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北珍

曾用名鄒榮,因當時家庭生活貧困,隨父母遷往廣州謀生。少年時在廣州讀書,是一位勤奮學習,品學兼優的好學生。1930年至1933年先後考入廣州市立師範學校附屬國中和廣東勷勤大學附屬高中(勷勤大學的前身是廣州市立師範學校),1936年高中畢業,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北珍
  • 別名:鄒華衍
  • 出生地水頭王田村
  • 出生日期:1916年
人物簡介,生平事跡,

人物簡介

北珍思想聰敏,眼光遠大,富於正義感,且辦事認真,生活儉樸,待人和藹可親。從小接受進步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
鄒北珍的家(指在廣州)是當時廣韶連同學會佛岡青年的聚會點。1927年的廣州起義失敗後,參加起義的同志有的被拘捕,有的被殺害,有的逃往別處,而佛岡的青年學生廖鑒銘就是在他家隱蔽,才幸免於難。從小就在北珍的心靈上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生平事跡

1935年12月9日,在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形勢下,黨領導北平學生髮動了“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示威游&行。這個行動立即得到廣州學生的熱烈回響,北珍積極參加這個活動。1936年1月9日廣州各學校學生舉行第三次全市大&游&行,北珍在這次示威游&行中,滿腔激情地發表演說,他指出:“蔣介石利用刺刀、水龍屠殺愛國者,妄圖把學生運動鎮壓下去,但是北平學生的鮮血是不會白流的,蔣介石的倒行逆施只能把全國抗日救亡的烽火點燃得更熾熱,更廣泛,抗日的高潮很快就要到來。”
1935年暑假前夕,勷勤大學請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到校演講,講了“關於新文字”方面的問題。北珍當時根據陶行知先生的講話,在學校里和幾個同學發起一個“新文字研究會”,並與當時社會上幾個性質相同的學社相互研究,編寫出第一個“廣州話拉丁化方案”,用作寫文章宣傳抗日救亡活動的工具。一次,他由於把一本《漢語拉丁化草案》借給軍閥陳濟棠的海軍軍官學校的一位好友被發現而遭逮捕。
北珍在監獄的20多天裡,受盡各種殘酷的審訊,但他意志堅強,堅貞不屈,應付自如,故敵人抓不到任何把柄。後來通過學院院長林勵儒的關係保釋出來。
1935年8月,“中國青年同盟”成立。經過3個多月的活動,先後在廣雅、教忠,金陵、女師,女中等幾間中學發展了三、五、七人的秘密的抗日小組。當時譚丕桓與北珍同在“中青”一個小組工作,曾谷同志也是北珍發展的“中青”成員之一。
1936年6月至10月,“中青”先後發展黨員100多人。同年10月,廣州市委恢復成立,絕大多數“中青”成員轉加入黨的組織,10月間“中青”組織活動停止。
1936年夏,北珍第二次被捕。這次被捕原因是北珍到廣雅中學學生劉某家裡座談(劉家是當時秘密機關),劉當時是進步學生,抗日組織的領導成員之一,不屬“中青”組織。到劉某家去座談的主要目的是想通過劉的關係,在他們的組織中繼續開展“廣州話拉丁化新文字”的學習以及推廣,並且想借用他們的油印機,把他編好的第一期資料印好。誰料劉的組織不嚴密,被國民黨密探打了進去,以致領導人全部被捕,北珍也未倖免。當時受牽連而被捕的學生有四五十人,由於被抓的學生甚多,監獄一時容納不下,把北珍與曾谷(80年代曾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直屬黨委書記,現已離休)兩人囚禁在刑場裡。儘管敵人把所有的酷刑都用上了,但仍得不到口供。後來因敵人滿足於破壞了廣雅的秘密組織,就沒有再繼續審下去了。最後曾谷被判刑5年,北珍因捕時手上無物證而被釋放。北珍出獄不久,又繼續參加了由丘萃藻、李科等組織的“浪礁劇團”和“市歌詠團”,並且是“浪礁劇團”的負責人之一。
1936年冬為了繼續擴大隊伍,爭取更多力量,他又從廣州自籌路費回到佛岡進行革命活動,著手在佛岡創建黨的組織。回來之後,在知識分子中物色進步分子,並利用原佛岡中學教師鄒世敏是同村同姓的關係,到該校講課,宣傳當時的政治形勢。還在培基國小找到了廣州起義失敗後回家的廖鑒銘(廖犀銘),廖鑒銘詳細地向他反映了家鄉情況。為了在培基國小師生中廣交朋友,他和廖鑒銘在學校推廣“新文字拼音法”教學,得到廖樹芬校長的大力支持,拼音識字經試教後,效果很好。在此基礎上,他又進一步發動進步教師和社會上一些文藝愛好者辦起了一個“鬧鐘劇社”,用文藝形式開展抗日宣傳。劇社成立後,北珍負責編劇和導演。當時劇團編的劇目有《放下你的鞭子》、《王大伯借債》、《大漢奸殷汝耕》等。由於節目是寫民眾、演民眾,為民眾服務,故深受民眾的歡迎。各地紛紛向劇社發出請柬要求去當地演出,以後不斷有進步青年和文藝愛好者要求參加劇社,最後發展到近百人。
1938年初,廣東抗先總部派北珍和周錦照率領獨立第一支隊,到廣州土華鄉和長碰鄉開展抗日救亡工作。與此同時,他還經常與廖鑒銘聯繫,不斷了解他們的思想和工作情況,鼓勵他們發揚革命優良傳統,爭取恢復黨的組織關係。經過考驗,北珍回到佛岡重新吸收廖鑒銘和劉健芸入黨。
1938年春,中共佛岡一區特別支部成立,北珍任支部書記。支部建立後,以國小教師和青年學生為主要對象發展黨員,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一區發展黨員二三十人,擴大了組織力量。北珍在廣州市是擔負“抗先隊”工作任務的。建立一區支部後,他們活動更加繁忙,經常往返於佛岡和廣州之間,向黨員和民眾傳達黨中央關於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指示,宣傳抗日救國形勢和任務,團結當地上層人物和做好鄉紳的統一戰線工作。廣州淪陷後,北珍編入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北江區118隊。這個隊的隊員有陳秋容、饒璜湘、李玉華,李景星等十多人,其中大多數是黨員,由廣州撤退至四會縣城,編入省戰時工作隊。從四會回到佛岡後,北珍憑著是當地人,情況熟悉的條件,以戰時工作隊領導人的身份與國民黨佛岡縣黨政機關建立聯繫,取得了佛岡縣長周正之的信任,出任佛岡縣戰時動員委員會秘書職務,利用合法的地位,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他在家裡舉行黨員學習班,提高黨員的民族意識和階級覺悟。深入農村,組織抗日自衛團。舉辦民眾夜校,籌備建立佛岡縣“抗先隊”等。同年底118隊撤出佛岡返曲江集中,北珍繼續留在佛岡工作。
1939年5月初,廣東省委派謝永寬到佛岡,成立中共佛岡區委會,統一領導佛岡黨組織(此前,一二區黨組織是無聯繫的),北珍任組織委員。9月間,根據北江特委指示,在北特委員謝永寬的主持下,成立中共佛岡縣委員會,北珍任縣委書記。10月間,北珍參加南雄省乾訓團基層行政人員訓練班學習。結業後回到佛岡時,正是粵北抗日第一次大捷的前夕,為了發動民眾,迎擊日寇進攻,他夜以繼日地進行工作,號召全體黨員帶頭參加抗日自衛隊,掌握抗日武裝。當日軍敗退路經佛岡時,北珍親自率領抗日自衛隊到誠逕洋布塘等地布防迎擊敵人。
1940年春,反動逆流猖獗,國民黨佛岡縣黨部書記黃祥光及鄒適等人,極力限制“抗先隊”的發展,原計畫成立佛岡縣“抗先總部”,後也不準立案辦理,並藉口刁難抗先隊員,停發活動經費等。由於北珍工作卓有成效,也引起他們的注意。尤其是國民黨廣東省主席李漢魂邀他陪同到縣內各地視察,慰問第一次粵北大捷的有功人員以後,更加引起頑固派的妒忌,因而,千方百計限制北珍的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北珍為防止敵人破壞活動,稱病在家,不再露面,專心致志地整頓和提高黨員的覺悟,並對黨員進行革命氣節教育,堅定革命意志。
同年7月,北珍在水頭王田村背後鯉魚沖茅屋辦了一期黨員學習班,內容有關黨的民族統一戰線和對黨員進行氣節教育,他指出:“國家民族處於內憂外患的危險關頭,共產黨要團結一切抗日的階級和階層,保持高度警惕,為黨的事業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一切,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絕對保守黨的秘密。”同年秋,北珍受北江特委調派到三水蘆苞開展工作。為了在三水蘆苞站穩腳跟,他與廖鑒銘籌集一筆資金在蘆苞開設一間“匯江鹽行”,作為地下交通聯繫點。當時正是三水淪陷後的第二、三天,情況相當複雜,處於國民黨、日寇、漢奸的包圍中進行工作。一天,工委意圖派北珍、葉啟藻(中共黨員)打入南海黃洞、小欖一帶國民黨廣州市區游擊第七支隊黃俠生部隊去,以改造黃的部隊(當時北珍是其中一個中隊的政訓員)。在執行任務中,到三水蘆苞通過國民黨暫八師的一個檢查站時,不幸被扣審查。當時北珍身上帶有黨內的有關檔案,他急中生智,便藉口說要去小便以圖脫身。狡猾的敵人派出盯哨,發現北珍把檔案撕碎,扔到尿缸里,從而引起對北珍的懷疑,立即把北珍押送到暫八師所在地囚禁起來。同年4月轉押到韶關芙蓉山腳七戰區軍法總監獄看管。
1942年5月間,鄒北珍在韶關芙蓉山監獄遇害,時年僅2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