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社會學研究內容
主要有:
①
都市社會的產生、形成和發展規律,世界各地區的
都市化過程。
②都市環境。主要指都市的
自然環境,如地域、水源、氣候、綠地、
自然資源等。也包括都市的
人工環境,如都市區位形成的過程,都市人口地域分布的過程,都市土地的利用狀況等。有些
社會學家將都市環境的研究稱為都市
生態學或都市區位學。
④都市
社會組織。都市社會組織十分複雜,大體可分為經濟類、行政類、文化類、政治類、社區類、家庭類以及其他類型的社會組織。諸種類型的社會組織構成許多不同的網路系統,它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推動都市社會的發展。都市社會學著重研究都市社會組織的運行機制。
⑤都市生活方式。包括都市生活方式的構成要素、特點以及影響都市生活方式變革的社會因素等。
⑥都市社會心理。都市社會學很重視都市
社會心理的發展變化對都市社會的影響。
⑦都市問題。包括都市的
社會問題,如都市建設、人口、住宅、交通、治安、
環境保護等等。根據都市問題制定治理的對策和規劃,是都市社會學和其他科學所要共同完成的任務。都市社會學還從
巨觀上研究都市社會關係的發展、變化,探討都市發展的過程、特點和規律性。
發展歷史
都市社會學經歷了一個孕育的過程。18世紀60年代工業革命後,加速了都市發展的進程。19世紀,是歐洲都市大發展的年代。英國、法國、德國等西歐國家,都市人口成倍增長,大都市相繼出現。人口的急劇增加,一些都市出現了住房、食物、交通、職業、衛生設施和醫療保健及
社會秩序等方面的問題。都市的發展和大量都市問題的出現,引起了許多社會學家的關注。他們對都市的各種社會現象逐步進行系統的研究,發表了大量的論著。其中,影響最大的研究者有F.滕尼斯、é.迪爾凱姆、G.齊美爾和M.韋伯。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1887年發表《社區和社會》(又譯《禮俗社會和法理社會》)一書,對都市社會與農村社會作了系統的比較和研究。禮俗社會與法理社會分別指傳統的農村社會與都市社會。滕尼斯認為,在農村,家族和鄰居維繫著人們的關係,居民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生活目的。他們重視
家庭和
鄰里關係,對內真誠友善,對外則有排他性。而都市的情況和農村相反,都市居民沒有維繫彼此關係的共同紐帶。他們沒有共同意識,家庭和鄰里關係淡漠,人與人之間互不關心。滕尼斯還將禮俗社會視為富有生機的整體,認為法理社會只不過是機械的集合體。他的這一理論對孕育中的都市社會學產生了深刻影響。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親眼目睹了都市社會的發展變化,提出了與滕尼斯相對立的觀點。他認為,農村社會的基礎是一種機械聯合。因為傳統的農業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農村居民從事著大體相同的勞動,每個家庭、每個村莊基本上都自給自足,彼此間互不依存,在這個基礎上的聯合是真正的“機械聯合”。而都市的情況則恰恰相反,都市內分工複雜,居民分別從事不同的職業,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形成一種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這個基礎上的聯合是真正的“有機聯合”。都市內儘管有各種矛盾,但與“機械聯合”相比較,都市則是巨大的進步。迪爾凱姆的都市觀對孕育中的都市社會學具有重大的影響。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系統地考察了大都市的精神和心理生活。他在《都市與精神生活》(1903)一書中提出,個人應學會使自己適應都市。認為都市生活環境複雜,生活節奏較快,社會組織嚴密,時間觀念強,感官刺激強烈。為了應付紛繁複雜和變化萬千的現象,都市居民要善於對主要的和次要的現象加以區分,以便全神貫注於主要的事情,對次要的現象則應漠然視之,這種冷漠是對都市的適應和自我保護。據齊美爾考察,都市裡的精神異常和越軌犯罪行為遠遠高於農村,認為大都市始終是金錢經濟的地盤。金錢在都市生活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發達的勞動分工要求有普遍化的交換手段,金錢恰恰發揮著這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潛心研究了歐洲、中東、印度和中國的城市史。他認為,只有對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城市進行全面而縝密的研究,才能得出有價值的結論。韋伯的《論城市》一文在他去世後的1921年發表。在這篇論文中,他提出了“完全的城市社區”的定義,指出城市應該具備貿易、軍事、法律、社交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功能。韋伯主張全面地、具體地研究城市,對都市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影響。滕尼斯、迪爾凱姆、齊美爾和韋伯的都市觀以及關於都市的許多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為都市社會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都市社會學正式創建
20世紀 20年代。系統地研究都市社會學的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家R.E.帕克、E.W.伯吉斯、R.D.麥肯齊和L.沃思等人,通稱他們為
芝加哥學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工業和都市高速發展,各地的移民大量湧入都市。芝加哥的發展則具有代表性。1803年芝加哥建立要塞後,在四周建立了若干居民點,至19世紀末,人口達到110萬。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已擁有300萬人口。由於擁有地理、資源、交通等方面的優勢,芝加哥迅速發展成為美國的特大都市之一。居民中四分之三以上是從歐洲各國移入的。民族、種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風俗習慣各異,貧富懸殊驚人,社會問題較多,工人運動蓬勃發展,“五一國際勞動節”、“三八國際婦女節”均源於芝加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芝加哥學派以芝加哥城為主要研究對象,對都市現象展開了全面的、系統的研究。他們走上街頭,對都市進行實地調查,突破了主要從理論上研究都市的歐洲社會學傳統。1916年,帕克發表《對都市環境中人類行為進行考察的建議》一文,從都市社會學的角度對都市建設和都市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都市要把它的人口和機構安排成一種井然有秩的和諧圖,要按商業、工業、交通和住宅劃分區域,並按種族、社會和文化的不同自然地分區居住。帕克重視對都市的實地調查,他對都市的產業工人、官員、季節工、無業游民、流浪藝人、娼妓和舞廳職員等各部分社會成員作了深入的研究。他還對都市的勞動分工、組織結構、傳播媒介、心理因素作了仔細的考察。伯吉斯也對都市社會學的研究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和帕克於1925年合編了《都市》一書,這是一本都市社會學的論文薈萃。1926年伯吉斯又編纂《都市社區》一書,作為《都市》的補充本。這兩本書是最早系統研究都市社會學的著作。美國社會學學會1926年年會確定以都市社會學為研究的重點。伯吉斯在古典都市區位學的基礎上,提出了解釋都市內部結構的同心圈假設。麥肯齊是芝加哥學派的又一位重要社會學家。他的博士論文《鄰里》於1921年出版,成為都市社會學的重要文獻之一。該書指出,在大都市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經濟收入的人,往往居住在不同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經歷
競爭、淘汰、分配、
順應的過程。競爭力、順應力強的向富裕地區遷移,競爭力、順應力弱的則被淘汰。在這個競爭過程中,會出現犯罪、暴動、自殺等社會問題。麥肯齊的學說對都市社會學產生過重大影響。沃思是芝加哥學派的後起之秀和較有影響的都市社會學家。他於1938年發表《都市性狀態是一種生活方式》一文,提出都市性狀態有三種主要因素:人口規模、
人口密度、人口異質性。即一個地區里人口規模越大,密度越高,異質性越強(成分越複雜),則這個地區的生活方式越表現為都市狀態。根據這一觀點,沃思將都市定義為:規模大、人口密度高、眾多具有社會和文化異質性的人群的永久聚居地。他的論文將芝加哥學派長期進行的描述性研究提到理論性分析的高度。
主要流派
都市社會學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分化出許多不同的流派。主要有:
①都市化派。該派認為,都市的主要特點在於角色分化、次屬關係、價值觀的世俗化以及規範秩序解體。他們主要研究與農村生活方式相聯繫的社會機制如何被都市取代。
②亞社會派。該派的基本觀點是競爭,把人視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認為人類在生物亞社會的壓力和動力下被迫作出種種反應,人類行為就是這種亞社會壓力和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③生存學派。該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組織自己以保證人類生存的需要。他們認為,都市化是居民創造出來的,用以容納大量居民的組織形式;都市化的進程直接取決於生存活動的分工程度,分工又取決於社會技術發展水平。
④經濟學派。該派主要從經濟角度分析都市化和都市社會問題,認為都市化是市場和經濟活動的重新組合,原來單一的第一產業逐漸派生出第二、第三產業;與此同時,整個社會,特別是都市的社會組織也隨之變化。
⑤環境學派。該派認為,都市表現了人類在生存鬥爭中的適應性,都市問題基本上是由於都市生活背離了人性的尺度和大自然環境,工業都市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都市污染正威脅人類生存。他們主張徹底改造都市結構,以達到與自然和諧一致的目的,並且提出了許多都市規劃和都市改造的意見。
⑥技術學派。該派主要從技術角度研究都市位置、都市間的相互依賴關係、都市人口和經濟活動的空間模式。他們往往忽視非技術因素對都市化的影響。
⑦價值學派。該派強調非經濟的、非技術的價值觀對都市結構和土地使用模式的影響,認為社會文化制度對都市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居民價值觀和感情上的差別造成都市的差別。
⑧權力學派。該派主要研究都市中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競爭能力,權力在都市規劃中所起的作用。以上各種流派的觀點也常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中國的社會學者根據馬克思主義關於城市的理論觀點,聯繫中國城市的實際情況,並借鑑西方都市社會學的有關理論和方法,正努力創建有中國特色的都市社會學。他們認為,城市是中國經濟、政治、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現代化工業和工人階級集中的地方,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起著主導作用。他們還對中國城市的歷史發展和社會改造、改革開放中城市社會結構的變化、各類城市在現代化建設中的社會功能、城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社會問題以及社會主義城市的管理等,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和研究,有關城市社會學的論著也相繼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