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國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黃陂縣
- 出生日期:1913年
- 逝世日期:1942年2月9日
- 職業:軍人
- 信仰:馬克思主義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42年2月29日黎明,糾集在武鄉縣蟠龍一帶的4000多日偽軍瘋狂地向大有鎮猛撲過來。為阻擊敵人的侵擾,在敵強我弱的情形下,時任決死三縱隊副司令員的郭國言將軍率領全體指戰員,分三路進行阻擊。他親自指揮的一路部隊在西崗頭桃樹頂埋伏。
上午11點左右,戰鬥開始了,炮火中,年僅29歲的郭國言將軍穿行於陣地間,指揮戰士們奮勇衝殺。兇殘的敵人幾次發狠進攻,都被戰士們用手榴彈壓了回去。幾經反覆,敵人仍不能前進一步。
戰鬥進行到黃昏,急躁的敵人已經惱羞成怒,開始用大炮狂轟亂炸。我方陣地上瞬間硝煙瀰漫,彈片橫飛。郭國言將軍一面沉著冷靜地指揮戰士們作戰,一面觀察敵情伺機轉移。突然,敵人的一枚炮彈呼嘯著在郭將軍的身旁爆炸了,他倒在了陣地前,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太行山巔。
人物事跡
在村幹部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村南的泰山頂,這裡樹立著紀念郭國言和彭光兩位烈士的“大有阻擊戰紀念碑”。據村幹部介紹,當年立碑用的是風化石,因為年月久遠,已經損毀了。2003年,大有村村民集資近5萬元錢,專門用青石做料,模仿原來紀念碑撰文雕刻了新的“大有阻擊戰紀念碑”,還計畫修建紀念亭來緬懷先烈,並對後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泰山頂上,村幹部指著對面山上的一棵柳樹告訴記者:“那就是郭國言將軍犧牲的地方,叫桃樹頂。”“當時,郭將軍率領的軍隊就戰鬥在那個山頂上,而立碑這裡(所站立的地方)是村前,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英雄犧牲的地方!”
1950年,郭國言將軍的遺骨遷往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新的紀念碑立在村前人們經常能看到的地方就是個明證,這表達著村里人對先烈的崇敬,也表明後人將時刻銘記英烈的獻身精神。
忠於民族解放事業
在村幹部的引領下,記者見到了當年作為民兵參加“大有阻擊戰”的兩位老人———85歲的郁有柱和82歲的董效先,當時,他們負責後勤工作,抬擔架救傷員等。
據老人回憶,雖然他們沒有和郭國言將軍直接接觸過,但“認識郭將軍”,在他們的印象中,郭將軍“那時20多歲,是個大個子,很英武!”
郁有柱老人當年是村裡的武裝主任,領導403個民兵搞後勤,救傷員,還曾引部隊偵察當地的地形。“我當時目睹了郭國言將軍被炮彈擊中的情形,”郁老表情凝重,“炮彈打中了他的身體,整個人就炸開了……”據郁老講述,當時戰士和民兵都埋伏在溝里,郭將軍是起身偵察敵情時,突然被炮彈擊中的。
八路軍129師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稱讚其為“模範的布爾塞維克,最忠於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的戰士”。他是為民族解放、為保衛邊區而犧牲的,“為國盡忠犧牲奮鬥是中華民族無上的美德。”
人物評價
郭國言將軍之所以獲得人們的愛戴和極高的讚譽,不僅因為他忠於民族解放事業,更因為他出色的才能和平易近人的品質。
郭國言將軍1913年出生在湖北省黃陂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1929年,郭國言抱著遠大的革命宏願,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編入獨立一師三團三營九連,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1931年,年僅18歲的郭國言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色根據地的白色恐怖下,他出生入死,經歷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後,跟隨毛主席走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歷任連長、指導員、營長等職,逐漸成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隨八路軍總部、129師開赴華北抗日前線,每次戰鬥必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曾指揮過數百次戰鬥,殲滅了成千上萬的敵人。戰鬥中,先後七次有彈片侵入他的身體,使他右腿致殘,而他卻以驚人的毅力和膽識,堅持戰鬥在保衛民族的最前線。
身為出色的指揮員,他從沒半點驕傲自滿,一直謙和、虛心,雖出身工農家庭,卻具有知識分子的面貌。他對戰士關懷備至,經常深入戰士的生活,與戰友的關係親密而和諧。他能在夜間戰鬥中,辨別戰士的聲音,叫出戰士的名字,這曾在戰士們中間傳為佳話,也使他在部隊的威信更加穩固。
郭國言將軍用自己的鮮血,灌注起大有村村民的幸福與快樂,他為民族解放事業所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與生命。英雄的偉績將與太行比高,武鄉人民將世世代代懷念他!
1950 年,郭國言的遺骨埋葬在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2014年,名列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