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地區,歷史發展,地區淵源,史載,鄖陽傳說,“隕”的來歷,鄖陽鳳凰燈,淵源,傳說,扎制工藝,影響,發展,價值,鄖陽美食,鄖陽三合湯,蛤蟆咕嘟,鄖陽大雞,糊辣湯,老黃酒,武當山,考古發現,當代鄖陽,
鄖陽地區
①地名,指鄖陽地區,古時所稱鄖州,其區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湖北十堰各區縣,地區下轄均、鄖、竹、房六縣。(“均”:今天的丹江口,古稱均州、均縣。“鄖”:今天的鄖縣,鄖陽府城,舊稱鄖陽,含有現在十堰的張灣、茅箭兩區以及今天的鄖西。“竹”:今天的竹山(舊稱上庸)以及今天的竹溪。“房”:今天的房縣,舊稱房陵。)
②鄖縣的別稱,地市合併前鄖縣曾經是鄖陽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此“鄖陽”一詞在鄖縣被保留至今。
鄖陽府是明朝成化十二年設立的,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時期才廢止。它經歷了半個明代和整個清代時期,共生存了435年,跨越4個多世紀。設府前,在中國長達上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境內從未建立過相對完整、統一的郡府建置,所轄地是分散隸屬於周邊郡府的,例如在漢代,今天的鄖縣等地屬漢中郡,丹江口市則屬南陽郡;在宋代,鄖縣等地屬均州,房縣、竹山等地屬房州,上津則屬陝西商州;在元代,轄地屬襄陽路(河南行中書省)與興元路(陝西行中書省)等等。
歷史發展
鄖陽是人類的發祥地之—。據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對鄖縣梅鋪西寺溝口龍骨洞、鄖西縣神霧嶺白龍洞猿人牙齒化石和鄖縣曲遠河口古遺址中猿人頭骨化石的考證,大約在距今80-100萬年之前,就有人類在鄖陽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相傳黃帝時代,在漢水之南有彭、庸兩個部落,屬現在十堰市南三縣(竹山、竹溪、房縣)的地域。在鄖陽設府建制前,十堰市所轄疆域之歸屬不定。大禹治水,劃中國為九州,那時鄖陽屬於雍、梁兩州。到了商朝,大體也是如此。春秋時期,五霸競相爭鬥,當時庸、彭、麇(今鄖縣)等國,先後敗於楚國,那時鄖陽屬於楚國疆域;戰國時期,七雄互相征伐,鄖陽歸屬常有變化,故史有“朝秦暮楚”之說。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加強中央集權,分天下為36郡,鄖陽一部分屬漢中郡(今陝西漢中),一部分屬南陽郡(今河南南陽)所轄。
漢承秦制。到漢武帝時,為加強對地方政權的控制,在全國設13個州部(監察區),鄖陽屬益州(今四川成都市)管轄。
三國時期,鄖陽先屬蜀國,後屬魏國的荊州。西晉時期,鄖陽仍屬荊州,後來曾一度屬梁州(今陝西勉縣)所轄。到了南北朝時,前期屬成國,後期屬南朝。
隋朝建立後,先襲漢制,後廢郡,置州縣,那時的鄖陽屬豫州(今河南省汝南),後又劃歸梁州(今陝西省)管轄。唐初承隋制。貞觀年間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把全國劃分為十個監察區,稱為“道”。鄖陽屬山南道東道(今湖北省大部,陝西省南部和河南一部)。
五代十國時期,鄖陽屬前蜀管轄。宋朝中期以後將道改為路,下設府、州、郡縣,鄖陽初屬京西路,中期以後改 屬京西南路,以襄陽守臣兼任。元朝實行行省制,省下設路、府、州、縣,鄖陽屬湖廣行省襄陽路管轄,這樣的行政區劃一直延續到明朝中葉。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對鄖陽山區流民的管理,設立鄖陽府,府治鄖縣,轄鄖縣、房縣、竹山、竹溪、上津和保康6縣(後改上津縣為鄖西縣,將保康縣劃歸襄陽府。1936年又將屬襄陽府管轄的均縣劃歸鄖陽專署,從而奠定了鄖陽行政區劃格局),屬湖廣行省下荊南道(監察區)管轄。
清朝初期,仍沿明制,鄖陽府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管轄。清康熙六年(1667),全國地方行政機構實行省、府、縣三級管理制度,劃全國為23省。將湖廣布政使司劃分為湖北、湖南兩省,鄖陽府屬湖北省管轄。這種區劃一直沿襲到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湖北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鄖陽隸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鄖陽
1949年5月,鄖陽全境解放後,在鄖陽設立兩鄖專署,歸屬陝南公署(今陝西省)管轄。1950年2月將該地區劃回湖北省,將兩鄖專署改為鄖陽專員公署。1952年12月,襄陽、鄖陽兩專署合併。1965年,為加快山區建設,又分設襄陽、鄖陽兩專署,鄖陽專署轄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均縣6縣。1967年,中央決定在鄖縣的十堰地方建設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先後劃出鄖縣的十堰區、黃龍區及茶店區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辦事處,隸屬鄖陽地區管轄。1969年撤銷十堰辦事處,在境內設定十堰市,由鄖陽專署領導。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為地級市,為湖北省直轄。1994年,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仍稱十堰市,轄丹江口市、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及張灣、茅箭兩區至今。
地區淵源
鄖陽府是明朝成化十二年開設的,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時期才廢止。它經歷了半個明代和整個清代時期,共生存了435年,跨越4個多世紀。設府前,在中國長達上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境內從未建立過相對完整、統一的郡府建置,所轄地是分散隸屬於周邊郡府的,比如漢代今天的鄖縣等地屬漢中郡、丹江口市則屬南陽郡;宋代鄖縣等地屬均州,房縣、竹山等地屬房州,上津屬商州;元代轄地屬襄陽路(河南行中書省)與興元路(陝西行中書省)等等。
那么,為什麼恰好在明代中期要設立一個鄖陽府呢?這之中究竟包含了什麼樣的前因後果呢?誕生前夜的風暴
明朝中期以後,政治腐敗,皇帝昏庸、宦官專權、吏治敗壞,土地兼併劇烈,又時逢連年災害:水災、旱災、蝗災等災害頻繁發生。種種惡劣的社會生存環境,造成明朝中期以後大批農民失田失業已到達無法維持生計的邊緣,成批成批的農民背井離鄉,四處逃亡,流民遍及全國。流民問題成為明朝中期以後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荊襄地區是當時最大的一個流民聚集區,破產的農民如潮水般地從四面八方湧進,流民人數驟增到一百五十多萬。今之十堰市地處荊襄地區西北部,元朝至正年間這一帶就已有流民聚此,當時官府將這一帶作為封禁區,是不許百姓遷入的,但是直到元朝滅亡也莫能制。明朝建國初,朱元璋延續元制,對荊襄地區仍實行封禁政策,曾派遣衛國公鄧愈率兵到房縣清剿,“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明朝最大的封禁山區就是以今之十堰市為中心的荊襄地區。荊襄地區泛指湖廣、河南、四川三省結合地,大約西起終南山東端,東南到桐柏山、大別山,東北到伏牛山,南到荊山,這裡山巒連綿,川回林深。
大批流民為什麼選擇荊襄地區?這是由於當時該地區人煙稀少,容易獲得墾地。同時這裡的氣候介於南北方之間,比較溫和,雨水適中,既可以種水田,也可以種旱地。這樣的自然環境,南北方人在生活上、勞作上都易適應,因此流民把這裡當作理想的歸宿地。
明代的《大學衍義補》說:荊州、襄陽、南陽三府兼有水路之利,“南人利於水耕,北人利於陸種,而南北流民僑寓於此者比他郡為多”。歷朝統治者又為什麼要對該地區實行封山政策呢?簡單地說,就是“恐流民聚眾鬧事”,壞了統治秩序。朝廷採取強令驅趕和強制遣散流民還鄉的政策,其結果導致朝廷封山與流民反封山的矛盾空前激化,終於釀成歷史上有名的二次荊襄流民大起義。
驚天動地的起義風暴,有史書稱為“荊襄流民舉事”、有的則稱之為“中國古代流民起義”等。總之,是“風暴”催生了鄖陽府的誕生。
史載
《明史》、《明通鑑》、《明史紀事本末》等等史料記載:明成化元年(1465)春,首次荊襄流民起義在今十堰市房縣大木廠爆發。領導起義領袖叫做劉通。劉通是河南西華人,因為曾雙手舉起縣衙門前的千斤石獅,人稱劉千斤。早年因劫鄧州李姓富豪,遭官家追捕。正統年間流亡到襄陽、房縣一帶的山區謀生。成化元年四月,他樹起起義的旗幟,得到廣大流民的擁護和回響。起義後,劉通自稱“漢王”,義軍從數萬人迅速發展壯大到數十萬人,以湖廣西北部為根據地,攻略河南南陽,西抵陝西漢水西岸,東及湖廣蘄黃之境,聲勢之大為明朝建立以來前所未有。
起義一爆發,即震撼明王朝。朝廷為了鎮壓起義,在成化二年(1466)急派湖廣總兵李震、王恕等率軍進山圍剿。義軍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在房縣梅溪等處多次大敗官軍,並殺都指揮以下軍官三十八人,“其勢益張”,不能制。
同年底,朝廷又增派大軍前往鎮壓,劉通被迫率義軍轉移,到了壽陽,本欲退入陝西,保存實力,但被官兵扼其要道,結果途中遇阻。經過兩天的激戰,義軍失利,劉通被俘,並被解押到京慘遭磔刑,第一次荊襄流民起義就這樣被血腥地鎮壓下去。
但流民與官府的矛盾沒有絲毫緩解。其後荊襄地區又連續幾年發生旱災,荊襄一帶流民屯結如故,流民入山謀生者近百萬人。朝廷聞奏,又擬捕之,遂又引發了第二次荊襄流民大起義。
成化六年(1470),第二次起義的領導人叫李原,自稱“太平王”,任命總兵、先鋒官等,轉戰於襄陽至南漳、南陽至內鄉、西安至渭南等地,流民回響者達百萬,這是歷史上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流民起義,聲勢浩大。朝廷再次震動,瘋狂鎮壓。成化七年(1471),李原率領義軍轉移到竹山在渡河時遇到洪水,此時又與官兵遭遇。官兵趁義軍“半渡截擊”,結果義軍遭受沉重打擊,李原等同為官兵所擒,不少義軍被淹死,第二次荊襄流民起義再次被殘酷地鎮壓。
兩次聲勢浩大、驚心動魄的起義被朝廷武力殘酷鎮壓下去之後,荊襄流民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成化十二年(1476),河南歉收,饑民又是潮水般地湧進荊襄地區,“入山就食,勢不可止”,流民復聚如故。採取強硬的封禁政策與措施,朝廷擔心又會激發強烈地反抗,因而被迫尋求武力鎮壓以外的策略與措施來治理流民問題。
其實,當時統治階層內部的有識之士不乏已有較為切實的治理流民問題的策略與措施,如祭酒周洪謨曾著《流民圖說》曰:“東晉時廬江松滋之民流至荊州,乃僑設松滋縣於荊江之間;陝西雍州之民流聚襄陽,乃置南雍州於襄水之側。其後,松滋隸於荊州,南雍州隸於襄陽,垂千餘年靜謐如故。以前代處置流民者,甚得其道。今若聽其近諸縣者附籍,遠諸縣者設州縣以撫之,置官史,寬徭役,使安生理,則流民皆齊民矣,何以逐為?”可惜這一見識未及時疏奏於上,後來該見識,輾轉為大理寺正王君軾、監察御史薛為學、右都御史李廷用見知,認為“斯說甚善”。遂撮其大意上奏,憲宗從其議。
成化十二年五月,朝廷任命左副都御史原傑以撫治荊襄等處名義前往襄陽處理流民問題,撫治流民。原傑到任後經調查走訪認為,應該採取懷柔的按撫政策以處置該地區流民問題。主張撤除禁令,允許流民在山區附籍為民,開墾荒地,永為己業,設立專府,把流民納入版籍,徵收賦稅。隨後擬議:因原襄陽府轄之鄖縣地接河、陝,路通水陸,居竹山、房縣、上津、商洛諸縣之中,為四通八達要地,奏請開拓鄖縣城,置鄖陽府,即其地設湖廣行都司,立鄖陽衛,以之“控制其地,以永保無虞”。疏奏到達朝廷,憲宗詔示“如議行之”。
於是在當年十二月朝廷決定將鄖縣從襄陽府之均州劃出,升為府,定名“鄖陽”。鄖陽府正式開設。湖廣割竹山縣的尹店新置竹谿縣,割鄖縣的武陽、上津縣的津陽新置鄖西縣。鄖陽府統領鄖、房、竹山、竹溪、鄖西、上津六縣,以後又增轄保康縣。成化十三年,建都察院,為都御使行使撫治之衙門。原傑由襄陽移駐於鄖陽,並推薦鄧州知州吳遠為鄖陽府首任知府。
鄖陽府的設立,可以說是專為安置荊襄流民而為,也可以說是荊襄流民為爭取生存權而進行長期生死鬥爭的成果。鄖陽府的設立對當時社會的穩定,經濟的開發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流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撫治、安置。該域以後再未出現過大規模的流民舉事、起義。同時,客觀上,鄖陽府的設定也為後來的鄖陽地區、乃至現今地市合併後的十堰市打下了統一的地市級行政區建置的基礎。
可見,鄖陽府是在荊襄流民起義的風暴中孕育,是荊襄流民起義風暴的產物。
鄖陽府,何以稱之為“鄖陽”呢?簡單地說,是因為府治設在漢水北岸的鄖縣縣城而得名。
鄖陽傳說
一個地名就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一個地名就是一段傳奇的歷史故事,一個地名都有它獨特的來歷。
“鄖”本鄉名,置關子鄉,曰“鄖關”,鄖縣因漢置長利縣有“鄖關”而得名。鄖縣在明成化12年成為新設立的鄖陽府的府治。關於“鄖陽”,“鄖關”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動人的神話故事。
很久以前,今天鄖縣這個地方還沒有地名,生活在這裡的庶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間清平,日月安寧。然而好景不長,有一日玉皇大帝不知為何大發雷霆,剎時間天空雷電交加,狂風驟起,山搖地動,飛沙走石,整個宇宙天昏地暗,似乎世界的末日到了。
狂風過後,一塊巨大的隕石從天而落,剛好落在鄖縣和鄖西的交界處——火車嶺的山樑上。落地後的隕石分陽面和陰面,陽面稱之謂“隕陽”即今鄖縣;而隕石陰面所指又恰是“隕陽”之西,故稱“隕西”,即今鄖西。伴隨隕石落下的隕石雨,皆被燒成紅色土壤,在今鄖西縣城東邊的山崗上,均為一片黑紅色土崗,據說就是隕石雨所致。
當隕石從天空墜落到地面後,引起人們的紛紛議論。正當人們猜測這塊石頭的來歷時,一位老者的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塊石頭可不簡單呀,它一定是不願意忍受天廷清規戒律,得罪了玉帝而被貶到人間來的神石,這地上的隕石和天上的隕石可不一樣,應該有所區別。我看這樣吧,把這“隕”字左右兩邊換個位置,還念“隕”,我們這個地方就叫“鄖陽”吧!從此“鄖”便成了地名專有名詞。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覺得“鄖”念yǔn字咬口,根據地方的語音規律,逐漸形成了鄖yún的讀音。
“隕”的來歷
那么鄖縣的“鄖”又是如何而來的呢?回答這個問題頗為複雜。
關於“鄖”的來歷,歷來有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來源於隕石。有人說,從前這裡因有隕石墜落,人們就把當地叫做“隕陽”,以後本地人又把“隕”字換了偏旁,寫成“鄖”字,這就是鄖陽名稱的來歷。
第二種說法認為來源於伍子胥之名伍員。有人說,伍子胥為報大仇,從吳國借得雄兵伐楚,聽說楚王在鄖縣即位,遂領兵到鄖縣,而楚王又逃亡房陵。於是伍子胥就在鄖縣屯兵。伍走之後,人們為懷念他,便將他的名字“員”命名此地。後來人們在“員”的右邊添了一個“邑”,“邑”作為右偏旁寫作“阝”,因此“員”就變成今天所見的“鄖”。
第三種說法認為來源於“郇”與“鄖”字形相似。[清]《陝西通志》、[清]《湖北通志志餘》、《史記地名考》等等文獻均有記載:南陽西通武關、鄖關。“鄖關”,《集解》徐廣曰:“按:漢中。亦作‘狥’字。”“狥”亦作“郇”,“郇”與“鄖”相似也。
第四種說法認為來源於《史記》假借。有文章講,“鄖陽”語源於《史記》中的一次用字假借。其根據音韻轉化考查鄖陽的“鄖”字,認為系由洵陽的“洵”字讀音轉化而來。
第五種說法認為源於移民。有文章講,鄖陽為古庸麇二國所在地,今湖北安陸為古鄖國所在地,庸麇先被楚滅,鄖後被滅。鄖滅時,其貴族被迫遷移故麇國(主要指今鄖縣地)地聚居,該地以後便命名為鄖關,從此地名有“鄖”。還有人說,春秋時鄖楚蒲騷之戰之後,被滅之鄖國遺民被迫北遷移到今鄖縣,因此該地以後就有了“鄖”。
第六種說法認為源於古鄖國。古文獻如《水經注》曰:“漢水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謂之鄖鄉灘……《地理志》曰:‘有鄖關,李奇以為鄖子國。晉太康五年立為縣。’”持相同觀點者還有《讀史方輿紀要》、《大清一統志》、《陝西通志》等。今天持類似認識者也大有人在,如《辭源》對“鄖縣”作注說:“鄖縣,屬湖北省,本鄖子國。”再如《楚滅國考》曰:鄖國是自妘姓鄶國分出的一支,因不願臣屬商朝,便以姓為國,向南遷至今湖北鄖縣。鄖國在周初受封為子爵之後,乃去姓妘字的女而加邑旁,成為雲阝子國或鄖子國。
以上各說,我們認為,第一種說法在文獻上不可考。查閱諸多歷史文獻,包括《鄖縣誌》、《鄖陽府志》、《湖北通志》等,未見有發生在鄖縣的隕石現象的記載,也無鄖陽稱之為“隕陽”的記載。
第二種說法不可能。伍子胥借吳兵伐楚是春秋末期的一件大事,《左傳》、《春秋》、《史記》等等正史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僅從楚昭王的逃亡路線看,昭王當時是不可能跑到今鄖縣來的。昭王迫於吳兵攻破國都,先是涉過沮水(即睢水),渡過長江,而後進入雲夢澤中(當時雲夢澤跨長江南北),在江南遭到攻擊感到不安全後,又渡過長江,到江北安陸故鄖國地避難,此時的故鄖國地已淪為楚縣,昭王又害怕故鄖國之舊貴族勢力對他復仇,因此又逃亡到近旁的隨國(今隨州一帶)。此地距長江不遠,昭王當時從江南渡長江到這裡避難完全是可能的。然而昭王從江南渡過長江就立即逃到遙遠的鄂西北鄖縣,又從鄖縣去房陵再向東南長途跋涉到隨州,這在當時的客觀條件下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第四種說法不可信。“郇”與“鄖”是否字形相似或筆誤;“洵”與“鄖”是否可以在語音上通假,且不論。在此僅考查二者是指同一地方,還是兩個不同的地方。據《前漢書·地理志》等文獻記載:西漢時今之十堰地屬漢朝的漢中郡。漢中郡轄12個縣,其中同時包括有“洵陽縣”與“錫縣”、“長利縣”(錫縣與長利縣為今鄖縣轄域)。在“長利縣”下注有“鄖關”。可見,漢代時期“洵陽”與“鄖”就已經是不同的地方,二個地名。“洵陽”與“鄖”從漢代至今是並存的。因此,“鄖”由“郇”、或者“鄖”由“洵”從字形字音轉化而來之說不太可信。
第五種說法不合理。楚兼併某國後,往往設其為楚縣,這是楚之創舉。蒲騷之戰以後不久,楚滅鄖也將其地立為楚縣。鄖是在麇國滅亡之後而亡的。就是說鄖滅國時麇國故地已為楚縣。鄖遺民如果要躲避楚,怎么可能從楚的一縣遷移到楚的另一縣就能避楚了呢?再有楚對被兼併之國的遺留勢力,為了防範,往往是將其從不易控制的地方遷徙到易控制的地方,麇國、羅國等等方國無不如此,那么楚怎么可能單單地將鄖國遺民遷到與己抗衡的秦、晉兩大國近旁,這好控制嗎?這太不合情理。除非有一種可能,即鄖縣早先是鄖國人的故地之一,這就另當別論了。
關於第六種說法,我們認為是可信的。鄖縣一帶曾經為鄖國,大量古籍有記載,今人也有考證。據《十堰方國考》一書所考,鄖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方國,歷經堯舜禹、夏商至西周末,早先一直活動於今河南新鄭縣一帶,其後裔的一支曾一度遷移到今湖北十堰市鄖縣一帶,再而後又遷徙到今湖北安陸一帶。最終於春秋時期被楚國所滅亡。鄖國在鄖縣活動的時期應在《左傳》桓公十一年之前,因為之後的鄖國已地處安陸一帶並在此滅國。
由上分析,我們認為,鄖縣的“鄖”、鄖陽府的“鄖”應該來自古鄖國之“鄖”。
至於鄖陽之“陽”是怎么來的,問題則要簡單得多。關於“陽”,中國古代地名命名有個習慣,“水北為陽”、“水之南為陰”。比如洛陽市,因地處洛水之北,故名;鹹陽市,渭水北,故名;又如淮陰市,因在淮水之南故名。因此,鄖陽之“陽”就是因府治所在地鄖縣城地處漢水之北而得名。
所以,鄖陽府府名是取府治所在地鄖縣城的“鄖”與漢水之北的“陽”而形成的。
鄖陽鳳凰燈
淵源
鳳凰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是集眾多動物特點於一身的神鳥,象徵吉祥和永生。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中,它與龍並駕齊驅,被人們敬仰和崇拜。100多年前,鄖縣的地方文人和民間藝人根據史書記載、民間傳說與想像,扎制出精妙的鳳凰花燈,並編成獨具特色的鄖陽鳳凰燈舞。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鳳凰燈舞的演出團體和演出活動越來越少。上世紀70年代,鄖縣約有30多個表演班子,現在只有6個,並有進一步萎縮的可能。
為拯救鳳凰燈舞,去年底,鄖縣向國家文化部推薦“鄖陽鳳凰燈舞”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清末進士的提議成就了鳳凰燈舞
每年春節,全國各地都在玩龍燈耍獅子,而鄖縣人卻舞起獨一無二的鳳凰燈。《鄖陽府志》記載:“正月十五為上元節,通衢張棚結彩,火樹銀花,燈燭輝煌,又火龍、鳳凰、竹馬、獅子,皆以竹紙裝點為之……”
傳說
楚人崇鳳,先祖祝融是火神、風神,又是“鳳”的化身。古書《雨雅·釋鳥》稱,鳳凰的形體為“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楚大夫屈原說:“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這些記載,為鳳凰燈的製作提供了依據。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權利至高無上。自古龍是皇帝的象徵,有“龍在上而鳳在下”的說法,慈禧將其改為“鳳在上而龍在下”。為迎合慈禧,朝野使用“鳳凰”的形象便多起來。
鄖縣地處鄂、豫、陝三省交界,楚風、豫劇、秦腔等多元文化在此匯聚,推動了本土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民歌、小調、曲藝、舞蹈種類繁多,逢年過節表演的花燈舞,形式更層出不窮。
鄖陽府的王明德是光緒9年(另據《清代官員履歷檔桉全編全三十卷合集》史料,為光緒十二年,即1886年)的進士,曾任清庭的“學道”。辭官回鄉後,每年元宵節都在家中掛上一盞竹篾扎制、五彩紙裱糊的鳳凰燈。他扎制的鳳凰燈,頸部能左右活動,頭部和身子內點根蠟燭,通體透亮,鮮艷奪目。
有年春節,王明德向縣城一些民間藝人提議:“你們年年都玩獅子龍燈,能不能玩個新鮮的鳳凰燈!”藝人受到啟發,就以他家掛的鳳凰燈為原型,放大尺寸扎制,這就是現在鳳凰燈舞的雛形。
此後,鳳凰燈舞經過一代代民間藝人的傳承加工,並參考圖畫、戲劇、傳說等不斷改進,又加入了音樂和表演,由粗到精,日趨完善。
在鄖陽這塊沃土上,鳳凰燈舞逐漸形成一種融民間工藝美術、舞蹈、音樂於一體,程式完整、風格獨特的花燈舞蹈。
扎制工藝
複雜讓人眼花繚亂。“鴻前鱗後,蛇頸而魚尾,龍紋而龜身,燕頷而雞喙……延頸奮翼,五彩備明”。這是《說苑》中文人描述的鳳凰燈。
鄖陽鳳凰燈舞的道具包括鳳凰燈、花燈和太陽燈。這些燈都以竹蔑、皮紙、皮紙捻子、彩紙、竹桿為材料,通過扎制、裱糊、彩繪、組合連線而成。鳳凰燈由鳳頭、鳳頸、鳳身、鳳翅、鳳腿、鳳尾6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的形狀、尺寸、色彩都有嚴格的規定,這些規定在有著師徒傳承關係的畫本上描述得清清楚楚,擅自不得改動。
扎制鳳頭時,藝人們先用三根粗蔑烘烤紮成一個圓形和兩個桃子形狀的蔑圈,分別做鳳的後腦和兩頰。圓形蔑圈上扎一根21厘米的橫蔑,再將一根220厘米的竹竿的上端與這根橫蔑十字交叉綁紮,這就是舞動鳳頭的手柄。然後,藝人們將一根長約75厘米的竹蔑烘烤成“U”形,將兩個面頰套接起來,並與後腦綁紮連線;再用若干短蔑分別扎在兩個面頰之間,起加固作用,這樣就紮成了鳳頭的主骨架。之後,用細鐵絲和竹蔑分別挽紮成“娃娃冠”、“頭髮”、“鼻包子”、“鳳喙”、“臉冠”、“垂冠”骨架,綁紮固定在主骨架上。接著,用細白布將各部位分別包裹成形,針線穿梭,將其縫牢。最後是染色描畫。鳳頭的顏色主要有紅、白、黑、藍等,紅色又有大紅、玫瑰紅、朱紅、曙紅、粉紅等,色彩豐富艷麗。藝人們介紹,鳳凰燈各個部分的製作都這樣精細。
各部分組合後,一隻從頭到尾長約8米,兩翼展開寬約2米,表演時雙翅能扇動,尾巴可翹動的燈鳳凰就活脫而生了。
鳳凰燈舞的道具還有花盆燈和太陽燈。花盆燈5至10盞,以牡丹為主;太陽燈1盞,上面配有太陽、雲朵、火焰的彩繪。
鳳凰燈於每年春節、元宵節在鄖縣的街頭、宅院演出。表演時由兩名男性青年舞鳳頭、鳳尾,另有6人持4盞鮮花燈、1盞牡丹花燈和1盞太陽花燈分立四周,陪襯和烘托現場氣氛。表演按出巢、遊園、尋牡丹、戲牡丹、擦癢、搖翅、理羽、打盹、點頭等程式依次進行。鑼鼓響起,鳳凰動靜結合,文雅細膩,既熱烈奔放,又激越歡快。
影響
鄖縣一海外遊子曾這樣感嘆鳳凰燈舞:“聽一曲鄉思無限,行萬里神韻難忘。”鄖陽鳳凰燈舞起於民間,流傳於民間,通過一代又一代藝人傳承與發展。
已故老藝人王春堂,人稱“王七爺”,自幼酷愛文藝,是鄖陽鳳凰燈舞的主要傳承人。當地民眾提起鳳凰燈舞,都說“王七爺”玩得最好,舞得最活。
為表演鳳凰的生活習性和形體動作,王春堂參看了許多古書、字畫,還專門飼養了“打雞”(閹過的大公雞),潛心觀察、研究其理羽、搖翅、打盹等生活形態,模仿運用到鳳凰燈的表演中。經長期實踐,他摸索總結了“腳眼手身法,心肝脾肺神”的10字表演藝訣。他掌頭玩鳳凰,動作細膩,傳神動情,人人讚佩。他將一些戲曲的曲調運用到鳳凰燈音樂中,增添了古樸典雅、柔婉流暢的特色。他把這些傳授給多個民間藝人,使鳳凰燈舞在鄖縣盛行並流傳至今。
1956年,70歲的王春堂因病去世。當時,正在參加全縣“文代會”的城鄉文藝骨幹聞訊,無不痛心惋惜,全體代表300多人佩帶白花,為他送葬致哀。
推動鄖陽鳳凰燈舞發展的老藝人耿少臣,其祖父、父親及叔父都會打“鳳凰點子”,有“耿家鳳凰”之稱。耿少臣先後授徒10餘人,徒弟鄧明、計曉曾成為表演鳳凰燈舞的佼佼者。鄰近的十堰、丹江口等地邀請他傳授鳳凰燈的製作和表演技藝,他欣然應諾,無私傳藝,留下佳話。
昔日風采遠去傳承刻不容緩
鳳凰燈舞是在一代代藝人,一個個舞燈班底的藝術探索中不斷發展完善的。現在,十堰、丹江口以及距離較遠的武漢江夏區,也都有了鳳凰燈舞的身影。據了解,武漢江夏區的鳳凰燈舞是上世紀60年代修建丹江口水庫時,隨移民搬遷傳過去的。
發展
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和更具現代特點的娛樂形式的衝擊,鄖陽鳳凰燈舞正在失去昔日奪目的風采。以往那萬人空巷爭看鳳凰燈的熱鬧,成了老人們懷舊的長嘆。記者從鄖縣文化體育局了解到,鄖陽鳳凰燈舞已處於瀕危狀態!一些頗有造詣的傳承藝人因年事已高逐漸退隱、謝世,很多舞燈、吹打的絕技沒有傳承下來;而中青年藝人獨樹一幟或享有威望的很少,有的由於缺少訓練,表演技能已經退化。
“鳳凰燈的表演有家庭傳承的特點,表演班底也由家庭或親朋組成。但隨著家族觀念的淡化,演藝人員的崗位流動,現在演出團體、演出活動越來越少。上世紀70年代整個鄖縣約有30多個表演班子,現在只有6個,並有繼續萎縮的可能!加強表演團體的建設、表演藝人的訓練培養已刻不容緩。”鄖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桂林感嘆。
為保護鄖陽鳳凰燈舞,鄖縣已在資金、人員、演出推廣、對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制定了新的保護規劃和措施,去年底還將這一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向文化部推薦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桂林說,該縣已開始全面普查,徹底摸清鄖陽鳳凰燈舞誕生髮展的歷史沿革,和表演團體、表演人才、表演風格、樂曲特點、扎制工藝等狀況,並開展相關學術研究。
“建立鄖陽鳳凰燈舞文化生態保護區,對鄖陽鳳凰燈舞藝術團、鄖縣耿氏鳳凰燈舞表演隊等6個表演團體,對劉顯華、易金山等8名民間藝人及其他扎制骨幹、表演骨幹、吹打樂手、舞蹈編導進行重點保護。”李桂林告訴記者,他們還將開展每年一度的以鄖陽鳳凰燈舞為主要內容的春節民間花燈大賽和鄖陽鳳凰燈藝術節,以此促進其傳承和發展。“力爭到2010年,使鄖陽鳳凰燈舞的歷史盛況得以重現
鄖陽鳳凰燈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鳳凰燈舞表演形式,又稱"玩鳳凰"、"鳳凰舞",起源於鄂西北十堰市,鄖陽是十堰市的古稱。鳳凰燈的表演按照“百花擁鳳出巢――鳳凰遊園-鳳鳴――鳳凰尋花――鳳凰戲牡丹――鳳舞――鳳凰理羽――鳳凰打盹――鳳凰展翅——鳳凰朝陽――鳳凰點頭――鳳凰回巢”等程式依次進行,古樸典雅,舞姿優美,翩翩起舞,栩栩如生,出神入化,熱烈豪放,並配以獨特風格的鳳凰燈曲調,激越歡快,凸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
價值
鄖陽鳳凰燈是楚人崇鳳的活化石,具有多種類本土文化綜合特性和漢民族文化特徵,是中國民間舞蹈中唯一的燈舞藝術形式,有著重要的研究和藝術價值,被列為湖北省第一批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鄖陽美食
鄖陽三合湯
鄖縣風味小吃種類齊全,而上榜名吃“三合湯”則是本地膳食門類中的一絕。據說,三合的湯的製作,發源於鄖縣回民同胞清真食俗的特產。當時,在鄖縣老城久負盛名的唯有張狗娃三合湯,他的製作技巧是正宗祖上傳下來的,別具特色,老少皆宜,現在已被眾多店家發揚光大。但正宗三合湯還屬城關鎮清真餐館。
大凡經營三合湯的店主,無論其鋪面裝飾的如何典雅豪華,但都模式化地在門口架著一口直徑約為1―2米的大鐵鍋,鍋中間放著一隻鐵圍圈坐著一隻大砂罐,其目的是隔開內外地的食物和湯的主要配料。若你走到大鍋旁邊,嗅見那撲鼻的濃香,看著絳紅的滷牛肉,粗壯長嫩的蔥白子,鮮紅尖角的老辣椒,橙黃油泛的熱湯汁,你就會腿腳不聽使喚,欲走開則徘徊不前,便毫不猶豫地掏錢吃碗三合湯,過把口福癮。
三合湯的主要配料有:韌性強、精絲好的紅薯粉條,上等牛肉餡包成的餃子,切工考究的滷牛肉片三種成分。其製作方法是:首先,將細粉條抓入竹罩,過濾,放進鍋中間鐵圍圈或砂罐內,經反覆燙沸3―5次再倒入大碗裡,然後,取6個熟水餃,抓疊薄薄的牛肉片一併入碗,接著再從鍋內舀兩勺滾熱的湯汁(最好是選用牛剔骨、豬剔骨熬成的油湯)澆在上面,直到把配料淹住為止。最後,再撒上味素、胡椒粉、香菜末、蔥花、蒜泥,就可食了。吃的時候,根據各自的口味調理,愛吃辣的再加上一小勺辣椒油,喜食酸的滴幾滴陳年老醋。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美味可口的三合湯便製作完畢。
三合湯經營最紅火的是冬春兩季。特別是立冬以後,三合湯店鋪便會有應接不暇的食客,座無虛席,人們吃著、品著,還不時發出陣陣唏噓聲。男人吃得滿頭大汗,女人吃得淚垂唇邊,一碗三合湯下肚,渾身暖和,具有解疲乏、治哮喘、療風濕的食療作用。
三合湯從古到今為鄖縣著名小吃,故有“到了鄖陽不吃‘三合湯’等於末到鄖陽”之說
蛤蟆咕嘟
蛤蟆咕嘟是鄖縣一道有名的小吃,以紅薯和白面為原料。製作時把紅薯粉和白面和稀,倒入鍋里攪拌,再倒入鑽了孔的葫蘆瓢里,使面從窟窿眼裡流到涼水裡。煮熟後,配上酸辣可口的湯料,一碗蛤蟆咕嘟就做好了。
鄖陽大雞
十堰市名特產品。相傳原為明代武當山古剎的司晨雞(一說鬥雞),由遠近香客引種,流傳於民間,與當地小型雞雜交,經民眾長期選育和馴化而成。原稱“打雞”,古代曾進貢為宮廷鬥雞,當地人又稱其為“三黑雞”(即黑臉、黑腳、黑皮)。成年公雞在3千克左右,母雞在2.5千克左右。1982年經省、地、縣專家考證,認為“打雞”為“大雞”的諧音,將“打雞”更名為“鄖陽大雞”。鄖陽大雞羽毛疏鬆,體質強健,肌肉發達,體形方圓,近似肉用型。公雞直立時,軀體與地面呈45度角,頸長、脛長、垂尾,形似駝鳥。主產於十堰市竹山縣的雙台、樓台、城關、潘口、溢水、文峰、田家、深河、官渡;房縣的萬峪、窯淮、姚坪、大木、土城、通省、紅塔、白窩、軍店、化龍、橋上等地,鄖縣、丹江口市、竹谿縣也有分布。現存籠87萬餘只,其中僅雙台鄉飼養的數量就達10餘萬隻。
糊辣湯
糊辣湯是鄖縣獨有的一種經濟實惠的風味小吃。糊辣湯用料講究,佐料齊全。主要有:粉條(本地紅薯粉)、麵筋、山藥、黃花、木耳、海帶絲、牛肉丁等。佐料有:胡椒、丁香、肉桂、草果、西茴、辣椒粉等,混合碾碎備用。糊辣湯的做法是:先將主要用料煮熟,再用糖醬加色,並用洗麵筋的水粉打黃,加入一口大鍋里煮,30分鐘左右即可。做好後的糊辣湯呈粉紅透明的糊狀,熱乎乎的,香氣撲鼻,味美可口,微辣而味長。喝糊辣湯加燒餅(或油條)是鄖縣人冬季最愛吃的早餐。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容易消化。也是病人最好的營養滋補食物
老黃酒
鄖縣老黃酒源於民間,歷史悠久,流傳全縣各地,家家有酒,人人喜飲,為傳統飲料之一。近年來鄖縣移民將老黃酒帶到武昌、嘉魚、漢陽、京山、宜城等縣,當地人品嘗後,無不叫佳,爭先學制黃酒。鄖縣老黃酒製作不難,家庭主婦,人人會制,但在制曲配料、釀酒方面均有一套世襲相傳的獨特技藝,製作黃酒麴的主要原料是全麥面,或麩皮及花色草。製作方法是采夏伏天新鮮花色草,淨水浸光至發粘後將草揮出,用浸過花色草
的水拌料,以能捏合為宜,將料放入模子內壓成磚塊狀,俗稱“踩曲”。將做好的曲塊覆蓋發酵至散酒香味,取出晾乾即成。黃酒麴以存放時間越長越好。釀酒原料有糯米、糯粟米、玉米等,以糯米為佳。因拌曲方式不同,分過麯酒、混麯酒兩種。其作法:取糯米少量,將其蒸熟,夏天晾冷拌曲,冬天趁熱拌曲,拌曲前先將磚曲砸碎放入淨水中浸泡數小時,過濾後用曲水拌料,涼瓮,封口,半月後開瓮,酒香撲鼻,即成黃酒。黃酒一年四季均可釀製,以農曆9月9日隔年的臘水釀製為最佳。清同治《鄖縣誌》記載:“凡釀酒家家必取臘水為之,經歷不壞。”
鄖縣老黃酒罐裝存放,越久越好,飲用時,開瓮滿房生香,色澤黃亮,醇香可口,微帶梅酸,味薄平和,頗富後勁,酣飲不傷人。春飲兩頰桃紅,夏飲清涼消暑,秋飲舒盤恬神,冬飲驅寒保暖,為四季之最佳飲料,常飲壯骨健身,延年益壽。
目前,國內外許多學者都認為21世紀將是功能性食品的世紀。鄖縣老黃酒最具功能性食品的特點,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通經活血、延緩衰老、防癌、降血壓、抗疲勞、去瘀散結的功效,用紅糯粟谷作的老黃酒,還能治療經血不調、產後瘀血等多種婦科病,故鄖縣產婦坐月子飲黃酒已成良習。以黃酒為原料拌制的膏、丹丸,可治跌打損傷,消腫止痛,在鄖縣用黃酒製成的中成藥高達100多個品種。可見,黃酒在祖國醫學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武當山
武當山,是著名的山嶽風景旅遊勝地。勝景有箭鏃林立的72峰、絕壁深懸的36岩、激湍飛流的24澗、雲騰霧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譽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傾斜,形成“萬山來朝”的奇觀。武當山的藥用植物豐富,在《本草綱目》記載的1800多種中草藥中,武當山就有400多種。據1985年藥用植物普查結果,已知全山有藥材617種,因此,武當山有“天然藥庫”之稱。
武當山古建築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餘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大建武當,史有“北建故宮,南建武當”之說,共建成9宮、9觀、36庵堂、72岩廟、39橋、12亭等33座道教建築群,面積達160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建築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築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宮、玉虛宮遺址分別於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築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於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武當武術,又稱“內家拳”,源遠流長,玄妙飄靈,是中國武術的一大流派,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它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鍊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是極好的健身養性之術。富有神韻的武當道教音樂,具有中庸、委婉和莊重、典雅的特點,與武當武術同享盛名。武當傳說故事、民歌、民俗風情等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武當山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其物華天寶又兼具人傑地靈的特質給世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作為中華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塊瑰寶,令世人神往,讓我們走進鐘靈毓秀、自然天成的武當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靈和神韻……
考古發現
古老而神秘。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曾發現距今1億4千萬年-6千7百萬年間恐龍骨骼和恐龍蛋化石,在生命的演進中出現了人類。1975年發現了75萬年的梅鋪猿人牙齒化石 1989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發掘出南猿化石,經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賈蘭坡等10多位專家、學者鑑定,這是距今240萬年的“南方古猿”。在中國、在亞洲都是首次發現,被稱之為“國寶”。它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一源的理論。"鄖陽人"頭顱化石現存放在“鄖陽博物館”內,該館現已對外開放。
當代鄖陽
近年來,鄖縣縣委、縣政府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全面貫徹落實“開放活縣”決策,搶抓機遇促發展。2010年全縣協定內資項目191個,投資總額142383萬元;全年到位內資項目181個,到位資金37895萬元,占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1億元的378.9%;契約外資725萬美元,現已到資300萬美元,同比增長97.4%;外貿出口58萬美元,同比增長161.3%。
對外經濟協作大突破。2011鄖縣外派“海員”45名,一舉實現了勞務輸出海外零的突破,產生了“派出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應。招商經濟大發展。去年以來,鄖縣依託特色資源,吸引了大量外來資金,興建了一大批項目,有效地推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重點項目大推進。去年,該縣重點招商項目勢頭強勁,特別是已經動工建設的神河半掛改裝車、100萬噸乾法水泥生產線、譚山石材城等有支撐力的大項目,將每年為鄖縣直接創稅600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