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岡

鄒岡

鄒岡(1932.01——1999.2.24),男,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享譽中外的著名藥理學家,復旦大學著名校友。主要從事神經藥理學的基礎研究。在學術上最為突出的成就,是第一個提出嗎啡鎮痛的有效部位。這一發現被國際學術界譽為嗎啡作用機理研究的“里程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岡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2.01
  • 逝世日期:1999.2.24
  • 職業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 畢業院校:上海第一醫學院
  • 性別:男
人物簡介,生平經歷,個人簡歷,探索新藥,人才培養,主要論著,成就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鄒岡(1932.01—1999.2.24)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神經藥理學家。上海人。1954年於畢業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療系。1961年中國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對嗎啡、內源性阿片肽作用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與張昌紹教授共同發表嗎啡鎮痛作用部位在第三腦室和大腦導水管周圍中央灰質的論文,被國際上譽為嗎啡作用研究中的一個“里程碑”。在針麻原理研究中證明針刺釋放腦啡肽。1964年首先發現bicuculline的GABA拮抗作用。近年來從事內源性大麻研究,首次用拮抗劑觸發大麻耐受動物的戒斷症狀(1995)和首次證明大多數中樞大麻受體存在於GABA能神經原(1998)。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生平經歷

鄒岡,1932年1月27日出生於江蘇省蘇州的一個醫生家庭。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全家由上海沿長江逃難到重慶。先後在重慶市立第一女中附設初小、南山國小、廣益國小、廣益中學求學。1946年夏,鄒岡隨全家由重慶回到上海。經人介紹在私立美國長老會辦的清心中學就讀高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鄒岡以優良的成績考取國立上海醫學院(後改為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大學的5年,通過政治教育與社會實踐,他正確樹立了青年人應追求的人生觀。1952年5月,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3年9月,鄒岡被抽調參加在母校藥理科舉辦的高級師資培養班學習,並受訓於著名藥理學家張昌紹教授,獲益匪淺。1954年8月,鄒岡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經統一分配到上海第二醫學院藥理教研組任助教。
在兩年半的教學及實驗工作中,鄒岡認真鑽研,完成了各項任務。1957年3月,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成為該所所外學術委員張昌紹教授的研究生,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開始了神經藥理學的研究生涯。
在科研工作中,鄒岡思想活躍,富有創造性的才能。1961 年,年僅29歲的鄒岡在研究生論文答辯中第一次提出了嗎啡鎮痛的作用部位在第三腦室和大腦導水管周圍中央灰質的新觀點,受到了在場答辯導師、生理學界老前輩張香桐教授等的充分讚賞和推崇。之後,該論文相繼在《生理學報》、《中國科學》上發表,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重視,以後被聯邦德國藥理學會副會長、生理學家赫爾茨和美國等國的科學家譽為嗎啡作用原理研究的“里程碑”。

個人簡歷

1932年1月27日 生於江蘇省蘇州。
1949-1954年 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藥理專業學習。
1954-1957年 任上海第二醫學院藥理教研組助教。
1957-1961年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生。
1961年- 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藥理三室副主任、主任、藥物所顧問等職。現為中國藥理學會、中國生理學會、中國生化學會、國際腦研究組織(IBRO)、國際神經化學會、美國神經科學會、美國華人生物學家學會會員,《生理學報》編委,《中國藥理學報》副主編,《中國生理科學學報》編委,國際神經化學學會雜誌編委。

探索新藥

1961年,鄒岡研究生畢業後留在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工作。他除了繼續深入開展對嗎啡作用機理的研究外,還開始探索尋找新藥的途徑,特別是重視在中草藥的提取物中尋找鎮痛藥 。他和同事們發現,江蘇省北部產的玄胡中有一種生物鹼可以引起動物強烈而短暫的驚厥,其表現與士的寧不同,屬脊髓上型。若將沾有這一生物鹼溶液的濾紙貼在裸露的大腦皮質上,可以引起局部自發性的表面負波。那時埃克爾斯(Ecckes)報導士的寧可以阻斷脊髓神經原的抑制性突觸後電位,但不阻斷脊髓上神經原的抑制性突觸後電位,也不對抗GABA的抑制作用。鄒岡等發現這一生物鹼卻能翻轉GABA對大腦皮質的作用,並在1964年,全國生理科學會大連會議上宣讀了這一偶然發現的論文。這一生物鹼最初被命名為蘇玄胡鹼,後證明是Bicucukkine。但因“文化大革命”開始,研究工作被迫中斷。1970年,澳大利亞Curtis實驗室在《自然雜誌》(Nature)上,發表了Bicucukkine是中樞抑制性遞質GABA特異性拮抗劑的首篇報導。該雜誌評論這是神經科學研究中的一個重大突破,並稱Bicucukkine將是神經生理學家分析中樞抑制的強有力武器。可惜我國鄒岡等比國外早6年的發現被埋沒在萌芽時期,GABA藥理學的進展因此被推遲了5年以上。鄒岡每談及此事都感到萬分惋惜。 1972年,以鄒岡為主的神經藥理組接受了國家下達的針麻原理的研究任務。在研究針刺鎮痛的神經遞質過程中,作為組織設計者,鄒岡對課題進行了周密的計畫,提出了實施方法,並親自建立了這一研究的動物模型,提出腦內5-羥色胺在針刺鎮痛中的重要作用這一新構想。在大量的實驗中採用同位素標記5-羥色胺灌流腦室,發現針刺時釋放增加。又採用化學損毀5-羥色胺神經原和螢光組化等技術,證明了5-羥色胺確是針刺鎮痛所必須的,為澄清當時學術界爭論5-羥色胺是否參與針刺鎮痛起了重要作用。在這項研究課題開展時,鄒岡獲悉國外發現了腦啡肽,便立即全力投入了對內源性阿片肽的研究,並與上海高血壓研究所合作,用放射免疫法研究了針刺過程中腦區腦啡肽含量的變化,發現針刺使紋狀體及下丘腦中腦啡肽釋放增加,合成加速,抑制其降解,還能延長針刺鎮痛的效應,證明有兩種腦啡肽參與了針刺鎮痛。這一研究獲得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重大成果獎。這項研究還與前期進行的針刺鎮痛的神經遞質研究一併獲得1980年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二等獎。鄒岡和同事合寫的《腦啡肽在針刺鎮痛中的作用——放射免疫分析》論文,先後被推薦到1979年全國針麻學術討論會及其在美國召開的中美雙邊藥理學術討論會上宣讀。在以後出訪原聯邦德國、瑞士兩國期間,他被特邀作了7次報告,受到與會者的讚揚。許多國際著名學者紛紛主動與他交流學術見解,並邀請他到國外實驗室工作。他的這篇論文達到了國際較高水平,被《CurrentCon-tent》專文介紹,且為國外不少文獻所引用。
鄒岡院士鄒岡院士

人才培養

鄒岡在科研的同時,還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和國際學術交流。60年代初,鄒岡參 加工作不久便承擔了培養外單位進修人員,共同開展了對電生理、神經內分泌的研究,完成論文3篇。“文化大革命”後,他除繼續培養進修人員外,開始招收研究生。自1978年起,他共培養碩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5名,其中,已畢業的研究生大都成了科研骨幹,有些還擔任課題組長、室主任等職。在對研究生的指導中,鄒岡十分重視課程設定和教學質量。從1983年起,他與所內其他神經藥理工作者一起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各研究所的神經科學研究生開辦一鬥神經藥理學課程,並為此主編了《基礎神經藥理學》一書,對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起到了十分積極和重要的作用。1985年,鄒岡率先發起設立上海藥物所優秀研究生獎勵基金(已經中國科學院批准),用以獎勵該所學習成績優良、關心政治、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的應屆研究生。他並將自己所獲的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的1000元獎金捐贈作為基金。7年來,已有10名研究生獲得了該基金的獎勵,起到了鼓舞和激勵年輕研究生奮發學習的作用。
著作《基礎神經藥理學》著作《基礎神經藥理學》
鄒岡在科研中的成績,使他在國內外的學術活動和交往日益擴大。1979—1982年,他作為訪問學者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校園、密西根大學耶魯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與國外學者一起共同研究了嗎啡成癮後戒斷的機制,β-內啡肽神經原的投射途徑(免疫組織化學),磷酸化蛋白的神經功能,研究的論文在國外相應的學報上發表。1979年以來,鄒岡還以學者、代表團團員、特邀代表等身份相繼赴原聯邦德國、瑞士美國加拿大香港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和地區考察、講學、訪問和參加國際學術活動。1986年6月,鄒岡受中國科學院委託與美國史丹福大學A.Gokdstein教授在上海共同主持了中美神經科學討論會,為增進國際學術交流合作,廣交朋友,提高我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水平,起到了積極和有效的推動作用。

主要論著

1 鄒岡,雙甲苯氧烷季銨鹽的肌肉鬆弛作用,生理學報,1959,23:64—70。
2 鄒岡,貓腦室內注射箭毒和毒扁豆鹼對條件反射的影響,生理學報,1959,23:211一216。
3 鄒岡,驚厥劑和r-氨基丁酸貓腦室內注射的觀察,生理學報,1961,24:173—179。
4 鄒岡,張昌紹,腦室內或腦組織內微量注射嗎啡的鎮痛效應,生理學報,1962,25:119—128。
5 鄒岡,嗎啡對大鼠數種操作式條件反射的影響,生理學報,1963,26:143—150。
6 鄒岡,腦組織內微量注射丙烯嗎啡對抗嗎啡鎮痛的研究,生理學報,1963,26,332—338。
7 鄒岡,屠曾宏,利血平、α-甲基-Dopa及其互動作用對嗎啡鎮痛的影響,生理學報,1963,26:360—366。
8 鄒岡,張志林,嗎啡對脊髓電活動的影響,生理學報,1964,27:369—377。
9 鄒岡,張昌紹,嗎啡鎮痛作用部位的腦內微量注射研究,中國科學,1964,13:1099—1109。

成就榮譽

鄒岡在學術上最為突出的成就是第一個提出嗎啡鎮痛的有效部位。這一成就的取得與他長期生活的環境、所受的教育以及由此產生的志向密切相關。鄒岡從小生活在一個醫生的家庭,家庭的啟蒙教育對他的影響十分深刻。儘管當時戰火瀰漫,社會動盪,全家曾背井離鄉,漂泊在外,而其父開設的診所卻照常營業,這使他感到醫生這一職業的光榮。因此,他從小就勤奮學習,對醫學萌發了特殊的偏愛。1949年,鄒岡考入國立上海醫學院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這種社會形態發生質變的年代,鄒岡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他過去那種單純學技術的趨向逐漸與改變我國科技的落後狀況聯繫在一起。由於酷愛醫學,又對醫學課程產生濃厚興趣,鄒岡在大學時便立志一生從事基礎醫學的研究。他認為:“實驗研究要從未知的問題著手。高談別人的研究結果,而對實際工作沒有深入的體會,則中國的科學永遠不可能提高。”1954年畢業分配時,他選了藥理,因為藥理與生理及生化關係更為密切。後來他被分配到上海第二醫學院任藥理學助教,但他對從事科研工作的志向始終堅定不移。1956年6月,他在一份自傳材料上激動地寫道:“現在祖國已經號召我們在12年內趕上世界水平,我們每個人肩上的責任非常重大。祖國需要一些不辭辛苦,日夜思索問題,專門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青年。我本人的志願就是這樣。希望組織上考慮和照顧我的志願。我保證將自己整個生命貢獻給趕上世界國際水平的科學事業。”有志者事竟成,任教兩年半後,鄒岡實現了自己多年夢寐以求的願望,成為中國科學院著名藥理專家張昌紹教授的研究生。
1957年,鄒岡開始神經藥理研究工作時,外周神經系統的化學遞質已基本闡明,中樞遞質的研究才剛剛開始。在外周神經藥理研究中已經證明,許多藥物的高度選擇性作用都與干擾化學傳遞的某個環節有關。因此,他深信對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高度選擇性藥物進行深入研究,必將導致新的神經遞質或新的化學傳遞規律的發現。他選擇了嗎啡作為研究對象,因為它對痛覺有高度選擇性而不影響其他感覺。當時,嗎啡鎮痛作用的原理還不清楚。鄒岡採用腦室抽管的方法,將微量嗎啡注入清醒家兔的腦室系統,得到了全身性的強效鎮痛作用,所需藥量僅為全身靜脈注射的千分之一。這一現象揭示嗎啡的鎮痛作用部位很可能在腦室系統的周圍結構上。於是,他進一步採用定向儀腦內微量注射方法,首次證明嗎啡的鎮痛作用部位在第三腦室和大腦導水管周圍灰質(簡稱中央灰質)。在實驗中,他還發現不僅中央灰質內注射微量嗎啡可產生強效鎮痛作用,而且,在該處微量注射嗎啡的特異拮抗劑烯丙嗎啡,還可以阻斷全身注射嗎啡的鎮痛效應,從而更證明了嗎啡鎮痛的主要作用部位在中央灰質。1961 年,鄒岡在他的畢業論文中第一次闡明了這一新觀點。有關論文先後在1962年和1963年的《生理學報》上發表。經該學報推薦,1964年,又以英文發表在《中國科學》上,很快引起國外學者的注意。70年代初,全世界掀起痛覺研究的高潮,鄒岡的發現又被許多國外學者重複證明,並在此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展。如用受體結合和受體放射自顯影方法,證明中央灰質是阿片受體的密集區域,而且直接用電刺激該一區域可以在人及動物身上產生明顯鎮痛效應,因而證明腦記憶體在著一個以中央灰質為核心的內源性痛覺調製系統。鄒岡的嗎啡鎮痛作用部位的研究被稱為是開創性的。1981年,《The Pain Book》上曾這樣描述:1964年,兩位中國科學家一一鄒岡與張昌紹報告第三腦室周圍灰質及大腦導水管周圍灰質是嗎啡鎮痛的作用部位,從而揭開了現代嗎啡鎮痛原理的研究。他們的發現已為世界上幾個著名實驗室從不同角度所證實。1982年,他的這一成果被國家評為自然科學二等獎。

人物評價

鄒岡在30多年的科學研究生涯中,始終未停止對未知的探求。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仍以刻苦的精神,堅持認真閱讀專業資料,翻譯有關文獻,埋頭科學實驗。就是在患重病臥床休息期間,他也總是手不釋卷。在科研工作中,他的信條和自勉是:“不能僅僅把自己作為一個知識的保存者,也要做新知識的創造者。”他的這種對事業堅韌不拔、銳意進取、永不滿足的精神,充分表達了他對科學事業的深深熱愛和對加快提高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心愿。他總認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世界科學的汪洋大海中僅是渺小的一粟,自己雖曾有過些貢獻,但還要學到老做到老,不斷進取。”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他不斷在神經藥理學的研究中,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