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興海

郎興海,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1982年7月生,雲南景東縣人,中共黨員。2004年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資源勘查工程專業;2007年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導師唐菊興研究員);2012年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導師陳毓川院士)。2012年7月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資源勘查工程系任教,2014年晉升副教授,2017年破格晉升教授。2014年入選四川省傑出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培育計畫,2017年獲第十六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郎興海
  • 出生地:雲南景東縣
  • 畢業院校:成都理工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研究方向,科研項目,主要論文,獲獎情況,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西藏主要成礦帶構造-岩漿演化與成礦作用研究工作,現任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國際套用礦床地質學會(SGA)會員、中國地質學會會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會員,國土資源部“西藏主要成礦帶大型-特大型礦床勘查評價和研究科技創新團隊”骨幹成員,國土資源部“構造成礦成藏重點實驗室 ”固定研究人員。

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西藏雄村斑岩型Cu-Au礦集區I號礦體富CH4成礦流體演化過程研究,主持。
[2]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西藏岡底斯帶雄村式斑岩型Cu-Au礦床形成機制研究,主持。
[3] 四川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重點項目,西藏岡底斯帶雄村斑岩型Cu-Au礦床成礦物質來源研究,主持。
[4] 地調項目子課題,西藏大型礦床成礦專屬性研究,主持。
[5] 地調項目子課題,西藏米拉山銅礦整裝勘查區關鍵基礎地質研究,主持。
[6] 地調項目子課題,西藏米拉山整裝勘查區典型礦床蝕變填圖和成礦預測圖編制,主持。
[7] 地調項目子課題,西藏雄村-普桑果斑岩-矽卡岩型銅多金屬礦成礦地質背景與找礦潛力調查,主持。
[8] 地調項目子課題,西藏米拉山整裝勘查區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研究,主持。
[9] 南京大學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西藏雄村II號斑岩型Cu-Au礦體成礦流體特徵研究,主持。
[10] 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重點項目,西藏雄村礦區早侏羅世砂岩碎屑鋯石年代學及構造意義研究,主持。
[11]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礦床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西藏雄村斑岩型Cu-Au礦集區I號礦體富CH4成礦流體成因研究,主持。
[12] 四川省數學地質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基於Surpac的西藏雄村超大型銅金礦三維建模,主持。
[13] 四川省礦產資源研究中心項目,固體礦產勘查項目的融資方式研究,主持。
[14] 國土資源部構造成礦成藏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西藏雄村礦區氧化性、還原性斑岩型銅金礦床成因差異的關鍵因素研究,主持。
[15] 西藏中瑞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項目,西藏自治區窩弱礦區地質勘查,主持。
[16] 西藏天圓礦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項目,西藏謝通門縣雄村銅礦勘探地質資料匯交,主持。
[17] 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605大隊項目,西藏昂仁縣雄巴銅礦詳查技術諮詢服務,主持。
[18] 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605大隊項目,西藏錯那縣浪章鉛礦普查技術諮詢服務,主持。
[19] 西藏天圓礦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項目,西藏謝通門縣雄村銅礦II號礦體勘探報告和I號礦體補充勘探報告編寫,主研。
[20] 西藏天圓礦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項目,西藏謝通門縣雄村銅金礦勘查評價,主研。
[21] 地調項目,西藏岡底斯東段中新生代斑岩成礦系統與找礦預測,主研。
[22] 國家973項目子課題,青藏高原南部增生造山成礦系統發育機制,主研。

主要論文

[1] Xinghai Lang, Juxing Tang, Qing Yin, Zhiwei Cui, Yong Huang, Jinshu Zhang, Yiming Gao, Zhijun Li, Feng Ding, Fuwei Xie, Zongyao Yang, Min Zeng.Geochemistry and genesis of Eocene Lamprophyres in the Xiongcun porphyry copper-gold district, southern margin of the Lhasa terrane, Tibet, China. Geochemical Journal, 2017, 51(2): 123-142
[2] Xinghai Lang, Juxing Tang, Zhijun Li, Yong Huang, Feng Ding, Huanhuan Yang, Fuwei Xie, Li Zhang, Qin Wang, Yun Zhou. U–Pb and Re–Os geochron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Jurassic porphyry metallogenic event of the Xiongcun district in the Gangdese porphyry copper belt, southern Tibet, PRC.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4, 79(2): 608-622
[3] Juxing Tang,Xinghai Lang, Fuwei Xie, Yiming Gao, Zhijun Li, Yong Huang, Feng Ding, Huanhuan Yang, Li Zhang, Qin Wang, Yun Zhou.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Jurassic No. I porphyry Cu-Au deposit in the Xiongcun district, Gangdese porphyry copper belt, Tibet. Ore Geology Reviews, 2015, 70(4): 438-456
[4] Xinghai Lang, Dong Liu, Yulin Deng, Juxing Tang, Xuhui Wang, Zongyao Yang, Zhiwei Cui, Yongxin Feng, Qing Yin, Fuwei Xie, Yong Huang, Jinshu Zhang. 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Jurassic sandstones in the Xiongcun district, southern Lhasa subterrane, Tibet,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rovenance and tectonic setting. Geological Magazine, 2018, doi:10.1017/S0016756818000122
[5] Xinghai Lang, Juxing Tang, Yulin Deng, Fuwei Xie, Zongyao Yang, Zhiwei Cui, Xuhui Wang, Zhijun Li, Zhong Zhang, Jinshu Zhang, Yong Huang.New Discovery of the 341 Ma Gabbro at Xiongcun District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Lhasa Terrane, Tibet.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18, 92(1): 420-421
[6] Xinghai Lang, Xuhui Wang, Juxing Tang, Yulin Deng, Zhiwei Cui, Qing Yin, Fuwei Xie. Composition and age of Jurassic diabase dikes in the Xiongcun porphyry copper–gold district, southern margin of the Lhasa terrane, Tibet, China: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 Geological Journal, 2017, DOI: 10.1002/gj.3028
[7] Min Zeng, Xiang Zhang, Hui Cao, Frank R. Ettensohn, Wenbin Cheng,Xinghai Lang. Late Triassic initial subduction of the Bangong-Nujiang Ocean beneath Qiangtang revealed: stratigraphic and geochronological evidence from Gaize, Tibet. Basin Research, 2016, 28(1): 147-157
[8] 郎興海,唐菊興,鄧煜霖,謝富偉,楊宗耀,崔志偉,王旭輝,李志軍,張忠,張金樹,黃勇.西藏拉薩地塊南緣雄村礦集區首次發現早石炭世輝長岩:古特提斯洋的殘留?.地球學報, 2017, 38(05): 745-753
[9] 郎興海,王旭輝,崔志偉,鄧煜霖,謝富偉,尹青.西藏雅魯藏布江南岸若措早侏羅世含礦斑岩的鋯石U-Pb年齡及地質意義.礦物岩石, 2017(4): 74-87
[10] 郎興海,崔志偉,王旭輝,鄧煜霖,謝富偉,韓鵬,楊宗耀,張忠,黃勇,李志軍,尹青,張金樹,丁楓,董樹義,王子正,張麗.西藏謝通門縣雄村礦集區綜合信息找礦模型及靶區預測.地球學報, 2017, 38(05): 790-802
[11] 郎興海,唐菊興,楊宗耀,丁帥,胡古月,李玉海,謝富偉,嚴成名.西藏自治區謝通門縣斯弄多鉛鋅礦區地球物理特徵及找礦方向.地質與勘探, 2017, 53(03): 508-518
[12] 郎興海,崔志偉,駱毓燕.我國的固體礦產勘查項目融資方式探討.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2016, 33(5): 58-64
[13] 郎興海,唐菊興,謝富偉,黃勇.西藏雄村礦區地面磁測異常特徵及其對找礦方向的指示,地質與勘探, 2014, 50(3): 411-418
[14] 郎興海,唐菊興,謝富偉,李志軍,黃勇,丁楓,楊歡歡,周雲,王勤.西藏雄村礦區南部玢岩的地質年代學、岩石地球化學及其地質意義.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4, 38(3): 609-620
[15] 郎興海,唐菊興,李志軍,董樹義,丁楓,謝富偉,王子正,張麗,黃勇.化探在西藏雄村礦區Ⅱ、Ⅲ號礦體發現中的作用.物探與化探, 2014, 38(4): 667-672
[16] 郎興海,唐菊興,胡正華,謝富偉,黃勇.西藏雄村礦區Ⅲ礦體成礦流體特徵.金屬礦山, 2014, 32(9): 95-98
[17] 郎興海,唐菊興,李志軍,謝富偉,黃勇.西藏岡底斯斑岩銅礦帶雄村礦區侏羅紀成礦作用:來自鋯石U-Pb和輝鉬礦Re-Os年齡的證據.礦物學報, 2013(s2): 328-328
[18] 郎興海,唐菊興,李志軍,董樹義,丁楓,王子正,張麗,黃勇.西藏謝通門縣雄村銅金礦區及其外圍的找礦前景地球化學評價.地質與勘探, 2012, 48(1): 12-23
[19] 郎興海,唐菊興,陳毓川,李志軍,黃勇,王成輝,陳淵,張麗,周雲.西藏岡底斯成礦帶南緣新特提斯洋俯衝期成礦作用:來自雄村礦集區Ⅰ號礦體的Re-Os同位素年齡證據.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12, 37(3): 515-525
[20] 郎興海,唐菊興,李志軍,黃勇,丁楓,王成輝,張麗,周雲.西藏雄村斑岩型銅金礦集區Ⅰ號礦體的硫、鉛同位素特徵及其對成礦物質來源的指示.地球學報, 2012, 33(4): 459-470
[21] 郎興海,唐菊興,李志軍,黃勇,陳淵,張麗.西藏謝通門縣雄村斑岩型銅金礦集區Ⅰ號礦體的蝕變與礦化特徵.礦床地質, 2011, 30(2): 327-338
[22] 郎興海,陳毓川,唐菊興,李志軍,鄧起,黃勇,陳淵,張麗.西藏謝通門縣雄村斑岩型銅金礦床成因討論——來自元素的空間分布特徵的證據.地質論評, 2010, 56(3): 384-402
[23] 郎興海,陳毓川,唐菊興,李志軍,黃勇,王成輝,陳淵,張麗.西藏謝通門縣雄村斑岩型銅金礦集區Ⅰ號礦體的岩石地球化學特徵:對成礦構造背景的約束.地質與勘探, 2010, 46(5): 887-898
[24] 郎興海,唐菊興,陳毓川,李志軍,黃勇,王成輝,陳淵,張麗.西藏謝通門縣雄村斑岩型銅金礦集區Ⅱ號礦體中輝鉬礦Re-Os年代學及地質意義.礦物岩石, 2010, 30(4): 55-61
[25] 郎興海,唐菊興,王子正.西藏岡底斯中段則莫多拉銅金礦床地質特徵及找礦方向.地質與資源, 2007, 16(1): 29-33
[26] 王旭輝,郎興海,鄧煜霖,崔志偉,婁渝明,韓鵬.西藏岡底斯南緣湯白斑狀花崗岩鋯石U-Pb年代學、地球化學及地質意義.高校地質學報, 2018, 24(1): 59-73
[27] 楊宗耀,郎興海,唐菊興,張忠,張金樹,高一鳴,黃勇,謝富偉,付燕剛,王勇.西藏雄村銅金礦區侏羅系砂岩地球化學特徵:對構造背景的約束.地質學報, 2017, 91(09): 1985-2003
[28] 李壯,郎興海,丁帥,李海峰,楊宗耀,施碩,王立強,李于海.西藏斯弄多淺成低溫熱液型銀鉛鋅礦床銀的賦存狀態研究.地球學報, 2017, 38(05): 687-701
[29] 謝富偉,郎興海,唐菊興.西藏雄村礦集區侏羅紀斑岩磷灰石礦物化學特徵對新特提斯洋俯衝成礦作用的指示.地球學報, 2017, 38(05): 813-828
[30] 楊宗耀,郎興海,賀元,孟展,謝富偉,銀雪琴.雲南子尼銅礦床地質特徵及深部找礦前景.金屬礦山, 2016, (03): 107-112
[31] 尹青,郎興海,唐菊興,張金樹,謝富偉,楊宗耀,李志軍,黃勇,白雲,付紅超.西藏雄村礦區Ⅱ號礦體硫、鉛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礦床地質, 2015, 34(05): 1016-1029
[32] 丁楓,郎興海,胡正華,楊歡歡,王子正,張麗.西藏雄村銅金礦I號礦體賦礦凝灰岩成因探討:來自岩石地球化學、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的證據.地球學報, 2012, 33(4): 546-558

獲獎情況

[1] 獲2017年第十六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獎;
[2] 獲2016年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三);
[3] 獲2017年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十);
[4] 獲2015年“成都理工大學優秀班主任”稱號;
[5] 獲2016年成都理工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三);
[6] 獲2016年成都理工大學“百篇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設計)”指導教師;
[7] 獲2017年成都理工大學“百篇優秀學士學位論文(設計)”指導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