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黃河鯰魚

鄂爾多斯黃河鯰魚

鄂爾多斯黃河鯰魚,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黃河鯰魚體修長,體前部較寬,後部側扁;頭大而圓,吻縱偏,眼甚小;頜須、頦須各1對,頜須向後延長超過胸鰭;口裂較淺,中上位;背部黃褐色,體側色淺,有不規則灰褐色斑紋,腹部灰白色。

2014年11月1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鄂爾多斯黃河鯰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爾多斯黃河鯰魚
  • 產地名稱: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
  • 品質特點:魚體修長,體前部較寬,後部側扁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179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8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地質情況,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鄂爾多斯黃河鯰魚體修長,體前部較寬,後部側扁;頭大而圓,吻縱偏,眼甚小;頜須、頦須各1對,頜須向後延長超過胸鰭;口裂較淺,中上位;背部黃褐色,體側色淺,有不規則灰褐色斑紋,腹部灰白色。頜須、頦須各一對,頜須特長,向後延伸超過胸鰭後緣,頦須短。鼻孔兩對,前鼻孔呈管狀,後鼻孔為裂逢狀,前後兩對鼻孔相隔較遠。蘭州鮎的顯著特徵是犁骨齒帶為2條;背鰭條數在78根以上;眼徑極小;體表為黃褐色,有不規則的色斑;背鰭小,無硬棘,第二根鰭條最長。
鄂爾多斯黃河鯰魚鄂爾多斯黃河鯰魚
黃河鯰魚與南方的鮎魚塘是大為不同的,黃河鯰魚頭大扁寬小眼,兩根鬍鬚下血盆大嘴布滿利齒,通體土褐色,腹部柔軟肥大,尾巴十分有力。

營養價值

鄂爾多斯黃河鯰魚以味美、肉多刺少、肉質細嫩而著稱,黃河鯰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是兒童、老人、產婦、病人的營養滋補食品,是宴席桌上的上等佳肴,頗受消費者青睞,陰曆五月,正值豌豆開花時節,鯰魚最肥,在鄂爾多斯西部有“五月鯰魚活人參”之說;黃河鯰還兼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鯰肉有利於催乳等藥用價值,主治水腫、乳汁不足。河套人說,“鯰魚尾巴鯉魚頭,寧舍一頭牛,不捨個鯉魚頭。”每年3—4月間,內蒙古境內黃河流域冰雪消融的開河時節,人們把捕到的魚稱為“開河魚”。該地人有吃一條黃河“開河魚”相當於吃一根活人參;“五月的綿魚,賽為活人參”的說法。鮮樣中水份含量在81.4—84.1%,蛋白質含量在13.5—14.6%,脂肪含量1.8—2.5%,鈉38.7—78.5毫克/100克,鈣6.6—9.4毫克/100克,銅0.34—0.47毫克/千克,鋅7.0—7.5毫克/千克,鐵0.52—1.2毫克/100克,錳0.01—0.02毫克/100克。

產地環境

地質情況

鄂爾多斯高原形成於第三紀中期,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鄂爾多斯高原迅速抬升,後其西部斷陷下沉,形成一個南北向的鄂爾多斯盆地。地質構造與整個河套平原相同,同屬沉降型的窄長地塹盆地。現代地貌主要是由洪積和黃河挾帶的泥沙帶的泥沙等物沉積而成。海撥高度1000—1100米,地勢平坦,水熱條件好。該地區土壤類型可分為草甸土、沼澤土、鹽鹼土、風沙土四個類型,其中以草甸土為主。整個黃河沖積平原區,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在1%左右,全氮含量0.05%,速效磷含量12個ppm,速效鉀228個ppm。

水文情況

鄂爾多斯沿黃河四旗地域總面積為419154.73公頃,有面積池塘約3109公頃。養殖用水主要是黃河水,少量補給地下水。黃河內蒙古鄂爾多斯段水為弱鹼性水質,經近幾年監測平均值分別為:pH值8.16,氯離子3.24摩爾/升,硫酸根2.69摩爾/升,總鹼度3.59摩爾/升,總硬度5.92摩爾/升,鹽度0.63‰左右,適宜鯰魚生長。

氣候情況

鄂爾多斯市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型氣候,日照豐富,四季分明,無霜期短,降水少且時空分布級為不均,冬夏寒暑變化大。年日照時間為2716.4小時—3193.9小時。年平均氣溫在5.3℃—8.7℃,平均月最低氣溫為-10℃—13℃,7月平均氣溫為21℃—25℃,日最高氣溫38℃,日最低氣溫-31.4℃,全年氣溫日差為11℃—15℃,年差為45℃—50℃。多年平均降水348.3毫米,降水多集中於7、8、9三個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東部地區降水量為300毫米—400毫米,西部地區降水量為190毫米—350毫米。蒸發量大,年蒸發量為2000毫米—3000毫米。全年多盛行西風及北偏西風,年平均風速3.6米/秒,最大風速可達22米/秒,最大風速的風壓0.6千牛/平方米。無霜期130—160天。
鄂爾多斯黃河鄂爾多斯黃河

歷史淵源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黃河鯉魚就被奉為食之上品,成為歷朝歷代帝王御膳桌上的一道食品。
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在黃河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段組織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總計投放魚苗20萬尾。
2018年,鄂爾多斯市呼和木獨鎮舉行第二屆馬頭灣冬捕節。
鄂爾多斯黃河鯰魚鄂爾多斯黃河鯰魚

生產情況

2014年,鄂爾多斯黃河鯰魚保護區總面積419154.73公頃,產量為5萬千克。
鄂爾多斯黃河鯰魚鄂爾多斯黃河鯰魚

產品榮譽

2014年11月1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鄂爾多斯黃河鯰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鄂爾多斯黃河鯰魚鄂爾多斯黃河鯰魚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鄂爾多斯黃河鯰魚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杭錦旗、準格爾旗、鄂托克旗沿黃河地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6°41′—110°27′,北緯38°18′—40°52′。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技術要求
1、生產環境要求:
1.1產地選擇:產地必須選擇在周圍無污染源,黃河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日照充足,飼料資源豐富,交通方便的生態環境良好區域。
1.2土壤:凡未經工業“三廢”、農業廢棄物等污染的土壤,只要能保水均可開發利用。
1.3水源:黃河水源豐富,水量充足,並需配套機電井,以便隨時可滿足養殖用水。養殖用水的水質良好,符合國家漁業水質標準。
2、養殖設施:池塘以長方形為主,長與寬之比以2:1或5:3為宜。池塘方向一般以東西向為好,既增多池塘受光面積,提高水溫,同時池水受風面積增大,有利於池水增氧。池底應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傾斜,高差10—20厘米。池塘池埂坡度以1:2.5或1:3為好。池塘的進、排水系統要完善,通常採用溝渠。進水口與出水口應儘量分離。各個池塘的進、排水溝渠要獨立設定。不得從相鄰池塘進水或將水排入相鄰池塘。池塘應具備防漏、防逃、過濾等設施。如能配備蓄水池就更理想。
3、苗種質量
用以養殖的黃河鯰苗種,必須體格健壯,無疫病。常規養殖的苗種質量的鑑定與識別,可參照各類魚苗、魚種、親魚的國家質量標準。
4、養殖苗種的引進準則
黃河鯰苗種的生產單位要有苗種生產許可證,並須得到旗以上水產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苗種的採集必須符合黃河鯰種質特徵,且體質健壯無疫病。
5、飼料使用準則
5.1飼料質量:飼料質量應符合國家規定的飼料衛生標準。不得使用霉變、受農藥或其他有害物質污染或變質的飼料。
5.2飼料添加劑:在飼料中添加的礦物質、維生素和油脂,其質量應符合國家規定。添加量應符合專業(行業)或地方標準規定的值或標準中推薦值。為防治疾病或促進生長目的而選用抗生素類及其它藥物作為飼料添加劑者,其原藥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不得選用國家規定禁止使用的藥物。
6、常用藥品的用法用量
黃河鯰養殖過程中需使用的各類藥品,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相關規定執行。可利用微生態製劑(包括光合細菌、芽包桿菌,EM菌等水質改良劑)改良水質。在7—8月份進行水質調控,儘量做到少用藥或全過程不用藥。
7、養殖技術規程:參見無公害黃河鯰魚養殖技術規程。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1、檢疫:不得帶有患毒病及其它危害嚴重的傳染性疫病、原生動物及單殖吸蟲病病原的個體作為商品魚。
2、為了保證鄂爾多斯黃河鯰魚的品質,便於長途運輸,在成魚上市前應有適當的停飼時間;水溫在16℃以上時,應為7天以上;水溫在16℃—25℃時,應為5天—3天以上;水溫在25℃以上時,應為2天以上。

專用標誌使用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說明使用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1.1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1.2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1.3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1.4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2.1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2.2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3.1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3.2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3.3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仿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