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郜洪文
- 出生地:1964年8月
- 職業:教授,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浙江工學院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2年以優異成績考取浙江工學院精細化工專業。1987年,郜洪文大學畢業分配到淮北市環保監測站工作,站領導非常支持技術人員工作,鼓勵他們進行技術革新、科研創新。1999年初,郜洪文被引進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從事光譜套用化學和環境分析化學研究和教學工作。
研究方向
污染控制材料設計及套用、環境污染物生物毒性、痕量污染物檢測等。
主要貢獻
1991年,他的“水體中的懸浮物光度法測定”論文被第四屆亞洲化學大會錄用,論文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之後,他先後又創立了主次波長、峰谷波長、膠體雙波長新技術,不少論文在《環境科學》、《分析化學》、《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等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1994年,他建立了光譜修正技術,成果在英國皇家化學會學術期刊《The Analyst》上發表後,吸引許多國內外同行索要單行本。此後兩年間,他在英國、美國、西班牙等國家的Spectrochim、Acta、Talanta、Quim、Anal等國際性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十多篇。
1995年底,他結合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數據處理複雜、人工預測誤差大的特點,開發了三套用於環境規劃、污染預測的計算機套用軟體。剛開發時,借錢買了一台286計算機進行編程,他一乾一個通宵,目前已取得國家著作權局頒發的三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證書,軟體已在全國26個省市的50餘家環保單位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緩解了大量繳納論文版面費給生活帶來的經濟困難。剛到安徽大學,沒有像樣的實驗室,學院為了不影響他的科研工作,只得將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廢品倉庫騰出來改造成環境分析化學研究室。 1999年以來,新開設專業課兩門,每年指導3—4名本科畢業生論文和2名研究生,四年來所指導的學生髮表論女SCI收錄25篇。
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973"計畫、國家科技支撐計畫、上海市重點基礎研究等科研項目,創立了Spectral Correction Technique、Light-Absorption Ratio Variation、Transmembrane Impedance Effect、Waste hybridization Treatment等新方法,在Proteomics、Biophys. J.、J. Mater. Chem.、Amino Acids、Analyst、Water Res.、BMC Mol. Biol.等國際主流學術期刊發表一百餘篇論文。
國家發明專利十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四項。
獲獎記錄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項。1999年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00年獲"中國國際SCI收錄論文第一(化學類)",2003年入選"ISI - Emerging Research Fronts"。曾獲同濟大學蘇邦俊教學獎、同濟大學優秀畢業論文指導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