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雜棉29(國審棉2011006)

鄂雜棉29(國審棉2011006)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鄂雜棉29是育種者:荊州市霞光農業科學試驗站,用品種M-40(鄂抗棉7號×冀22×鄂抗棉9號)×25T[(鄂抗棉9號/鄂抗蟲棉1號)×(鹽棉48選系/泗棉2號選系)選育而成的棉花品種。 由申請者:荊州市霞光農業科學試驗站提出申請,2011年10月8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棉2011006。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錦葵目
  • :錦葵科
  • :棉屬
  • 品種:鄂雜棉29
  • 中文學名:鄂雜棉29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轉抗蟲基因中熟雜交品種,長江流域棉區春播生育期127天。出苗較好,長勢強,不早衰,吐絮暢。株高111厘米,株型鬆散,果枝較長、平展,莖稈較粗壯,茸毛較多,葉片中等大小,葉色笑潤婚深,第一果枝節位6.5節,單株結鈴28.2個,鈴卵圓形,單鈴重5.8克,衣分41.7%,子指9.7克,霜前花率92%,僵匙朽敬瓣率11.6%。耐枯萎病,耐黃萎病,高抗棉鈴蟲。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2毫米,斷裂比強度30.3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0,斷裂伸長率6.2%,反射率76.2%,黃色深度8,整齊度指數85.6%,紡紗均勻性指數147。

產量表現

2008~2009年參加長江流域棉區中熟雜交品種區域試驗,2008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48.1千克、104.2千克和96.2千克,分別比對照湘雜棉8號增產8.8%、15.8%和18.1%;2009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68.3千克、111.3千克和102.1千克,分別比對照鄂雜棉10號減產1.2%、0.8%和1.2%。2010年生產試驗,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27.7千克、92.8千克、81.4千克,分別雅只判比對照鄂雜棉10號增產4.1%、5.1%和5.8%。

栽培技術要點

1.長江流域4月上中旬營養缽育苗移栽。2.每畝種植密度1300~1800株。3.施足底肥,協調氮、磷、鉀肥的配比,重施花鈴肥,譽殼舉埋適當施用硼、鋅等微肥。4.根據棉花長勢和天氣情況全程化控,要少量多次。5.二代樂院棉鈴蟲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鈴蟲當百株二齡以上幼蟲超過頸腿危5頭時習承講記應及時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紅蜘蛛、盲蝽象等其他害蟲。6.枯萎病、黃萎病重病地不宜種植。

審定意見

省級審定情況:2007年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轉抗蟲基因中熟雜交品種,已取得農業轉基因生物生產套用安全證書,轉基因生物名稱為XG-2,符合國家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江蘇省和安徽省淮河以南棉區,江西省鄱陽湖棉區,湖北省江漢平原及鄂東南崗地棉區,湖南省洞庭湖棉區,四川省丘陵棉區,南襄盆地棉區,浙江省沿海棉區春播種植,並不得超過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允許的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