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氣象局最早稱郴縣氣象站,始建於1936年12月,位於南門外三里田,由於國民黨政府無力維持而遭夭折。新中國成立後於1951年8月在文化路秀水巷15號重建。1974年改名為郴州行政公署氣象局,並升格為縣處級單位;1980年改名為郴州地區氣象局;1995年郴州地改市後,改名為郴州市氣象局。目前郴州市氣象局地處郴州市人民東路北門巷8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郴州市氣象局
- 外文名:Chenzhou Meteorological Bureau
- 機構地址:郴州市人民東路北門巷8號。
機構簡介,機構設定,主要職能,領導班子,
機構簡介
郴州市氣象局最早稱郴縣氣象站,始建於1936年12月,位於南門外三里田,由於國民黨政府無力維持而遭夭折。新中國成立後於1951年8月在文化路秀水巷15號重建,屬軍隊建制;1953年12月遷至現址(人民東路北門巷8號)並轉制地方;1970—1973年又實行軍管;1974年改名為郴州行政公署氣象局,並升格為縣處級單位;1980年改名為郴州地區氣象局;1995年郴州地改市後,改名為郴州市氣象局。郴州市氣象局地處郴州市人民東路北門巷8號,占地28.7畝,海拔184.1米,北緯25°48′,東經113°02′,年平均氣溫為18.0°C,年平均降雨量為1444.5mm,無霜期為291天,年平均大風天數為3、4天。市局目前有在職職工80人,局領導4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3名,中級技術職稱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35名。
機構設定
郴州市氣象局實行上級氣象主管機構與地方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上級氣象主管部門為主的管理體制,為正處級事業單位。市局機關設辦公室、業務發展科、人事教育科(監察審計科)、政策法規科(郴州市防雷減災辦公室)四個職能科室。直屬單位有氣象台、氣象觀測站(包括一個國家基本站和一個國家二級探空站)、氣象影視中心(專業氣象台)、防雷技術服務中心(防雷設施檢測所)、科技服務中心。全市設有永興、資興、(郴州農試站)桂東、安仁、汝城、宜章、臨武、桂陽、嘉禾9個縣(市)氣象局。
主要職能
一.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氣象工作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研究擬定全市氣象工作的方針政策、發展戰略和長遠規劃;制定、發布我市氣象工作的規章制度;監督實施國家氣象行業技術標準;承擔全市範圍內有關的氣象行政複議工作。
二.負責管理和指導下級氣象主管機構工作;參與政府氣象防災減災決策,組織對重大災害性天氣跨地區、跨部門的氣象聯防。
三.負責全市雷電災害防禦管理和組織指導工作;組織雷電災害防禦體系的建設和雷電災情調查工作;負責防雷裝置設計圖紙的審核以及防雷裝置設計、施工和檢測單位資質審核與報批。
四.負責全市人工影響天氣管理工作,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霧),人工影響天氣的科學研究。
五.負責和管理全市天氣預報警報、短期氣候預測、城市環境天氣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和氣候影響評價的發布;組織指導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組織並審查全市性重點建設工程,重大區域性經濟開發項目和城鄉建設規劃的氣象條件論證。
六.組織氣象科技領域重大科研攻關和成果的推廣套用、組織宣傳、普及氣象科學知識,提高全民氣象防災減災和氣候資源意識。
七.負責郴州市區域內的施放氣球管理工作,負責施放氣球單位資質、施放氣球作業人員資格認定和施放氣球審批。
八.負責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氣象主管機構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領導班子
黨組書記羅友梓
局長、黨組副書記 李一名
黨組成員、副局長 譚學知
黨組成員、副局長 羅長虹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鐘凱堯
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