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堯臣

鄒堯臣,字廷俞,號和峰,生卒不詳,湖廣興國州(今湖北省陽新縣興國鎮)人,隨祖入籍大理府趙州(今雲南鳳儀),明嘉靖五年丙戌科(龔用卿榜)進士,歷任江西道南城知縣、都察院陝西道監察御史、四川和廣西巡按御史、江西按察司副使和布政司左參政等職,官從三品。

基本介紹

  • :廷俞
  • :和峰
  • 所處時代:明朝
  • 本名:鄒堯臣
人物生平,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鄒堯臣為官“所至以治行稱”,心繫百姓,歸鄉後“倡義學置學田”,造福桑梓,是當地頗具名望和影響的歷史名人。

史料記載

史志記載——
清康熙《江西通志·秩官》載:鄒堯臣,“湖廣興國人”。光緒《興國州志》載:鄒堯臣,“舊志雲‘衢曾孫’。”按語稱:“衢以歲貢官雲南鶴慶府經歷,因家焉,故於堯臣名下不注其籍。今查《題名碑錄》,則‘大理府趙州人’。”查明清《趙州志·流寓》:“鄒衢,武昌(府)興國人,永樂間初任鶴慶府經歷,廉潔不苟,秩滿貧不能歸,寓於趙州,子孫蕃衍,世有科第。”這就說明,鄒堯臣的先祖鄒衢(1392-?年)在明朝永樂年間(1420年的歲貢)出任鶴慶府職掌文書一官時,為官清廉,屆滿之日竟無返鄉盤纏,只得留居趙州。
又據大理彌渡密祉《鄒公諱國祚世系譜序》碑記:“溯公原世祖公諱衢,以前明永樂年初仕於大理鶴慶州,娶嚴氏生二世祖高敏,卜居趙州,敏娶徐氏生紀,紀娶呂氏生希孟,孟娶刑氏生五世祖華,華配洱河衛千戶之女孫生三子,長堯臣……嘉靖五年翰林……次子堯憲,壽員,三子堯佐,庠生”。所記密祉柳城村的國祚與堯臣同為始遷祖鄒衢裔孫。
按所記世系推,堯臣不是鄒衢的“曾孫”,而是“來孫”。這與湖北黃梅東魯堂《鄒氏大成宗譜》和陽新鄒氏譜局抄錄的《衢公譜系》所記世系大致相符,遠祖是漢武帝時東魯郡侯鄒仲俊,鄒衢列第57世,堯臣列第62世。立於明隆慶三年(1569年)的《參政鄒堯臣置學田碑記》,最後記有堯臣“長子庠生鄒世賢,次子廩生鄒世科,三子庠生鄒世如,四子庠生鄒世昌,五子童生鄒世箕,侄子庠生鄒紹賢、維賢,鄒世德,操心飭行,皆求無負於先君”,其子侄都是秀才。
鄒堯臣大約生活在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至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間。因大理鳳儀鄒氏家譜失傳,鄒堯臣墓也在上世紀50年代遭毀,其生卒年月失考。成書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的《趙州志·舉人》記有“鄒堯臣中己卯科(1519年)第16名”,《明代雲南進士名錄》則記有“鄒堯臣,嘉靖五年丙戌科(1526年)三甲第136(名)”。
據《江西通志·宦績》(第131卷)記,鄒堯臣在嘉靖六年(1527年)即以進士出仕江西建昌府南城(今屬撫州市)知縣,“邑遇水災,捐俸振災,全活甚眾;值編丁長吏欲偽增戶口以要功,堯臣力爭得免。”廖廖數語,微言大義,講了鄒堯臣捐出俸祿賑災、救活很多災民和抵制虛報人頭、免增百姓賦役兩件事,可見他的為政以民為本。古時大凡能“愛民如子”的父母官,百姓都念他。所以後來鄒堯臣在江西布政司任上再回南城縣巡視時,人們都夾道歡迎,當地還為他立了“遺愛碑”(見康熙《南城縣誌》卷九)。
嘉靖十一年(1532年)五月,鄒堯臣擢升都察院,試監察御史,年後實授陝西道署理。明代監察御史為正七品,官階不高,但奉旨巡按州縣,職寬、權重、責嚴。由於政績卓著,次年十一月十九日,鄒堯臣及父親鄒華、母親黃氏、妻子金氏一家數人同時獲得嘉靖皇帝的敕封。嘉靖十三年,鄒堯臣奉旨巡按四川。他考察時弊,糾劾違法,扶植良善,多關注民生,切合實際,奏報應對也常被朝廷採納。《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第180卷)載:“嘉靖十四年十月辛亥,割四川川南道所隸卭、雅、眉三州八縣,建昌等六衛十所,天全黎州七土官衙門為上川南道,以建昌兵備副使胡仲謨兼分巡督糧,右參議李瑜兼分守,從巡按御史鄒堯臣請也。”又載:“嘉靖十四年十月丁巳,旌表四川孝子李應麒等三人、節婦高氏等十七人、烈婦邊氏一人,從御史鄒堯臣奏也。”
《萬曆趙州志》卷三記有鄒堯臣“兩差征虜有功勞”。其一,是指嘉靖十三年(1534年),鄒堯臣以御史身份,參與平息了明朝九邊之一的軍事重鎮、“北門鎖鑰”大同的兵變;而大同兵變,是因鎮卒不堪長官粗暴虐待、不滿朝廷窮兵黷武而起事造反的。其二,是指嘉靖十七年(1538年),作為廣西巡按御史,鄒堯臣又參與了征討斷藤峽侯公丁一役,事見《明史·張經傳》(列傳第九十三);而侯公丁聚眾抗明,也是因為瑤民反對改土歸流政策對邊民的盤剝、壓迫。鄒堯臣雖懂以民為本,但畢竟是朝廷命官,聖命難違。參與這兩次“平叛”,雖然表現出一定的歷史人物局限,卻也不難看出他多少還是有點勉為其難的。未久,他丁憂回鄉,便執意歸隱,即使守孝期滿,朝廷徵召再三,他再也沒有外出為官了。也許,是經歷了上述事件,覺著為官既能為民請命,也不免有違心之時,做違願之事。
鄒堯臣的為官為政情況,少有可據史料。從一些零星記載中,可知他由巡按御史遷升江西按察司副使,再升布政司左參政。按察司屬都察院之下的分支機構,負責監察地方官員,明代還主管提刑、訴訟事務,副使為正四品。布政司主管民政,節制府州,左、右參政為佐理官,從三品。清道光年間重修的《趙州志》,將鄒堯臣列入了“鄉賢”。他的“賢德”,是在家鄉創立了趙州學田,是趙州學田制度在古稱荒蠻的大理乃至雲南邊地的開化教育上產生過久遠的影響。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因居喪盡孝,鄒堯臣從江西洪都(今南昌市)回到雲南趙州。道光《趙州志·鄉賢》記他“丁艱,遂不起”,轉而潛心於家鄉“建祠堂,立家塾,置義田”。他歷來重視地方教育。出知南城時,他主持修葺擴充了縣城儒學;巡按四川時,又主持增建了成都大益書院。回鄉後,他拿出薪俸聘請名師,廣立私塾,熱心於倡辦義學。他牽頭辦起大理鳳鳴書院,並捐置兩處學田,用以保障書院開銷。由於“推己及人”,當地辦學漸漸成風,登科及第者也接踵而至。隆慶三年(1569年),趙州司馬陳謨深感其事,欣然寫下《參政鄒堯臣置學田碑記》,盛讚鄒堯臣“於敦之餘而推及於里士”,贊其義舉可與范仲淹置千畝蘇州義田、竇沫議建書院購千卷書籍相比。他置辦的78.3畝學田,後屬趙州督學院,一直沿用到近代土改之前,達四百餘年。明代為鄒堯臣置學田所立之碑,至今仍存於大理三中校園之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鳳鳴書院亭閣左側,《碑記》則成了研究雲南邊疆文化教育發展的重要史據。
地方舊志中,有關鄒堯臣“謀於鄉袞”、造福桑梓的記載不少。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趙州大旱,鄒堯臣倡修溝渠,並親自率眾祈雨。在趙州,他倡建了清流普濟祠、東嶽廟、瑞雲觀等古宇。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鳳儀山麓募建瑞雲閣時,“鄒堯臣一家最為盡力,其家父子、兄弟、眷屬皆捐金帛,脫簪珥,以率一鄉”。鄉里也為鄒堯臣建了世科坊、進士坊、繡衣坊,為他貤贈“文林郎”的父親鄒華立了敕封坊,鄉人之敬重,於此可見一斑。作為一邊疆移民後裔,“由家學升俊於鄉,妙選於瀛,執簡於朝,端而循遷於藩,於文章節義卓有聲稱”,讓後人記住了鄒堯臣。解放前,其後裔正宅一直高懸著“進士”、“聖旨旌表”匾額,頗顯官宦大家書香之氣。現今彌渡的茶馬古道上,小盆壩以西鳳凰山下有旅遊小鎮密祉,有歷史文化名村文盛街,都說是“先賢鄒堯臣的開拓之功”。
鄒堯臣的文字,現今僅能見到一記一詩。《新建清流普濟祠記》存於大理古碑文錄,記述有嘉靖丁未趙州大旱,知州潘堯峰求雨得應,後踐諾建祠一事。對於“龍有救旱之功”,鄒堯臣有自己的見解:“天下事固有出諸常理之外,使人始而疑、中而信、終而欽且崇者,類若此事舉也。”《游太平岩石次韻》存於桂林獨秀峰古摩崖,是鄒堯臣巡按廣西時游太平岩留下的草書手跡:
獨秀峰高自古今,諸峰羅列似相欽。藤蘿直上余千尺,鳥雀和鳴集眾音。
堯嶺東來雲積翠,虞山北擁地生陰。洞中乳石累累異,問道真沅深復深。
大理古碑文錄中,李元陽的《瑞雲觀記》記述有鄒堯臣一家捐建趙州瑞雲觀的事跡。李元陽(1497~1580年)居太和縣(今大理古城),與趙州隔洱海,而且與鄒堯臣同榜登科,當年大理“一府二進士”被傳為佳話。田汝成的《桂林行》,毛伯溫的《平斷藤峽碑》,陸深的《大益書院記》、《仲冬望東郊送鄒和峰侍御》,唐錦的《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學士儼山陸公行狀》,楊慎的《題西湖十景鄒和峰家藏戴文進畫〈巨浸秋波〉》,邵經濟的《按察任玊台、胡慎齋、盧抑齋、鄒和峰、劉一嵓、張蒙溪諸公奠先君於墓所苦雨後晴感而賦此》等文章詩詞,也都提及鄒堯臣,由此亦可窺出其文墨交往之一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