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武春

鄒武春,1902年3月生於江西省會昌縣麻州鄉齊心村牛尾坪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是國小教員。鄒武春自幼好學,並擅長書法。由於家窮,沒有錢供他上學,只好輟學務農。鄒武春從生產勞動中練就了吃苦耐勞的“黃牛勁”,常為受財主欺侮的窮人打抱不平,因而地主惡霸對他十分仇恨。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中,父母相繼病逝,全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擔落在鄒武春肩上。他起早貪黑,農忙下地耕作,農閒到數百里外的廣東、福建為商人挑擔。艱苦的生活遭遇使鄒武春這位熱血男兒懷有強烈的革命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武春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省會昌縣麻州鄉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35
  • 職業:革命者
  • 信仰:中國共產黨
1931年11月,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解放了會昌,領導窮苦人民進行土地革命。受盡苦難的鄒武春深深地感到,勞苦大眾只有跟著共產黨起來鬧革命,才能翻身得解放。於是他毅然投身革命。為了建立鄉政權,紅軍在廟背鄉召開了農民大會。會上,大家一致推舉鄒武春為鄉蘇維埃政府主席。鄒武春擔任地方領導後,建立了貧農團、赤衛隊、兒童團等組織,帶領民眾打土豪、鬥地主、分田地,並積極做好擴紅支前、擁軍優屬等工作。他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成績顯著,多次受到上級表揚。這期間,鄒武春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他又被任命為上堡區(來石區)蘇維埃主席。
鄒武春將整個身心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夏收夏種時,家裡無勞力,要他回去忙幾天,而他卻和耕田隊員在紅軍公田裡幹得火熱。妻子劉四姑只好找親友幫忙。在查田運動中,鄒武春發現有的鄉幹部把查出的好田分給自己,立刻找到鄉幹部,進行嚴厲批評教育,並通過區、分幹部會議,規定:查出的田地首先將好田分給軍烈屬,餘下的由民眾大會評定。這就及時糾正了查田運動中的不正之風。
當時,國民黨對蘇區的實行經濟封鎖,蘇區的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品陷入十分緊缺的境地。為了打破敵人的封鎖,繁榮蘇區經濟,鄒武春在打擊不法商人的同時積極做好健全和發展消費合作社等工作,並率領區幹部發動民眾集資入股,制訂社員買貨優先權和廉價優待等政策,在全區每個村莊都建立起消費合作社,形成商業網路。他還組織區赤衛隊將緊缺的糧食、茶油、食鹽、煤油、布匹、藥品、茶葉等物資,採用各種方法巧妙地闖過敵人封鎖線運到蘇區,從而保證了蘇區民眾的生產和生活的需要。
1933年12月,會昌縣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縣城召開,鄒武春當選為縣蘇維埃主席。職務變了,擔子重了,但鄒武春那“日著草鞋去辦公,夜打燈籠訪貧農”的工作作風沒有變。他處處以身作則,為了減輕蘇維埃政府的負擔,帶頭從家裡背米和雜糧到縣蘇維埃辦公,不要國家的一伙食費。他將妻子給他做的新布鞋轉送給入伍新戰士。他和機關幹部堅持每天少吃一餐粥,節省糧食送給前線紅軍。他經常自帶乾糧深入田頭,與民眾同勞動。晚上他走村串戶,與民眾促膝談心,傾聽民眾呼聲,為民眾排憂解難。抓廉政建設也十分認真負責。根據中央執行委員會發布的《懲治貪污浪費行為訓令》,他廣泛發動幹部民眾檢舉揭發,查出縣蘇維埃內務部長貪污公款60餘元,高排區蘇維埃主席與特派員鐘階廷分贓沒收的金耳環。鄒武春毫不留情地撤了他們的職務,交裁判部查辦。通過此事,他告誡廣大幹部:“我們的每個銅板都是為著鞏固和發展蘇維埃政權的,誰貪污浪費一個銅板,就是革命的罪人。”在鄒武春的模範帶頭作用的影響和嚴格要求下,會昌縣蘇維埃形成了幹部與民眾同甘共苦、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好風尚。
在擴紅運動中,鄒武春既是全縣的領導者,又是擴紅突擊隊的宣傳員。他主持召開區、鄉和縣蘇各部門幹部會議,布置落實擴紅任務。他精心指導工人俱樂部、婦女宣傳隊、兒童演唱團配合擴紅工作,到鄉村巡迴演唱。他叫家屬和親友帶頭為紅軍做布草鞋。他率領土地部和耕田隊的同志為應徵青年家解決土地和勞力問題。他親自背糧或把生產用具、生活日用品送到紅軍家屬手裡,為參軍青年及家屬解除了後顧之憂。一天,鄒武春動員應徵青年傅水有參軍時,見他穿的較單薄,便將自己的夾衫脫下來披在傅水有的身上,說:“你參軍到北線打‘白狗子’,行軍、露宿時穿上它御禦寒。”傅水有的母親感動地說:“我明天就送兒子到縣蘇去報到。”每當新兵入伍,鄒武春必去慰問和組織歡送。1933年12月,會昌縣擴大紅軍1500名,還發動婦女做了2萬雙布鞋慰勞紅軍。1934年2、3月間,國民黨粵軍步步逼進中央蘇區南大門——筠門嶺。鄒武春率領縣、區幹部以衝鋒的精神擴大地方武裝,僅用20多天就擴大赤衛軍3922人、模範營506人,並對地方武裝人員進行了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隨時準備配合紅軍作戰。踏逕區動員模範營兩連戰士,自帶一伙食,上前線配合紅軍作戰,受到中央機關報《紅色中華》的通報表揚。
1934年2月11日,中央臨時中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聯合作出《關於春耕運動的決定》。鄒武春迅速領導全縣人民掀起了開墾荒田、修復陂圳的熱潮。他吃住在鄉村,工作在田頭、陂圳。他與上堡區幹部民眾一起把一座百餘年前已填塞的老陂重新打通,修好後可灌溉一萬餘擔田。全縣幹部民眾苦幹一個多月,就將3997擔荒田完全消滅,修陂圳1030座,為全縣農業的豐收打下了基礎。
同年春,由於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的領導,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的形勢日趨嚴峻,為此,粵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向全省人民發出支援革命戰爭的號召。鄒武春積極部署各級蘇維埃政府和縣蘇各部門的組織推銷公債、徵收土地稅、收集糧食的突擊隊,深入鄉村動員廣大民眾自願籌糧、籌款支援革命戰爭。
10月,紅軍主力實行戰略轉移,鄒武春奉命留在蘇區堅持游擊戰爭。年底他隨中共瑞西特委領導的游擊隊轉戰瑞金九堡銅缽山區。在敵人的嚴密封鎖和殘酷“圍剿”下,游擊隊員們過著“天當被,地當床,野菜野果當全糧”的艱苦生活。而鄒武春始終保持革命的樂觀精神,對革命勝利充滿信心。
1935年2月,國民黨第四、第八、第八十九師包圍了銅缽山區,實行慘絕人寰的“樹砍光、房燒光、人殺光”的三光政策,瘋狂地“圍剿”游擊隊。面對嚴峻形勢,特委決定分路突圍。在突圍中,為了掩護特委和隊員們,鄒武春不幸落入敵人的魔掌。敵人想從鄒武春口中得到特委和游擊隊的去向,以金錢、高官相引誘,但都被鄒武春嚴正拒絕了。惱羞成怒的敵人對他施以“踩槓子”、“打地雷公”、“坐飛機”、“穿鐵線”等酷刑,而鄒武春始終堅貞不屈,嚴守了黨和游擊隊的秘密。
2月5日,鄒武春被解押回會昌,帶著鎖鏈投入水牢。鄒武春的妻子劉四姑幾經周折,來到獄中,當她看到遍體鱗傷、體無完膚的丈夫時,悲憤哭泣,痛不欲生。鄒武春從妻子口中得知家裡的房屋被國民黨軍燒毀;財物全部被地主豪紳搶光;妻子、兒女被趕到深山作山寮,更加激起了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刻骨仇恨。鄒武春緊握著妻子瘦小的手說:“四姑,別哭了。我沒有做什麼惡事。罪惡都讓國民黨反動派做絕了,紅軍回來後會向他們清算的。為了咱們窮苦人的翻身解放,我死也值得,你要帶好兒女,讓他們長大後參加革命。”
幾天后的一個黑沉沉的夜,鄒武春拖著沉重的腳鐐,步上南門城外的山崗,英勇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