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縣豫劇團在20世紀60年代為享譽全國的鄢陵縣“板車劇團”,是中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他們堅持上山下鄉,經常為農民送戲上門,走出了文化為人民服務的道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鄢陵縣豫劇團
- 代表作:《冤仇報》《背兒媳》《勾魂》《花鄉夢》《清風亭》
鄢陵縣豫劇團在20世紀60年代為享譽全國的鄢陵縣“板車劇團”,是中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他們堅持上山下鄉,經常為農民送戲上門,走出了文化為人民服務的道路。
鄢陵縣豫劇團在20世紀60年代為享譽全國的鄢陵縣“板車劇團”,是中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他們堅持上山下鄉,經常為農民送戲上門,走出了文化為人民服務的道路。簡介新形勢下,體制變了,“板車劇團”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宗旨不變。為...
鄢陵縣豫劇一團志願服務隊是由鄢陵縣文廣局志願服務總隊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7年8月22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53人,正式成員有48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汪小龍,聯絡團體是鄢陵縣文廣局志願服務總隊。
高興旺,男,豫劇丑角。河南省鄢陵縣高莊村人。一說為1917年出生。逝世於1983年,農曆癸亥年。人物生平 12歲跟班學戲。在漯河、許昌等地流動演出。1949年3月參加開封工人劇團,1953年開封工人劇團改名開封市實驗豫劇團,1956年合組為...
王翠芬,女,1938年出生,豫劇旦角。河南鄢陵縣人。主要作品 曾先後在《紅珊瑚》、《紅色的種子》、《耕耘記》、《小二黑結婚》、《朝陽溝》、《杏花營》、《謊禍》、《倆兄弟》等20多個劇目中擔任重要角色。以演中老年婦女為主,她...
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是主要流行於河南省、河北、山東,流傳中國各地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豫劇與京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傳承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已成為河南很有...
許昌市豫劇團50年代以編演古裝歷史劇為主,兼演現代戲。1959年在鄭州專場向毛澤東主席匯報演出《觀文》《對繡鞋》《打鑾駕》等劇目,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讚揚。文革期間移植演出的樣板戲《紅色娘子軍》被河南豫劇界樹為典範,各地劇團先後...
陳欣風,女,1966年12月22日出生,漢族,河南省鄢陵縣人,中共黨員,本科,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79年考入西藏藝術學校,1982年全班轉入河北藝術學校,1984年畢業,在春燕豫劇團工作;1998年春燕劇團、東風一、二團、三...
常俊麗,女,漢族,1966年出生,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香玉杯獲得者。主要代表作品《五世請纓》。演藝經歷 常俊麗,女,漢族,1966年出生,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香玉杯獲得者;1985年畢業於洛陽戲曲學校。許昌市豫劇團團長,中共...
鄢陵縣豫劇團 鄢陵縣豫劇二團 長葛縣豫劇團 許昌市職工業餘文藝工作團 戲劇院、劇目組、協會 許昌專區戲劇院 許昌市文化局劇目組 許昌戲劇家協會 作坊 泉店戲裝廠 樂器修理門市部 戲衣門市部 戲劇服裝商店 演出場所 古戲樓 流動舞台 ...
郜玉玲,9歲拜許樹云為師,入蘭州市豫劇團學戲,主演了《斷頭淚》、《蘇門情冤》、《啞女告狀》等戲。郜玉玲,女,1959年在蘭州戲校學習三年後回團,又曾受陳素真、崔蘭田面授,習青衣兼閨門旦,刀馬旦,唱腔宗“崔派”。其在《抱...
梁振起是沙河調的創始人,1921年生,鄢陵縣大馬鄉東賢莊村人。中國劇協會員,原平頂山豫劇團團長。已過世。梁老12歲進鄢陵縣大馬鄉葛村窩班,師承賈申宮、賈德郎,1938年出班,先後參加鄢陵縣“四街戲”、“六班戲班”,嗓音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