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氏中醫骨傷臨證驗錄
- 原則,:筋骨並重、內外兼治
- 作用:骨科辨證論治的理論框架
- 創始人:郭金銘、郭萬英和馬凌鳳
內容簡介,特點,
內容簡介
《郭氏中醫骨傷臨證驗錄》全書共一卷,分三節,30萬字,內容豐富。它在《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等中醫經典著作的理論指導下,繼承了前人的骨病經驗,並加以總結,詳細論述了臨床上常見的骨病、內傷等骨科疾病的分類和診治,實際套用時遵循筋骨並重、內外兼治、動靜結合、醫患合作等四大治療原則,基本奠定了中醫骨傷科學的理論框架。
《郭氏中醫骨傷臨證驗錄》套用了筋骨並重、內外兼治、動靜結合、醫患合作等四大治療原則,該書奠定了骨科辨證論治的理論框架,它的問世成為了中醫骨傷學科形成的標誌。該書由郭金銘、郭萬英和馬凌鳳三人共同完成,由陝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特點
學術思想 承前啟後
《郭氏中醫骨傷臨證驗錄》的學術思想源於《黃帝內經》和《難經》,還受到了道家“動靜”觀的影響,整體觀念和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貫穿全書始終。同時該書還繼承了《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的骨傷科學術成就,以氣血學說為立論依據,以整復、修復、功能鍛鍊和內外用藥為治療骨病的主要方法。無論是對患者局部的治療,或全身氣血的調節,還是對遺症的康復,都實施了辨證求因、審因論治的法則。既重視骨病的治療,也反覆論述了筋的損傷和內傷的調治。這種在整體觀念指導下的動靜結合、筋骨並重和辨證論治的治療觀,至今還指導著臨床實踐。該書提出的“生氣血、補肝腎、長筋骨”以促進創傷修復的理論,是骨傷科的重要理論學說,歷代都有所研究和發展。郭氏中醫骨傷的大部分辨證治傷,內外用藥的經驗,已成為後世辨證、立法、處方、用藥的楷模,奠定了骨傷科辨證論治的基礎。
分類方法 規範合理
分類是在比較的基礎上,依據研究對象間的相同點和差異點,把對象區分為不同類群或不同等級系統的一種邏輯方法,要想研究錯綜複雜的疾病必須首先進行科學分類。早在春秋時期,古代的骨傷醫家就將損傷性疾病分為傷、創、折、斷四大類。《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脈死候》對閉合性骨折和開放性骨折已有了一定認識。“郭氏中醫骨傷”在前人的基礎上把創傷稱為“傷損”,把骨關節損傷分成骨折和脫位兩大類,將骨折又分為開放性和閉合性兩種,還首次把骨折分為新鮮性骨折和陳舊性骨病,並把髖關節脫位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兩個類型,這種分類方法雖然不盡完善,但是對後世產生了積極影響,一直被沿用。
診治骨傷 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