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是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8年。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由14篇文章組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在《鄉土中國》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全書主要探討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別、家族、血緣和地緣等。該書語言流暢,淺顯易懂。

《鄉土中國》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鄉土中國
  • 外文名稱:Earthbound China
  • 作者:費孝通
  • 類別:社會學
  • 首版時間:1948年
  • 字數:72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鄉土中國》一書收錄了《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
1,《鄉土本色》。該章大抵是全書的總論。“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這一章中,費孝通將中國社會的基層定義為鄉土性的,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鄉下人離不了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為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其二,不流動性。靠農業謀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並不是說鄉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說在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安土重遷,各自保持著孤立與隔膜。其三,熟人社會。鄉土社會的這種人口流動性緩慢的特點使鄉村生活很富於“地方性”特點,聚村而居,終老是鄉。所以,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才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這一章描述了中國社會的基礎,同時也是全書的基礎,後文差序格局,禮俗社會之根源,都在於此“鄉土性”。
2,《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這兩章說明了一個問題——鄉土社會不用文字絕不能說是“愚”的表現。文字是人和人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阻隔的產物,但在鄉土社會中,“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為什麼舍比較完善的語言而采文字呢?”其實,還有更多的不需要聲音和文字參與的“特殊語言”可用來作象徵的原料,如表情、動作等,它們比語言更有效。“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說話都不是傳達情意的惟一象徵體系。”《文字下鄉》說的是傳情達意的空間之隔,《再論文字下鄉》則說的是時間之隔,包括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由於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一個人所需的記憶範圍本來就很狹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覆重演,也使得語言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而無需文字。
3,《差序格局》。從《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別》,講的是家、國、天下三者的倫常關係在社會學上的意義。“差序格局”是費孝通提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學和人類學觀點,指的是由親屬關係和地緣關係所決定的有差等的次序關係。中國人獨特的“私”的個性,造就了中國獨特的“差序格局”。不同於西洋社會有如捆柴的團體格局,費孝通在書中將中國的格局比作“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個網路都是以“己”作為中心,每個網路的中心也各不相同,這就是一個差序格局,倫的格局。
4,《家族》《男女有別》。這兩篇講的都是中國傳統感情定向的問題。在西洋,家庭是團體性的社群,這個社群能經營的事務也很少,主要是生兒育女。但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可以沿著父系這一方面擴大。當其擴大成為氏族和部落時,其功能顯然不只於生育,而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在中國的鄉土社會,家是個連綿延續的事業社群,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婆媳之間,是縱的。所以,對於兩性之間的感情,中國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紀律排斥了私情,這在“男女有別”中有進一步的說明。鄉土社會是一個男女有別的社會。浮士德式的戀愛精神,在鄉土社會中是不容存在的。因為鄉土社會不需要新的社會關係,更害怕舊的社會關係被破壞。鄉土社會是阿渡羅式的文化觀,男女關係必須有一種安排,使他們之間不發生激動性的感情。這便是男女有別的原則,即乾脆認為男女之間不必求同,不必了解,在生活上加以隔離。
5,《禮治秩序》《無訟》討論鄉村社會中人們如何基於宗法制家庭的感情進行道德判斷和約束。鄉土社會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於‘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在鄉土社會中。人們的社會關係的調節不是靠法律來調節,而是靠“禮”這種社會規範來調節。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它正是與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適應的,通過不斷重疊、蛛網式的社會關係網路影響到其他人,進而在整個社會營造一種合適的統冶秩序。“在鄉土社會中,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獄。”這也正是訟師在鄉土社會中沒有地位的原因。在中國傳統的差序格局之下,原本不承認有可以施行於一切人的統一規則,而現行法卻是採用個體平等主義的。現行的司法制度,破壞了原有的禮治秩序,但並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
6,《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和《名實的分離》,講的是四種權力。關於鄉土中國的權力結構,該書在《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和《名實的分離》三篇中分別加以闡述。費孝通認為社會權力共有四種形式:一是在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力;二是在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同意權力;三是在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四是在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

作品目錄

1.鄉土本色2.文字下鄉
3.再論文字下鄉
4.差序格局
5.維繫著私人的道德
6.家族
7.男女有別
8.禮治秩序
9.無訟
10.無為政治
11.長老統治
12.血緣和地緣
13.名實的分離
14.從欲望到需要
15.後記

創作背景

《鄉土中國》來源於作者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當時作者應《世紀評論之約》分期連載14篇文章,《鄉土中國》由這些內容、文章輯錄而成。

作品思想

在該書中,作者把鄉土中國看作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一種特具體系,支配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
費孝通認為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是鄉土性的。以土地為本的鄉土社會人口流動率極低,從而導致村落之間的孤立和隔膜,“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人們在熟悉的環境中長大,代代相傳的社會習俗指導著他們的行為。在這種社會裡語言足夠傳遞世代的經驗,“全部文化可以在親子之間傳授無缺”。據此,費孝通指出文字下鄉的困難在於鄉土社會的人們沒有用字幫助他們社會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於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變化。費孝通還從群己關係上將中西方的社會結構進行對比,認為西方社會是一種團體格局,團體界限明確,團體成員對於團體的關係是相同的;而鄉土中國社會結構則是一種差序格局,他說:“以己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象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種差序格局以“自我”為中心,富於伸縮性,群與己,公與私的界限都變得十分模糊。在此費孝通把中國人的“私”心放在這種格局下進行討論,“中國傳統社會裡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天下。”正是因為這種差序格局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路,因而鄉土社會也就沒有超乎私人關係的團體道德觀念”,“中國的法律和道德,都因之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普遍性關係的確立,正是現代社會異於傳統社會重要標誌之一。
根據以上提出的概念和簡單的結構分析,費孝通又具體分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基本社群“家”。他認為作為一個事業組織的家,其大小依事業大小而定,其主軸是父子之間而非夫婦之間,在家內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鄉土社會為維持秩序而在男女之間不強調感情,而強調合作,男女有別的界限使中國傳統的感情定向偏於同性方面去發展,同性組合使家庭的團結不易鞏固,於是以同性為主,異性為輔的家族便代替了家庭而成為鄉土社會的基本社群。費孝通認為,鄉土社會的秩序是靠“禮”來維持的,禮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只要傳統可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禮治社會便不需法律來維持秩序,無訟是鄉土社會的特色。費孝通特別指出,中國正處在鄉土社會的蛻變過程中,要使現代司法制度得以徹底推行,必須“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先有一番改革”。
在分析鄉土社會秩序何以維持的基礎上,費孝通進一步剖析了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他把權力劃分為四種類型,即社會衝突中發生的橫暴權力,社會合作中發生的同意權力,社會繼替中發生的長老權力和社會急劇變遷中發生的時勢權力。在鄉土社會中,既有不民主的橫暴權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權力,但這兩者均不構成權力結構的主導方面,因為前者受到農業生產力水平的限制,而後者又受到分工體系不發達的局限,因而鄉土社會“雖則名義上說是‘專制’的。‘獨裁’……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松馳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為的”。鄉土社會中明顯地存在於一種既不同於橫暴權力又不同於同意權力的另一種權力,費存通稱之日“長老權力”,它是一種既非民主又異於不同主的專制。概而言之,鄉土社會是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費孝通在分析鄉土社會的秩序的維持和結構的穩定的同時,並沒有忽視對其變遷的考察。他認為從鄉土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過程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台;名與實的分離;從欲望到需要。血緣是身分社會的基礎,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因此他說:“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而就長老權力下的鄉土社會來說,變遷往往採用“注釋”形式,即“維持長老的權力而注入變動的內容”,這就導致了名與實之間極大的分離,並且其距離隨變遷速率而增加。鄉土社會和現代社會重要區別之一還在於前者的人們是靠欲望行事,雖然這些欲望由於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類的生存條件,而在現代社會,人們已經不是根據經驗,而是根據他們自己的需要,運用知識去計畫社會生活。費孝通認為“從欲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作品評價

前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鄉土中國》是講述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治理結構的代表作,為了解中國社會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參考。”

出版信息

書名ISBN出版社出版時間
鄉土中國
3002-253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5-6
鄉土中國
9787208062153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4
鄉土中國
9787513521178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2-7
鄉土中國
9787101092349
中華書局
2013-4
鄉土中國
9787208116078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10

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人,社會學家。1920年進入蘇州振華女校讀書。1928年就讀於東吳大學醫學預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1933年成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及人類學系研究生。1936年獲公費留學資格赴英國倫敦大學政治學院學習人類學。1938年獲哲學博士(社會人類學)學位。
鄉土中國
回國後,先後在雲南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授。1942年加入民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政協常務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副院長,國務院專家局副局長,第六屆政協副主席,第七、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學會會長,國家民委顧問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