性、神性的表演表現出來。

傳承考驗

在商品經濟的衝擊下,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組織與培訓舞龍隊帶來一定的難度,“鄣吳金龍”傳承面臨著很大的考驗。且整個隊伍呈現老齡化,如不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將再一次面臨失傳的危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