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東濤

鄒東濤

鄒東濤,中共黨員,西北大學物理系畢業及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原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現特聘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兼任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中組部直接聯繫的知識分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東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陝西漢陰
  • 出生日期:1949年11月
  • 職業: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西北大學
  • 信仰:共產黨員
個人簡歷,研究領域,主要成果,主要著作,

個人簡歷

鄒東濤,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原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先後就讀於西北大學物理系和經濟管理學院,併到北京大學作訪問學者。兩次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歷任漢陰縣財政局幹部、安康地委五七幹校(黨校)理論教員、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體改委經濟體制改革研究院副院長兼國有企業改革試點辦公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兼深圳研究院院長。現特聘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兼任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院士,中組部直接聯繫的知識分子。
鄒東濤先生圖片鄒東濤先生圖片
鄒東濤在家鄉讀完國小、中學後,上山下鄉插隊勞動三年,參加過三線建設。先後就讀於西北大學物理系和經濟管理學院,併到北京大學作訪問學者。兩次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主要工作經歷:陝西省漢陰縣財政局幹部;安康地委五七幹校(黨校)理論教員;西北大學教授;國家體改委經濟體制改革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
來自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特困家庭的鄒東濤,少時砍過柴、拉過人力車、拾過煤渣,歷盡艱辛。但敢於向命運挑戰,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艱辛拼搏,從秦巴山區走向大學,走向省城,走向京城。
機會總是垂青於平時有準備的人,1993年底,鄒東濤在中央國家機關第一次公開招考選拔廳局級領導幹部中勝出。當年,經人事部批准,國家體改委向全國公開招考一位局級幹部。全國共有86人報名,經一系列嚴格程式,選任為國家體改委經濟體制改革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老資格經濟學家李成勛教授上個世紀90年代撰文《從“四大名旦”到“進京三傑”》(1998年首次發表於《香港經濟導報》)指出,鄒東濤是“進京三傑”之一。
作為土生土長的西部人,鄒東濤對家鄉的貧窮刻骨銘心,超前思考西部經濟發展問題,步行考察過安康地區的多數縣,到西部所有省市自治區作過調研。1996年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調研報告,對黨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新疆問題的檔案起到了參謀作用。組織完成並出版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東西部經濟協調發展研究》(1997)。《什麼粘住了西部騰飛的翅膀——鄒東濤西部發展文集》一書收錄了作者自1970年以來關於西部大開發的文稿近50篇。他提出的“解放思想,黃金萬兩;觀念更新,萬兩黃金”、“要使西部經濟‘火’起來,首先要使思想觀念‘火’起來”,成為影響廣泛的名言,是京城經濟學“西北風”主要成員之一。
鄒東濤長期跟蹤和致力於我國改革開放的研究,而到國家體改委的改革實務工作則進一步開闊了其思考的視野,增強了其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中國經濟體制創新——改革年華的探索》(2005年獲中國生產力學會優秀著作特等獎),收集了作者1980年以來關於改革研究的近百篇論文,記載了作者在市場經濟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所有制改革、綜合配套改革等方面超前的、創新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和培養人才是鄒東濤兩條並行的主線。自1976年以來,他大部分時間是從事教育工作,即便是在國家體改委工作期間,也一直在西北大學招收博士研究生。他的教育理念是:在改革開放和體制轉軌時期,要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他把人才形象地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種是“一”字型人才——知識面雖比較寬,但缺乏深入地研究和創新;第二種是“1”字型人才——在某一項專業知識方面比較深,非常可貴,但知識面太窄,很難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進行創造性研究;第三種是“T”字型人才——不僅知識面比較寬,而且在某一點上還有較深入地研究。但他們的弱點是不能冒尖,沒有創新;第四種是“十”字型人才——既有較寬的知識面,又在某一點上有較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敢於出頭、冒尖,有了創新。“十”字型人才就是創新型人才。他的“‘十’字型人才”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傳播和認同。

研究領域

經濟形勢

主要成果

出版《總量經濟學》、《經濟競爭論》、《十字路口上的中國》、《中國所有制改革30年》等著作20餘部,主編《哈佛模式全書》等150餘卷,發表論文近千篇。

主要著作

主編有《哈佛模式·項目管理》等書,發表論文10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