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雙林

郭雙林

郭雙林,1960年生。男,河南省林州人。漢族。1980年考入河南大學歷史系學習,1984年畢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取本系中國近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胡思庸教授學習中國近現代思想史,1987年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碩士學位論文《論鴉片戰爭前後的輿地學》。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師從龔書鐸教授學習中國近代文化史,1993年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晚清地理學研究》。同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擔任教學工作。自1996年起擔任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主任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雙林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河南省林州
  • 出生日期:1960年
  • 職業: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河南大學
個人簡介,概括,成就,主要研究,科研成果,著作,論文,書籍,報刊,雜誌,其他,

個人簡介

郭雙林,1960年生。男,河南省林州人。漢族。1980年考入河南大學歷史系學習,1984年畢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取本系中國近代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胡思庸教授學習中國近現代思想史,1987年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碩士學位論文《論鴉片戰爭前後的輿地學》。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師從龔書鐸教授學習中國近代文化史,1993年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晚清地理學研究》。同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擔任教學工作。自1996年起擔任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主任至今。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9年2月至12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曾到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做短期講學和研究。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學術委員、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等。
郭雙林郭雙林

概括

同時於1997年至2002年任系副主任,1998年至2006年兼教育部第一屆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第二屆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秘書。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成就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中國義和團運動研究會理事、當代北京史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等。

主要研究

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近現代社會史,對史學理論亦頗感興趣。

科研成果

著作

11.《中華民國史·志·思想文化志》(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大學歷史學論文讀本系列》(總策劃,10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2007年12月第2次印刷。
9.《八十年代以來的文化論爭》,江西百花出版社2004年。
8.《中華文化劫難錄》(主編),北京同心出版社2001年。
7.《中國政治制度史》(參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6.《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2005年1月第2次印刷。
5.《早期香港研究史料選輯》(合編,上下卷),[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4.《中國社會通史·民國卷》(副主編),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3.《中國賭博史》(二人合著),[台灣]文津出版社1996年。
2.《中共情報首腦李克農》(二人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1.《中華賭博史》(二人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論文

53.《門羅主義與清末國家民族認同》,《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四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8月。
52.《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思想史》,《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4期。
51.《門羅主義與清末民族主義思潮》,《史學月刊》2006年第7期。
50.《縱賭與禁賭:歷史演繹的悖論》,《人民論壇》2006年第11期。
49.《歷史準備了多少間“屋子”》,《人民日報》2006年2月24日。
48.《建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中長期評價制度》,《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5月26日。
47.《20世紀最後20年文化討論之檢討》,《河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
46.《思想史研究的前提》,《新哲學》第1輯,大象出版社2003年。
45.《國民與奴隸——對清末社會變遷過程中一組中堅概念的歷史考察》,《中國文化研究》(二人合著),2003年第1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3年第8期。
44.《章士釗與姜高琦案述論》,《河南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43.《在立憲與革命之間—試論武昌起義前後章士釗的政治思想》,《史學月刊》2002年第3期。又見《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
42.《晚清西方地學東傳與中國中心觀念的動搖》,《炎黃文化研究》第8期(2001年)。
41.《近代西方地學東漸與傳統夷夏觀念的變異》,《中州學刊》2001年第2期。
40.《晚清駐外公使與義和團運動》,《史學月刊》2001年第2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1年第11期。又見《紀念義和團運動1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書籍

39.《歷史學基地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索》,《邁向新世紀的人文教育—文史哲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38.《章士釗編譯的〈孫逸仙〉在清末革命宣傳中的地位和作用》,《河南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0年第8期。
37.《章士釗與中國近代文法體系》,《中州學刊》2000年第2期。
36.《論五四前後胡適的社會改良思想》,《史學論叢》,中國書店1999年。
35.《近代學術史的深入發掘——讀羅檢秋〈近代諸子學與文化思潮〉》,《中國教育報》,1999年9月7日。
34.《晚清地理學研究與傳統天地觀念的變異》,《清史研究》1999年第4期。
33.《晚清外國“探險家”在華活動述論》,《北京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
32.《晚清駐外使領與戊戌維新運動》,《河南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1999年第9期。又見《戊戌維新與近代中國的改革—戊戌維新運動100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社科文獻出版社2000年。

報刊

31.《論20世紀初年的鄉土地理教育思潮》,《學人》第14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
30.《晚清香港設領問題初探》,《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9.《粵港澳近代關係史的新進展》,《中國教育報》1998年11月3日。
28.《從地理學著作的編撰看晚清民主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清史研究》1998年第4期。
27.《歐風美雨催發的維新運動》,《中華讀書報》1998年7月15日。
26.《晚清中國最大的科技著作翻譯出版機構——江南製造局翻譯館》,《國際人才》1998年第4期。
25.《論鴉片戰爭前後的中俄邊疆輿地研究》,《中州學刊》1998年2期。
24.《晚清同光年間傳統地理學的嬗變》,《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春季卷。
23.《標本兼治,禁絕賭博》(人物專訪),《大眾日報》(山東濟南)1998年1月30日。
22.《孫中山的遺囑是怎樣產生的》,《中國教育報》1998年2月24日。又見《新華文摘》1998年第5期。
21.《李克農早期革命活動紀實》,《上將風雲錄》(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
20.《晚清中英香港設領交涉》,《國際商報》1996年8月7日。又見《明珠璀璨》,台海出版社1997年7月。
19.《香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與中介》,《國際商報》1996年8月14日。又見《明珠璀璨》,台海出版社1997年7月。
18.《香港與“苦力貿易”》,《國際商報》1996年8月26日。又見《明珠璀璨》,台海出版社1997年7月。
17.《地理環境決定論在近代中國的際遇》,《學人》第9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
16.《對一個特殊人物的開創性研究——讀<文化怪傑辜鴻銘>》,《清史研究》1996年第1期。

雜誌

15.《晚清西方地理學東漸述論》,《學人》第7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
14.《邁出傳統的門檻--論中國近代科學地理學的產生》,《原學》(創刊號),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
13.《晚清思想界對風水的批判》,《史學月刊》1994年第3期。
12.《論清嘉道年間的西北輿地學》,《河南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11.《一代宗師梁啓超》,《20世紀中國十大學問家》,青島出版社1992年。
10.《近代化的理論與歷程》,《中國歷史學年鑑》1992年。

其他

9.《論鴉片戰爭時期的世界輿地研究》,《中州學刊》1992年第1期。
8.《<中國婦女運動史>評介》,《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1992年第4期。
7.《<中國婦女運動史>評介》,《民國檔案》1991年第3期。
6.《侵略“有功”還是有罪》(二人合著),《學習與研究》1990年第12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1990年第12期。
5.《鴉片戰爭與中華民族的覺醒》,《史學月刊》,1990年第4期。
4.《論戊戌時期的“排荀”運動》,《中州學刊》1990年第3期。又見《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哲學》1990年第3期。
3.《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英國對舟山群島的侵略》,《中州學刊》1989年第5期。
2.《魏源軍事思想論略》,《河南大學研究生論叢》第2輯,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年。
1.《論〈南京條約〉中的“商欠”問題》,《史學月刊》1986年第2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