鄚州鎮

鄚州鎮

鄚[mào]州鎮位於河北滄州任丘北部,由雄安新區雄縣託管,全鎮面積58.2平方公里,距市區18公里,常住人口26288人(2017年),轄30個行政村,交通發達,106國道縱貫全境,從106國道到白洋淀3.5公里,距北京120公里,天津100公里,現已建成的國家重點工程大廣高速留有鄚州出口,乘車只有1個小時即可到達北京、天津。白洋淀環繞鄚州鎮西北部,自古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其水域面積達20平方公里。

古有名醫扁鵲、三國大將張郃、三俠劍勝英等。現存古蹟鄚州南城門、古城牆和扁鵲廟,有“天下大廟數鄚州,北京人全,鄚州貨全”之美譽。境內有白洋淀美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鄚州鎮
  • 外文名稱:MaoZhou
  • 行政區類別:河北省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下轄地區:鄚州、李廣村、城西村
  • 電話區號:0317 
  • 面積:58.2平方公里
  • 人口:26288人(2017年)
  • 著名景點:白洋淀、扁鵲祠、鄚州古城牆
  • 車牌代碼:冀J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貌,氣候,人口,經濟介紹,農林牧漁業,工業,自然資源,旅遊景點,白洋淀,鄚州大廟,歷史文化,地方特產,蘆葦,水產,當地名人,扁鵲,張郃,韓嬰,朱恩德,遠靜滄,

歷史沿革

雄縣鄚州,歷史悠久,位處交通要衝。自古為爭戰鏖兵之地。
顓頊時代,制天下為九州,時鄚屬顓頊地,冀州域。
虞舜之時,析天下為十二州,冀州分並、幽二州,鄚地屬幽州。
夏商時代,幽、並二州合為冀州,鄚屬冀州。
周初,分封諸侯,鄚為鄚國,為燕國附庸,屬幽州域。
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群雄逐鹿,兼併戰爭連綿不已,地域歸屬變化甚大。特別是國與國毗鄰之地,變換頻繁,曾有“土無定主”的說法。據《史記·趙世家》載:“惠文王五年(公元前294年)與燕鄚易”,鄚原為趙地又割與燕。所以,鄚曾為燕、趙之附庸,地屬幽州域。
公元前221年,秦並六國,統一天下,分為36郡(後增到40郡),郡下設縣。時鄚已改為縣,屬上谷郡。
西漢時期,鄚曾屬幽州部渤海郡。後,地方管理分州、郡、縣三級。那時,縣的範圍較小,任丘境內,當時不僅有鄚縣,而且還有阿陵、高郭兩縣。三縣均屬幽州刺史部涿郡管轄。《漢書·地理志》載:“涿郡為鄚縣、為阿陵縣、為高郭(侯國),屬幽州。”
東漢時,鄚屬冀州刺史部河間國所轄。東漢末年,軍閥割據,袁紹占據冀、青、幽、並四州。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後,歸屬曹操。三國鼎立之時,鄚屬曹魏,隸屬冀州河間(國)管轄。魏元帝曹奐景元三年(公元262年),河間改國為郡,鄚為幽州河間郡所轄。
西晉統一中國後,鄚屬冀州域,河間國所轄。《晉書·地理志》載:“河間國有鄚侯,屬冀州。武帝司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河間復郡為國。領地有:成平、武垣、中水、易城、鄚縣。
東晉、南北朝時期,公元316年,匈奴攻占了長安,西晉結束,司馬氏逃到江南,都建康(南京),史稱東晉。此時,北方處於大分裂狀態。各族統治者先後建立了許多國家,統稱十六國。公元439年北魏統一了北方。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置瀛州,據《地理志》載:“河間郡有鄚縣,治陵城,屬瀛州。
隋初對地方建制進行了改革,由前朝的州、郡、縣三級,改為郡、縣兩級。
廢任丘縣,設鄚縣,屬河間郡。另據《隋書·地理志》載:河間郡,舊置瀛州高陽縣,大業初併入任丘縣。過去高陽曾一度合併於任丘縣。
唐貞觀元年(627年),大并州縣,分全國為十道,地方由道、郡、州、縣四級管理。
《舊唐書·地理志》載:河北道鄚州,本瀛州之鄚縣。景雲二年,於縣置鄚州,割瀛州之鄚、任丘、文安、清苑、幽州之歸義等五縣屬之。天寶元年,鄚州管六縣:鄚、文安、任丘、清苑、利豐、唐興。鄚縣,武德四年屬滿州。貞觀元年改屬瀛州。景雲二年割屬鄚州。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鄚”類“鄭”字,遂改為“莫”。開元十九年分文安、任丘二縣,利豐縣改為長豐縣,均屬河北道莫州管轄。
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更州為郡。任丘復屬河北道文安郡。
五代時,任丘仍屬莫州所轄。公元936年,契丹扶植石敬瑭為帝,國號晉,遂割幽雲16州給契丹,時莫地已屬契丹。
公元960年,宋王朝建立後,把全國劃為24路,設府(或州)、郡、縣三級。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省長豐縣為鎮,又省鄚縣入任丘。
2017年河北省成立雄安新區,2018年4月份任丘市與雄縣招開拖和移交會議,鄚州鎮與七間房鄉、苟各莊鎮因毗鄰白洋淀正式併入雄縣管轄。

行政區劃

2013年鄚州鎮行政區劃一覽(30個村)
龐林河村委會
韓家村村委會
鄚州二街村委會
李廣三村村委會
大臨河村委會
城東村委會
鄚州三街村委會
李廣四村村委會
小臨河村委會
角口村委會
莫州四街村委會
東七里村委會
楊臨河村委會
李莊子村委會
莫州四鋪村委會
中七里村委會
鄚州一鋪村委會
王莊子村委會
古州村委會
西七里村委會
鄚州二鋪村委會
李廣一村村委會
杜家營村委會
南城西村委會
鄚州一街村委會
李廣二村村委會
前塔村委會
中城西村委會
後塔村委會
北城西村委會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鄚州鎮(北緯N38°50′22.39″ 東經E116°08′6.73")位於河北省任丘市西北部,白洋淀環繞鄚州鎮西北部,交通發達,106國道縱貫全境,全鎮面積58.2平方公里。

地貌

鄚州屬於是窪淀性平原,白洋淀環繞鄚州鎮西北部,為常年積水的淀泊。鄚州鎮北2公里處建有扁鵲祠,鎮內歷史古蹟有鄚州古城牆和顓頊城等遺址。

氣候

白洋淀環繞鄚州的西北部,所以受白洋淀影響,平均氣溫-1.8℃,最低為安新-2.5℃,最高為容城-1.0℃。平均氣溫距平為0.7℃,較常年偏高。季降水量平均2.4mm,降水距平-7.7mm,較常年偏少。日照時數平均486小時,較常年偏少84小時。
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風,涼爽乾燥,回溫快,蒸發大;夏季炎熱濕潤,多雨,高溫天氣時有出現;秋季天睛氣朗,風微涼爽,降溫快,晝夜溫差大;冬季嚴寒少雪,乾燥,伴有寒潮,多刮西北風。

人口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26288人。

經濟介紹

農林牧漁業

鄚州農業主要是小麥、玉米、大豆、穀子、高粱、水稻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等;用材樹有榆、槐、柳、楊等;果樹有梨、蘋果、桃、杏、棗、李子等。
鄚州鎮境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白洋淀內建有乾隆行宮和水上樂園。500畝野生荷花和沙灘浴場,每年接待上百萬國內外遊客,年創收3千萬元。鄚州鎮水鬼子食品廠,以白洋淀特產為原料,生產的“水鬼子”系列品,連續四屇獲河北省名優食品稱號。目前圍繞開發白洋淀旅遊資源,正在建設106國道至白洋淀的專線公路和大型現代化的旅遊專用碼頭。全鎮肉鴨養殖戶達220戶,從業人員600人,年產肉鴨300萬隻,產值6000萬元,利稅300萬元。

工業

鄚州共謀劃、實施項目10個。其中,投資3.1億元的津聯玻纖公司池窯項目,目前主體建築已基本竣工。韓資項目任丘鑫成電子有限公司和德陽電子有限公司,2009年7月份已正式投產。主要產品為手機配件,增加就業400餘人。韓國獨資炳華公司的改擴建項目,投資31萬美元,增加車間倉庫及部分設備。外資現已到位正在進行廠房的規劃設計。天津天佳房地產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戀島水鄉項目,總投資1.1億元,集餐飲,娛樂,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大型水上景觀,現已完成了整體的工程設計,已開工建設。運昌麵粉的改擴建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以生產麵包、餅乾專用粉為主,年產量將達成10萬噸,土建工程現已正式開工。總投資2.5億元的溫泉會館項目,正在進行土地的掛牌出讓。

自然資源

白洋淀內設有10000畝特色水產養殖區,盛產魚、蝦、蟹、耦、菱角和蓮子。水產資源豐富,魚類有16科54種,盛產鮭魚、鯉魚、青魚、蝦、河蟹等40多種魚蝦,其中,元魚和桂花魚中外聞名,最高產量800多萬千克。
白洋淀是鳥類棲息的家園,河北農業大學動植物學院聯合對白洋淀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期間,新發現5種在白洋淀沒有記載的鳥類,分別是羅紋鴨、針尾鴨、文須雀、環頸雉、黃腹鵲鎢,使白洋淀有記載的鳥類品種達到19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種,二級重點保護鳥類26種。
水生植物繁多,素以盛產稻米、菱藕著稱,被譽為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其中當以蘆葦和荷花的面積最大。白洋淀有20萬畝蘆葦和15萬畝荷花,蘆葦是典型的濕地植物,可以淨化水質,吸收二氧化碳,在調節濕地生態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旅遊景點

白洋淀

白洋淀千里堤地處白洋淀東下游出口,任丘市區西北10公里處,是集遊玩、餐飲、住宿、養殖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分鴛鴦島民俗文化、荷花觀賞、生態遊樂、休閒娛樂、碼頭觀光、民俗村觀光六大部分。景區入口建有大口子碼頭,日接待遊客能力可達萬人以上
千里堤千里堤

鄚州大廟

鄚州大廟位於鄚州城北2.5公里處,始建於元朝,明代中期重修,規模宏大,香火極盛,曾有“天下大廟數鄚州”之說。廟座北朝南,由正殿三皇殿、東配殿藥王廟(後稱扁鵲祠)和西配殿文昌廟組成。四周築有紅色圍牆,高約2.5米,整座大廟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450米,總面積157000多平方米,占地近230畝,連同香火地總計400多畝,紅牆黃瓦,結構嚴緊,莊嚴肅穆。
鄚州廟石碑鄚州廟石碑

歷史文化

公孫瓚驕逸喪“高京”
建安三年(公元198)秋,袁紹統兵攻打高京,公孫瓚一面派其子公孫續求救於黑山諸帥,一面讓部下士卒“築三重營以自固”。但是,由於袁紹兵攻城甚急,又挖地道直通城內,猶如“神兵天降”,“狀若鬼神,鼓角鳴於地中”。(《漢書·公孫瓚傳》)公孫瓚還以為是援軍到來,帶兵出城接應,被袁紹兵截殺,狼狽逃回城中。建安四年(公元199)春,袁紹攻破高京城。公孫瓚自料必死,將其姐妹妻子全都縊死,然後引火自焚。
公孫瓚驕逸喪高京,成為千古笑談。百多年後,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在為即將到幬州赴任的好友梁仲通送行時,寫了一首歌,重提公孫瓚失高京故事,告誡梁仲通到鄚州任上,記取公孫瓚失敗的教訓。
文化遺產
《任丘縣誌》及民間傳說,扁鵲祠在明萬曆年間大規模重建,欽命每年四月為鄚州廟會,會期一個月,敕命全國各地較大商號鹹來鄚州趕廟,期間主要進行物資集散交流及民眾進香祈福等活動,吸引數萬人參與,善男信女接踵摩肩,大街上招牌林立,商品堆積如山,有“北京人全鄚州貨全”之說。現代鄚州廟會保留了每年正月十五,四月十五、九月十五三個廟會日,每次廟會有數萬人參加。
文物古蹟
古州城(顓頊城
《大清一統志》記載:“顓頊城在鄚州東北三里,顓頊所造,今呼為古州,即古鄚縣城也。”這座被稱為古州的遺址,位於任丘市鄚州鎮北1.3公里,在鄚州鎮南城西村和四鋪村之間,古代濡水、易水諸河匯集東折入渤海之地。城郭大致為圓形,直徑1.5公里,布局獨特。如今尚存部分殘垣斷壁,城牆以東南段保存較好,長約1.5公里。這就是最早的莫邑故城遺址,也是鄚州的前身。
中華莫氏都認可,莫氏有三大淵源,其中漢族莫氏和鄚氏均源於任丘的莫邑和鄚州。《三郡記》和《姓氏考略》載,莫氏的最早記錄,源於上古的顓頊大帝。顓頊是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曾在鄚州鎮建造莫陽城,其後代一支世居此地,以地名為姓,始稱“莫氏”。後來莫氏一支遷居鉅鹿郡(今平鄉縣巨鹿故城遺址)。魏晉時期,鉅鹿莫氏名人輩出,所以以鉅鹿為郡望。莫氏最早的名人,是春秋時代的莫邪,吳國人。
鄚州城遺址,位於任丘城北16.5公里,始建於東周時期,歷代修建。其城池雄偉寬闊,呈紗帽形,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1.2公里,城牆為土城,寬約30米,高5米。現存南城門,當地人稱“南閣”,重建於清嘉慶年間,城北部土城牆保存較好,氣勢雄偉,連綿險峻。

地方特產

蘆葦

葦席是鄚州的傳統特產,輕柔潔白,花紋美麗,曾為宮廷貢品,享譽甚高。過去白洋淀地區民眾生計一靠漁業,二靠葦產,所以葦編業興旺發達,織席打箔是家庭婦女的主業。白洋淀葦席品種繁多,形態各異,用途不一,有炕席、囤席、苫墊席、包裝席、天花板席。席面圖案花樣翻新,有回形紋、桌面紋、人字紋、平紋、胡椒眼兒等等,規格尺寸多種多樣。

水產

鄚州白洋淀養殖區盛產魚、蝦、蟹、耦、菱角和蓮子。魚類有16科54種,盛產鮭魚、鯉魚、青魚、蝦、河蟹等40多種魚蝦,其中,元魚和桂花魚中外聞名。

當地名人

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勃海郡鄭(今河北任丘鄚州)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河北省《博野縣誌》載:其墓在博野蘆村,毀於大躍進時期。
扁鵲扁鵲

張郃

張郃(?-231年),字儁乂,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後任蕩寇將軍曹丕稱帝後,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張郃張郃

韓嬰

韓嬰(今屬河北)人。文帝時為博士,景帝時至常山王劉舜太傅。武帝時,與董仲舒辯論,不為所屈。治《詩》兼治《易》,西漢“韓詩學”的創始人,其詩語與齊、魯大不相同,他推測《詩》之意,雜引《春秋》或古事,與經義不相比附,與周秦諸子相出入,皆引《詩》以證事,而非引事以明《詩》。燕、趙言《詩》皆本於韓嬰。趙子、淮南賁生即其高徒。趙子傳蔡誼,三傳形成韓詩的王學,食子學和長孫學,學徒甚多。後人認為他的《詩》學不如《易》學精深,司隸校尉蓋寬饒本受《易》於孟喜,見韓《易》兩好之,更從受之。
韓嬰韓嬰

朱恩德

朱恩德(1894―1942),號翾三,鄚州二鋪人,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自幼身體健壯,性格倔強,酷愛習武。國小畢業後考入任丘高小。雖離家40華里,但他每天步行往返,從不遲到,人稱“飛毛腿”。二十世紀初期名震亞洲的田徑運動健將。1912年,朱恩德考入北京師範學校,和後來成為著名作家的老舍同窗。

遠靜滄

遠靜滄,原名遠紹華,字哲生,1901年生於河北省任丘縣鄚州鎮石塢基村。曾在保定師範讀書,後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系。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泰西抗日武裝起義領導人,1938年犧牲,犧牲時任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政治部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