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興莊

清順治三年(1646年),大嵩衛守備邵秉鉞招佃墾荒屯田,邵姓建村,以姓命村名邵家莊。1981年,因與留格莊鎮之邵家莊重名,取“興旺發達”之義,更名邵興莊。 邵興莊位於鳳城街道辦事處垛山西麓,距海陽市政府駐地10公里,隸屬鳳城街道辦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邵興莊
  • 別名:邵家莊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2.25平方公里
  • 人口:433人
概況,大事記,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清順治三年(1646年),大嵩衛守備邵秉鉞招佃墾荒屯田,邵姓建村,以姓命村名邵家莊。1981年,因與留格莊鎮之邵家莊重名,取“興旺發達”之義,更名邵興莊。
邵興莊位於鳳城街道辦事處垛山西麓,地處東經121°15′,北緯36°44′。東與新安村相連,北與東遲格莊相接,西與榮家莊相交,南與北河溝村為鄰。距海陽市政府駐地10公里,隸屬鳳城街道辦事處。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2.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大豆、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有148戶,433人。有邵、郝、於、薛、楊、萊、叢、趙、李等9姓,均為漢族,其中邵、郝兩姓人口較多。

大事記

1942年本村解放。 1947年11-12月國民黨五十四師侵占鳳城期間,盤踞村東垛山,本村村民邵文秀被殺。 1953年本村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社長邵崇祿,副社長叢仁,會計邵承號,13戶組成。 1954年本村第二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社長邵文珊,副社長邵文,會計邵承祥。 1957年本村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社長邵崇祿,書記郝斌。 1965年在村北建起第一座水庫。 1976年在村南建第二座水庫,1979年竣工,庫容8萬立方米。 1982年在村東修建大口井1座。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34年,本村始建國小。1940年,有學生20人左右。1983年有2個班,學生49人。村黨支部歷來重視教育,大力支持學校的校改建設和教學工作,連續多次被評為本鎮優秀單位。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者16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25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50公斤,全村收入12.5萬元。2000年,全村人均存款35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56輛,機車62輛,電話70部,電冰櫃40台,洗衣機6台。 村莊建設1989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村民住房由過去草房變成嶄新的瓦房,街道暢通,環境整潔。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5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購買16mm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1980年,村投資3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97年,投資12餘萬元,修建自來水蓄水池,村民用上了自來水。2001年,投資3萬餘元,全村70%的戶安上了程控電話;投資3萬餘元,安裝上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5年,高麗軒介紹邵伍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邵伍發展郝斌入黨。1947年,又發展郝安等7名黨員。同年建立了黨支部,邵伍任黨支部書記。1947年秋天,開展了土改複查運動。其間,組織10餘人參加支前工作,先後動員參軍參戰者20餘人,其中為革命犧牲6人。1951年,開展了鎮反運動,本村鎮壓了惡霸地主邵玉璽。1949年黨組織公開,全村有黨員19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31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邵伍、郝斌、於兆仁、郝雲、邵洪臣、邵煥軍、郝福。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4月,村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邵寶同、郝丕山、薛會、邵崇祿、郝先、叢仁、邵克倫、邵洪臣、邵煥軍、郝福、邵成友、邵克華。1999年4月,實行首次村委會直接選舉,邵克華當選為首任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