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記號說是關於空間知覺形成的一種學說。1852年德國人洛採在其《醫學心理學》中提出。反對康德的空間知覺的先驗說,主張以生理學為依據,以經驗為中介來解釋空間知覺形成的規律。認為空間知覺是由接受刺激的部位留下的特殊記號與某種運動經驗逐漸結合的產物。外界的刺激雖有空間關係,但_人直接獲得的是特殊感覺的經驗模型,而非空間形式。個體皮膚上或眼睛中任何點上的感覺都有其特殊模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部位記號說
- 外文名:Theory of local signs
- 性質:有關空間知覺形成的理論
- 創始人:德國哲學心理學家洛采
- 誕生時間:1883
觀點簡說,學說闡述,研究目的,
觀點簡說
德國哲學心理學家洛采(L.otze,R.H.)在1883年提出的一種有關空間知覺形成的理論,即指空間知覺是由於接受刺激的部位所留下的特殊記號,同某種運動經驗逐漸結合的產物。
學說闡述
洛采認為,外間刺激雖然具有空間關係,但人直接得到的制是特殊感覺的經驗模型而不是空間形式。如觸覺的空間,皮膚與外物接觸時,由於皮膚的每一部位,在厚度、軟硬、緊張度和皮下組織等方面都與其他部位不同,因此每個部位都會形成相應的部位標記。肢體移動時,被刺激的部位變化,其部位標記也跟著變化。這樣,肢體多次移動及其經驗模型作用的結果,這些標記就結合成了一個空間體系,即空間知覺。他認為,視覺也具有特殊的部位標記。由於視網膜上的不同點被刺激時會發生不同的眼肌動作,使視線轉到正對著刺激物,不同點引起不同強度的不同眼肌的協調動作,相鄰點所引起的眼肌運動感覺的配合也引起逐漸的變化,即網膜上相鄰點的部位標記在逐漸變化,最後這些部位標記就結合成一個空間系統。部位標記系統能夠轉化成為空間系統,是人的經驗造成的結果。
研究目的
這個學說反對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空間知覺的先驗說,主張以生理學知識為依據,以人的經驗為中介來解釋空間知覺形成的規律,實質是一種空間知覺的經驗說,這是正確的一面。但把空間知覺看作是一種記號的結合,不是客觀實在的映像,違反反映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