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震(1915-1940),又名郭維鈞、郭維君,字汝衡,寧津縣大柳鄉大柳鎮)大郭莊(大郭村)人。1933年夏,以優異成績考入河北省泊鎮省立第九師範學校。同年底,經學校地下黨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任汝上縣縣委書記時,在王仲口集上和敵人遭遇,光榮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震
  • 別名:郭維鈞
  • 出生日期:1915年
  • 逝世日期:1940年
人物生平,抗戰時期,光榮犧牲,榮譽稱號,

人物生平

郭震,原名郭維鈞,山東寧津縣大柳鎮大郭莊人,1915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里。他是父母的獨子,疼愛如掌上明珠。7歲時入本村國小讀書,因家中無力供給他外出升學,一直在本村上了十年國小;後二年,一半時間自修,一半時間上課。父親看到他學業優秀,聰明過人,就下了狠心賣掉祖輩留下的二畝半地,供他升學。
1933年,郭震考入泊鎮師範讀書。那時,日寇侵華,蔣介石採取不抵抗主義,東北四省相繼淪陷,華北危在旦夕,中華民族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郭震對國家和民族的前途憂心忡忡,如饑似渴地閱讀進步書籍,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當時中共河北省委就在泊鎮師範學校內,黨組織發現這位貧苦農民出身的青年學生,進步要求特別迫切,經過鬥爭考驗,吸收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發了“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革命的浪潮波及泊鎮師範。進步師生積極回響,深入工廠、農村,散發傳單,進行講演,發動民眾,起來反對蔣介石的賣國投降政策。由於郭震鬥爭堅決,表現特別活躍,從而暴露了身份,被校方開除學籍。
郭震輟學回家後,便和當地黨組織取得了聯繫。為了便於向廣大民眾傳播馬列主義,他從1936年初至1937年上半年,先後在楊家小章、長官等村任國小教師,以合法身份作掩護,廣泛聯繫進步人士,秘密傳播馬列主義,宣傳黨的主張,揭露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他父親還花了24元銀幣,買了一輛腳踏車,支持他從事革命活動。
他在楊室小章教書時,村裡有四大鄉紳。在這一帶教書必須投靠在這些人的門下,否則就站不住腳。可是,剛正不阿的郭震對這些人極端鄙視,從不接近他們。鄉紳楊友甲的狗腿子,一個叫“楊天爺爺”,還有一個叫“楊六滾子”,在村里為非作歹,橫行霸道。過去歷任國小教師沒有不給他“抬轎”的。郭震不但不迎合這些惡棍,反而把他們的罪惡行徑和黑暗的社會制度聯繫起來講給學生聽,啟發學生起來革命,推翻舊的社會制度。

抗戰時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蘆溝橋事變”,中華民族正處於危急關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的抗日戰爭爆發了。同年10月,日寇的飛機轟炸了寧津縣城。當時,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身為共產黨員的郭震,心中萬分焦躁。他想:要打垮日寇的瘋狂侵略,拯救中國人民,必須首先建立人民抗日武裝。於是,經請示中共寧津縣委批准,建立了一支名謂“八游”的抗日武裝,在寧津北部進行活動。他們撒傳單,寫標語,宣傳抗日,動員大戶獻槍捐款,迎接八路軍的到來。1937年10月,他積極回響中共中央北方局發出的“每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應該脫下長衫到游擊隊中去”號召,毅然棄教從戎,與本村愛國志士籌劃組建抗日地方武裝。通過統一戰線工作,收編了寧津縣城北自衛團的人、槍,編入抗日武裝“八游”第四大隊,並任大隊長。
1938年7月,孫維先領導的“平綏支隊”來到寧津。郭震聽到這個訊息,十分高興。他立即帶領“八游”前往併入“平綏支隊”,編為第三營,郭震任三營教導員。從此,他對抗戰更加熱情,曾三番五次地請求攻打國民黨的殘匪和還沒站穩腳跟的日寇。這年,日寇已侵占了鐵路沿線和部分較大的城鎮。中、小城鎮仍為國民黨的雜牌部隊和地主武裝所盤踞,他們互相勾結,狼狽為奸。那時,“平綏支隊”經常活動於寧(津)南(皮)界。南皮縣蓮花池村駐有500多人的民團,舊州已安上日軍據點。他們勾結一起,禍害當地民眾。民團還不斷地把我軍的活動情況向舊州據點的日寇告密。在郭震的帶領下,他們用速戰速決的辦法,殲滅了蓮花池的民團。
1938年8月的一天,天色未亮,郭震親自帶領一個連,象猛虎下山一樣衝進了蓮花池村。本來身為教導員的郭震,滿可以在陣後指揮作戰,但他卻親自帶領隊伍衝鋒。二三營的大部兵力圖住村莊打外援。村內、村外相互配合,勇猛衝殺。缺乏軍事教養的民團,本來是一夥烏合之眾,早已嚇得魂不附體。我軍剛進村時,團丁也應付了幾槍,當他們看到郭震率領的連隊勢如猛虎,嚇得敵人鑽進屋內再不敢還槍。衝鋒連長驅直入,殺進民團團部,幾個民團頭頭嚇得戰戰兢兢如同篩糠。郭震大喊一聲:“舉起手來,繳槍不殺!”被嚇癱了的敵人,一個個舉起雙手,全部就擒。戰鬥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這次戰鬥共繳槍300多支。蓮花池的民團被殲滅後,舊州據點的日寇,斷絕了情報,好象一群瞎了眼的狼,無法活動。郭震提議:“對腳根沒有站穩的舊州據點,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讓日本鬼子嘗嘗游擊隊的厲害,剎剎日寇的囂張氣焰。”支隊部採納了郭震的建議,並命令郭震組織這次戰鬥。他把隊伍帶到南皮縣的黑龍村,進行了戰前動員和戰鬥準備。經偵察,舊州的圍牆比較高大,新建築了一些工事。郭震就帶領戰士綁起了數十架雲梯,以備強攻。
一天,郭震帶領部隊於夜間12點趕到了舊州。當兵臨城下時,敵人已經發覺。戰鬥打響了,我軍經過幾次衝鋒,因敵人火力密集,雲梯無法靠近圍牆,攻擊未能奏效。戰鬥持續了三個多小時,再過兩個小時就要天亮,滄縣的日寇必然前來救援。在這關鍵時刻,郭震動員戰士們說:“我們平綏支隊第一次和日本鬼子交火,如果不能旗開得勝,必然影響民眾的抗日信心。這次戰鬥,要堅決奪取勝利!”戰士們一致回響,於是,他決定改雲梯為爆破,挑選七人組成爆破隊,由他親自指揮。隊員們蹦過壕內齊腰深的水,爬到圍牆門下,安放好炸藥包,拉燃導火索,一聲巨響,濃煙滾滾,火光沖天,圍牆門被炸開一個大洞,郭震率領隊伍象洪水一樣衝進了據點。天色未明,戰鬥已告結束,活捉日偽軍80多人,擊斃近百人,繳獲輕重機槍各一挺,步槍200多支。
1938年10月,平綏支隊調離寧津,到達平原、禹城一帶,沿鐵路線打游擊。郭震率領三營,活躍在鐵路西的平原縣境。當時,平原縣西部的三個村莊,駐有土匪李會民部。經郭震詳細調查,了解到李會民想尋機南逃,去追隨蔣介石,如逃不過去,就投降日寇。因此,當即決定將這個抗日的絆腳石消滅掉。
1938年11月的一天夜裡,奇襲李會民部的戰鬥開始了。平綏支隊的三營主攻敵司令部,一、二營配合作戰,牽制住駐在兩個村的敵人不能向敵司令部增援。郭震組織40個人的突擊隊,埋伏在村外,並指派當地戰士,黃昏後化裝潛入村內,等深夜搞掉村頭和敵司令部門口的哨兵,除掉敵人耳目。約在夜11點鐘,見村頭亮出劃火柴的信號,郭震率領突擊隊員象一把尖刀直插敵人心臟一司令部。正在酣睡的敵人被驚醒,看到院內屋內都是八路軍,一個個嚇得呆若木雞。李會民從床上跳起來正想取槍還擊,被郭震一槍打死。其他敵人看到李會民已死,便紛紛投降。李會民的三姨太也被活捉。郭震命她到駐在另外兩個村的敵人那裡送信,匪徒聽說李會民已死,鬥志渙散,不戰自漬,相繼交械投降。這次戰鬥,僅三營就繳獲八二炮一門,機槍五挺,長短槍200多支,戰馬40匹。這次戰鬥的勝利和郭震的指揮是分不開的。
1939年2月,連續作戰的平綏支隊準備休整幾天,並計畫於元霄節和民眾一起聯歡。二、三營駐地是陳五營村。不料被壞人察覺,向日寇告了密。正月15日晨,日寇集中了1000多人,出動了50多輛汽車,突然向陳五營村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戰鬥從早打到下午兩點多鐘,仍呈膠著狀態。我軍兩個營不過800多人,而日寇卻不斷增兵,如果不採取緊急措施,我們將會失利。於是隊部決定:由郭震帶領一個小分隊殺出重圍,去調遣一營速來增援。在這危難時刻,郭震欣然受命,並保證堅決完成任務。他立即挑選了50名精明強幹的戰士,尋找敵人薄弱環節,殺出村外。當脫離危險後,僅剩20多人。這時,郭震看到戰局危急,求援已經來不及了。他靈機一動,決定帶領這20多人,去炸掉敵人的汽車,以便分散敵人的兵力,給村內我軍創造突圍的機會。他們從村北飛速地衝到村東北角敵人汽車停放的地方,一聲令下,幾十個手榴彈一齊投入汽車群,頓時喊殺聲、爆炸聲響成一片,20多輛汽車成了廢鐵。敵人誤認為我一營來救援,慌忙調集兵力向郭震他們衝來。此時,村內我軍看到敵人的火力減弱,便乘機奮力衝殺了出來。郭震在突圍時,胳膊受傷,但他沒放在心上,用布條吊著胳膊,到處安慰別的傷員。他自豪風趣地對戰士們說:“小日本沒什麼了不起,我們20多個人一打槍,就嚇得他們1000多人首尾不能相顧。”
1939年4月,黨組織為了培養郭震這位年青有為的幹部,調他到魯西區委黨校去學習。一個多月以後,日寇開始大“掃蕩”。區委黨校原駐泰安地區的故城,因日寇“掃蕩”,黨校向魯西轉移,途中在陸房村宿營,夜間,又被日寇包圍了。黨校的學員大都是短槍,火力不足,夜裡突圍未成,傷亡較大。後來,幸虧一一五師六八六團接應,黨校的部分同志才得脫險。郭震在屍堆里躲過了敵人的搜查,待敵人撤走後,才返回黨校。
郭震在黨校學習結業後,於同年7月調運西地委(七地委),任動員部部長。這時對敵鬥爭形勢日趨惡化,地委和各縣的聯繫非常困難。同年初冬,地委組織了一個檢查組,郭震任組長,另有兩名組員,從鄆城到菏澤、濮縣、汶上去檢查民主建政和參軍參戰工作。從鄆城到菏澤,再到汶上是兩個相反的方向,穿過這兩段路十分艱險。郭震接受任務後,他們三人每人騎一輛腳踏車,各帶一支短槍,化裝成商人,先後在菏澤、汶上、濮縣檢查了工作,歷時一個多月。他們在檢查工作時,不僅環境惡劣,敵人囂張,而且天氣寒冷,給工作組帶來了不少困難。他們為了不給老百姓添麻煩,儘量不借被子。夜間,三個人擠在一起,依靠體溫互相取暖。郭震風趣地說:“我們一個人36度,三個人就是108度,比開水還熱。”詼諧的語言,使他們三人都笑了起來。
郭霞完成檢查工作任務回到地委,於1940年1月調任中共汶上縣委書記。這年他才25歲。當時的縣委只有七、八人組成,過著游擊生活。郭震常常隻身一人活動在民眾當中。

光榮犧牲

1940年6月的一天,正是汶上縣王仲口的集日,附近的民眾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有的挑著青菜,有的拿著幾件破衣,有的抱著老母雞,都想到集上換幾個錢。在趕集的人流中,有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輕人,他就是汶上縣委書記郭震。他的任務是到王仲口和各區的地下黨組織接頭,了解各村的抗日活動情況。他剛走到十字街口,就聽說日本鬼子和漢奸卡住了集市的各條道口,要在集上搜查八路。一會兒,從西面來了一夥漢奸,凶神惡煞地端著明晃晃的刺刀,驅趕著一群趕集的農民。有幾個漢奸手持皮鞭,邊走邊打,把農民趕到了東邊廣場。不多時,廣場上集中了好幾百人。幾個日本鬼子逼問民眾,敵人一部分挨家挨戶搜捕八路軍抗日幹部,另一部分把趕集的數百名民眾圈到街中央訓斥。這時,他躲在一個空院裡。敵人未搜查到八路軍幹部,惱羞成怒地要對數百名民眾實行機槍點名。看到這種慘景,他急中生智,悄悄溜出村外,對準敵人連鳴數槍。敵人聽到槍聲,再也顧不得逼殺民眾,蜂擁奔向槍聲處,把他團團包圍起來。他用僅有的十幾發子彈與敵人周旋了一個多小時,目的是讓民眾擺脫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自己逃脫是不可能了。因此,下定決心,打死一個夠本,打死兩個賺一個,與敵拚死到底。於是利用溝壕地形與敵人戰鬥,但終因敵眾我寡,最後光榮犧牲。
為了緬懷他的英靈,汶上人民為他立了碑,讓後人永遠記住這位為人民灑盡鮮血的好黨員、好乾部。

榮譽稱號

2020年9月2日,入選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