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瓠雜1號,早熟,第一分枝節位在第4節,側蔓第1節開始出現雌花,連續2~3朵,主蔓結瓜較遲,以側蔓結瓜為主。從定植到始收50天左右,較福州芋瓠早熟3天。植株蔓生,攀緣生長,分枝較強。葉片呈心臟形,綠色,種子有毛。瓜條形狀整齊,商品瓜單重700克左右,瓜長40~50厘米,橫徑4.5厘米左右。果頂稍平,長圓筒形,瓜皮深綠色,有光澤。抗逆性較強,較耐白粉病和炭疽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瓠雜1號
- 作物種類:瓠瓜
- 編號:審定(登記)編號
- 單位:湖北
概述,特徵特性,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種植區域,
概述
審定(登記)編號: 鄂審菜2007007
審定(登記)年份: 2007
選(引)育單位(人): 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武漢漢龍種苗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 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武漢漢龍種苗有限責任公司用“HLB-167”作母本,“HLB-120”作父本配組育成的雜交瓠瓜品種。2007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認)定
是否轉基因: 否
特徵特性
早熟,第一分枝節位在第4節,側蔓第1節開始出現雌花,連續2~3朵,主蔓結瓜較遲,以側蔓結瓜為主。從定植到始收50天左右,較福州芋瓠早熟3天。植株蔓生,攀緣生長,分枝較強。葉片呈心臟形,綠色,種子有毛。瓜條形狀整齊,商品瓜單重700克左右,瓜長40~50厘米,橫徑4.5厘米左右。果頂稍平,長圓筒形,瓜皮深綠色,有光澤。抗逆性較強,較耐白粉病和炭疽病。
產量表現: 該品種口感柔嫩,香甜,商品性好。2004~2006年在武漢、黃州、襄樊等地試種,一般畝產3000公斤,比對照福州芋瓠增產。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育苗,合理密植。早春大棚設施栽培於11月下旬播種育苗,元月上旬定植,一般畝密度2400株;春季露地栽培於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育苗,3月中旬定植,一般畝密度1600株。
2、施足底肥,適時追肥。底肥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5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複合肥50公斤;後期根據長勢適時追肥,一般在定植成活後施提苗肥、摘心後施分蔓肥、果實生長期施壯果肥各一次,此後每採收2~3批果實追一次肥。
3、加強田間管理。幼苗期注意防低溫,以免出現畸形瓜;蔓長20~30厘米時,及時插架,引蔓上架。早春設施栽培應人工輔助授粉,及
適宜種植區域
適於湖北省早春設施栽培和春季露地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