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復儉

郝復儉,山東省膠州市人。無線電與慣性器件技術專家,中國飛彈與航天慣性器件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早年從事無線電與通信技術工作,在無線電儀器儀表和通信設備的研究、設計、製造和維護使用方面作出了貢獻。1957年開始從事飛彈與航天技術工作,主持創建了我國飛彈與航天慣性器件研究所,負責研製成功了我國早期的彈道飛彈與運載火箭的陀螺、陀螺加速度表、平台等慣性器件,為我國獨立自主地研製飛彈與運載火箭作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復儉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交通大學電機
  • 性別:男
簡介,生平,中國無線電,創建研究所,人物簡歷,

簡介

郝復儉(1911--1975),火箭慣性器件專家。1938年畢業於交通大 學電機系。曾任國民黨政府交通部桂林電政管理局無線電管報台技術員、中央無線電器材公司重慶廠副工程師。1947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院。任加拿大奇異公司工程師。建國後,歷任解放軍通信兵部通信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航天工業部第一研究院所長。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期從事火箭慣性器件研製工作。是我國火箭慣性器件研製工作的開創人之一。
郝復儉郝復儉

生平

郝復儉,1911年4月14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祖籍山東省膠縣。父親郝升三是鐵路工人。童年的郝復儉就讀於濟南津浦鐵路扶輪國小。1925年9月考入濟南進德中學,爾後相繼 在濟南齊魯中學、青島膠濟鐵路中學學習。1931年7月高中畢業。由於家境貧寒,為維持生計,他在家幫助修理電機兩年,這不僅增強了他動手操作的能力,還培養了他對電機專業的興趣。
彈道飛彈彈道飛彈
由於修理電機等收入,家中有了些積蓄,加之他強烈的求知慾望,1933年9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1934年轉入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1938年7月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經學校推薦,赴重慶國民政府交通部桂林電政管理局發報台工作,任二等技術員。1940年4月至1941年9月,在重慶上川實業公司電機廠任助理工程師。1941年9月至1945年4月,在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器材廠重慶分廠,任助理工程師,併兼任機電組、零件組、第一製造組的組長。1945年4月,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無線電工程研究生,1946年8月獲碩士學位。在讀研究生的後兩個月,曾在美國無線電公司和菲力柯無線電公司實習。1946年8月至1947年8月,在加拿大奇顯公司的一個無線電用小變壓器生產部門任工程師。1947年8月又到美國菲力柯無線電公司工程師室及生產製造部門實習兩個月,爾後回國。1948年1月至1949年7月,在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器材廠天津分廠任工程師、副廠長,併兼任設計課、製造課課長。
1949年7月至1950年7月,在郵電部電信總局技術處任技術員。1950年7月至1952年9月,在郵電部電信科學研究所任儀器組組長。1952年9月,在總參通信部電子科學技術研究院任七組組長、工程師,1955年12月,升任該院21研究室主任,956年定為二級研究員。
1957年10月,隨電子科學技術研究院併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開始從事飛彈與航天技術工作,歷任研究室主任,設計部副主任、主任等職,並被聘任為第五研究院第一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曾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64年6月參軍,被授予技術上校軍銜。1965年改為第七機械工業部後,仍任慣性器件研究所所長,一直主持和參加慣性器件的研製工作。
1975年9月17日,因患癌症逝世,享年64歲。

中國無線電

郝復儉1938年從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後,即開始從事無線電儀器儀表的設計、製造和使用維護工作。在實踐中埋頭苦幹,潛心鑽研,不僅豐富了他的科技理論知識,也 積累了實踐經驗。特別是他又赴美國攻讀、實習和工作近三年,使其逐步成長為科技理論造詣較深、實踐經驗較豐富的科技工作者。
人造地球衛星人造地球衛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投身於祖國的通信事業。先後主持或參加了多種通信電子儀器,微波儀器、頻率儀和防化用的射線探測儀等的研製、試驗工作。當時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郝復儉這位樸實勤奮的科技工作者,在困難面前毫無懼色,從蒐集資料、找器材,到設計、製造和試驗,他都親自動手。特別是在防化用的射線探測儀的研製中,他深知這是戰備的急需,晝夜加班。他發揮自己動手能力強的優勢,和試製廠的工人師傅一起安裝、調試,因而深受廣大工人的敬重。這些精密儀器,儀表的相繼研製成功,不僅滿足了中國無線電、通信技術發展的需要,也為中國無線電、通信事業更飛速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和物質基礎。
技術創建者
1957年10月郝復儉調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擔任慣性器件的技術領導工作。在仿製從蘇聯引進的液體近程彈道飛彈“P—2”的時候,他和他的同事面對完全陌生的陀螺、陀螺加速度表和橫偏校正系統等,起始覺得無從下手。但他鎮定自若,鼓勵同事們:“一個小孩從不會走路到會走會跑,總得有個過程。只要肯學、肯乾就是了。”他根據領導的指示,組織科技人員學習、討論“仿製與獨創”、“學到手與飛彈上天”的關係。通過學習、討論,統一了思想。他和他的同事們通宵達旦地進行實物測繪和資料圖紙的分析研究。他還帶領科技人員下廠進行慣性器件的生產,在摸透設備的工作原理和設計參數的基礎上,解決超差代料問題。“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郝復儉的主持下,終於仿製成功了“P—2”飛彈的慣性器件及其他儀器設備,並為後來的自行研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中國自行設計的中近程液體彈道飛彈的研製工作中,他是設計委員會的成員,分管慣性器件的研製。這一自行設計的飛彈的控制體制雖與“P—2”飛彈相同,但在部分整機和線路上做了許多改進。例如:橫偏校正系統加大了發射機功率,對水平陀螺儀程式機構的凸輪重新進行了設計,變換放大器選擇了磁放大器的方案,舵機進行了改進設計等。這一飛彈的控制系統與“P—2”飛彈比較,完全自行設計的19項,改進設計的46項,其中大部分都是郝復儉所負責的。在這一中近程彈道飛彈的改進型的方案論證與研製中,圍繞控制系統方案的選擇進行了反覆討論。關於縱向控制採用雙補償方案、橫向控制採用坐標轉換的全慣性制導方案,慣性器件的研製是這一方案的基礎和支撐條件。他分析了慣性器件研製的可行性並全力支持這一方案,最後決定改進型的中近程飛彈採用了全慣性制導方案,大大地提高了 武器系統的作戰性能,使中國飛彈控制技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聶榮臻的“三嚴”作風聶榮臻的“三嚴”作風
在以後的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飛彈和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用的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研製中,他作為慣性器件設計部的主任和慣性器件研究所的所長,主持了這些飛彈與運載火箭的慣性器件的攻關、研製、試驗、調試和生產工作,為之付出了巨大的勞動和心血。例如:在長征一號控制系統的研製中,高精度的慣性儀表是關鍵,而氣浮支承技術是實現高精度的關鍵。為此,成立了以郝復儉為組長的聯合攻關組。他帶領科技人員深入慣性器件製造廠,實行設計、工藝、生產三結合,經過八個多月的奮戰,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精心設計、精心加工、精心裝配,生產出尺寸精度高達2微米的空氣軸承。這一軸承在靜壓支撐下高速旋轉,經測試台檢測,精度完全達到要求。爾後,他們又乘勝前進,認真地分析了中國技術、經濟所允許的條件,考慮了中國所能提供的電子元器件的品種和技術水平,很快地設計和生產出了氣浮三自由度陀螺儀和氣浮陀螺加速度表。有了高精度的慣性儀表,再配上先進的軟體——建立陀螺儀漂移的數學模型,通過誤差分離技術對陀螺儀的系統誤差進行修正,使中國的慣性儀表技術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其精度比採用滾珠軸承的陀螺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和他的同事為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設備,保證了長征一號的研製成功。

創建研究所

50年代,中國的經濟基礎和工業技術基礎都很薄弱,科學技術也很落後,精密慣性技術領域還是空白。郝復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肩負起慣性器件研究所創建任務的。在創建過程中,從科技人員的選調,基礎設施的建設,研究室的劃分,到設備、器材的購置,他都親自過問。 對於技術性問題,他詳細研究當時僅有的一些蘇聯資料,並認真聽取有關領導和科技人員的意見,經過反覆斟酌後才予以審定。特別是在慣性器件研究所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發展技術途徑、發展規劃與計畫的制訂方面,他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他查閱了國內外有關慣性器件技術的資料,組織有關的科技人員擬制了中國慣性器件技術的發展藍圖,包括滾珠軸承的、撓性的、動壓的等陀螺。這些都為慣性器件研究所的專業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
中程飛彈中程飛彈
他還十分注意慣性器件研究所作風的建設,在大小會上反覆強調:“我們是研究精密儀表的,如果作風不精細是搞不出精密儀表的。”他身體力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頭貫徹聶榮臻副總理當時提出的培養“三嚴”作風(嚴格、嚴密、嚴肅)的要求。他對所里的科技人員雖很少嚴厲的批評,可他卻從不放過任何一名科技人員撰寫的科技報告的含混和設計工作的疏忽。遇有這類情況,有的他親手修改,有的直接向當事人提出意見和建議,請其改正,直至達到要求為止。
他還特別注意要求科技人員深入科研生產的實際,經常向他的同事宣傳:“沒有工人的精心加工和裝配,是搞不出精密的慣性儀表的,所以研究設計人員必須要和工藝、工人搞好結合,要深入到試製廠去。”他所倡導的這些作風至今都還在慣性器件研究所的科技人員中有著深刻的影響。
郝復儉在擔任所長期間,親自抓預先研究工作,曾主持了多項預研課題的立項論證,如幾種新型的液浮陀螺、撓性陀螺、動壓陀螺等都是60年代後期和70年代初期開始立項的。他還憑藉自己的外文優勢,親自查閱有關的外文資料,送給有關課題組人員,為預先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鑑。
他親自主持了一些重大預研課題的研製,提出了一些頗有見解的意見。例如:在中近程液體彈道飛彈研製中,他根據中程液體彈道飛彈的需求牽引適時地組織開展了速率陀螺、橫向陀螺背表系統等的預研,為中程飛彈的研製貯備了慣性儀表,大大地縮短了這一飛彈的研製周期。他還較早地組織了慣性器件誤差分離研究的預研課題。他指出,要提高慣性器件的精度,單靠硬體本身的改進是要花大錢的,而且會受到精密機械和電子元器件等技術水平的限制,通過地面試驗所取得的數據,將慣性器件本身工具誤差中的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分離開來,將系統誤差補償掉,這是提高慣性器件精度的又好、又省的辦法。為此,他親自進行數據處理和數學模型的建立。遠在60年代中期即提出了建立慣性器件試驗室的建議與方案構想,正是由於他早期的預見性和所付出的勞動,對中國後來飛彈與航天慣性器件技術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慣性器件研究所已具相當規模與技術水平,研製成功了一系列的慣性器件,滿足了各種飛彈與航天型號研製的需要。

人物簡歷

1911年4月14日 生於山東省青島市。
1933—1934年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肄業。
1934—1938年 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38—1940年 任重慶國民政府交通部桂林電政管理局技術員。
1940—1941年 任重慶上川實業公司電機廠助理工程師。
1941—1945年 任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器材廠重慶分廠助理工程師。
1945—1946年 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46—1947年 在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等部門實習,後任加拿大奇顯公司工程師。
1948—1949年 在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器材廠天津分廠任工程師、副廠長。
1949—1950年 任郵電部電信總局技術處技術員。
1950—1952年 任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所儀器組組長。
1952—1957年 任總參通信部電子科學技術研究院工程師、組長、室主任。
1957—1965年 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研究室主任,設計部副主任、主任。
1965—1975年 任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慣性器件研究所所長。
1975年9月17日 逝世於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