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早18(國審稻2005003)

鄂早18(國審稻2005003)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鄂早18是湖北省黃岡市農科院選育的優質、高產、抗病的早稻新品種,通過湖北省和國家審定。

該品種屬遲熟早稻類型,南方稻區平均生育期113天。株高87厘米,株型緊湊,莖稈粗壯。成熟時葉青子黃,轉色好。湖北省區試病害抗性鑑定為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輕。國家南方稻區區試病、蟲害抗性鑑定為中抗稻瘟病,抗白葉枯病,中抗稻飛虱。兩年國家區試平均667平方米產量474.41千克,居首位。

稻米品質優、食味佳,達國家二級優質米標準。出糙率78.4%,整精米率54.9%,堊白粒率23%,堊白度2.9%,直鏈澱粉含量17.1%,膠稠度82毫米,粒長7.2毫米,長寬比3.3。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基本介紹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秈型常規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早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13.6天,比對照浙733遲熟1.9天。株型緊湊,耐肥力較強,葉色濃綠,劍葉挺直,株高91.6厘米,每畝有效穗數23.2萬穗,穗長20.4厘米,每穗總粒數108.6粒,結實率79.5%,千粒重24.9克。抗性:稻瘟病平均4.9級,最高7級;白葉枯病1級;白背飛虱5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45.6%,長寬比3.4,堊白粒率23%,堊白度6.5%,膠稠度75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4%。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長江中下游早秈早中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50.14公斤,比對照浙733減產0.59%(不顯著);2003年續試,平均畝產495.81公斤,比對照浙733增產8.95%(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74.41公斤,比對照浙733增產4.49%。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2.69公斤,比對照浙733增產6.94%。

栽培技術

1、育秧:適時播種,秧田每畝播種量30公斤左右,大田每畝用種量6~7公斤。
2、移栽:栽插密度以13厘米×20厘米為宜,每畝插足2.5萬穴,每穴插足6~7苗(含分櫱)。
3、肥水管理:每畝施11~13公斤純氮、8公斤純鉀。在水漿管理上,做到淺水分櫱,夠苗曬田,孕穗開花不脫水,灌漿至黃熟期保持田面乾乾濕濕。
4、病蟲防治: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較高,穩產性一般,抗白葉枯病,感稻瘟病,米質一般。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