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郁黎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富陽
- 出生日期:1925年
- 職業:作家
人物成就,人物經歷,
人物成就
1944年浙西第一師範畢業,後隨丈夫鄒陔笙到湖南桂陽一中教書,曾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當選為湖南省第五、六屆政協委員。是郁達夫研究學會客籍會員。1996年12月,她參加“紀念郁達夫烈士百歲誕辰”大會,其發言稿在國外全文轉載。
人物經歷
郁黎民,原名潔民,1925年生,著名作家郁達夫長女。1925年農曆正月初六,郁黎民出生於浙江富陽城滿洲弄一號院。當時母親孫荃患有瘧疾,無法母乳哺養,只好把小黎民寄養在一個奶娘家裡。在一個冬日早晨,大雪紛飛,郁達夫到奶娘家看望小黎民。一進門,發現小黎民凍得全身發紫,赤著身子號啕大哭,奶娘卻在樓下安然地準備早餐。郁達夫立刻解開身上的皮袍,把小黎民緊緊地裹住,親自把女兒送到離城15公里外的岳母家,托岳母另請奶娘哺育小黎民。
郁黎民在外婆家生活了6年,直到上學讀書才回到母親身邊。在這期間,郁達夫從外地回富陽,都會帶著弟弟熊兒(天民)來看望她,但郁黎民覺得自己沒有受到父親更多的重視。
回到了母親身邊,郁黎民不時能見到父親,但他身旁都有王映霞陪伴。1937年春天,郁黎民在春江賓館前遇到了父親,“大約是他送王映霞來富陽避難”。從此,郁黎民只能在報紙上看到父親的行蹤了。
郁黎民一直期盼著父親歸來,沒想到,等來的卻是父親的噩耗——1945年8月29日,化名趙廉的郁達夫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被日本憲兵誘騙殺害,時年49歲。
1965年8月29日,郁達夫殉難20周年。當時國內極左思潮泛濫成災,幾乎沒有聲音來緬懷一代文豪郁達夫。幸好在當時的《光明日報》上看到了冰心的一篇紀念文章,這讓郁黎民“心潮起伏、夜不能寐”,寫下了四首五絕律詩,“作為女兒私自對他的紀念”——
一代文人隕,千秋國士哀。
誰憐身飼虎,萬里不歸來。
祖國衰貧甚,頹唐事豈真?
旌旗弄鬼蜮,慷慨一詩人。
一門著節烈,慘痛那堪言。
今日應含笑,繁華燦故園。
異域埋忠骨,於今二十年。
緣微憐子女,惆悵望南天。
隨著年齡增長,郁黎民對父親多了一份理解。她反覆閱讀了郁達夫的《毀家詩記》和《離亂家詩》,越來越感慨父親命運的可悲。“可憐的父親,真是一個‘有家難歸,有國難投’的孤臣孽子啊!”在一篇回憶文字中,她寫道。
“憐君亦是多情種,瘦似南朝李易安”
郁黎民完全由母親撫養成人,在感情上自然更傾向於母親孫荃。孫荃1897年出生在富陽縣一個地主家庭,原名蘭坡,上過私塾,精通舊體詩詞。1917年8月30日,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孫荃與郁達夫訂婚。旋即郁達夫赴日留學,兩人多有鴻雁傳書。郁達夫甚至決定給未婚妻改名,並且贈詩曰:
贈君名號報君知,兩字蘭荃出楚辭。
別有傷心深意在,離人芳草最相思。
郁達夫對孫荃的詩情向來讚賞,有一次回信點評曰:“文字清簡,已能壓倒前清老秀才矣!”他還曾試著把孫荃的兩首小詩夾在自己詩作內寄出發表,幾可亂真。郁達夫甚至還要為她出版詩集,“當為汝制小序一篇,誇示眾人”。
1920年7月24日,兩人正式結婚。隨後的六七年時間,儘管經歷了喪子之痛,但夫妻二人的生活充滿甜蜜。1922年春,郁達夫要去日本參加畢業考試,離別讓兩人陡生傷感,於是攜手和聲填詞《賣花聲——送外東行》:
夢裡哭君行,疑已天明。(孫)
醒來卻喜夜沉沉。(郁)
不是阿儂拋不了,郎太多情。(孫)
無語算郵程,暗自心驚。(郁)
途中千萬莫多停,到得胡天安住後,寄個回音。(孫)
1931年3月,郁達夫與王映霞之間的矛盾升級,回到了富陽老家。見到久別的妻兒,他分外激動。但孫荃不肯原諒,她把郁達夫安頓在樓下的西廂房,在自己和孩子們同住的臥房門上貼出“臥室重地,閒人莫入”的告示。不過在飲食上還是按照郁達夫過去的愛好細心烹製。
半個月過去了,郁達夫要趕回上海,孫荃帶著郁天民到渡口送別。回家時,她發現郁達夫留下一張字條,上面寫道:“錢牧齋受人之勸,應死而不死,我受人之害,不應死而死,使我得逢楊愛則忠節兩全矣!”孫荃想起楊愛就是錢牧齋之妾、吳江名妓柳如是的本名,頓時痛哭流涕,不知道是憐還是恨。
郁黎民覺得母親起初對父親有所怨恨,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她由怨恨轉為理解,最後轉為同情,等到得知父親殉難印尼蘇門答臘的訊息後,更變成了深深的悼念了”。郁達夫的侄女郁風也提到後來三嬸慢慢拋棄了對三叔的怨恨,“而是饒有興味地像談起老朋友似的沉浸在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里。”
“文革”期間,郁黎民從湖南逃到母親身邊,母女倆經常徹夜長談。一次,母親說起她有一樁未了的心事,就是當時郁達夫的作品還沒有整理出版。她對女兒說,等到政治清明的那一天,總會有人來從事郁達夫研究,讓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個公正的地位。
1978年3月29日,孫荃患心力衰竭去世。待郁黎民匆匆趕回浙江老家,母親已先一日下葬。悲痛中,郁黎民擬就一幅輓聯,表達了自己無盡的哀思:
一生茹苦憶慈親,最難忘國難家仇,長夜漫漫,心傷杜宇。千里奔喪憐弱女,徒悵望衡雲浙水,橫空渺渺,目斷驚鴻。
“吉稽殷墟文物遠,案翻魏武議論申”
“文革”期間,郁黎民的丈夫鄒陔生被打成“反革命”。1975年,全國開始複查平反冤假錯案。懷揣母親寄來的100元錢,郁黎民隻身奔赴北京,為丈夫的平反奔波。
到了北京,她首先想到找郭沫若。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郭沫若就向中央提議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那時,郁黎民斗膽給郭沫若寫信,希望能協助安排工作,郭沫若很快回信,告訴她先參加學習班。待學習班畢業,郭沫若幫郁黎民安排了一份會計工作,但郁黎民對此不感興趣,只好作罷。郭沫若並沒有生氣,一直與郁黎民保持著通信來往。據郁黎民粗略回憶,郭沫若給她的信有七八封,但大多在“文革”期間被毀。現 在還保留著半封殘信,是“文革”結束由學校退回的。
一到北京,郁黎民就給郭沫若打電話。但當時郭沫若正生病住院,接電話的是他的秘書王廷芳。王廷芳熱心地接待了她,許諾會安排地方政府及時解決她反映的問題。
這一次,郁黎民離郭沫若最 近,但苦於郭沫若身體不適,且時局多變,她沒有機會同郭沫若見面。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逝世,郁黎民的丈夫鄒陔生借用趙朴初詩作的原韻賦詩一首,寄託了兩人的哀思:
下筆漫雲若有神,先生愛國見忠心。
投身北伐識奸宄,負笈東瀛嘆陸沉。
吉稽殷墟文物遠,案翻魏武議論申。
彌留喜誦春光好,四化征途看駿奔。
“弟兄相見不相識,姐妹含悲各問年”
弟兄相見不相識,姐妹含悲各問年。
今日同敘天倫樂,思親憶舊各潸然。
這是郁達夫散落在全國各地的8個子女首度團聚。這些骨肉兄弟曾經杳無聯繫。當年新加坡淪陷前夕,跟隨郁達夫出國的郁飛回到重慶,在報章上看到轉載的《尋找爸爸郁達夫》,才知道父親早就有一家人留在了富春江邊。
郁黎民也沒想到她會到湘南的一個小城紮根。1950年她跟隨丈夫來到桂陽縣,成了一名教師,並以此為終身職業。郁黎民從不以郁達夫女兒自居,初來學校時要填寫幹部履歷表,她寫的是“父名文,以賣文為生”。當時桂陽很少有人注意到郁文就是郁達夫,所以她一直不為人們關注。
1987年,郁黎民退休。現 在,她每天堅持看書看報,而且經常動筆寫文章。由於年歲已高,她很少出門。讓她很欣慰的是,膝下的四個兒女都很孝順,特別是大兒子鄒誠,一直對外祖父很有感情,他所開辦的公司就叫深圳市夫迅實業有限公司,這是因為郁達夫和魯迅是至交,各取兩人姓名中的一個字,以表對兩位前輩的敬意。
2006年12月7日,浙江富陽舉行郁達夫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郁黎民和弟弟妹妹們再度相逢,讓他們掛心的是,“父親的遺骨到底在哪裡”。1995年郁正民就寫詩呼籲:“歷史已去事作古,仍有日人改史書。國讎家恨重勾起,還我父親郁達夫。”“還我父親郁達夫”,成了郁家後代共同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