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鄖西三弦
- 也叫:曲子
- 起源:鄖陽曲子是居住於漢水中上游
- 表現形式:鄖陽曲子的演唱一是“自娛自樂”
起源,表現形式,唱詞結構,唱腔,主要曲目,
起源
鄖陽曲子是居住於漢水中上游、伏牛山南及巴山秦嶺之間的“鄂豫陝”邊區人民民眾,在繼承我國明清俗曲說唱音樂傳統的基礎上,吸取地方戲曲音樂的營養,結合當地風俗習慣、語言音調嬗變而來的一支說唱音樂品種。
據《鄖縣誌》記載:明成化七年荊襄流民百萬……明成化十三年,丙申五月荊襄流民十萬……這一批流民逆漢水而上,來到鄂西北耕種安家,於是。明成化年間為“流民”設定了“鄖陽府”。《鄖陽府志·風俗篇》曾有“民多秦音,俗尚楚歌,務耕少學,流寓雜處”的記載。由於流民的雜處,必然帶來文化上的交流與滲透。
表現形式
鄖陽曲子的演唱一是“自娛自樂”;一是“行藝賣唱”。前者人數不一,可一人獨唱,也可二人對唱,或三四人輪流遞唱,眾人幫腔。每當農閒時節、或逢年過節,誰家慶生辰、辦嫁娶,不管室內室外、樓閣庭院,五六人坐在一起,不需鑼鼓家業,也不用穿戴“行頭”,彈起三弦就能唱起來。
伴奏除三弦外,還可加上笛子、琵琶、二胡等樂器。演唱者則以“簡板”、“碟子”敲擊節奏;行藝賣唱時,藝人為了經濟效益,大多是一個人自彈自唱,或兩三人彈唱配合,走鄉跑鎮,登門趕會。
唱詞結構
鄖陽曲子的唱詞結構既有“齊言體”,也有“長短句”。傳統唱段無論何種“聲腔”,多為曲牌聯綴體。
鄖陽曲子既可演唱狀物寫景,述懷抒情的段子,也可演唱民間生活中的小故事和歷史傳說中大事件。自娛者多愛唱些“風花雪月”之類的寫景抒情小段。由於演唱鄖陽曲子不藉助表演,所以演唱者都很講究吐字清楚,行腔自然。
唱腔
鄖陽曲子的唱腔曲牌有“越調”、“鼓曲”與“背宮”三種類型。而每種類型中又有“基本曲牌”、“變體曲牌”、“輔助曲牌”之分。三種類型中“越調”是它的主體。其它則極有可能是陝、豫邊區藝人相互習唱吸收的產物。
屬於越調類的基本曲牌有[越調頭]、[越調尾]、[慢數]、[緊數],它與省內“恩施揚琴”中的“越調”、“漢濰小曲”、“長陽南曲”的“南曲”實為同種變異,但因方音及風俗習慣的不同,它已形成了與上述曲種有別的另一曲種。
主要曲目
鄖陽曲子的傳統曲目有《漁樵耕讀》、《小寡婦上墳》、《西廂記》、《劉皇叔訪賢》、《閨閣女子做夢》、《秦瓊觀陣》、《三顧茅廬》、《拷打紅娘》等,此外,還有許多的風趣的小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