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效應

郵票效應

郵票效應(Stamp seffect)是指如果研究的課題能夠與人的某種具體事物、活動和情景相聯繫,推論出來的準確性就會大為提高。推理的材料具體,推理就比較容易;對於抽象材料,推理比較困難。郵票效應在我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在一些科學研究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推理的材料具體,推理就比較容易;對於抽象材料,推理比較困難。這種現象即為郵票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郵票效應
  • 外文名:Stamp seffect
  • 運用領域:科學研究
  • 含義:與某種事物相聯繫從而進行推理
社會背景,來由介紹,發展情況,市場影響,實驗證明,舉例分析,

社會背景

在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中,郵票作為商品自由流通,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它屬於供珍藏的藝術品,交易主要在拍賣行進行,有利於集郵事業發展的法律手段和市場機制早已健全。中國人有崇尚藝術、鄙夷經商的習性,加上計畫經濟壟斷市場幾十年,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知道,郵票,這方寸之中,居然潛伏著不可估量的商品價值,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郵市是一個潛力巨大的、一本萬利的有價票證交易市場。這也是在經濟發達的國家中,郵市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的原因所在。中國市場經濟的全面躍起,必然牽動郵票交易。中國人口眾多,隨著生活改善,經濟收入增多,崇尚藝術、崇尚收藏的中國人,也喜好起集郵來。在經濟發達的國家中,集郵者的比例占全國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中國屬於開發中國家,百分之一的人集郵都是上千萬人。這是一個稍有市場意識的經商者都無法按捺住內心激動的數目。並且,在這上千萬集郵者之中,絕大多數都是這些年來因經濟寬裕後才加入集郵的。發行時間稍微旱一點的郵票,或發行數量稍微少一點的郵票,這些短齡集郵者都沒有。無,則思有。需要,產生商品和市場。中國擁有數量驚人的渴望郵票交易的集郵者,客觀上潛存著巨大的郵票交易市場。郵票是一種有價票證。郵票票價,第一層次是郵票面值,供寄發信件使用;第二層次是國家集郵公司公布的價格,根據印製時間和印製數量決定,供交易使用。然而,郵票是一種藝術品,並且是體現國家形象的藝術品,故有“國家名片”之美譽。一個國家,宣傳自己的歷史文化和建設成就,以及對世界大事的態度等等,往往也通過印製郵票這一特殊藝術品來完成,從而使郵票具有不同於名字名畫等美術類作品的收藏價值。再加上郵票是一次性印製,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和質量都有減無增。如此等等,使郵票的價值不可限量。因此,郵票交易一旦掙脫國家集郵公司的壟斷,郵票價格就不會受郵票面值和集郵公司公布的價格所限制。

來由介紹

與人的某種具體事物、活動和情景相聯繫的課題,推論出來的準確性就會大為提高。
郵票效應郵票效應
唐朝宰相李德裕曾鎮守浙右。在他的任上,出了這樣一件案子:甘露寺的和尚,控告前任主事貪污財物。證據是前幾屆主事接交都有檔案,這個主事初任時,交接也很明白,但是他卸任時,黃金沒有了。大家肯定是他把黃金藏了起來。經過審訊定罪,幾乎已經結案。李德裕認為,未查清這些黃金是怎么耗用的,轉手給誰也沒證實,疑點甚多,便去詢問被控告的前主事僧。這個和尚訴冤:歷屆接交都是空交文書,不盤查實物,其實並沒有黃金。大家是用這件事孤立他,想乘機把他擠走。李德裕想了想,於是就把幾屆前任主事和尚請來,把他們單獨分隔開,並讓他們各自用黃泥,捏成各自交接的黃金模型。結果他們捏出的黃金模型千奇百怪,根本就沒有相似的地方。李德裕由此斷定,歷次交接只對證帳面,並未實際查庫。那些主事僧面對證據,都不得不認罪。
在這個故事裡,所反映出的一個規律就是:推理的材料具體,推理就比較容易;對於抽象材料,推理比較困難。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郵票效應。

發展情況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煙臺和牛莊(營口)等五處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內,上海海關造冊處當年即印製以龍為圖案的一套3枚郵票發行,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金龍,襯以雲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桔黃色,寄掛號郵資)。這是中國首次發行的郵票,集郵界習慣稱為“海關大龍“簡稱“大龍郵票“.清代郵票多用“龍“做圖案,這是因為“龍“體現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最高統治者的象,據大龍郵票專家考證,認為大龍郵票圖案設計者是箇中國人,而不是先前推測的外國人,但設計者姓名及發行的準確時間很難查明,成為中國早期郵票發行史研究中的一個“懸案“.“大龍“郵票為銅質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於進口紙張不同的緣故,分三次刷發.第一次1878年發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紙,稱為“薄紙大龍”第二次於1882年發行因排版時每枚郵票之間的距距離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縱橫各寬出2毫米,稱為“闊邊大龍“,其中5分銀未使用過的新票極少見,25枚的全張新票存世僅一張,是中國早期郵票最著名的孤品,第三次於1883年發行.紙質比前兩次都厚一些,通稱“厚紙大龍“因打孔機的緣故,打出來的齒孔有光齒和毛齒兩種,光齒的又稱“厚紙光齒大龍“郵票”。
郵票效應郵票效應

市場影響

一、新郵題材誘人
展現在面前的2002年紀特新郵發行計畫的確很有誘惑力,顯然是有關部門精心策劃的結果。眾復選題中,著名畫家題材的《八大山人作品選》 、古代名畫題材的《步輦圖》 、民俗節日題材的《中秋節》以及民間傳說題材的《董永與七仙女》等,都將引起集郵者極大的興趣。而民族樂器系列、中國陶瓷系列、中國古代科學家系列以及《聊齋志異》系列的再寫新篇,也是集郵者十分高興的事情。此外,燈塔、南極風光、沙漠植物等一些在國外十分常見的卻在我國郵票上難得一見的題材被列入郵票計畫,也將成為新的熱點。好的題材,必將引發人們對新郵行情的無限遐思。
郵票效應郵票效應
二、發行方式變革給新郵行情助一臂之力
安排2002年郵票發行計畫的時候顯然接受了一些集郵者的意見。如郵票面值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80分為主的常用面值票大幅增加,降低了郵票的平均面值,使得集郵者買得起郵票;而2002年所有郵票全部採用小開幅的郵局全張形式,這一做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集郵者的購買慾望。增加發行集郵者喜愛的雕刻版郵票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三、新郵發行政策有所改變,讓集郵者有些放心
在公布2002年紀特新郵發行計畫的同時,有關部門也公布了2002年紀特郵票的發行政策,如調整了郵票的內部結算價,這種做法對於遏制當前郵票市場的高折扣現象無疑將有一定的效果,也可以減輕集郵者對郵票貶值的擔心。各地集郵部門也不遺餘力地加大宣傳力度,採用前所未有的網上訂購、電話預訂、有獎預訂等辦法,也讓集郵者感受到一些快意。
四、冬天的後面是春天
郵票市場經過4年多的長期冰封后,各方面都在醞釀著一輪新的行情的到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老紀特郵票、JT郵票的全面下滑,郵票市價的整體重心已經有效地下移,這可能意味著真正的郵票低谷已經形成,假以時日,一定會有反彈的到來。按照中國郵市以往的漲跌規律,這個時間也許就在2002年。當然,在樂觀地估計2002年紀特新郵將給郵市帶來諸多利好的同時,看到種種隱憂:(1)多年郵市暴漲暴跌,使集郵者和郵票市場的經營者信心大打折扣,要恢復公眾的信心並非易事。中國郵票市場始終處於一種暴漲後暴跌的惡性循環中,這種不正常的郵票市場狀況讓人心寒。再加上各種名不符實的“短腿郵品”、所謂的“會員票”的影響,更增加了集郵大眾對郵票發行的不信任感,致使一部分人傷心地退出了集郵圈。覆水難收,很難在短期內把這些人勸回來。而很多集郵者也養成了在郵票發行後等待打折甚至等待大打折扣的心理慣性。這對2002年的新郵行情極為不利(2)新郵發行政策仍然不盡如人意,管理部門對郵票發行政策在總體上仍然沒有重大的變動,郵票預訂仍然需要預交全年預訂金;儘管飽受批評,仍然準備發行一些“短腿郵品”;郵票內部結算價仍然留有較大空間。這些都會影響郵市行情的形成,使郵票市場處於更長時間的低迷狀態中。(3)各地在新郵發行上的種種限制也將影響郵市的發展如一些地方採取的新郵破版的做法、預定新郵時強制繳納會員費的做法等,都將對郵市行情產生不利的負面效應。(4)其他收藏類別的衝擊將日益凸現在郵市低迷的這幾年,電話磁卡、報紙、煙標、火花、字畫、瓷器等其他類別的收藏活動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興盛,從郵票“口”中搶走了不少愛好者,以至於不久前閉幕的全國郵展都要為這些收藏品種留出一席之地。收藏市場的資金是有限的,此消彼漲,其他類別收藏活動的興旺,都對郵票市場行情衝擊不小。
郵票效應郵票效應

實驗證明

郵票效應得自於上個世紀後期進行的兩個心理學實驗。
1972年,有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批人扮演郵局的揀信員,在他的面前擺上幾個貼了50里拉和40里拉麵值郵票的信封,有的封了口,有的沒有。告訴他們“如果信封封了,則它上面應貼有50里拉的郵票”這一規定。那么,他“應該翻看哪幾個信封”才能作出判定呢?結果發現,24個被測試者中有21人作了正確的選擇,即翻看了那個封了的信封和貼有40里拉郵票的信封。後來,一位叫沃森的科學家變更了材料,進行了一次實驗。他把印有符號的四張卡片擺在參加實驗者面前。告訴他們,每張卡片的正面印有英文字母,背面印有數字。要求他們從這四張卡片推論出“如果一張卡片的正面印有一個元音字母,則在背面印有一個偶數”這個命題是否有效。他們的任務是為判定這個命題是否有效他應該翻看哪幾張卡片。結果發現,46%的人翻看了E和4,這種選擇是錯的。E是必須翻看的,但4卻不必翻看,因為它的背面不論是元音或是輔音,都不會使這一命題失效。只有4%的被試翻看了E和7。這是正確的選擇,因為E的背面出現奇數,7的背面出現元音就會使這一命題失效。另外有33%的被試只翻看E。其餘17%的被試則做了其他錯誤的選擇。這次實驗中,參加實驗的人選擇正確率為4%,遠遠低於郵票實驗的正確率(87.5%)。這說明,與人的某種具體活動情景相聯繫的課題,推論的正確性就會大為提高。
郵票效應郵票效應
郵票效應在我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在一些科學研究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舉例分析

唐朝宰相李德裕曾鎮守浙右。
在他的任上,出了這樣一件案子:甘露寺的和尚,控告前任主事貪污財物。證據是前幾屆主事接交都有檔案,這個主事初任時,交接也很明白,但是他卸任時,黃金沒有了。大家肯定是他把黃金藏了起來。經過審訊定罪,幾乎已經結案。李德裕認為,未查清這些黃金是怎么耗用的,轉手給誰也沒證實,疑點甚多,便去詢問被控告的前主事僧。這個和尚訴冤:歷屆接交都是空交文書,不盤查實物,其實並沒有黃金。大家是用這件事孤立他,想乘機把他擠走。李德裕想了想,於是就把幾屆前任主事和尚請來,把他們單獨分隔開,並讓他們各自用黃泥,捏成各自交接的黃金模型。結果他們捏出的黃金模型千奇百怪,根本就沒有相似的地方。李德裕由此斷定,歷次交接只對證帳面,並未實際查庫。那些主事僧面對證據,都不得不認罪。
兩千多年前,敘拉古的國王叫金匠造一個純金的皇冠,做成後國王懷疑有假,便請被譽為“數學之神”的阿基米德來鑑定。阿基米德一時也想不出好辦法。一天他到浴室洗澡,當身子浸入浴盆時,發現水溢出盆外而身體重量減輕。他猛然想到:不同質料的東西,雖然重量相同,但因體積不同排去的水也不相等。這一靈感的閃現,令他高興得跳起來,飛奔回家試驗,終於證實了皇冠摻有假,並發現了流體靜力學的“浮力定律”。
阿基米德之所以能夠證實皇冠摻假,並且發現“浮力定律”,原因就在於他從自己的洗澡中發現了類似的具體情景,從而推論出相似的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