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卜勒劍士

都卜勒劍士

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是15世紀末到16世紀上半葉,隸屬於神聖羅馬僱傭(Landsknechts)中使用德國重型雙手劍(Zweihänder)的士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卜勒劍士
  • 外文名:Dopplesoldners
  • 又名:雙手劍士
  • 活躍時間:15世紀末到16世紀上半葉
來源,武器,裝束,戰力,起源,構成,歷史,

來源

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是活躍在15世紀末到16世紀上半葉時期的著名兵種,他們一般拿著標誌性的德國重型雙手劍(Zweihänder),因此又稱他們為雙手劍士。在很多遊戲中都有拿德國重型雙手劍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出場。
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是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的重要組成部分,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的標準編制是按每400人一個連隊(Fahnlein)進行編組,,連隊一詞“Fahnlein”在德語中原意“小旗”,引申為“擁有一面旗幟的單位”,一般每個連隊里都會安排100個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由於德國重型雙手劍需要專門的技巧,劍手得經過一定的訓練才能掌握,使用德國重型雙手劍的多是老兵。所以在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中,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薪酬是其他兵種的雙倍。都卜勒原意就是雙酬的意思,即拿雙倍工資的士兵。由於他們一般拿著德國重型雙手劍(Zweihänder),因此又稱他們為雙手劍士。

武器

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所使用的德國重型雙手劍(Zweihänder)一般長度為150至170厘米,最長的甚至達到180厘米,這樣的長度顯然無法插入任何劍鞘,並且從流傳下來的劍和畫像來看,也是沒有劍鞘的。有歷史學家指出,德國重型雙手劍(Zweihänder)太巨大了,士兵一般不佩帶在身上,平時用羊皮革包裹劍身,放在馬車裡,到戰鬥時才拿出來。這么長的劍扛在肩上最方便了,因此劍柄前一段與肩膀接觸的地方有皮革包裹。
雖然劍很長,但是重量其實並不是非常誇張,大概在2.3至3.6公斤之間。劍首有配重球,重心合理,實際上揮舞起來並不吃力。這種雙手巨劍其實最早也是瑞士人使用的,但是瑞士僱傭兵因為造價原因,在15世紀已經普遍使用瑞士長戟,而雙手巨劍在德國和義大利盛行開了,而德國精湛的武器鍛造工藝使得德國重型巨劍成為了雙手劍最高的工藝水平代表,也成就了都卜勒劍士的赫赫威名。
德國重型雙手劍(Zweihänder)更著名的是波浪形劍刃的版本,稱之為焰形劍(Zweihande Flamberge)但實際上波浪形劍刃的殺傷力並不比直刃劍出色,這種劍更多用於法庭和宮廷中,作為自備武器的僱傭兵來說,這種雖然看起來更兇殘,但實際上並沒有提升性能而大幅提升造價的焰形劍顯然不是首選。
焰形劍焰形劍
雖然由於已沒有雙手劍的“劍譜”流傳下來,因此歷史上的武士到底如何舞劍的,人們也無從考究。但是僅僅看德國重型雙手劍(Zweihänder)的外觀和歷史中的描述我們也可以想像出其大致的使用方法,德國重型雙手劍(Zweihänder)有兩重護手,這代表有兩種握距。握在大護手後面就可以像普通長劍一般揮舞。加大握距,一隻手握在小護手後面則更靈巧,可以用長矛一類的招數。

裝束

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最著名的裝扮是他們的切口裝,在世界軍事史上,還從未有過一支部隊穿著如此花哨,令人頭暈目眩。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切口裝有的切口很長,上衣袖子和褲子可以從上至下切成一條條的形狀;有的切口雖小,但密密麻麻地斜排或交錯,組成有規律的立體圖案。一般說來手套和鞋子上的切口都比較小,帽子上的切口很大,是帽子猶如花朵一樣一瓣一瓣地展開真。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更喜歡褲身寬鬆的步兵褲,這種步兵褲每一褲管上有4個透氣孔眼,而在此之前曾有過16-18個孔眼的褲型。褲管內的填充物不再是鬃毛或亞麻碎屑,而是大量絲線。
復原的穿切口裝的神聖羅馬僱傭兵復原的穿切口裝的神聖羅馬僱傭兵
這種切口裝其來源可追溯到瑞士人。當年瑞士兵於南希戰場擊潰勃艮第軍後,沖入“大膽查理”的營帳,勃艮第公爵往往在帳篷里對漫華美精緻的各種掛毯、新奇珍貴的彩色紡織品、各式華麗的服裝和金銀珠寶配飾。久經戰亂、貧困不堪的瑞士官兵欣喜若狂、大肆搶奪,甚至把獲得的紡織品和服裝撕成一塊塊的碎條,用來填補和充塞自身破爛不堪戰服上的孔洞。

最後瑞士官兵就是穿著這樣光怪陸離的服裝返回家園的。而瑞士民眾出於對勝利者的欽佩,開始模仿這些奇怪的服裝,把自己的衣服也故意撕出裂縫,再塞進多種顏色的碎布。一時間那周身布滿皺褶切口、全身顏色混雜的服裝成為歐洲最時髦的裝束。這本來是民服,和軍服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僱傭兵是特殊性質的武裝力量,其基本制度是軍人的裝備和輕武器全部自籌。在德國僱傭兵組建階段,入伍的普通農民是沒有財力購買鎧甲的。他們自願(在很多時候還是被迫的)扛起武器後就成為士兵,於是民服就成為特殊形式的軍服,並發揮軍服的諸多功能。本來貴族們對僱傭兵千奇百怪的服裝反感強烈,要求以統一制服代替。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以不應妨礙他們表現一下虛榮為由反駁。在1503年的奧格斯堡帝國議會召開時特意提到,允許僱傭兵在服裝上自行其是。切口裝就這樣成了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的標誌。
後來由於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已經成為德國,也就是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的主要軍事力量,切口裝的防禦力不足顯然已經嚴重製約了軍隊的戰鬥力,組建神聖羅馬僱傭兵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任用了盔甲技師孔拉·佐森霍夫,在哥德式板甲的基礎上創建了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經過簡化,保留上半身鎧甲後廣泛裝備了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尤其是作戰風險最大的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後期的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裝備就是以半身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為主了。
穿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的神聖羅馬僱傭兵穿馬克西米利安式板甲的神聖羅馬僱傭兵

戰力

起源

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是僱傭兵,也因為軍紀問題飽受詬病,加上早期的無甲切口裝造型明顯缺乏防禦力,因此很多人認為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戰鬥力並不足以和正規軍對抗。但實際上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並不是獨立作戰的,是作為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的一員與其他兵種混編的。而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創立的。1486年,時任27歲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繼承父位,當選為羅馬國王,加冕於亞琛。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內憂外患,困辱交加,創建常備軍需要國家配備武器裝備,定時發餉,耗資巨大,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於是拋開過時的封建采邑騎士軍制,決定讓士兵和基層軍官自行負擔輕武器與基本裝備的費用,皇帝只在作戰期間僱傭他們,無仗可打時他們可自謀生路。而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主要對手就是法國,而法國國王廣募瑞士僱傭兵為自己效勞,所以在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組建之初就是借鑑瑞士僱傭兵模式,並且創建目的也是為了克制風頭正勁的瑞士僱傭兵。
1487年就有一個步兵團(4000人左右)的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組建出來。在經歷了數次戰鬥後,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於1490年開創性的實施了宣誓效忠儀式。他要求所有僱傭兵向他本人效忠,並讓每個人都清楚自己凝聚在一個為帝國服務的崇高目標下。就隨後的實際情況看,這一宣誓儀式很大程度上嚴明了紀律,提高了僱傭兵對帝國的效忠程度。從這點來看,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作為僱傭兵而遭到輕視顯然是錯誤的,他們就是以直接效忠於皇帝的國家武裝力量為目的組建的。

構成

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來源主要是失地農民和城鎮失業市民,因此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軍紀卻是相對散漫,但是也並不是隨便來個人扛一把劍就可以加入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主計官在徵召儀式上讓所有應徵者通過一扇由戟與矛搭起的門,甄別篩選出強壯者。隨後指揮官對入伍者宣布僱傭兵行規:凡譁變和未經允許的搶劫會受到懲罰。授旗儀式上,旗幟被授予掌旗官。他宣誓以生命衛大旗。要知道在15-16世紀的戰鬥中,掌旗官與旗幟共存亡的現象屢見不鮮,許多傷亡上千人的戰鬥都始於一場爭奪旗幟的小混戰。義大利歷史學家保羅·約維斯(Paul Jovius)曾記錄道,戰場上曾發現一位死去多時的掌旗官,雙手還緊緊握住旗桿,連牙齒也死死咬住旗幟。
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在戰場上是與其他兵種混編的,早期與其混編的有戟兵和長矛手,後期還加入了大量的火繩槍手。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通常在四方陣的兩端。他們使用雙手劍打斷敵人的矛,在敵人的陣線中打開缺口,並帶領後面的士兵將之擴大。
在防禦態勢下,軍團長會命令大家排成“刺蝟陣型(Igel)”。這種陣圓的或方的都可以,最外層長矛兵,第二層是持長戟和雙手劍的老兵,第三層火繩槍兵。長矛兵將矛持平,抵擋騎兵,第二層負責堵住缺口,並協調隊形,給火繩槍讓出射擊空間。

歷史

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初期就在尼德蘭等地屢屢取勝,雖然面對的裝備較差、訓練不足的民軍,有人以此來抨擊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對手都只是民兵和農民起義軍,但是這只不過是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組建之初的對手,要知道他們自身組建之初無論裝備還是訓練程度其實也跟民兵差距不大,要知道當時德國農民起義中最常見的武器正是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所用的德國重型雙手劍(Zweihänder)。
1503年,巴伐利亞-蘭茨胡特公爵“富人”喬治(Duke of Bavaria-Landshut,George‘the rich’)去世。維特爾斯巴赫家族(Wittelsbach family)內部對繼承問題爭吵不休。普法爾茨選侯魯佩特(Pfalz Ruprecht,即巴拉丁Palatinate)與波希米亞國王弗拉迪斯拉夫(Vladislav)結為同盟;另一當事人巴伐利亞-慕尼黑公爵阿爾布雷希特(Duke of Bavaria-Munich,Albrecht)則投靠了連襟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以及施瓦本聯盟(the Swabian Alliance,1488年成立的南德意志貴族騎士政治軍事團體),蒂羅爾公爵西格蒙德(Sigmund)和符騰堡公爵埃伯哈德(Eberhard)等都拿起武器支持國王維護巴伐利亞的和平。兩派人馬在雷根斯堡(Regensburg)附近的文岑斯巴赫(Wenzensbach)遭遇。喬治·馮·弗倫茨貝格作為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的指揮官指揮了這場戰鬥,首先他用“悽慘無望隊”(verloreneHaufe)手持長劍等短兵器發起衝鋒來引誘敵人騎兵放棄陣地發動突擊。“悽慘無望隊”(verloreneHaufe)是一支由志願者、急於獲得自由的俘虜和重罪刑徒組成的小分隊。有一些人認為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就是“悽慘無望隊”(verloreneHaufe),這是錯誤的。“悽慘無望隊”(verloreneHaufe)是由志願者,希望贖身的俘虜和其它一些不幸的人組成,雖然他們也用長戟和雙手劍,但是是沒有雙餉的。“悽慘無望隊”(verloreneHaufe)在看到敵人騎兵發起攻擊以後便立刻後撤至小山坡後的長矛手陣地,敵方騎兵充值山坡後發現面對的是長矛手已經停不下來,,在衝進長矛手陣地後被迫停下來後,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在長矛兵的掩護下,揮劍橫斬馬腿以阻擊騎兵,用劍攻擊騎士鎧甲的縫隙處,並且在近身搏殺時利用對方長矛過長、運轉不變的機會加以攻擊。最終以帝國軍殲滅敵人騎兵1600人而大獲全勝。這場戰役是著名的以步兵殲滅騎兵戰例之一,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作為直接殺傷騎兵的主力部隊功不可沒,以純步兵的僱傭兵在對抗正規騎兵,可以完全顯示出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戰鬥力並不遜色於任何正規軍。
151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二再次入侵義大利,因為神聖羅馬皇帝在無仗可打時不能支付薪水,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只得自謀出路。其中一部分人以法軍主力的身份首次露面,與自己皇帝所在的神聖同盟作戰,在1512年拉文納戰役中擔任了決定性的角色。拉文納一役中西班牙將軍雷蒙德·卡多納(Raimund Cardona)指揮的教皇-西班牙聯軍共一萬多人,駐在距離拉文納(Ravenna)城三英里處,準備對圍城的法軍發動進攻。然而法軍統帥加斯東·德·富瓦(Gaston de Foix)更為謹慎,圍城只是個幌子,吸引聯軍前來與自己主力決戰才是本意。戰鬥以炮擊拉開序幕。德·弗瓦注意到聯軍的主力在左翼,於是命令炮兵對卡多納薄弱的右翼兩小時不間斷猛轟。法軍的火炮優勢明顯,騎士們無法忍受在掩體後無所作為,義大利騎兵指揮官科隆納(Colonna)命令他的部隊離開掩體,對法軍右翼展開突擊。起初進展很順利,占有人數優勢的聯軍將法軍右翼不斷壓迫後退,但法軍後方的長槍輕騎兵早有準備,以一次漂亮的反突擊打亂了聯軍的陣腳,進而陷入潰散。在中央,西班牙和義大利步兵也開始與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的方陣隊接觸,5000名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扼守法軍陣線中路,依舊是長矛手列陣在前。對手則是卡斯蒂利亞武士(西班牙劍盾兵),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突襲衝進了西班牙人的橫隊,但是在短兵相接中,持劍盾的卡斯蒂利亞武士在與貼身後缺乏靈活的長矛手的戰鬥中占了上風,造成了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的大量傷亡。尼可羅·馬基亞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在《兵法》中描述道“因為矛太長了,僱傭兵無法刺殺近在咫尺、準備肉搏的敵人。“而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雙手巨劍對抗劍盾顯然更為適合,在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頑強奮戰下,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在遭遇巨大傷亡後仍保持隊形,堅持在原地奮戰,直到法軍騎兵趕來支援。法軍騎兵的支援迫使西班牙人將進攻陣型改為防禦隊形,同時進行了更為瘋狂的攻擊,試圖在騎兵到來之前擊潰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但是在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和他們的長矛手戰友頑強的堅持下來。在兩面夾擊下,西班牙人敗退到隆斯河岸,想依靠防禦工事重整隊形,加斯東決心不給對手任何機會,他率領法軍發動最終的突擊。這次打擊一舉摧垮了聯軍,也讓加斯東付出生命的代價,他被子彈擊中,法國一代青年名將就此殞命。拉文納之戰是當時最慘烈的大戰之一,一萬餘人遺屍戰場,聯軍的損失在法軍兩倍以上。尼可羅·馬基亞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認為”法軍的勝利完全是依靠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的頑強抵抗和勇猛進攻。“而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在與劍盾兵的交戰中發揮的作用顯然超過他們的長矛手和長戟兵戰友。
1513年的克雷亞佐會戰中威尼斯人數量占優勢,他們的統帥達爾里亞諾(d’Alriano)甚至將帕多瓦的達官貴人們也邀請去了克雷亞佐,想讓他們見證自己即將贏得的對神聖羅馬帝國軍的勝利。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此時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新裝備的火繩槍,但是在克雷亞佐會戰中,新列裝的火槍手部隊在威尼斯人僱傭的瑞士步兵的衝擊中傷亡慘重,不得不一次次轉移陣地。全靠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和長矛手以及長戟兵組成的步兵方陣頂住了威尼斯方的僱傭兵的腳步,讓威尼斯人遭到了可恥的失敗,約有8000威尼斯的僱傭兵命喪黃泉。
1522年弗倫茨貝格指揮帝國與教皇聯軍【其主力是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並與4月與法軍對峙於比柯卡,曾經在拉文納會戰中殊死搏鬥的西班牙軍和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此時成為並肩戰鬥的戰友。西班牙義大利駐留軍總指揮的科隆納利用比柯卡的地形,陣地中央有一條特別低洼的道路分隔開兩軍,科隆納在路後又築起一道土牆,將四排火繩槍兵置於其上,間或安置幾門大炮,德國的長矛兵集中在後排。法軍統帥洛特雷克看出強攻帝國軍陣地的極大風險,但瑞士人不聽他的勸告,執意進攻。他們最後一次舉起如林的長矛,穩步向胸牆衝去,西班牙火繩槍兵和炮兵的致命火力輕而易舉的打散了瑞士人穩步前進的方陣佇列,未及胸牆已有1200餘人死亡。弗倫茨貝格指揮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一鼓作氣衝下土牆向瑞士僱傭兵發起猛烈反擊。這是雙方的一次真正的對抗。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和長矛手以及長戟兵組成的步兵團,將損失慘重的瑞士僱傭兵徹底打垮。瑞士人總共損失五千有餘,包括22名指揮官。比柯卡的慘敗對瑞士讓銳氣盡喪的僱傭兵們縮回瑞士老家不再作戰,洛特雷克被迫放棄倫巴第,任憑神聖羅馬帝國軍奪取熱那亞並大肆劫掠。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和他們的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戰友,終於戰勝了軍團建立之初的目標——瑞士僱傭兵,達到了自己歷史上戰鬥力的巔峰。
神聖羅馬僱傭兵和瑞士僱傭兵的慘烈混戰神聖羅馬僱傭兵和瑞士僱傭兵的慘烈混戰
但在這之後,由於創始者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 )的逝世,僱傭兵軍紀不嚴的弊端終於爆發,1528年弗倫茨貝格在譁變中被殺。新君查理五世並不重視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到16世紀下半葉,神聖羅馬僱傭兵(Landsknechts)建制都已撤銷,都卜勒劍士(Dopplesoldners)的時代結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