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族(少數民族)

鄂倫春族(少數民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鄂倫春族是世居我國東北部地區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鄂倫春族人口為9168人。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沒有文字,現在主要使用漢語漢文。

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今扎蘭屯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黑龍江省北部的呼瑪、遜克、愛輝、嘉蔭等縣。黑龍江省有鄂倫春族3871人,占鄂倫春族總人口的47%;內蒙古自治區有3573人,占44%。

在長期的狩獵生產和社會實踐中,鄂倫春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頭創作、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倫春族
  • 外文名:Oroqen people
  • 別名:使鹿部 
  • 語系:滿—通古斯語族
  • 分布區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 
  • 人口數量:0.91 萬(2021年) 
  • 宗教信仰:主要是薩滿教
名稱,歷史,起源,清朝時期,日偽時期,建國之後,人口,數量,分布,經濟,文化,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服飾,狩獵,文學,交通,科學,醫學,曆法,藝術,音樂,舞蹈,建築,工藝美術,習俗,禮儀,婚俗,節日,飲食,葬俗,

名稱

元朝時,鄂倫春人被稱為“林木中百姓”和“北山野人”,分布極為廣闊,在遼陽行省的管轄之中。明朝時黑龍江以北有“乘鹿以出入”的“北山野人”,就是指遊獵於貝加爾湖以東、黑龍江以北的“使鹿部”,也就是鄂倫春人。清初文獻曾把鄂倫春人稱為“樹中人”。
鄂倫春這一族稱,在1640年4月28 日(崇德五年三月醜)是以“俄爾吞”出現的。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以後,文獻中多次出現“俄羅春”、“鄂羅春”、“鄂倫春”等不同寫法。從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十月始,“鄂倫春”才作為統一的族稱固定下來。“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即“使用馴鹿的人們”。另外,“鄂倫”的發音與馴鹿的發音(oron)相同,(cho)是表示人的附加成分,兩者合起來為(oroncho),即“鄂倫春”,漢語就是“打鹿人”之意。
鄂倫春族
《鄂倫春人》 陳玉先
根據居住區域的不同,鄂倫春人內部還有不同的名稱。如居住於呼瑪河流域的鄂倫春人自稱庫瑪爾千;居住在遜克縣嘉蔭縣河邊的鄂倫春人自稱畢拉千;居住在甘河流域的鄂倫春人自稱甘千;居住在托河流域的鄂倫春人自稱托千等。比如,庫瑪爾千的“庫瑪爾”表示地點,“千”表示人的附加成分,表示某地人之意。

歷史

起源

關於其族源,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室韋說,二是肅慎說。學界多傾向於後者。十七世紀中葉以前,鄂倫春人分布於貝加爾湖以東、黑龍江以北,以精奇里江為中心的廣大地區。歷史上這裡主要是缽室韋人和深末怛室韋人的活動區域,因此,隋朝時的缽室韋、深末怛室韋應是鄂倫春族先民的主要來源,北室韋亦有可能參與了族體形成過程。唐朝時室韋發展為20餘部,唐設室韋都督府加以管轄。據文獻記載,其中的婆萵和落俎部分布於今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遼朝的室韋部在今嫩江上游以北及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中、上游地區。遼設室韋國王府,聖宗時又設室韋節度使,隸西北路招討司,對這一帶的室韋人等進行管轄。金朝的火魯火疃謀克管轄外興安嶺以南地區。

清朝時期

1640年,清政府將“索倫部”分編為八牛錄(佐領),鄂倫春人為索倫部中的一部分。康熙八年(1669年),在寧古塔將軍之下設布特哈(打牲部落)八旗,管理分布在黑龍江上、中游的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族。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從原來統轄吉林、黑龍江的寧古塔將軍析出黑龍江將軍。黑龍江將軍之下設八城,分設副都統、總管等官員管轄。對於鄂倫春族的管理,將其分為“摩凌阿鄂倫春”(騎馬的鄂倫春人)和“雅發罕鄂倫春”(步行的鄂倫春人)兩部分。被編入布特哈(打牲)八旗“充官兵者”,稱作“摩凌阿鄂倫春”,沒有編入布特哈八旗,“戈獵山藪僅供納貂役者”,稱作“雅發罕鄂倫春”。後者分設五路八佐,每佐設鄂倫春族佐領一人,每年派名為“諳達”的人到當地去徵收貂皮。
17世紀中葉,沙俄侵犯中國黑龍江流域。1665年(康熙四年),沙俄侵占了黑龍江上游北岸的雅克薩城,燒殺搶掠當地居民。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在清軍第二次收復雅克薩城的戰役中,有565名鄂倫春族士兵參戰,對雅克薩之戰的勝利做出了貢獻。1732年(雍正十年),清政府抽調鄂倫春族兵259名,連同達斡爾等族兵共3000人編為八旗,在呼倫貝爾的濟拉嘛泰河口設城駐防,巡邏邊境,保衛邊疆。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沙俄入侵,將我江東64屯各族人民趕至江邊射殺。庫瑪爾路協領壽廉帶領鄂倫春族馬隊官兵500人痛擊了入侵者。

日偽時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占東北,將原庫瑪爾路、畢拉爾路、阿里多布庫爾路、托河路置於偽黑龍江省民政廳蒙旗科管轄,各路協領公署雖未撤銷,但已成了有名無實的機構。1934年,偽滿洲國將東北和內蒙劃分為14個省,偽黑河省管轄庫瑪爾路和畢拉爾路;偽興安東省管轄阿里多布庫爾路;偽興安北省管轄托河路。同年7月廢除八旗制,名義上仍保留路、佐制度,但協領和佐領已為傀儡,日本特務機關派到各地的“指導官”實際統治鄂倫春族。在日偽統治時期,對鄂倫春族採取了民族隔離政策,與其他民族悠久的聯繫被割斷。

建國之後

1951年4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成立鄂倫春旗,鄂倫春族獲得了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自主地管理區域內本民族內部事務。1952年5月31日“鄂倫春旗”改為鄂倫春自治旗
1957年,黑龍江省成立了呼瑪縣十八站、愛輝縣新生、遜克縣新鄂3個民族鄉,1958年由新鄂鄉劃出新興村成立新興鄂倫春族鄉。1958年,4個民族鄉改為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民族鄉建制,新成立白銀納民族鄉。

人口

數量

鄂倫春族的人口發展,只有百年的歷史可查。據記載,1895年鄂倫春人口約有18000人,1917年約4111人,1938年約3000人,新中國建立前鄂倫春人口的急劇下降,與遊獵民族動盪不定的生活方式和近現代社會戰爭頻繁密切相關。
新中國建立後,由於實施了正確的民族政策,國家積極扶持和幫助鄂倫春族經濟社會的發展,鄂倫春族人口數量增長較快,素質有了極大的提高。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國有鄂倫春族7004人。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有鄂倫春族8659人。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鄂倫春族總人口為9168人,其中男性4326人,女性4842人。

分布

鄂倫春族分布的地域,分為17世紀中葉以前和以後兩個時期。17世紀中葉前,主要分布在貝加爾湖以東,黑龍江以北,直到庫頁島的廣大地區。17世紀40年代,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鄂倫春人逐漸南遷到黑龍江南岸大、小興安嶺地區,分別在呼瑪爾河流域,遜河、沾河、烏雲河、嘉蔭河流域,阿里河流域,多布庫爾河流域和托河流域五個流域過著遊獵生活。

經濟

2015年,全旗實現現價地區生產總值667554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39090萬元,可比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84403萬元,可比增長8.8%;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67270萬元,可比增長8.4%,建築業增加值完成17132萬元,可比增長10%;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44061萬元,可比增長9.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8.2:12.9:48.9調整為35.8:12.6:51.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上年的24438元增加到25813元,增長9.7%。
17世紀中葉,鄂倫春族的社會發展還停留在被稱為“烏力楞”的父系家族化公社階段。當時氏族組織雖仍然存在,但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已不是氏族,而是“烏力楞”。每一個“烏力楞”包括著同一祖先若干代子孫的一些小家庭。“烏力楞”的家族長稱為“塔坦達”,其內部生產資料是公有的,過著共同勞動、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制生活。17世紀中葉以後,清廷對鄂倫春族的管轄制度更趨嚴密,鄂倫春與滿、漢等族的經濟交流也得到了發展,鐵質工具、槍枝的輸入,以及狩獵產品同農牧手工產品交換的發展,逐步在鄂倫春族社會內部引起了一系列的變革。除獵場、森林、河流仍屬於公有而外,一些重要的生產資料已由公有演變為私有,勞動組織和分配製度也起了相應的變化。由於原來孕育在“烏力楞”內部的個體家庭的崛起,終於導致了“烏力楞”由血緣組織演變成為地緣組織,氏族制度已經走到了盡頭。
儘管經歷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的衝擊,生產方針也幾經修改和調整,但鄂倫春族經濟還是得到了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鄂倫春族經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改革開放以後,黑龍江省的6個鄂倫春族村的經濟發展較快。1984年人均收入只有190多元,2004年達到2000多元。1996年,鄂倫春自治旗實行全面禁獵,並發給禁獵生活補助。1951年,鄂倫春自治旗鄂倫春族獵民的人均收入只有68元,禁獵前的1995年為1680元,禁獵後的2005年達到2894元。鄂倫春自治旗劃給獵民4.2萬畝草場,扶持獵民發展畜牧業。鄂倫春族獵民全部納入低保。在7個獵民村中,已有兩個實現社區化管理。
鄂倫春族的產業結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從以狩獵業為主轉為以農牧業為主。2000年,全國鄂倫春族行業人口為3211人,其中,從事農、牧、林、漁業的為1284人,占整個行業人口的40%。

文化

語言文字

使用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滿一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漢語、也有部分鄂倫春族用蒙古文。

宗教信仰

鄂倫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屬性和萬物有靈觀念的薩滿教。這種宗教與該民族特有的原始觀念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他們的宗教形式,表現為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薩滿”(巫師)是溝通神人之間的使者。薩滿教信奉的神靈相當多。鄂倫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陽神、月亮神、北斗星神、火神、天神、地神、風神、雨神、雷神、水神、青草神、山神等等。除自然崇拜外,鄂倫春先民還崇拜“牛牛庫(熊)”、“老瑪斯(虎)”圖騰,鄂倫春人忌諱直乎熊、虎名、而是稱它“寶日坎(神)”、“諾彥(官)”、“烏塔其(老爺)”。鄂倫春族對祖先崇拜十分盛行,而且現在亦如此。
鄂倫春族(少數民族)
鄂倫春族

服飾

鄂倫春族人的服飾也充分顯示了狩獵民族的特色。鄂倫春婦女加工的狍皮結實、柔軟、輕便,為了適應寒冷氣候和狩獵生活所創製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獨具匠心,別具特色。狍皮衣,鄂倫春語叫“蘇恩”,多半保持狍皮的本色,用狍筋搓成細線縫製,形式多半為右偏襟長袍,身上裝飾“弓剪形”、“鹿角形”、“雲卷形”等圖案,既美觀又結實。鄂倫春族的狍頭帽,戴上去很像一個狍子頭,既生動又逼真,而且很保暖,非常精巧別致。
鄂倫春族(少數民族)
鄂倫春族

狩獵

狩獵是鄂倫春族人生存的需要,一年四季他們都遊獵在茫茫的林海中。獵馬和獵狗是鄂倫春族獵民不可缺少的幫手,被稱為“獵人的夥伴”。鄂倫春人的獵馬和獵狗都很通人性,出於這個特殊的原因,鄂倫春人一般不殺馬和狗,也不吃馬肉和狗肉。

文學

鄂倫春是一個講唱文學十分發達的民族,包括傳說、故事、神話、諺語、謎語、歌謠、笑話、歇後語等。長篇講唱文學“摩蘇崑”是鄂倫春族民間文學的珍品。“摩蘇崑”以說唱結合的形式,講唱“莫日根”的英雄故事和苦難的身世,可以講唱數天或數十天。“摩蘇崑”的語言流暢、押韻、精練、樸實,曲調起伏變化不大,非常悅耳動聽,帶有濃郁的民族傳統韻味。

交通

鄂倫春人傳統的交通工具主要有馴鹿、馬、樺皮船、獸皮船、木筏、滑雪板和雪橇等。馴鹿是在南遷以前普遍使用的,南遷以後逐步被馬所代替。鄂倫春人使用過以馬皮、犴皮或鹿皮為底的船。

科學

醫學

鄂倫春民族在長期的生產鬥爭與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其中包括醫藥衛生知識與經驗,主要是一些在生活及與其他民族交流中形成的療法。

曆法

過去鄂倫春人的曆法十分原始、簡單。他們辨別方位是根據太陽的位置、星辰(北斗星)的位置、山脈的走向以及河流的流向。記月的方法是以月亮的圓缺為標準。從月出到月圓到月落,循環12次即為一年。記日的方法是:在一根繩子上穿30個小木棍,從正月初一開始,一天拔一根,30根為一月,重複12次為一年。對四季的劃分主要以氣候的循環為依據。“額魯開依”,冰雪融化,即為春天;“昭內”,是青草長出來的季節,即為夏天;“保緣”,草木枯黃,即為秋天;“托”,是落雪的季節,即為冬天。
鄂倫春族(少數民族)
鄂倫春族
鄂倫春人經過長期觀察,積累了一些氣象方面的經驗。他們認識到了有日環和月環的月份雨雪大;冬天刮南風預示要降雪;雲彩發黃要大旱;春蘆魚膽膨脹,河水要上漲等。

藝術

音樂

鄂倫春族的音樂以“贊達溫”山歌曲調為主,高亢清透,伴有延長音和顫音,優美動聽。“贊達溫”的歌詞即興添加,語言樸實,感情濃烈。僅有的一種樂器是叫“彭努哈”或“卡木斯堪”的口弦琴,音量雖微弱,但能吹奏出各種曲調。
樂器有“朋奴化”(鐵制的一種口琴)、“文土文”(手鼓)。鹿哨、狍哨既是生產工具,也是早期的樂器。鄂倫春族在載歌載舞時,常有這些樂器伴奏。

舞蹈

鄂倫春族的舞蹈分儀式舞、娛樂舞、宗教舞三大類,共同特點是邊歌邊舞。動作由慢到快,動作激烈至高潮時結束。代表性舞蹈有“依和訥嫩”、“依哈嫩”、黑熊搏鬥舞等。“依和訥嫩”是三年一次的氏族大會上進行的全族性舞蹈,十幾人為一組,一人居中央,其餘人手拉手圍成圈兒跳。過去一個氏族集中起來傳家譜和族譜時跳這種舞。流傳於鄂倫春自治旗三人表演的黑熊搏鬥舞,模仿黑熊搏鬥嬉戲的內容,極富鄂倫春族傳統文化的特色。表演時互相吼出“哈莫”、“哈莫”的聲音,先由兩人表演搏鬥,最後第三者上來勸解。

建築

歷史上,鄂倫春人的房屋主要有“斜仁柱”、產房、土窖子、木刻楞房、樺皮棚(林盤)、布棚(麥汗)、高腳倉庫(奧倫)等。“斜仁柱”是鄂倫春族遊獵時最主要的住房,呈圓錐形。骨架用長若干米的主桿、帶杈的樹幹和20多根“斜仁”(樹幹)搭成,其覆蓋物有冬季用的狍皮圍子,需用60餘張狍皮縫製,也用樺樹皮、蘆葦簾和布圍子。“斜仁柱”正對門的鋪位叫“瑪路”,是供神的地方,只許男性客人和男主人坐臥。兒子、兒媳住左側鋪位,父母住右側鋪位。中間有火塘,上吊一鐵鍋,也有用三角架支鍋的。“奧倫”是一種搭蓋在森林中的高腳倉房,存放暫時不用的衣著、肉干、乾菜、糧食等。
鄂倫春族(少數民族)
鄂倫春族建築

工藝美術

鄂倫春族婦女善於刺繡,從頭上戴的到腳上穿的,都要繡上花、鳥、魚、蟲和小動物的圖案,顯示了她們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藝術創造力。鄂倫春族人特別是婦女還很擅長用白樺樹皮製作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藝品,這些物品不但輕巧耐用,而且雕刻的花紋圖案形象逼真、美觀大方。
剪皮是鄂倫春族婦女創造的一種十分獨特的藝術形式。它利用樺樹皮和獸皮剪製成人物、動物等形象,作為兒童的玩具;為了使皮袍、帽子、口袋、手套的口沿、四角美觀、耐用,還剪制一些圖案,用狍筋、鹿筋線縫上,成為一種藝術裝飾品。神話故事、人物形象、動物形象、裝飾圖案等是剪皮藝術的題材。剪皮藝術反映了鄂倫春族在遊獵生活中形成的審美觀和對美的追求。
雕刻是鄂倫春族手工加工的一部分,也用於宗教用品,分浮雕和圓雕兩種。浮雕主要雕刻在樺樹皮器皿上,也包括刀鞘、馬鞍、鹿哨、木盒上的雕刻。圓雕是用獵刀對木料、松樹皮、獸骨等進行的立體雕刻,十分精緻。雕刻的紋樣主要有雲紋、回紋、幾何紋、波浪紋、環帶紋、十字紋、團花等,花樣主要有“奎葉格音”花、“珠勒都很”花、“南綽羅”花等。

習俗

禮儀

鄂倫春人的禮儀是以敬老為中心的。主要禮節有屈膝請安和磕頭兩種。晚輩人見到長輩要用請安禮,平輩人見面也要互致請安禮問候。磕頭禮在祈神祭祖、婚喪、節慶等莊重場合施行。鄂倫春人非常尊敬老人和長輩。晚輩人在長輩面前要畢恭畢敬,長幼有序,行為得體。出遠門前和回來後都要向長輩請安。出門或狩獵中遇到長輩,在相距很遠的地方下馬,步行迎上去請安,待長輩人過去後才能騎馬行路。鄂倫春人熱情好客,以誠待人,招待必盡誠意。天晚則留客人住宿。鄂倫春族男女有別,男客人不能坐兒媳婦和姑娘的鋪位,女客人也不能坐男人的鋪位。鄂倫春人各個家庭間有互相拜訪的禮節。
鄂倫春族的禁忌主要有生產禁忌、婦女禁忌、生活禁忌、自然禁忌、動物禁忌等等。比如,狩獵前不能說能打到多少獵物,否則什麼都打不到;女人不許坐在“瑪路”上;婦女不許鋪熊皮;對熊不能稱熊,而稱“太貼”;不能用刀或鐵器搗火,否則沖犯火神;年輕人不能叫長輩人的名字等。

婚俗

鄂倫春人傳統的婚姻由父母包辦,實行一夫一妻的氏族外婚制,還實行間接的交錯從表婚,經過求婚、認親、過彩禮和結婚等過程,彩禮以馬匹為主。嚴禁氏族內婚或性行為。男女婚姻多由男方托媒人求婚,一般求三次才成,第三次尤為關鍵。求成後,商定認親、過彩禮的日期。在認親的日子,男方要留在女方家,時間20天至1個月不等。女方要給未來的新郎換上用黑皮子鑲邊的新衣服和紅布坎肩(背面和肩頭繡有雲紋),未來的新娘要把頭髮梳成兩個辮子纏在頭上,這是訂婚的標誌。在結婚那天,新郎和夥伴們以賽馬的形式進入女方住地,經過一系列的儀式後,新郎當晚住在新娘家。第二天新娘被接到新郎住地。新郎的帽子上帶貂尾和4個繡花飄帶,新娘頭上戴著飾品,男女都佩帶獵刀,新娘在拜天地時頭上蒙著花布。現在的婚姻形式與漢族基本相同。

節日

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不多,只有春節、氏族的“莫昆”大會和宗教活動“奧米納仁”,還有篝火節。主要節日是農曆新年。
近現代,鄂倫春人的社會組織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宗教信仰也淡出了鄂倫春人的思維,“莫昆”大會和“奧米納仁”已被篝火節所取代。鄂倫春族受其他民族的影響,也過中秋節、端午節、新年等節日。春節對於鄂倫春人來說是慶祝狩獵豐收、辭舊迎新的喜慶日子,因此鄂倫春人對春節十分重視。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

飲食

過去,鄂倫春人的飲食以獸肉為主,魚、野菜為輔,後來傳入了米麵。鄂倫春人喜歡食用狍子、鹿、犴、野豬、熊肉,同時也食用小動物和飛禽肉。做法主要有煮手把肉、烤肉、燒肉、燉肉湯、曬肉干、雜花菜、灌血清、骨髓油、生狍肝和腰子等。米麵食主要有面片、油麵片、烙麵餅、燒面、麵湯、油炒麵、肉粥、稠李子粥、黏飯等。鄂倫春語稱油麵片為“圖胡烈”,將擀好的面一片片揪進滾開的白水裡,撈出後拌熟肉片、食鹽、野韭菜花等佐料,倒入加熱的野豬油或熊油,拌勻後食用。稠李子粥是鄂倫春族一種特殊的吃法,將稠李子放入粥中煮,爆開呈粉紅色即可食用,色艷味美。
鄂倫春族喜喝五味子湯和樺樹汁。每年春季的五六月份,在樺樹根部砍一個小口,樺樹汁便會湧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鄂倫春人還喝一種稱作“弟爾古色”的樺樹漿,將樺樹的外皮剝掉,用獵刀在樹幹上輕輕刮下乳白色的粘稠狀樹液,其味甘甜清爽。

葬俗

鄂倫春人的葬式主要有風葬(也稱樹葬)、土葬和火葬,也實行過先樹葬后土葬的二次葬。患急病的青年人和孕婦用火葬。人死後,穿好衣服頭北腳南置於原來居住的“斜仁柱”內,用紙(過去還曾用樺樹皮、獸皮等)蒙臉,其意是靈魂貼著紙儘快到閻羅王處。舉行一系列的弔喪儀式後才能出殯。出殯前選一個有山有水的山坡下為墓地。出殯時由親屬和好友抬著棺材護送。如果死者的子女較多,出殯時請薩滿送魂,以阻止死者靈魂危及子女。由死者家人扎一個草人,在草人上系很多線,子女各牽一條線,由薩滿祈禱,最後薩滿用神棒把線打斷,將草人扔出,就認為死者的靈魂遠去了。鄂倫春人有用死者坐騎殉葬的習俗,也可以將死者的衣物、馬具馱於馬上,繞葬地幾圈以示殉馬。鄂倫春人還要舉行隆重的周年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