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傳傑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4年9月
- 職業:科學家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
- 主要成就:原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 籍貫:湖北浠水人
簡介,工作簡歷,學術成果,個人觀點,談諾貝爾獎,談大學文化,談自主創新,
簡介
郭傳傑,1944年9月生,湖北浠水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協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196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元素有機專業,1987-1997年在中國科學院從事戰略管理、科技政策與計畫、人才人事和幹部管理,1997-2005任中科院黨組副書記,2005-2008年9月任中科院黨組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兼校務委員會主席),2008年9月不再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
工作簡歷
1962—1967年在武漢大學化學系元素有機專業學習。
1968年分到國防科委京字138部(即中科院化學所)。
1968-1970年在南京軍區丹陽湖農場勞動鍛鍊。1970-1987年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
1981-1983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化學系作訪問學者。
1987年調中科院院部,從事科技政策研究及戰略規劃管理。
1997年9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兼院京區黨委書記、院圖書情報出版委主任、院科普領導小組組長等。
2003年5月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
2005年1月起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黨委書記。
2009年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2014年卸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學術成果
個人觀點
談諾貝爾獎
1996年的一名諾貝爾獎得主到中國一所中學講學,40分鐘的講學結束後,他給學生騰出了提問機會。10餘分鐘過去了,沒有一名學生提問。“難道我講得不好嗎?”大師尷尬極了。長期以來,基礎教育總在要求學生追求答案,卻很少要求學生提問,導致諸多學生不敢提問、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甚至提不出問題。他們慢慢丟失了發現、質疑,從而導致創新意識和能力都不足。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例:一名學齡前的孩子,面對桌上放著的一個蘋果,能一口氣提出50多個問題:“蘋果為什麼是圓的”、“為什麼有的酸有的甜”……但到孩子上了國小五年級,面對同樣的事物,卻問不出多少問題了。不當的教育打擊著孩子的創造力,禁錮著他的思維。我敢說,如果我們的學生都敢提問、都善於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諾貝爾獎就離我們不遠了!
談大學文化
科大的基本品格是追求卓越,不為二流,拒絕平庸。前幾年,社會上出現了“一流大學”熱,頗有點“大躍進”的味道。這跟我們的國情、輿情有關,所謂上呼下應、一呼百應。我認為,說世界一流,與其說是目標,還不如說是追求更合適。這是因為:一、“一流”不是自稱、自定的,要靠學界、社會去評判;二、“一流”雖也有些評價標準,但見仁見智,難有定論,既含水平、硬體條件等可量化的內容,更有理念、氣質、稟賦、聲譽等難以評價的元素;三、“一流”還是動態的,你發展,人家也進步,有很強的相對性、時代感;四、也是最要緊的原因,“世界一流”是很高的標桿。世界的大學據說有四五萬所,現代大學最老的已有八九百年,但在世人心目中,能真正稱得上世界一流的大學能有幾何?世界一流大學必有若干世界級大師。僅比照這一條,誰敢妄稱“一流”呢?所以,與其常把“一流”當做口號去喊,還不如埋頭不懈地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