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戲是流行於以菏澤、濟寧、徐州為中心魯蘇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餘個縣的地方戲曲劇種。又名弦子戲,黃河以北有“糠窩窩”、“吹腔”之稱呼,是中國戲曲古老聲腔之一。我國戲曲史上曾有“東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稱的“東柳”就是山東柳子戲。著名的鄂西柳子戲。2006年5月20日,柳子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子戲
- 別稱:弦子戲、糠窩窩、吹腔
- 是否非遺:06年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基本概況,劇種簡介,流行區域,歷史起源,歷史沿革,藝術特點,
基本概況
柳子戲,又稱楊花柳,陽戲,是流行於土家族地區的一個老劇種,是恩施州五大地方劇種之一。柳子戲舊時在美土鄂西容司地區流傳的歷史較長,今稱鶴峰柳子戲。早在容美土司第十四代土司王田舜年襲位時,便在土司王府設有專業戲班,並與外來戲曲吳腔、秦腔、蘇腔、楚調同時演出。為後來的柳子戲與南劇形成奠定了基礎。
劇種簡介
柳子戲是以元、明、清以來流傳於中原一帶的民間俗曲小令為基礎,並吸收高腔、青陽、亂彈、崑腔、羅羅、皮簧等聲腔的部分劇目及唱腔,逐漸發展演變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種柳子調,故得名柳子戲。該戲與大弦子戲、羅子戲、卷戲等同出一源且相互影響;都以三弦作為主要樂器,輔之笙、笛,均屬弦索聲腔系統。 柳子戲有近五百年的歷史,傳統劇目二百餘出,音樂唱腔曲牌六百餘支,調式分為越調、平調、下調、二八調、反工四調和轉調,一般以前四調為主。主要伴奏樂器有曲笛、笙、小三弦,俗稱三大件。唱詞是以長短句為主,通過掛“序”(齊言體)的手法,兩者交錯演唱,變化無窮,多姿多彩。由於宮調繁多,音樂優美,唱腔典雅古樸、清新綿邈,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哎咳”和“百調子”之稱。加之行當齊全,各行都有獨特的表演藝術風格,故能將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物淋漓盡致、一覽無餘的展現在戲曲舞台上。
流行區域
歷史上,柳子戲廣泛流布于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五省交界的三十餘個縣,各地對其的叫法也不盡相同。流傳於運河以東的曲阜、泰安、臨沂、莒縣、沂南一帶的柳子戲,習慣稱為“弦子戲”;黃河以北則稱為“北(百)調子”、“糠窩窩”;在臨清田莊(舊清平縣治),稱為“吹腔”。
柳子戲鼎時期流範圍有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西至四川,北到遼寧大連,南及蘇州七省市的廣大地區。
張庚、郭漢城主編的《中國戲曲通史》中記載:“開封和臨清二地,是河南弦索腔與山東柳子腔這兩大姊妹劇種生長的良好溫床。”弦索腔向更遠的地方流布。乾嘉之際,弦索腔曾南至蘇州,北到北京,一度以“東柳”稱盛。
《大連市志》:清末,梆子腔、柳子腔、皮黃腔在大連地區流行。
《成都文化》:清代雍正、乾降年間"花部"戲曲勃興,繼有柳子腔、皮黃腔入川,逐漸與四川語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間小調和秧歌相融合,衍化為川劇的崑腔、高腔、胡琴、彈戲及燈戲,形成了風格統一的四川地方劇種。
歷史起源
雍正十三年,清政府實行改土歸流,清軍大兵壓境,土司王田如自縊,致使各戲班風吹雲散,少部分流往恩施,大部分流向湖南。柳子戲班,除走馬、鐵爐屬麻寮土司有所保留外,關內戲班盡隨舅入湖南邊境,自此關內無柳子戲班。約同治年後少數藝人又紛紛回鶴定居,其中有鶴峰藝人也有湖南藝人。
根據老藝人周南軒、董明生等人回憶:早在同治、光緒年間鶴峰、陽河、田家坪的儺壇掌壇師田五癲子等就曾正式開班啟科,培訓了一批柳子戲藝人,後來湖南永順籍的柳子戲琴師崔德盛(在鶴峰白果高莊安家,外號崔二弦)、鶴峰藝人覃壽生、張德勝,又先後在白果坪、走馬坪、五里坪分別開辦柳子戲科班。一般辦班都是邊學邊演,其時一直無職業班社,但是有比較穩定的業餘班子。柳子戲在鶴峰走馬鄉就有四個班社,而且開辦科班,培訓演員連續不絕。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 柳子戲是山東古老劇種之一。早在明萬曆年間,就有沈德符(1578-1642年)在《野獲編·時尚小令》中記載:元人小令,行於趙燕,後流傳各地。自宣德、正統至成化、弘治年間,中原流行瑣南枝、傍妝檯、山坡羊,之後又有耍孩兒、駐雲飛、醉太平諸曲流行。嘉靖、隆慶間,興起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天皇、乾荷葉、銀絞絲等曲,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學,人人喜聽。文中所說“中原”係為以河南開封為中心的周圍地帶。即後來柳子戲、大弦子戲、卷戲等劇種的主要流行區域。柳子戲現存的俗曲,許多與明、清俗曲刻本中的曲牌名稱相同。如《山坡羊》、《瑣南枝》、《耍孩兒》、《沽美酒》、《黃鶯兒》等。由此可見柳子戲主要是在元、明、清以來民間流行的俗曲小令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這種由俗曲組成的地方戲曲在清初即已在山東境內流行。《聊齋志異》作者、山東淄川(今淄博)人蒲松齡就曾編過“戲三出”:《考詞九轉貨郎兒》、《鐘妹慶壽》、《鬧館》。其中《鬧館》一劇至今仍為柳子戲傳唱。到清中葉乾隆年間,柳子戲(弦子戲)已在山東、河南一帶廣為傳播。李綠園寫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小說《歧路燈》中就曾有“歷城的一班弦子戲”,而且是“山東弦子戲”曾在河南開封演出的記載。據史料記載,清初柳子戲還曾在北京演出過。在《日下看花記》中曾有“有明肇始,崑腔洋洋盈耳,而弋陽、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會,笙磐同音,歌詠昇平,伶工薈萃,莫盛於京華”的記載。文中所記述的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前的情況。然而那時柳子腔就已被列入“一時稱盛”的劇種,與昆、弋、梆相提並論,被稱為“東柳、西梆、南昆、北弋。”然而,自乾隆五十五年徽班進京後,皮簧逐漸占據京城劇壇,柳子腔只好返回山東、冀南和豫東一帶,在農村集鎮中演唱,再未恢復當年盛況。
鹹豐初年(1851年)左右,演紅臉的藝人張天機在魯西南創立科班,培養出一批深受民眾喜愛的演員,如“十里轟、蓋山東、玻璃水眼、張道洪”。鹹豐十年前後,柳子戲名旦戴金枝,曾在一天之內連唱十五次《鋸大缸》。在這之後的著名演員有劉玉柱(小生)、江米人(旦)、姚蘭臣(醜)、周保三(淨)等。到宣統二年(1910年)左右,柳子戲職業班社以運河為界分為四路。西路為曹縣的義盛班,由張慶雲領班,活動於菏澤、濟寧一帶;東路由立家興領班,活動於費縣、臨沂等地;南路由張敬友帶班,活動於蘇北、豐縣一帶;北路由苗發雲組班,以章丘為活動中心。
民國時期:抗日戰爭爆發後至新中國成立前夕,柳子戲幾經磨難,藝人們或改唱他戲,或棄戲務農,只有個別劇社勉強維持演出,慘澹經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柳子戲這一古老戲種得到恢復和發展。一些縣級柳子戲劇團紛紛成立,如鄆城縣工農劇社、復程縣新聲劇社、曲阜縣新聲劇社、嘉祥人民劇社等。其中鄆城縣工農劇社最有名。
1954年鄆城縣工農劇社參加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其出演劇目《黃桑店》等獲演出獎,主要演員也分獲演員獎。同年,鄆城縣工農劇社調菏澤為地區柳子劇團。
1959年又上調省,成為山東省柳子劇團。
同年10月24日,毛澤東在濟南觀看了柳子戲《玩會跳船》、《張飛闖轅門》。1962年,劇目《孫安動本》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電影。1979年10月,曹禺同名話劇《王昭君》被改編成柳子戲,並參加山東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創作及演出獎。
1982年山東省戲劇演出月期間,省柳子劇團演出的《琵琶遺恨》獲劇本改編獎、導演獎、音樂設計獎、優秀舞美設計獎、服裝設計獎等獎項,主要演員並獲表演獎。
三中全會後,隨著改革開放和時代的發展,柳子戲的優秀傳統劇目《孫安動本》、《玩會跳船》、《紅羅記》、《五台會兄》、《張飛闖轅門》、《白兔記》等得以恢復上演,還改編移植了《琵琶遺恨》、《王昭君》、《花木蘭》、《臥龍求鳳》、《江姐》、《法魂》等一大批優秀劇目。
1992年,《張飛闖轅門》參加全國優秀劇目展演,獲劇目表演兩項最高獎。
1998年,《法魂》一劇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
2002年,山東省柳子劇團劇團推出大型歷史故事劇《風雨帝王家》首演取得成功,這是繼《孫安動本》後的又一部力作。
2004年9月,劇團在闊別首都舞台四十五年後的柳子戲再次晉京演出,將柳子戲經典傳統劇目《孫安動本》和新編歷史故事劇《風雨帝王家》奉獻給了首都觀眾,受到各界好評,使劇團再創輝煌。
2005年,山東省柳子劇團一級演員陳媛同志在《風雨帝王家》一劇中飾“韋後”一角,一舉榮獲第二十二屆梅花獎;年底又傳來捷報,柳子戲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藝術特點
子戲表演程式粗獷豪放,風格獨特;人物動作設計,惟妙惟肖,生活氣息濃厚。如武將出場,必先在台上表演踢腿、打飛腳、亮相;發怒時雙腳跳起,表示急躁情緒;對打時多用真刀真槍。
柳子戲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調為主。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較大,現存的200多個傳統劇目中,由俗曲聯成的約占二分之一。代表性劇目有 《白兔記》 (興圍、回圍、磨房)、《金鎖記》、《孫安動本》、《玩會跳船》、《抱妝盒》、《燕青打擂》、《三盜芭蕉扇》等。俗曲曲調委婉曲折,能夠表達細膩複雜的思想感情,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之稱。其曲牌有曲子與小令和客腔。
曲子與小令是由長短句為主要結構組成的曲牌。這類曲牌的詞格與唱腔的結構都比較嚴謹,每支曲牌的句數和每句曲詞的字數都是固定的。速度緩慢、旋律華麗的原板(慢三眼板)曲牌是其主要組成部分。這部分曲牌的特點是字簡腔繁,中間多虛詞襯字,或將一部分詞反覆唱。曲子與小令包括“五大曲”、“復曲”、“單曲”、“小令”。 “五大曲”是指柳子戲中常用曲牌〔山坡羊〕、〔鎖南枝〕、〔駐雲飛〕、〔黃鶯兒〕、〔耍孩兒〕。其中每支曲牌唱腔都有各種不同的節奏變化,並且男女腔齊全,各自均可自成一套。因此“五大曲”基本上代表了柳子戲音樂的主要風格。
客腔是指吸收其他劇種聲腔的曲調,如青陽、亂彈、羅羅、崑腔、皮簧等。這些來源於不同劇種的聲腔以其特有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特點為柳子戲增色不少,並在長期融合使用中逐漸“柳子化”,成為柳子戲唱腔曲牌音調的組成部分,如越調、平調、二八調、下調。
柳子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竹笛、笙、三弦,伴奏時以單旋律的隨腔齊奏為主。在伴腔時,笛子吹奏的旋律基本與唱腔相同,而笙和三弦則可加花變奏;演奏過門時,笛子可即興發揮,與笙和三弦構成支聲復調,藝人稱其為“嚴絲合縫”、“風雨不透”。柳子戲的樂隊由絲竹樂器和打擊樂器兩部分組成。絲竹樂器俗稱文場,以笛子、笙、小三弦為主,兼用嗩吶;打擊樂器稱武場,包括板鼓、大鑼、小鑼、手鑔、小鑔、堂鼓、四大扇等樂器。打擊樂合奏時,發出“荒、撲、歹”的聲音,音調鮮明,與其他劇種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