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研究年鑑2016

郭沫若研究年鑑2016

《郭沫若研究年鑑2016》是2018年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笑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沫若研究年鑑2016
  • 作者:趙笑潔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2512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郭沫若研究年鑑》自2010年出版後,得到了郭沫若研究領域的廣泛讚譽。《郭沫若研究年鑑》是郭沫若研究的年度優秀成果彙編,精選年度內發表的郭沫若研究論文,輯錄郭沫若研究的學術會議、學術動態、文化資訊、研究成果目錄索引等各方面的信息。在今後郭沫若紀念館創新工程的工作中,將會繼續編輯出版《郭沫若研究年鑑》,使它能及時反映出郭沫若研究的新成果。
《郭沫若研究年鑑·2016卷》, 為了更加充分的發揮年鑑在研究資料整理和保存的功能和價值,開設了著名學者的訪談、館藏資料的發布、歷史事件的回顧等方面的欄目。進一步增加有關郭沫若生平展覽展示等宣傳方面的內容和信息,爭取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全面展示本年度有關郭沫若的宣傳展示活動,以便提升《郭沫若研究年鑑》的社會影響力。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特 稿
堅持年鑑編纂正確方向 推動郭沫若研究蓬勃發展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江教授(3)
上編 學術研究
第二篇 研究綜述
2016年郭沫若文學研究述評彭冠龍(13)
2016年郭沫若史學研究綜述何 剛(20)
第三篇 史料輯佚
郭沫若集外佚詩三首馮錫剛輯注(29)
郭沫若佚詩兩首向純武輯考(33)
俄文版《郭沫若選集·自序》郭沫若 劉亞丁譯(35)
俄文版《中國詩歌選·序》郭沫若 劉亞丁譯(38)
第四篇 特別推介
五卅運動與中國現代文學關係新論張全之(43)
復興什麼,為什麼復興?
———郭沫若的民族復興思想一瞥李 怡(56)
第五篇 論文選編
郭沫若與陳獨秀
———以《實庵字說》為中心的考察何 剛(69)
郭沫若與吳芳吉交往史跡補述王 峰(80)
吳宓日記中的郭沫若形象肖太雲 蘭友珍(87)
一部聲稱“寫來真切平實”的回憶錄
———孫陵著《我熟識的三十年代作家·郭沫若》3件史實考廖久明(100)
婚姻與革命的敘事調整
———郭沫若《黑貓》版本研究韓 誠(113)
詩“只是‘寫’出來的”
———郭沫若“五四”時期詩論之意義程國君(122)
《鳳凰涅》在民國選本和共和國選本中的沉浮方長安 仲 雷(133)
《女神》是“五四時代精神”的“詩化”嗎?
———從接受史角度重審《女神》的文學史形象彭冠龍(147)
魯迅、郭沫若“筆墨相譏”史實再探劉衛國(159)
論魯迅與郭沫若的童話觀及實踐喬世華(173)
郭沫若與古詩今譯的革命系譜王 璞(181)
“這樣的社會生出了這樣的一個人”
———讀郭沫若的傳記寫作蔡 震(201)
郭沫若“五四”時期尊孔崇儒的特質楊華麗(206)
論郭沫若“五四”時期的暴力思想與表現黎保榮(218)
郭沫若與“孤軍派”
———兼論其對國家主義的批判周 文(229)
總體戰與動員文藝
———抗戰初期郭沫若的文化政治實踐劉 奎(243)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與名人博物館關係初論
———以郭沫若研究為例張 勇(258)
郭沫若給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帶來了什麼?
———以民國時期對郭沫若史學的評價為中心張 越(267)
馬克思主義史家與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新範式的建立郭士禮(277)
關於郭沫若評價儒家的幾個問題楊勝寬(288)
歷史想像的分歧:郭沫若與墨學論爭劉 奎(301)
《甲申三百年祭》與郭沫若的隱微心曲李 斌(315)
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釋遺珠一則方曉垠(326)
第六篇 學術爭鳴
郭沫若《謁見蔣委員長記》版本流變問題補正凌孟華(335)
《在轟炸中來去》一文的誤傳蔡 震(346)
第七篇 觀點摘編
文藝轉向與“革命文學”的生成———郭沫若赴廣州大學考周 文(353)
危機與救贖:一個新文化人的“南渡” 劉 奎(353)
郭沫若思想中尼采資源新探李 斌(353)
張狂與造化的身體:自我模塑與中國現代性:郭沫若詩歌
《天狗》再解讀米家路 趙 凡(353)
別樣的“新解”:談郭沫若、聞一多先生對幾首國風詩的不同理解曾紹義(354)
論郭沫若《女神》的審美特色吳 辰(354)
試析創造社同人自傳文本中複雜的對日情結:以郭沫若、郁達夫和
張資平為中心劉海霞(354)
郭沫若的公孫尼子及其“樂”論研究楊勝寬(355)
莊子本顏氏之儒:郭沫若“自注”的思想史真相楊海文(355)
從反驕傲到反腐敗———《甲申三百年祭》的印行史齊 雪(355)
郭沫若《釋支幹》與泛巴比倫主義王獻華(355)
再論卜辭“土方”與夏人的相關問題王 寧(355)
中編 資訊·動態
第八篇 歷史鉤沉
郭沫若內山完造著 趙藝真譯 潘世聖校譯(361)
回憶郭沫若先生杉原莊介著 趙藝真譯 潘世聖校譯(363)
與郭沫若副總理的談話中村踀右衛門著 趙藝真譯 潘世聖校譯(367)
回到中國的郭沫若佐藤富子(郭沫若夫人)著 趙藝真譯 潘世聖校譯(378)
回憶郭沫若先生松枝茂夫著 陳婷婷譯 潘世聖校譯(386)
與郭沫若的談話大內隆雄著 趙藝真譯 潘世聖校譯(389)
第九篇 年度訪談
郭沫若:跨越時空的青春———李怡教授訪談彭冠龍 李 怡(393)
第十篇 學人回憶
甘於清貧,甘於寂寞,甘於枯坐冷板凳
———我的學術之路黃侯興(401)
學會工作三十年(三) 蔡 震(409)
第十一篇 學術會議
“戲裡戲外:郭沫若與老舍戲劇藝術創作及交往展”暨學術
研討會綜述張 勇 趙笑潔(419)
2016第五屆國際郭沫若學會日本東京學術會議紀略周 文(423)
郭沫若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學術研討會綜述賈怡萍(425)
中國郭沫若研究會第二屆青年論壇開幕曾 江 何 剛(431)
第十二篇 展覽展示
傳承與創新———名人·名拓與郭沫若碑拓精選展(439)
“郭沫若展”在哈薩克斯坦成功舉辦趙欣悅(441)
文化名人主題巡展之文化名人與文化景觀
———名人·名居·名樹文化名人與民族精神(443)
第十三篇 海外研究中心
郭沫若中國研究中心在埃及成立王 靜(449)
郭沫若與埃及大事記(454)
郭沫若詠埃及詩歌十三首(456)
下編 資料集錦
第十四篇 碩博論文
碩士論文:《天上的街市》文學解讀和教學價值意義宋麗佳(467)
碩士論文:郭沫若話劇創作的民族化實踐趙 菲(467)
碩士論文:郭沫若歷史劇現代性與民族性的雙重變奏余永春(468)
碩士論文:抗戰語境下的郭沫若與《屈原》張曉鵬(469)
碩士論文:論郭沫若歷史劇的戲劇性丁 薇(470)
碩士論文:在政治與藝術之間:《孔雀膽》接受史研究李 明(471)
碩士論文:《十批判書》研究劉 娟(472)
碩士論文:郭沫若對抗日民族文化統一戰線的貢獻研究馬玲悅(472)
碩士論文:從模因論看詩歌意象翻譯———以郭沫若英詩漢譯為例楊智源(473)
碩士論文:郭沫若早期對谷崎潤一郎文學的接受研究房 琪(474)
第十五篇 新書推介
郭沫若與孔孟之道黃侯興(479)
前期創作社同人自傳文本研究
———以郭沫若、郁達夫、張資平為中心劉海霞(480)
前期創作社同人自傳文本研究
———以郭沫若、郁達夫、張資平為中心序朱文華(482)
前期創造社同人自傳研究的開拓之作
———讀劉海霞《前期創造社同人自傳文本研究以郭沫若、郁達夫、張資平為中心》陳 潮(484)
地域傳承與心靈碰撞
———郭沫若蘇軾比較論申東城(487)
巨星生成的奧秘探尋
———地域傳承與心靈碰撞:郭沫若蘇軾比較論·序張志烈(489)
第十六篇 課題評獎
郭沫若翻譯作品版本演變研究及語料資料庫建設張 勇(501)
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郭沫若研究)立項課題(504)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課題階段成果展示:回憶郭沫若作品
收集整理談廖久明 何 剛整理(507)
魏建教授入選國家“萬人計畫” (516)
第十七篇 郭沫若紀念館館藏資料
老舍致郭沫若、於立群信函9封(521)
致郭沫若(1942年5月27日) (522)
致郭沫若(1952年6月14日) (523)
致郭沫若(1950年代某月4日) (523)
致郭沫若(1960年4月8日) (524)
致郭沫若(1962年5月9日) (525)
致郭沫若(1964年10月12日) (527)
致郭沫若(1964年10月23日) (529)
致郭沫若(1965年7月13日) (532)
致於立群(1965年7月22日) (532)
附錄 成果索引
2016年郭沫若研究資料索引秦 紅 卿玉(537)
(一)論著(含其他論著中的郭沫若研究章節) (537)
(二)學位論文(540)
(三)期刊論文、資料(541)
(四)報紙論文、資料(550)
後記(55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