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仲俊,漢代山東兗州人,鄒陽裔孫,生卒年不詳。
基本介紹
- 本名:鄒仲俊
- 別名:〝阿蠻〞
- 所處時代:西漢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山東兗州
- 主要成就:上 谷 之 役
簡介,漢東魯侯傳,附:上 谷 之 役,
簡介
漢朝時守邊疆,累功至〝護疆校尉〞,後封〝威遠將軍〞。漢武帝時任上谷剌史。元光六年〔前129年〕時,匈奴入侵,圍上谷城。武帝命大將軍衛青來救,鄒仲俊率城內軍民助戰,大敗匈奴立功。後帝封為〝東魯候〞,升任幽州〝范陽統制〞,賜號〝阿蠻〞。
鄒氏族人中開始在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容城西北)繁衍生息,以後歷經數代,成為名門望族。范陽的鼎盛時期始自隋唐時期,故這裡的人們以“范陽”為堂號稱《范陽鄒氏》或《范陽世家》
漢東魯侯傳
公諱仲俊,世居山東兗州。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奉詔為上谷刺史。任用賢能,撫恤百姓,鹹賴其慶。六年(前129年),外兵(匈奴)入寇,劫掠州縣,圍上谷城甚急。公諭軍民曰:“上谷乃咽喉之地,汝等當與我竭力守之,俟我飛報朝庭,自有大兵來救,封侯拜相在此一舉。”帝聞公報,即遣大將軍衛青統兵來解上谷之圍。公率城中軍民萬八千人助戰,大破匈奴於龍城,斬首三千餘級。衛青得勝,班師回朝。帝嘉其功,封衛青為關內侯。青復奏曰:“臣之得克敵成功,皆鄒仲俊之助也”。帝聞奏,封公為“東魯侯”並升任幽州“范陽統制”,賜號“阿蠻”。其子茂貞襲封侯爵。而後世子孫得稱“東魯”者,皆由公始封之爵也;得稱“范陽”者,皆由公之升任職之所也。
賜進士出身知瑞州府事
後學楊萬里頓首拜撰
附:上 谷 之 役
匈奴是我國歷史上北方一個重要的古老遊牧民族。它“隨草畜牧而轉移”,“無城郭常居,耕田之業”。自殷周以來,匈奴族一向是侵略中原各國的強敵。秦漢之際,匈奴族在冒頓單于統治之下,武力空前強盛。它憑藉強大的騎兵,不斷向周圍的弱小民族發動掠奪戰爭,東滅東胡,占有今內興安嶺、遼河上游地區;北敗渾庾、屈射、丁零諸部,拓地遠至貝加爾湖;西驅月氏(讀肉支,在今甘肅境內),並征服了樓蘭、烏孫等二十多個國家,祁連山、天山一帶都歸它統治;南面攻占了河套地區,同西漢北邊郡縣相連。西漢北邊郡縣的人口和財物,成為匈奴垂涎和掠奪的對象。匈奴不斷把戰火燒向漢朝北部地區,不僅給北方各族人民帶來巨大災難,而且嚴重威脅著西漢王朝的統治。
漢朝開國後的第六十七年,漢武帝劉徹登上帝位。他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朝政的重大決策,使專制集權空前強化,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發展,軍事力量也得到很大加強。面對匈奴的不斷侵擾,漢武帝毅然作出全力抗戰的決策,開始發動全面反擊匈奴入侵的戰爭。時勢造英雄,衛青、霍去病正是在這場戰爭中鍛鍊出來的出色的將領。
衛青在漢武帝對匈奴發動反擊戰爭之前,已經初露鋒芒。公元前129年,匈奴騎兵南侵上谷郡(今河北懷來一帶)。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並派他與和騎將軍公孫敖、輕騎將軍公孫賀、驍騎將軍李廣各領一萬騎兵,分別從上谷、代郡、雲中、雁門四個地方同時出擊。這四位將領中,只有衛青是初次出征,其它三位都是漢朝的名將。但是,戰鬥結果,那三位名將都被匈奴打敗了。公孫敖傷亡七千;李廣被俘後奪馬逃歸。公孫賀也無功而返。只有衛青率軍萬騎,直搗龍城(匈奴祭祀祖先的地方),擊殺匈奴將士七百多人,首戰告捷,得勝而歸。為此,武帝賜給衛青關內侯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