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柳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技術變遷研究》是2019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玉昌。
基本介紹
- 書名:都柳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技術變遷研究
- 作者:石玉昌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8月
- 頁數:258 頁
- 定價:8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4775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少數民族生存的地域性決定了人在獨特天地系統之間與自然、社會、人的自生、互生、創生髮展,獨特的天地系統,生成了獨特的人類文明。少數民族傳統技術是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存續,對族群內部個體社會化和傳統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傳承價值。技術是人類智慧和實踐的創造物,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技術創造,都體現了該歷史時期的社會形態、經濟水平和文化形態,透過技術創造的遺蹟和遺存可以推斷出有關人類活動的各種時間和空間信息。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多樣化優存:少數民族傳統技術及其研究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
二 從指涉到順延:少數民族傳統技術的文化意象
三 少數民族傳統技術的符號意識形態:天地、時令與他性
四 遠古文明中走來:文獻中的技術變遷史
五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技術的社會進步功能與概念演進
第一節 傳統技術的概念與演進
一 傳統技術的社會進步功能
二 技術概念與演進
第二節 技術階梯與社會、文化演進
一 “技術階梯”的內涵與外延
二 社會、文化結構中的技術基礎
三 器物:“技術文化叢”的歷史描述
第二章 都柳江少數民族族群、社會與技術形態
第一節 早期傳統社會形態
一 都柳江流域“自然生態圈”與“侗族文化生態圈”
二 技術、個體和社會
三 侗族技術文化的明顯特點
第二節 少數民族早期基本技能
一 低級的工具製造和使用
二 侗族早期的工具及技術
第三節 重大發現、發明及傳承
一 發明和發現的認識分析
二 都柳江流域發現與發明的技術變遷
三 口傳心授的技術傳承模式
第四節 語言與身體技能
一 語言與言語技術關聯
二 身體技術
第三章 都柳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技術形態
第一節 侗族形成之初的生產技術及其變遷
一 集體狩獵及其技術與變遷
二 溪溝撈魚的原則及其技術變遷
三 採集向田園種植的技術變遷
第二節 明王朝南下屯兵時期的生產、生活技術
一 農業生產和生活中的水利灌溉技術
二 野外放養的馴化技術
三 早期的金屬冶煉技術形成
第三節 “皇木征辦”時期的林業生產技術
一 “皇木征辦”時期的都柳江社會格局
二 木商經濟帶動下的社會與技術變遷
第四節 新中國成立前後的手工製作技藝
一 新民主主義時期的手工藝發展
二 新中國成立初期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四章 都柳江流域傳統建造技術及其變遷
第一節 傳統建造技術及工具變遷
一 都柳江流域傳統建築技術溯源
二 都柳江流域傳統建造材料
三 建造工具
第二節 鼓樓的建造技術及變遷
一 鼓樓的文化意義及功能
二 鼓樓掌墨師與鼓樓的建構技術
三 鼓樓的建造過程
四 鼓樓的類型
第三節 風雨橋的建造技術
……
第五章 紡制技術及其變遷
第六章 都柳江流域傳統教育技術及其變遷
第七章 都柳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技術考古的當代價值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