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縣移民局

簡介

鄖縣移民局是負責丹江口、黃龍灘兩座中央直屬大中型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鄖縣轄區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實施的管理機構,成立於1958年10月。縣移民局內設辦公室、財務股、審計稽查股、庫區一股、庫區二股等七個股室,下設安陽鎮、楊溪鋪鎮、譚家灣鎮、城關鎮、青曲鎮、青山鎮、茶店鎮、柳陂鎮、五峰鄉、葉大鄉等10個庫區鄉鎮移民站。移民系統共有幹部職工11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鄖縣移民局
  • 外文名:Yunxian immigration
  • 類別:政府機構
  • 職能:貫徹國家對中央直屬水庫扶持政策
獲得榮譽,移民情況,政策實施,

獲得榮譽

移民局機關從一九九七年以來,連續十三年被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最佳文明單位。2004年、2006年、2008、2010年分別被省人事廳、省移民局授予全省移民系統先進單位,56人分別獲國家、省、市先進工作者等殊榮,多人多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紅旗單位、先進黨組織和先進個人、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2009年被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最佳文明單位,2010年12月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收於全省移民外遷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移民情況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丹江口、黃龍灘水庫建成蓄水,淹沒1座縣城,14個鄉鎮(場),140個行政村,558個村民小組,折遷房屋6.3萬間,淹沒土地9.6萬畝,毀壞山林17.5萬畝。全縣庫區的水利、交通、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共動遷移民2.5萬戶,12.1萬人,其中:外遷移民1.8萬人,內安移民10.3萬人。

政策實施

縣移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對中央直屬水庫扶持優惠政策,嚴格有效使用庫區扶持資金,因地制宜解決庫區遺留問題。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重點突出村組級公路建設,新修機耕路62.6公里,投資移民基金249.54萬元,解決34個村機耕路,受益移民16510人;修建村級水泥路33.14公里,投資移民基金322.05萬元,改善了46個村交通條件,直接受益移民28160人;修建組級水泥路230.95公里,投資移民基金983.85萬元,新建橋涵1座、發展渡船7支,投資移民基金50萬元解決77個組的行路難,受益移民26920人。二是加大生態環境建設。治理坡改梯476畝,投資213.7萬元;塘堰10座,投資53.55萬元;新修沼氣599口,投資181.2萬元;豬欄改造924個,投資73.92萬元,新建水塔、引水管道等項目,共投資移民基金1178.48萬元,涉及16個村1022戶,美化村容村貌,保護森林植被,防止了水土流失。三是加大生產發展項目建設。發展蔬菜1108.75畝、西甜瓜3382畝,水生菜928.7畝,柑桔8882.75畝等,投資移民基金1062.56萬元,受益移民48920人,人均增收720元。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後,丹江口大壩加高蓄水至172米,屆時鄖縣面臨二次搬遷,淹沒涉及安陽鎮等10個鄉鎮,118個村(居)委會,606個村(居)民小組,規劃總搬遷人口為58908人,其中,縣內安置28644人,出縣外遷安置30264人。淹沒房屋總面積近150萬平方米,淹沒土地總面積53770畝。淹沒工礦企業47個。淹沒公路35.4公里,大橋3座,中橋5座,碼頭43處,船運停靠點150處。淹沒電力線路100餘桿程公里,電信、廣電光纜電纜400餘桿程公里。淹沒水電站2座,泵站202座,防護提73處,渠道371公里,各類管道35公里。淹沒各類文物古蹟107處。其中外遷安置涉及武漢、仙桃、黃岡、襄樊等7個省轄市的11個縣(市、區)37個鄉鎮71個移民安置點,外遷移民7453戶31651人。內安6974戶28640人。該縣已成功組織38批次移民外遷,共出縣安置移民7453戶31651人。其中移民試點搬遷5批次、874戶、3721人;大規模搬遷33批次、6579戶、27930人。在移民搬遷工作中,移民局充分發揮參謀助手、政策指導、組織協調、服務保障、督辦檢查等五大作用。從而實現了“安全、有序、和諧、順利”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