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齋獨酌

郡齋獨酌

郡齋獨酌,唐杜牧作。這首詩作於杜牧不惑之年,是對自己大半生經歷的總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郡齋獨酌
  • 創作年代:唐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杜牧
詩詞《郡齋獨酌》,作者,原文,全部注釋,評析,相關,作者簡介,後世影響,

詩詞《郡齋獨酌》

前年鬢生雪,今年須帶霜。
時節序麟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窮西海,四萬到洛陽。
東南我所見,北可計幽荒。
中畫一萬國,角角棋布方。
地頑壓不穴,天迥老不僵。
屈指百萬世,過如霹靂忙。
人生落其內,何者為彭殤?
促束自系縛,儒衣寬且長。
旗亭雪中過,敢問當壚娘。
我愛李侍中,摽摽七尺強。
白羽八札弓,髀壓綠檀槍。
風前略橫陣,紫髯分兩旁。
淮西萬虎士,怒目不敢當。
功成賜宴麟德殿,猿超鶻掠廣球場。
三千宮女側頭看,相排踏碎雙明璫
旌竿幖幖旗*嚯嚯,意氣橫鞭歸故鄉。
我愛朱處士,三吳當中央。
罷亞百頃稻,西風吹半黃。
尚可活鄉里,豈唯滿囷倉?
後嶺翠撲撲,前溪碧泱泱
霧曉起鳧雁,日晚下牛羊。
叔舅欲飲我,社瓮爾來嘗。
伯姊子欲歸,彼亦有壺漿。
西阡下柳塢,東陌繞荷塘。
姻親骨肉舍,煙火遙相望。
太守政如水,長官貪似狼。
征輸一雲畢,任爾自存亡。
我昔造其室,羽儀鸞鶴翔。
交橫碧流上,竹映琴書床。
出語無近俗,堯舜禹武湯。
問今天子少,誰人為棟樑?
我曰天子聖,晉公提紀綱。
聯兵數十萬,附海正誅滄。
謂言大義小不義,取易卷席如探囊。
犀甲吳兵斗弓駑,蛇矛燕戟馳鋒芒。
豈知三載幾百戰,鉤車不得望其牆。
答雲此山外,有事同胡羌
誰將國伐叛?話與釣魚郎。
溪南重回首,一徑出修篁。
爾來十三歲,斯人未曾忘。
往往自撫己,淚下神蒼茫。
御史詔分洛,舉趾何猖狂。
闕下諫官業,拜疏無文章。
尋僧解憂夢,乞酒緩愁腸。
豈為妻子計,未去山林藏。
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
弦歌教燕趙,蘭芷浴河湟。
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壽域富農桑。
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
江郡雨初霽,刀好截秋光。
池邊成獨酌,擁鼻菊枝香。
醺酣更唱太平曲,仁聖天子壽無疆。

作者

原文

前年鬢生雪,今年須帶霜。時節序麟次,古今同雁行2。甘英窮西海,四萬到洛陽3。
東南我所見,北可計幽荒4。中畫一萬國,角角棋布方5。地頑壓不穴,天迥老不僵6。
屈指百萬世,過如霹靂忙。人生落其內,何者為彭殤?促束自系縛儒衣寬且長7。
旗亭雪中過,敢問當壚娘8。
我愛李侍中,摽摽七尺強9。白羽八札弓,髀壓綠檀槍。風前略橫陣,紫髯分兩旁。
淮西萬虎士10,怒目不敢當。功成賜宴麟德殿,猿超鶻掠廣球場11。
三千宮女側頭看,相排踏碎雙明璫12。旌竿幖幖旗*嚯嚯(火霍)13,意氣橫鞭歸故鄉。
我愛朱處士,三吳當中央14。罷亞百頃稻,西風吹半黃。尚可活鄉里,豈唯滿囷倉⒂?
後嶺翠撲撲,前溪碧泱泱。霧曉起鳧雁,日晚下牛羊16。叔舅欲飲我,社瓮爾來嘗。
伯姊子欲歸,彼亦有壺漿。西阡下柳塢,東陌繞荷塘。姻親骨肉舍,煙火遙相望17。
太守政如水18,長官貪似狼。征輸一雲畢,任爾自存亡19。我昔造其室,羽儀鸞鶴翔。
交橫碧流上,竹映琴書床20。出語無近俗,堯舜禹武湯。問今天子少,誰人為棟樑?
我曰天子聖,晉公提紀綱。聯兵數十萬,附海正誅滄21。
謂言大義小不義,取易卷席如探囊22。犀甲吳兵斗弓駑,蛇矛燕戟馳鋒芒。
豈知三載幾百戰,鉤車不得望其牆23。
答雲此山外,有事同胡羌。誰將國伐叛?話與釣魚郎24。溪南重回首,一徑出修篁。
爾來十三歲,斯人未曾忘。往往自撫己,淚下神蒼茫25。御史詔分洛,舉趾何猖狂26。
闕下諫官業,拜疏無文章37。尋僧解憂夢,乞酒緩愁腸。豈為妻子計,未去山林藏28。
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29。弦歌教燕趙,蘭芷浴河湟。腥膻一掃灑,兇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壽域富農桑30。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江郡雨初霽,刀好截秋光。
池邊成獨酌,擁鼻菊枝香。醺酣更唱太平曲,仁聖天子壽無疆31。

全部注釋

1.原注:黃州作。黃州杜牧於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出為黃州刺史,時年四十。因有感於自己大半生仕宦飄泊,功業無成而作此詩,抒發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2.一至四句言年齡漸老,歲月如流。
3.五至二十句中國地域廣大,歷史悠久,個人在其中顯得短暫而且微不足道。甘英句:《後漢書·西域傳》:"永元六年,班超擊破焉耆,於是條支、安息諸國,至於海濱,四萬里外,皆重譯貢獻。九年,班超遣掾(副官甘英窮臨西海而還。"這兩句說漢朝疆域西至海濱,距京城洛陽四萬里。海:或指伊塞克湖或巴爾喀什湖。
4.東南兩句說:東南地區我到過,北邊大約更遙遠。
5.中畫句:《漢書·地理志》?quot;黃帝方制萬里,畫野分州,得百里之國萬區。"這兩說中國劃分成許多地區,就像一個巨大的棋盤。
6.地頑四句:中國地久天長,百萬世歷史猶如匆匆雷電一閃而過。
7.人生六句:言個人在這漫長而又勿促的歷史中,爭短爭長有什麼意義呢?彭:相傳彭祖長壽,活到八百多歲。殤:夭折的幼兒。《莊子·齊物論》:"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彭祖事又見《神仙傳》、《列仙傳》、《楚辭·天問》。自系縛:比喻追逐名利。
8.敢問:不敢問,怎敢問。當壚娘:《晉書·阮籍傳》:"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嘗詣飲,醉便臥其側。"
9.以下二十一至三十四句,寫對李侍中武功的敬慕。李侍中:李光顏。《舊唐書·李光顏傳》?quot;遷忠武軍節度使。會朝廷討吳元濟,詔光顏以本軍獨當一面。賊眾壓光顏之壘而陣。光顏乃自毀其柵之左右,出騎以突之。光顏將數騎冒堅而沖之,出入者數四,賊乃大潰。光顏敗元濟之眾。賊平,命中官宴光顏於居地,又御麟德殿召對,賜金帶錦彩,已而進階開府儀同三司,仍於正衙受冊司徒兼侍中。"此指憲宗元和十年至十二年(815--817)平定淮西吳元濟叛亂之事。摽摽:高大。
10.淮西萬虎士:指吳元濟叛軍。
11.廣球場:《長安志》:"西內有求場亭子。"
12.雙明璫宮女佩飾之物。
13.旌竿幖幖旗*嚯嚯(火霍):旌旗飄揚之狀。
14.以下三十五至八十句,寫對朱處士德才識見的敬慕。朱處士事不詳,當是吳地隱逸之士。三吳:《水經注》以吳郡、吳興、會稽為三吳。
15.罷亞:一種稻名。以下四句稱頌朱處士樂善好施,救民濟困的美德。
16.後嶺四句:寫朱處士居住之地環境清幽。
17.叔舅以下八句:寫朱處士家族和睦,熱情好客。社瓮:瓮中的社酒。
18.太守:此自謂。《舊唐書·百官志》:"武德元年,改太守曰刺史。天寶元年,改刺史曰太守。政如水:為政清廉。
19長官三句:斥貪官污吏如狼似虎,只管收稅,不管人民死活。
20.我昔八句:寫朱處士高雅有學問,關心國事,有治國安民的雄才大略。造其室:拜訪朱處士的居處。
21.我曰以下十句是作者回答朱處士的話。晉公:《舊唐書·敬宗紀》:"寶曆二年二月,以山南西道節度使晉國公裴度守司空,同平章事,復知政事。"《舊唐書·裴度傳》:"滄、景節度使李全略死,其子同捷竊弄兵柄,以求繼襲。度請行誅伐,逾年而同捷誅。"大義小不義:裴度行大義,叛者不義。小:此謂藐視。
22.取易句:言裴度治理天下很有能力。
23.犀甲四句:言裴度戰功赫赫,平叛安邦。三載凡百戰:敬宗寶曆二年四月李同捷反,文宗大和三年四月李同捷降,歷四年而整三載。鉤車:《詩皇矣傳》:鉤,鉤梯也,所以鉤引上城者。不得望其牆:不能攻破它(叛軍據守之城)的城牆。
24.答雲四句:應是朱處士的話,大意是主張文治教化,不贊成只靠武力治國。《春秋繁露》:"魯君問於柳下惠曰:'我欲攻齊,如何?'柳舊惠對曰:'不可!'退而有憂色曰:'吾聞之也,謀伐國者,不問仁人,此何為至於我?'"
25.溪南以下六句:寫告別朱處士已經十三年了,不能忘懷。反思自己的經歷,有許多感傷。
26.詔分洛:指自己大和九年(835)為監察御史,分司東都洛陽。猖狂:大約是說當時自己年輕好宴飲遊玩,不拘小節。
27.闕下諫官業:指開成二年(837)在朝廷任左補闕等職。拜疏無文章:即沒有疏奏文章,意謂沒什麼建樹。
28.尋僧四句:言身為閒官無施展才能的機會,且說明自己不辭官歸隱並不是為了養活家人,而是有更遠大的理想。
29.平生句以下,坦言心志。願補舜衣裳:即杜甫所謂致君堯舜之意。
30.弦歌六句:言推行文治教化,安邊化民。“燕趙"指安史亂後抗拒不朝的河北藩鎮,河湟指被吐蕃奴隸主強占的黃河上游及湟水流域地區
31.江郡:指黃州。刀好截秋光:意謂趁高秋時光賞菊飲酒,不必憂國憂民。此無奈之語。

評析

杜牧不僅長於七絕,他的五言古體也作得很好。這首詩抒情言志,才情橫溢。詩中陳述了自己素仰文才武略之士,深懷報國安民之心,但並未遇上李光顏裴度那樣的機遇,只好寄情詩酒,自我解嘲。這首詩作於不惑之年,是對自己大半生經歷的總結,其中感慨深沉,然而卻以明快曠達之語出之,頗見其俊爽本色。

相關

韻語陽秋》云:"非心地明了,貫穿道釋者,不能道也。及觀其自撰墓誌,又忍死作別裴相之章,則知《獨酌》之詠,豈空言哉!"《石園詩話》:"史稱杜牧之自負才略,喜論兵事,擬致位公輔,以時無右援者,怏怏不平而終。為人疏雋不拘細行。其詩情致豪邁。"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孫,二十六歲時考中進士,任弘文館校書郎。不久,任江西、宣歙、淮南等節度使幕僚,以後歷任監察御史、司勛員外郎及黃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終中書舍人。杜牧對政治、軍事都有頗為卓著的見識,曾聯繫時事研經讀史,注《孫子兵法》,可惜不為統治者所用。杜牧擅長詩文,力倡“文以意為主”之論。詩風豪爽清麗,尤工絕句。後人為了區別於杜甫,稱其為小杜,又為了區別於李白、杜甫,稱杜牧李商隱為小李杜,足見杜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杜牧像)(杜牧像)

後世影響

晚唐詩歌對詞體的定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杜牧的詩歌,尤其是七言絕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詞體發生著影響:杜牧詩歌的隱約深細為詞體主流意境的形成導夫先路;杜牧詩歌將傷眷傷別的題材演繹得細膩多情,朦朧要緲,為詞體所繼承;杜牧詩酒風流的生活為後世詞人提供了寫作素材和寫作的心境。前兩個方面又都和晚唐文人與兩宋文人更偏重隱約精微的審美心態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