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燔柴先焚後祭議

《郊祀燔柴先焚後祭議》 是唐代許敬宗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郊祀燔柴先焚後祭議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許敬宗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郊祀燔柴先焚後祭議
簡新禮,祭畢,收玉帛牲醴,置於柴上,然後燔柴燎壇之左。臣敬宗謹按,祭祀之禮,必先降神。周人尚臭,祭天則燔柴,祭地則瘞血,祭宗廟則焫蕭灌鬯,皆貴氣臭,用以降神。禮經明白,義釋甚詳。委柴在祭神之初,理無所惑,是以《三禮義宗》等並雲,祭天以燔柴為始,然後行正祭;祭地以瘞血為先,然後行正祭。又《禮論》說,太常賀循上言,積柴舊在壇南燎,祭天之牲用犢左胖,漢儀用頭,今郊用脅之九個,太宰令奉牲脅,太祝令奉圭璧,俱奠燎薪之上。此即晉氏故事,亦無祭末之文。既雲漢儀用牲頭,頭非神俎之物,且祭末俎皆升,右胖之脅,唯有三禮。賀循既雲用祭天之牲左胖,復雲今儀用脅九個,足明燔柴所用,與升俎不同。是知自在祭初,別燔牲體,非於祭末,燒神餘饌。此則晉氏以前仍遵古禮,唯周魏以降,妄為損益,納告廟之幣,事畢瘞埋,因改燔柴,將為祭末。事無典實,禮闕降神。又燔柴正傺,牲玉皆別。蒼璧蒼犢之流,柴之所用;四圭騂犢之屬,祀之所須。故郊天之有四圭,猶祀廟之有圭瓚,是以周官典瑞,文勢相因,並事畢收藏,不在燔例。而今新禮引用蒼璧,不顧圭瓚,遂亦俱燔,義既有乖,理難因襲,又燔柴作樂,俱以降神,則處置之宜,須相依準。柴燎在左,作樂在南,求之禮情,實為不類。且《禮論》說積柴之處,在神壇之南,新禮以為壇左,文無典故。請改燔柴為祭始,位樂懸之南,外壝之內。其陰祀瘞埋,亦請準此。

作者簡介

許敬宗(592-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善心子也。隋時官直謁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入唐,為著作郎,兼修國史。尋貶洪州司馬,累轉給事中。復修史,遷太子右庶子。高宗即位,擢禮部尚書。歷侍中、中書令、右相,卒謚日繆。集八十卷,詩二十七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