鄚頡府

鄚頡府,唐代渤海國的行政區劃之一。本扶餘故地,領有鄚州、高州。渤海武王大武藝取其地,文王大欽茂置府。後唐同光四年(926年)正月,契丹滅渤海國。二月,鄚頡府遣使降遼。三月,鄚頡府叛契丹,為契丹將安端所平,遷其民置韓州,遂廢。故址在今遼寧省昌圖縣八面城東南2公里之古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鄚頡府
  • 官職:都督、節度使
  • 領屬:鄚州、高州
鄚頡府介紹,相關項目,

鄚頡府介紹

鄚頡府,唐代渤海國的行政區劃之一。本扶餘國故地,一說藁離國。
渤海武王大武藝取其地。文王大欽茂時期,仿唐制度,置五京十六府,以扶餘故地置鄚頡府,長官為都督。鄚頡府下轄鄚州、高州,一說鄚、頡二州,長官為刺史。其後又仿唐制,改州為郡,都督為節度使。後唐同光四年(926年)正月,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率契丹人攻滅渤海國。二月庚寅,鄚頡府遣使至忽汗城歸降契丹。三月己巳,鄚頡府叛契丹。丁丑,為契丹將安端所平,遷其民置韓州,遂廢。
鄚州,領粵喜縣,為府鎮所在。
據學者考證,鄚頡府故址在今遼寧省昌圖縣八面城東南2公里之古城。而《中國歷史地圖集》則以其治所在黑龍江省阿城一帶,即清代阿勒楚喀古城。目前尚未在黑龍江省拉林河北岸發現渤海古城,鄚頡府應在拉林河南岸扶餘市石頭城子古城址一帶。石頭城子古城址城內出土的銅錢有唐開元錢,北宋崇寧、大觀、太平,南宋建炎、紹興,金代正隆、大定通寶等銅錢。由城內出土遺物及銅錢年號看,此城為遼代建築,金代沿用。
中國學者朱學淵認為“挹婁,率賓,拂涅,鐵利,越喜均為靺鞨部落名,其中“鄚頡”無疑是“靺鞨”或“勿吉”或Magyar的異譯。”

相關項目

上京龍泉府、中京顯德府、東京龍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鴨淥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