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郊尹[郊尹,讀音作jiāo yǐn(ㄐㄧㄠㄧㄣˇ),高麗文為“교윤”]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郊尹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國官吏名序中有“郊尹”。在史籍《左傳·昭公十三年》中杜預有註:“郊尹,治郊竟大夫。”郊竟,就是都城郊區。郊尹,就是專職管理都城郊區行政事務的重要官員,多由當朝君王之子任之,主要有生產、戶籍、治安、交通、防災等,戰時還有維護京畿安全的守土之責。如在史籍《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春,叔弓圍費,弗克敗焉,平子怒,令見費人執之,以為囚俘,冶區夫曰,非也,若見費人,寒者衣之,飢者食之,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費來如歸,南氏亡矣,民將叛之,誰與居邑,若憚之以威,懼之以怒,民疾而叛,為之聚也,若諸侯皆然,費人無歸,不親南氏,將焉入矣,平子從之,費人叛南氏。楚子之為令尹也,殺大司馬薳掩而取其室,及即位,奪薳居田,遷許而質許圍,蔡洧有寵於王,王之滅蔡也,其父死焉,王使與於守,而行申之會,越大夫戮焉,王奪鬥韋龜中犨,又奪成然邑,而使為郊尹,蔓成然故事蔡公,故薳氏之族,及薳居,許圍,蔡洧,蔓成然,皆王所不禮也,因群喪職之族,啟越大夫常壽過作亂,圍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觀起之死也,其子從在蔡,事朝吳曰,今不封蔡,蔡不封矣,我請試之,以蔡公之命召子乾,子皙,及郊而告之情,強與之盟,入襲蔡,蔡公將食,見之而逃……”
在郊尹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郊尹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郊氏、尹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高句麗族,出自唐朝時期高句麗國君主王健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公元前後,斯盧部落以金城為中心,聯合六部組成部落聯盟。從公元四世紀中葉起,王位由金姓世襲,王權逐漸得到加強。到公元四世紀末,新羅國經常受倭軍侵擾。晉安帝司馬德宗元興元年(公元402年),高句麗國出兵驅逐了倭軍,將新羅國置於自己的庇護之下。
南朝梁武帝蕭衍天監四年(公元505年),新羅國仿漢制實行州、郡、縣制。到北魏孝明帝元詡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新羅國頒布律令,始定有尊卑差別的百官服色,實施嚴格的身份制度,進一步完善國家體制。北魏孝武帝元修太昌元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二年(公元532~562年),新羅國先後統一弁韓人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東江流域。為與高句麗國爭雄,新羅國與百濟國結盟,於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十七年(公元551年)占領漢江上游地區,西魏廢帝元欽二年(公元553年)又攻占百濟國的漢江下游地區,後乘勢沿東海岸北上,將其勢力一直伸延到今鹹鏡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羅國的擴張招致高句麗、百濟二國的不斷進攻。到唐朝時期,新羅國處境危急,籲請唐王朝出兵干預,唐高宗李治發大軍至朝鮮半島,在新羅國的配合下,於唐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滅了百濟國,再於唐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滅了高句麗國,新羅國藉此統一了大同江以南地區。從公元四世紀末起,新羅先後與中國的前秦、南齊、梁、北齊、陳、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國文化。使用漢字並創造了用漢字標音的吏讀文。
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新羅國設立國學,讀《論語》、《禮記》等書,包括當時僧侶在內的新羅留唐學生很多,其中學有所成者不少。唐朝晚期即新羅國末期,新羅王族之間因爭奪王位,引起國內戰亂頻繁,民不堪命,紛紛起義。唐昭宗李曄乾寧三年(公元896年),新羅赤褲軍曾攻打到王都西部。新羅王族弓裔、軍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義軍之中。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韓國全州)建後百濟國。唐天復元年(公元901年)弓裔在松岳(今韓國開城)建後高句麗,形成後三國分立的局面。後梁末帝朱友瑱貞明四年(公元918年),弓裔部將王建取代弓裔,創建高麗王朝。後唐末帝李從珂清泰二年(公元935年),王建滅新羅國,到後晉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又滅後百濟國,高麗王朝遂統一朝鮮半島。高麗太祖王建建國之後,有後裔出任管理京畿開京(松都,今朝鮮開城)的郊區之官員(今南北韓軍事分界線北韓一方,包括著名的板門店),仿漢制亦稱郊尹(교윤),並以其為姓氏。一直到明朝時期的李氏朝鮮王朝,郊尹一職皆存,其後裔中都有以為姓氏者,亦稱郊尹氏(교윤성)。
到了清朝中葉,有郊尹氏族人不堪災荒,違禁遷入中國東北長白山地區,後按漢族習慣,將其姓氏省文簡改為漢字單姓郊氏(교성)、尹氏(윤성),世代相傳至今,成為朝鮮族郊氏、尹氏的先民。
得姓始祖
斗率(楚鄖公)、王建。
遷徙分布
郊尹氏複姓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後來分衍為單姓郊氏、尹氏,郊尹氏複姓今已不再。其分衍的郊氏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而其分衍的尹氏則與其他淵源的尹氏匯合,成為一個龐大的姓氏族群,在當今中國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五位,人口約二百七十萬七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7%左右。郊尹氏分衍的郊氏、尹氏,以天水、河間、襄陽、開城為郡望。
今吉林省的長春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甘肅省的蘭州市,河南省的漯河市舞陽縣,天津市的靜海區,河北省的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等地,均有郊氏族人分布。而在今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的許多市縣,都有大量尹氏不斷遷入、定居、繁衍。在江西省,南遷的尹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聚居地,發展成為當地的大姓、著姓,如江西永新、吉水兩地,由於尹氏族人不斷湧入,形成了尹氏名門望族,尹氏名人不斷湧現。在這兩地的許多村莊裡,尹氏人口占絕大多數,至今,這裡的許多村莊仍以“尹”命名。今日尹氏族人的分布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為多,這三省的尹氏約占全國尹氏人口的40%左右。
在北方,河北、甘肅兩地的尹氏宗族人口則相對較集中,特別是在天水、河間的兩大郡望里,尹氏始終是當地大姓望族,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亦稱上邽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河間郡:亦稱河間府。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間),到西漢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為河間國。北魏時期改回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此後或為郡,或為國。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除,隋朝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為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早期河間郡的統轄範圍在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
襄陽郡:東漢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晉朝時期入為荊州治所。南北朝時期梁國置為南雍州,西魏改為襄州。隋朝時期改為襄陽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淵平定王世充後,改為襄州,因原隋朝舊名而領襄陽、安養、漢南、義清、南漳、常平六縣。州置山南道行台,統交、廣、安、黃、壽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酇州,以陰城、谷城二縣來屬於。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罷行台為都督府,督襄、鄧、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廢重州,以荊山縣來屬於。唐朝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廢都督府。唐朝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廢鄀州,以率道、樂鄉二縣來屬於。又撤常平入襄陽,撤陰城入谷城,撤南津入義清,撤漢南入率道。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襄陽郡。唐朝天寶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禦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復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節度使,領襄、鄧、均、房、金、商等州,自後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轄領襄陽、鄧城、谷城、義清、南漳、樂鄉諸縣。以後襄陽為歷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開城府:開城是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直轄市。在朝鮮半島的中西部,距江華灣約二十公里。開城曾是高麗王朝(王氏高麗,公元918~1392年)的首都,王氏高麗是朝鮮半島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由於開城的松岳山上松林茂密,因此,開城也一直被朝鮮人稱作“松都”。開城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和文物,有王陵、故宮等。開秤最有代表性的歷史遺蹟有二:一是高麗國的王宮“萬月台”,二是廣為人知的長達二百四十一公里之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有一千二百九十一個黃色醒目界碑),著名的板門店就在開城附近,距離開城市僅八公里。板門店原來是開城與漢城之間一座小村莊的名字,據說,很久以前,為方便來往於開城與板門店之間的過客,曾在這裡用木板建過一個小店鋪,板門店的名字便源於此。板門店是韓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一方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軍一方在1953年7月27進行停戰談判、以及《朝鮮停戰協定》簽字的會場所在,軍事停戰委員會的會議室、中立國監督委員會的會議室也位於該地,因此亦稱其為“停戰村”。板門店的軍事分界線兩側,正對有朝鮮、韓國的一系列軍事哨所。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稱上邽堂。
河間堂:以望立堂。
襄陽堂:以望立堂。
開城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