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中紙貴

都中紙貴

西晉文學家左思勤奮好學,他的文章以辭藻華麗而出名。他寫《齊都賦》時就小有名氣,作為“著作郎”,花費十年時間寫成《三都賦》。當時著名學者皇甫謐及張載、衛王灌、張華等為之批註作序,一時洛陽抄寫該書成為時尚造成紙價上漲。後遂以“都中紙貴”等比喻著作有價值,流傳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中紙貴
  • 拼音:dū zhōng zhǐ guì
  • 解釋:形容別人的著作受人歡迎
  • 近義詞:洛陽紙貴
基本信息,典源,同源典故,運用示例,故事,

基本信息

【詞目】:都中紙貴
都中紙貴都中紙貴
【拼音】:dū zhōng zhǐ guì
【解釋】:形容別人的著作受人歡迎,廣為流傳。
【近義詞】:洛陽紙貴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指文學作品。

典源

《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列傳·左思〉~2376~
造齊都賦,一年乃成。復欲賦三都,會妹芬入宮,移家京師,乃詣著作郎張載訪岷邛之事。遂構思十年,門庭藩溷皆著筆紙,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見不博,求為秘書郎。及賦成,時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謝班張,恐以人廢言,安定皇甫謐有高譽,思造而示之。謐稱善,為其賦序。張載為注魏都,劉逵注吳蜀而序之曰:「觀中古以來為賦者多矣,相如子虛擅名於前,班固兩都理勝其辭,張衡二京文過其意。至若此賦,擬議數家,傅辭會義,抑多精緻,非夫研覈者不能練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統其異。世鹹貴遠而賤近,莫肯用心於明物。斯文吾有異焉,故聊以餘思為其引詁,亦猶胡廣之於官箴,蔡邕之於典引也。」陳留權又為思賦作略解,序曰:「余觀三都之賦,言不苟華,必經典要,品物殊類,稟之圖籍;辭義瑰瑋,良可貴也。有晉徵士故太子中庶子安定皇甫謐,西州之逸士,耽籍樂道,高尚其事,覽斯文而慷慨,為之都序。中書著作郎安平張載、中書郎濟南劉逵,並以經學洽博,才章美茂,鹹皆悅玩,為之訓詁;其山川土域,草木鳥獸,奇怪珍異,僉皆研精所由,紛散其義矣。余嘉其文,不能默已,聊藉二子之遺忘,又為之略解,祇增煩重,覽者闕焉。」自是之後,盛重於時,文多不載。司空張華見而嘆曰:「班張之流也。使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初,陸機入洛,欲為此賦,聞思作之,撫掌而笑,與弟雲書曰:「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以覆酒瓮耳。」及思賦出,機絕嘆伏,以為不能加也,遂輟筆焉。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下〈文學〉~258~
庾仲初作揚都賦成,以呈庾亮。亮以親族之懷,大為其名價云:「可三二京,四三都。」於此人人競寫,都下紙為之貴。謝太傅云:「不得爾。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擬學,而不免儉狹。」

同源典故

增紙價 洛陽價增紙 洛陽紙貴 紙價高 紙貴 紙貴鹹陽 衡陽紙貴 都中紙貴

運用示例

唐·元稹《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榜後相賀》:“都中紙貴流傳後,海外金填姓字時。”
唐 盧照鄰《雙槿樹賦並序·同崔少監作》:“金懸秦市,楊子見而無言,紙貴洛陽,陸生聞而罷笑。”

故事

猶言洛陽紙貴。形容別人的著作受人歡迎,廣為流傳。晉左思 以十年時間寫成《三都賦》,開始不被人賞識,後得到名士皇甫謐的讚賞,親自為之作序,張載、劉逵為之作注釋,另一名流張華也大加讚嘆稱揚,“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見《晉書·文苑傳·左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